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河北特色的冰雪运动发展之路
2022-12-17省政协委员门兰新
■ 省政协委员 门兰新
(作者为省体育局群体处二级调研员,省第三届冰雪运动会执委会推广普及部部长)
近年来,全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王东峰书记“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全面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建设体育强省”要求,聚焦解决“去哪滑”“谁来滑”“谁来教”等关键问题,推动竞技性、群众性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新发展新跨越,实现了“全省3000 万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走出一条河北特色冰雪运动发展之路。
一是冬奥竞技备战成果喜人。我省冬季项目从零起步,项目布局不断完善、训练场地全国领先、竞技水平快速提升。建成世界一流的国家冬季项目三大训练基地,组建18 支运动队,32 名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结束了申冬奥前我省冬季运动项目无场地无教练员无运动员历史。
二是群众冰雪运动深入人心。已建成室内滑冰馆209 座,滑雪场109 个;连续3 年成功举办省市县冰雪运动会,2021 年省第三届冰雪运动会82 支代表队5000 余名运动员参加了3 个组别7 大项342 小项竞赛,37 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特别是,在运动会引领下,创新举办社区冰雪运动会、乡村“冰雪大篷车”百城千乡万村巡回、“校园冰雪季”等赛事活动3.8 万场次,建设公园商场门店冰雪运动体验区1 万多处。
三是冰雪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初具规模,获国内外市场认可,定州市相关产品供应北京冬奥会;冰雪旅游迅猛发展,“四季八线嗨玩京张”主题旅游形成品牌,多市获评全国“2021 冰雪旅游十佳(十大潜力)城市”。
四是冰雪运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培养冰雪运动教练员84 人、裁判员430 人,培训冰雪体育教师超万人、冰雪社会体育指导员超2.8万人。河北体育学院等高校培养冰雪专业人才35,025 人。
尽管我省冰雪运动发展取得骄人成果,但群众需求快速增长,百姓身边的冰雪场地设施仍显不足,专业师资水平亟待提升,冰雪经济可持续发展更需关注。为此建议。
一、持续加大冰雪场馆建设力度。要用好已有冰雪场馆,并紧抓国家、省大力建设可移动冰场、季节性浇冰场契机,各级政府要加大人财物向乡村社区倾斜,张承地区示范引领,每个乡镇街道浇建至少1 片300 平方米季节性冰场,其他市县因地制宜建设浇冰场、嬉雪场,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冰雪运动需求。
二、超前谋划冬奥场馆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积极破解后冬奥时代全季运营、全域受益、全产业链发展瓶颈,加强部门联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产业扶持,充分挖掘场馆资源潜在价值,吸引民营资本投入,加快冰雪场馆市场化运营管理和改建改造再利用,推动形成以资源资本、产业技术、人才联盟为牵引的发展新格局。
三、全面提升冰雪运动人才水平。补足冰雪运动竞技、管理、普及等人才短板。依托教育部门,强化高校冰雪运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持续提高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冰雪运动培训水平;依托体育部门和冰雪运动协会,提升教练员、运动员专业水平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水平。
四、全面促进冰雪产业绿色发展。推进冰雪+教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逐步构建冰雪体育旅游、大众冰雪健身、冰雪赛事表演等多元化发展格局。深化与北京市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以共建共享形成协同发展新动力,点亮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以创建世界冠军文化园、实施全季全域全体育旅游等示范项目为带动,将张家口打造为国际知名的冰雪运动和体育文化旅游胜地。
五、充分展示河北冰雪发展丰硕成果。挖掘创作一批精品力作,讲好北京冬奥和河北冰雪精彩故事。立足张家口、崇礼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项目中的独特地位,提升区域文化自信,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营造良好政治、舆论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