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技术革新 培育绿色新动能
2022-12-17省政协委员崔建升
■ 省政协委员 崔建升
(作者为农工党石家庄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统筹治污减排降碳协同增效,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0 年我省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6 亿吨,工业领域碳排放能否有效控制成为“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有效控制工业碳排放,我省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工业“双碳”相关行动方案和路径不完善;工业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问题未根本解决;低碳技术创新应用滞后,碳排放仍处高位;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体系不健全、覆盖面窄;绿色金融与工业融合度低,对工业转型支持力度不够。大力推进绿色技术革新,培育绿色新动能,将绿色变为河北工业发展的底色意义重大。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布局绿色工业体系
一是加快构建碳排放政策体系。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评估,加快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尽快制定工业低碳转型路线图、碳达峰实施方案和重大技术攻关等保障方案。三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现有重化工产能存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新兴产业。
二、优化工业用能结构,推动企业绿色化改造
一是提升传统煤电效率。积极开展技术改造,优化煤电存量机组,全面提高现有燃煤电厂效率。二是提高新兴能源占比。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承德风光基地建设,实施氢能产业链集群化,布局推进氢能产业重点项目。三是持续完善智能电网建设。将智能配电网建设放到优先位置,推动特高压、柔性直流示范工程。四是扩大“绿色改造”工程覆盖范围,引导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由重点行业向全行业延伸。
三、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一是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深度融合,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二是推进工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动服务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三是推动煤化工和钢铁工艺流程低碳再造。建立低碳循环、清洁高效的煤化工产业,持续提升煤炭消费中煤化工的占比。实现钢铁行业装备大型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达到全流程工艺的碳减排。四是加大低碳关键技术攻关。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投入,实现技术突破。
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体系。着力补链拓链,初步构建我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二是重点推动钢铁行业循环产业链建设。通过应用节能型炼钢技术、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技术、高炉渣余热回收、高炉喷吹氢气等技术,深入推进能源利用高效化。三是推动固废循环和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对超低排放、固废危废的管控,加快固废减量和循环利用,建设全流程绿色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电力重卡及氢燃料重卡运营体系。四是强化示范引领。支持有条件地区创建碳中和先行示范城市和园区,支持工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
五、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工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是构建成熟的绿色产融合作模式。确保金融能够有序引导,保障我省工业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的资金流动主渠道。二是加快绿色金融创新。通过搭建绿色金融基础性制度框架,完善绿色金融机构体系,三是打造绿色金融示范区,支持试点城市和示范区建立工业绿色发展项目库。通过赋能绿色金融融入、引导与节制,让市场主体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前行,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凝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