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2-12-16潘有胜
潘有胜
(江西省寻乌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赣州 342200)
0 引言
病虫害是病害与虫害的统称,一旦出现病虫害暴发的现象,则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极为严峻的威胁和挑战。相关农技人员应结合常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与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使农业病虫害防治效率以及防治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与进步。
1 农业病虫害的主要类别
1.1 农业病害
1.1.1 真菌性病害
真菌型病害主要指的是由真菌侵染导致的农作物病害现象,真菌孢子会随着气候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发生传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霜霉病、猝倒病、白粉病、炭疽病以及锈病等等,发病作物会在叶片或根茎部位出现显著的病斑或霉菌层,大多数真菌性病害发病作物不具备其他异味。
1.1.2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由植物致病细菌引起,借助降水、昆虫等渠道进行传播,常见的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包括青枯病、叶枯病、软腐病、角斑病等等。相较于真菌性病害而言,细菌性病害同样也会在特定位置出现病斑,但一般不具备表面霉菌层。发病作物若不进行针对性治疗,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腐烂、枯萎的现象,并产生较为强烈的异味。
1.1.3 病毒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是一类主要由带病害虫传播并引起的农作物病害,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包括烟草花叶病毒病、番茄花叶病毒病、辣椒花叶病毒病等等,染病作物会导致其叶片变色、出现条纹、枯斑、坏死等现象,这类病害传播范围广,危害性大,防治较为困难,是农作物病害当中的关键挑战。
1.1.4 线虫病
线虫病大多由植物病原线虫引起,这些线虫会寄生在农作物内部,并吸食农作物细胞当中的营养物,另外还会在寄生过程当中向寄生载体作物分泌特定物质,从而使农作物产生畸形、营养不良等情况。常见的农作物线虫病包括大豆胞囊线虫病(如图1)、甘薯茎线虫病等等[1]。
图1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主要表现
1.2 农业虫害
1.2.1 水稻作物虫害
相较于农作物病害而言,虫害主要由特定的害虫引起,常见的水稻作物虫害主要包括稻螟虫、线虫、灰飞虱、大螟等等,大多数虫害都易滋生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当中。相关农技人员应当结合气候环境特点针对稻田当中作物生长状态进行跟踪调查,尽可能减少虫害给水稻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1.2.2 玉米作物虫害
常见的玉米作物虫害包括玉米蓟马、玉米螟、蝗虫等,大部分玉米作物害虫都会在苗期对玉米植株形成危害。部分害虫会对玉米作物的叶片进行大量取食,导致玉米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营养吸收能力不断下降,进而出现减产甚至死亡的现象。
2 常见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策略
2.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即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总,各种有害生存都拥有各自生存空间,整个生态系统处于某种平衡状态,则对应有害生物天敌也会分布于生态系统当中。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中需要做好下列工作,为此需要进一步扩大各种病虫害天敌的保护工作强度。因为病虫害天敌是治理病虫害的重要因素,会直接影响病虫害防治效率,为此需要不断提高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从而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病虫害防治功能。除此之外,实际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中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适当应用农药,加入农药应用过量会直接影响生物防治技术实施效果。不断扩大生物农药应用力度,通常条件下,生物农药不会对农作物成长产生过大影响,而生物农药也成为国内病虫害防治主流趋势。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对自然生态环境发挥出良好的保护效应,进一步缩减投入成本,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类型多样,实施病虫害防治中,相关农户可以密切联系不同农作物类型差异形成针对性控制措施[2]。以菌治虫作为一种有效治理技术主要借助菌类麻痹功能促进害虫直接瘫痪,或促进害虫因为败血症直接死亡。农田生产中融入生物防治技术需要相关生产人员对农作物种植、生产环节所形成病虫害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合理应用多元化措施形成针对性生物防治措施,优化病虫害防治成效。
2.2 化学防治技术
在我国农业生产长时间发展中,农药始终是国内病虫害防治的核心措施,农药在病虫害问题中的防治效率不会受到地域因素过大的影响。但因为化学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各种问题,实际应用化学防治措施前需要针对病虫害问题进行科学预测和准确预报,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实际应用化学防治技术前,需要深入农田开展系统调查,准确把握病虫害发展状态和实际状况,明确病虫害发展规律特征,不断扩大预测网络建设强度,从而为化学防治技术有效知识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在实际选择各种农药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因为技术限制无法保障化学技术实效性,为此对农药选择中应该进行综合考虑,提升化学农药在病虫害方面的防治效率,提升农药应用合理性与科学性。实际农业生产环节应该按照不同农药类型分别应用,保证农药的现配现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化学农药的防治效率。实施化学防治技术中,对农药进行定期替换,从而进一步优化农作物的防治效果。我国不同地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受到了当地种植环境、农地状况以及种植农作物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在应用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治理中,需要率先对种植环境和种植土壤进行深入调查和抽样检测,保障土壤杀虫效果。联系土壤状况选择适合方法,实现杀虫目标,为农作物的稳定成长提供良好土壤环境。根蛆和地老虎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核心内容,需要在农业播种前做好拌种工作,严格按照具体用药标准说明确定实际农药用量,针对播种的种子进行准确称量,保障配药科学性与用药合理性,像是玉米拌种环节普遍是按照质量分数为0.4%多菌灵以及0.7%灵丹粉进行配置。因为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控制不当容易对农作物造成严重伤害,为此需要联系实际状况对各种化学试剂进行合理选择、配置,保障农药效果。农业生产中实际应用化学药剂以及各种新型农药治理病虫害过程中,假如需要对各种类型农药进行混合应用,需要对药剂相关使用说明进行细致阅读,或直接请教当地农业生产种植专家,咨询后合理配药,保障农地用药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保障农作物安全成长基础上,达到预期杀虫目标,促进农业产量全面扩增。农业生产中,借助拌种操作后,需要将种子全部晾干,结束上述各项工作后进行农地播种[3]。
