APP下载

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探索的若干思考
——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

2022-12-17李靓编辑刘煜设计金乌

留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汉语语言教育

特约撰稿人_李靓 编辑_刘煜 设计_金乌

2020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如今仍处于蔓延反复状态。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必须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更是离不开语言的支持。面对新的形势,国际中文教育必须审时度势、守正创新,从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性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在变局中破局,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一)不能回归课堂授课带来的挑战。国际中文教育一般分为国内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中文教学以及海外的中文教学两种情况。但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一情况不得不进行改变,运用互联网、云课堂等手段开展的“线上课程”成为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广大海外留学生由于航班熔断、国际旅行存在风险等种种原因不能来华研习,即使在中国境内的留学生,也可能因为分散在全国各地而无法全部开展线下学习。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势必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不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授课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难以统一进行日常管理带来的挑战。规范的管理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在疫情影响下,由于外国留学生难以正常返校上课,而且在海外的留学生大都与北京时间存在时差,个别时差甚至达到14个小时,部分学生不得不选择通过录播课的方式完成学业。在没有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督促与引导的情况下,加上缺少学习中文的环境,造成一部分中文水平和自律性不高学生的学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休学或者延长学习年限,个别学生甚至不得不放弃学业。

(三)教育内涵发展变化带来的挑战。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际中文教育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授课的补充手段。但在疫情下,这一模式逐渐成为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线上授课时,需要教师用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趣味性、可视性的真实语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主动转换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改变将线下授课模式直接生搬到线上的做法,突出国际中文教学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国际中文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二、疫情背景下天津外国语大学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度重视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早在1980年就建立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开始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学校是国际中文教育奖学金(原孔子学院奖学金)招生院校,2002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2010年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生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应用型专业,拥有《世界跨文化交流》《古代文学》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语言文化创意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传统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创新团队”是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师资团队实力雄厚,教研水平突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积极发挥多语种优势,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强中外语言交流能力,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天外力量。

(一)发挥语言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中文教育。2007年以来,学校与韩国、葡萄牙、俄罗斯、哥伦比亚、乌克兰、日本、加蓬、匈牙利、巴西等国高校分别合作开设9所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声音,5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4人获得“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学校2次获得“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奖项,学校的经验曾被原孔子学院总部面向全国推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坚持选派优秀教师坚守海外国际中文教育岗位,持续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其中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荣获了“汉语桥”突出贡献奖。受教育部语言中心的委托,承办俄罗斯“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合作业务,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共同为“小鹰中心”开设34门课程,组织中文活动248场次,参与学生近3800名。获批新汉学计划—“海外高校线上学分课”项目,为海外高校开设线上学分课程。

(二)发挥语言优势,打造“留学天外”品牌。2020年以来,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外国留学生无法入境来华,但外国人对汉语的需求也促使远程中文教育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天津外国语大学充分把握这一机遇,研发并开设了大量中文、中国概况以及中华文化体验相关线上和线下课程,吸引了大批长短期留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学习。依托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中心“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线下项目、校际合作交流项目等,承担“汉语桥”线上交流团组项目29个(含天津市教委委托项目4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专项项目16个,承接北陆大学、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等多个友好交流院校的线上团组,5200余名留学生参加国际中文教育线上、线下课程学习。30门视频课程获评“汉语桥”优质录播课程并获批优质课程小语种翻译项目立项,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德语五种语言,上传至“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资源库,作为通用学习资源持续提供给海外中文学习者使用。携手泰国天素谛皇家大学加入教育部语言中心“中泰高校语言伙伴计划”,在“短期教席”项目、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以及帮扶泰方建设中文学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以支持泰方本土中文师资培养培训及中文师范专业建设。

(三)发挥语言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学校发挥国际交流渠道多、校际交流院校多、语种专业多以及国别与区域研究的优势,依托承办的国际中文教育机构,面向葡萄牙、韩国、日本、哥伦比亚、加蓬、乌克兰、俄罗斯、巴西、匈牙利等国家广泛开展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积极承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中心推出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项目,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作为全国唯一一所高校获批语言中心“外国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推广)研究项目”,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17个项目分别获批语言中心国别中文教育项目、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国际中文教育创新项目、《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等不同类别的研究项目,为培养创新型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几点建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流行,病毒也在不断变异。国际中文教育既面临机遇,也面临不容小觑的挑战。须充分把握这一机遇,化危机为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

(一)不断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建设。2021年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列入《学位授予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即将正式设立。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重要语言文化公共产品。教师向外国人讲授汉语,不仅需要掌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还要懂外语,能够用“外言外语”讲授汉语。外国学生通过学习汉语,能够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国的优秀文化,同时能够用他们的母语向他们的同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外语院校从建校之初,就以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己任,要充分发挥外语院校的特色,依托外语语种专业较多的优势,以及现有国际中文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学科专业,加强对国际中文教育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中文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建设,加快培养“中文+小语种”“中文+多语种”的跨文化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化本土化的高水平国际中文教育教师队伍。要不断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课程资源的研发和供给,不断加强对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与校际交流院校合作开展国际中文教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学习使用人数接近2亿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文教育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同时也将面临本土汉语教师短缺的问题。为适应这一需要,国内高校须与国外合作院校在国际中文教育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一是要继续支持孔子学院创新发展,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品牌,从2004年创办第一所孔院以来,孔子学院迅速发展,规模空前,已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要鼓励其持续发挥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平台功能。二是与合作院校合作举办汉语教学硕士项目(中文师范专业),开设中文课程,为当地各类学校和中文教育机构培养本土汉语教师。三是与合作高校建立伙伴关系,帮扶合作高校开展中文学科建设,并积极参与语言中心国际中文教师项目,通过参与“短期教席”项目派遣硕、博导师赴合作高校开展2~6个月学分授课和学术交流,通过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派遣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赴合作高校开展志愿服务。同时,接收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学生、硕士奖学金学生和新汉学计划博士奖学金学生,接待各类师生夏(冬)令营来华团组。

(三)加快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动下,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国门,但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也普遍面临雇佣的当地员工中文能力有限、难以开展跨文化沟通交流等问题,亟须将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国际中文教育培养的本土人才与企业的需求精准对接。满足这一需求,亟须中外高校之间、高校与职业院校之间,多校联合,依托当地国际中文教育机构,共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法律汉语、商务汉语、旅游汉语以及其他“中文+职业教育”“中文+专业特色”课程,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专业人士学习中文的需求。

(四)依托科技手段开展国际中文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学习的渠道与方式越来越多元。为适应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及“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用于中文教学,打通各个教学环节的链接,避免形成多个教学“孤岛”的局面,建立融课件设计、视频直播、在线回看、作业批改、大容量资料存储与传输、日常答疑、试卷制作、线上测试、在线监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教学平台,更好地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扩大学习者群体,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为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批准号:2021SK130)—“一带一路”倡议下天津市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汉语语言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学汉语
题解教育『三问』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