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以河南警察学院为例
2022-12-16田振中孙振雷
田振中,孙振雷
(河南警察学院 交通管理工程系,河南 郑州 450046)
“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对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新工科强调学科交叉性和实用性,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公安院校的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中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的本科专业,是一门交叉性、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因此,在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在准确把握新工科建设理念的基础上,厘清专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对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新工科建设理念与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科学定位
(一)新工科建设理念
新工科面向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强调和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系统化方法对工科专业体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等进行重新布局,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自2016 年“新工科”被正式提出以来,相继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综合来看,新工科建设理念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3]:第一,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就是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取决于学生的需求,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更加强调产出导向。强调以产出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就是以人才培养要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求为核心,将专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素质。第三,更加强调持续改进。强调持续改进理念下的专业建设,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并通过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定期反馈来持续改进,进而采取措施来推动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第四,更加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专业建设,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在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重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考察,着力构建新工科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对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科学定位
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认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基本定位呢?有学者提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它是以交通出行行为和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知识为基础、管理学知识为统领、法学知识为重要内容,以信息技术等其他知识为支撑或补充的多学科交叉专业[4]。笔者以为,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 年版)中,除了公安技术学一级学科下设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083103TK)外,土木类一级学科下还设有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081010T)、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081012T),交通运输类一级学科下也设有交通工程专业(081802)、智慧交通专业(081811T)。以上各专业都是在工学门类下开设的,凸显出交通管理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工科特色。另外,在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交通管理专业(120407T),并明确规定可授予毕业生工学或管理学学位。以上专业设置体现出交通管理工程相关专业的工管交叉特色。以上事实也说明,无论是传统的交通工程专业、交通管理专业还是新工科融合背景下新设立的公安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智慧交通专业,相互间在知识基础和人才素养基础方面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培养要求。这也反向印证了以交叉融合的新工科理念培养高等教育专门人才的科学性。还需要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新工科理念强调交叉融合并非排斥或忽略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之所以设置在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之下,就是充分考虑了培养公安交通执法专门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要求。换言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公安交通执法者。所以,公安交通执法需要的相关法律知识也是本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法律理念和法律能力的培养也是本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必修内容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讲,仅讲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工科属性或者工管结合属性是不全面的,定位为工管法相结合的专业才是科学的。在以上认识基础上,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可借鉴新工科建设理念和经验做法,围绕新时代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能力需要,推进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工程学课程、管理学课程和法学课程的有机融合,助力高素质应用型道路交通警务人才培养。
二、目前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为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我国25 所公安本科院校中有19 所开设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公安院校中设置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5]。河南警察学院在1997 年设立交通管理专科专业,2010 年升本后调整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先后为全省公安机关培养输送了4000 多名本专科人才,占全省公安交警队伍的 40%,为“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公安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公安交通管理实战需要存在不同程度脱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依靠人工管理交通的警务模式转向公安交通管理智慧警务的内容,同时 5G、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也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大部分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致使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难以与新时代公安交通管理人才需求相匹配。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近三年河南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战需要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
(二)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师普遍缺乏实战背景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的交叉专业,强调对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实战经验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安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部分教师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公安院校从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缺乏基层交通管理工作经历和实战经验,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缺少针对性和生动性。目前,河南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共有教师28 人,其中教授3 人,副教授7 人,博士仅有4 人,有实战背景的教师仅有7 人。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新工科建设以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多数公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学生到公安交通管理实践岗位学习的机会少,大多数实践教学都安排在校内实验室中进行,受到场地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实训课程还难以有效进行。目前,一些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滞后于应用型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实验室开展的实验大多是验证型实验,探索创新性实验较少,实验实训内容难以满足实战化教学的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学院一般会安排学生暑假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见习,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到基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三个月的跟班专业实习,但短时间的接触难以使学生对复杂的交通管理工作和疑难交通事故案件有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