2.3 物理防治技术
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各种放射物理和机械光学开始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广泛应用开来。相关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特征,农户应用较为频繁的是黏虫网和黏虫板相关物理机械防治技术,激发出相应的诱杀有段特征优势,开展病虫害防治,合理应用阻隔防治措施。农业生产中,相关病虫害全部拥有各自习惯和生存规律,为此需要密切联系现实状况,合理设置障碍物,有效控制病虫害蔓延范围。比如可以应用频振式灭虫装置对各种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防治,此项技术主要利用频振式杀虫装置对农田中的害虫进行全面灭杀,在杀虫过程中不会对害虫的天敌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此项杀虫技术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害虫灭杀范围达到3000m2,能够对农田害虫进行有效控制。除此之外,适用于一千多种害虫的防治工作,发挥出良好的治理效果。该项技术作为物理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帮助进一步降低农药用量,提升农作物生产的实效性和安全性,保障农作物健康成长。
3 提升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措施
3.1 针对性开展病虫害预测和预报
在现有工作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预测预报机制,这也是保障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序实施的基础。为此开始进行病虫害防治前需要做好预测预报,从而为下一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为此,需要相关预报预测负责人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学习各种前沿技术手段和新型知识,不断丰富扩展自身病虫害预报预测实力,提升相关知识利用率,指导病虫害预报预测工作的有序实施,帮助提高病虫害防治效能[4]。
3.2 强化技术培训与宣传
农业生产中,为充分发挥出病虫害防治功能,需要做好相关防治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从以下层面入手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扩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提升病虫害防治效能,使病虫害防治水平全面提升,支持农业建设的稳定持续发展。面向广大农户重点宣病虫害防治工作价值作用,明确病虫害防治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顺利防治病虫害打好基础。而基层预报预测人员应该不断强化自身技术培训力度,激发出病虫害防治中的预测功能,从根本层面全面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和防治效率[5]。
3.3 做好农药管理与应用工作
虽然各类新型技术手段具有其特定的应用优势,但在现阶段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采用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策略仍以其见效较快、成本低廉等优势被农民们所接受。本文针对玉米作物病虫害的农药防治策略进行介绍和分析。由上文我们能够得出相关结论,即现阶段玉米作物常见的虫害类型包括玉米蓟马、玉米螟、蝗虫等,农技人员以及种植人员应当结合害虫主要类型及其特点采用差异化的用药策略进行防治,从而进一步提升农药防治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促进农药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不断进步提供更加充分的技术支持。针对玉米蓟马进行用药之前,相关农技人员以及种植农户应当针对玉米田内蓟马为害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和统计,分析蓟马对玉米作物产生的影响,一旦需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粉剂进行2000倍率稀释、22%吡虫啉乳油2500倍率稀释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率稀释溶液进行喷洒,进而有效减少玉米蓟马对作物的危害,提升对玉米蓟马的防治效果[6]。针对玉米螟采用化学药物防治策略之前,农技人员以及种植人员应当针对玉米螟虫的生长阶段进行明确,并基于害虫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更具差异化的用药方案以及用药措施。针对2~3龄的玉米螟幼虫,农技人员可采用25%氰戊菊酯乳油与辛硫磷乳油溶液进行配置,或采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溶液对其进行杀灭,针对玉米心叶期的成虫,农技人员可采用1.5%辛硫磷颗粒剂或40%治螟磷乳油进行稀释和使用,从而使玉米螟虫得到更加有效地杀灭,使玉米作物生长过程当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得以进一步落到实处。最后,针对蝗虫进行防治,农技人员应采用75%马拉硫磷乳油、20%敌马合剂溶液进行喷洒,将蝗虫控制在3龄之前,有效减少蝗灾大面积爆发的可能,使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得到更加显著有效地提升[7]。
3.4 结合实际开展新技术的研发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某些病虫害防治方法已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农作物种植与管理工作当中,因此相关农技人员应当结合农作物种植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开展新技术、新策略的研究与开发,一方面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不断提升与进步,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减少防治过程当中对于农作物生长周边环境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在一些地区正在实验开展的综合性病虫害防治策略就是新技术开发的重要方向,农技人员可基于当地农作物生长、种植和田间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农作物主要遭受的病虫害类型,将化学灭杀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进行综合运用,进一步减少了病虫害对于农作物生长过程当中带来的威胁和损害,使农业生产工作实现持续健康长效化发展。
4 结论
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是农技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相关农技人员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合理运用各类技术手段进行针对性防治,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经济与环境损失,使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得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