(四)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不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布鲁诺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强大动力,也是影响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学生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笔者对河南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大二、大三和大四共 380 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见图1),43.49%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态度是“很感兴趣”,47.92%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态度是“一般感兴趣”,但仍有 8.59%学生持“无所谓和不感兴趣”的态度。
图1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情况调查结果
三、新工科背景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路径
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新要求,公安院校应把握新机遇,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推进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内涵式发展,不断增强专业竞争力。
(一)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河南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以培养“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从事交通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为目标,以OBE 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对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关键岗位进行调研,厘清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在反复讨论和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图2)。
图2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1.增设与优化相关专业课程及内容。根据对河南省一线交通民警的深度调研,需要在课程中增加数据分析、管理沟通、人际交往等能力要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当增加统计学、道路交通大数据分析、交通心理学、智慧交通警务前沿讲座等课程。此外,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深入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革新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接共同开发满足实战需要的课程内容,着力培养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加快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群及教材群建设,着力推进“金课”群建设。目前,在河南警察学院,作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道路交通管理”既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也是河南省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和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金课”效应正在日益显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被确定为省级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教师主编了河南省规划教材2 部,参编了公安部规划教材5 部。在智慧警务背景下,加快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道路交通管理专业课程群及教材群建设,推进“超级金课”群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建设内容。
3.坚持产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使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接近40%;考核方式由过去的试卷考试变为试卷考试、机试、实务操作、综合演练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鼓励教师面向新工科,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和应用新型教学模式。河南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道路交通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交通安全法学”等多门课程采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与检测、课中优化教学设计增强互动参与、课后及时复习,实现全方位、多阶段的高效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6]。教师是推动新工科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需要有一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过硬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公安交通管理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1.多措并举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学院积极出台了《河南警察学院博士研究生引进实施办法》《河南警察学院教职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才,支持在职教师学历提升;积极帮助教师把握好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明确教师在应用型公安交通管理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强化自身业务能力。
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和河南省公安厅“双千计划”实施方案,积极选派教师到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加业务实践锻炼;围绕河南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破解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难题,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
3.选聘公安交警一线人员驻校任教。河南警察学院从全省公安交警系统遴选基层一线实战经验丰富的民警为驻校实战教官,主要承担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工作,从而实现教学与实战部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实战型人才的需求。
1.加强面向实战的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河南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了交警执勤执法实训室、交通街景实景沙盘和电子沙盘实验室,购买了驾驶适应性检测系统等专业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同时积极优化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积极推动师生互动和交流,不断提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水平。
2.深化校局校队合作,建立固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近年来,交通管理工程系借助学院与全省18 个省辖市公安局签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协议,选取了省内多个交警支队和交警大队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开展连续的实战教学,使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快速、直接进入实战化教学,全面落实“教、学、练、战一体化”应用型公安交通管理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部分学生是被调剂过来或者受父母影响就读本专业,学生入校之前对本专业了解并不深入。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兴趣,在专业建设中需要着重强调以下两点。
1.积极推进专业基础课程“道路交通管理”的教学改革。“道路交通管理”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对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传统的“道路交通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河南公安交通管理实践难以紧密联系,使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或难以理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河南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积极利用智慧警务、无人机等新科技在河南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熟悉专业的发展建设情况,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2.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鼓励以社团为基础,成立兴趣小组或协会,选派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引导学生向感兴趣的方向发展;通过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科研项目,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科技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五)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工作,也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河南警察学院本科教学实行院系两级督导管理工作机制,建立了系主任、系教学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扎实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督导、监控和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单位,对师生公认的、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且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从而激发教师积极从教的内驱力;构建了学生入学、教育、就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反馈等环节的联动机制,实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监控、评价和反馈,逐步建立起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改进”的持续提升工作机制。
四、结 语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公安院校应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人才需要出发,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公安院校交通管工程专业应在深刻领悟新工科建设理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院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科技强警和新形势下专业发展定位,坚持产出导向、综合施策、合力推进,着力培养新时代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需要的应用型警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