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触媒理论的坪山村环境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2022-12-16陈琪陈书芳崔炯
陈琪 陈书芳 崔炯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1 城市触媒引入坪山村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触媒效应本是化学领域里的专业术语,是指催化剂在加速化学反应的同时,自身也不会被消化,能够联合其他化学元素形成更强烈的触媒反应。美国学者韦恩·奥图和唐·洛干提出了“城市触媒”的概念,其作用原理为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触媒点,该触媒点会影响周围元素形成新的触媒点,新触媒点与原始触媒点共同作用,继续形成更强烈的触媒效应[2]。金广君教授将触媒载体划分为物质触媒载体与非物质触媒载体;同济大学学者杨继梅从催化视角出发,将文化作为城市个更新的催化剂,构建城市催化模型,促进城市更新[3]。北京建筑大学管宇君据对触媒理论的理解,将触媒过程划分为挖掘原始触媒点—注入活性因子—持续触媒效应3个步骤[4]。
乡村振兴是以村民为主体发展地域性特色产业,旧城触媒更新中以产业发展模式为主体谋求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与旧城的触媒更新从本质上看是相似的,所以“城市触媒”并不是固定搭配[5]。此外,“触媒理论”具有系统层次性,能够解决统筹规划的问题;“触媒理论”具有局部少量性,能够解决过度建设性破坏的问题;“触媒理论”具有渐进发展性,可以解决规划设计动态实施的问题,因此触媒理论对于引导村落环境更新具有一定可行性[6]。
2 坪山村现状及环境更新面临的问题
2.1 坪山村简况
坪山村位于新宁县马头桥镇中部,距马头桥镇政府约4km,距县城约50km,东临炉山村、红旗村,西临星火村,南靠牧云村,北接石洞村,于2016年与原来的坪山村、梽木山村合二为一而成的。全村共20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院落,现有人口679户2698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老人与小孩驻守家园。全村区域面积833.43hm2,有水田117hm2,旱土42.2hm2,山林面积666.67hm2余,总面积约12km2。洞回公路贯穿全村,交通较为便利。坪山村地域广阔,人居分散;山多地少,严重缺水,基础设施落后,村内无主要支柱产业,村民产业收入较低,村内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坪山村在基础保障设施、经济条件、产业结构等方面都缺乏优势。
2.2 坪山村环境更新存在的问题
2.2.1 传统建筑空心化
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传统建筑饱受气候的摧残和人为的破坏,再加上无人修缮,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随着村落传统风俗习惯的衰落和集体精神的缺失造成传统公共建筑使用频率的降低,或是因原有建筑功能的退化无法适应村民对现代化精神的追求而被逐渐摒弃,村内劳动力外流导致坪山村的传统建筑、耕地等大量闲置,传统建筑空心化,村内文化断层,呈现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7]。
2.2.2 基础设施无保障
基础设施的缺位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村内无大型聚集性公共空间,许多活动只能在自家门前进行,户与户之间缺少紧密联系,每当有重要通知或会议时,村民们需要徒步去几公里外的村委开会;村节点设施的缺位也导致村民们生活多有不便,如垃圾集装处理点、路灯等基础设施空缺,路口未设置交通标识,学生通勤路上存在安全隐患;坪山村整体地势较高,多临崖路段,道路两旁缺少护栏及路灯,夜间行车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村内多断头路,常常需要折返或绕行,交通流线不便利。
2.2.3 生态资源待整合
坪山村三面环山,虽经济发展滞后但气候上四季分明,环境宜人,村内生态维持良好,原始的农耕经济使这里没有遭受过多的人为破坏。清晨的山头云雾缭绕,山腰分布着成片的竹林与果园,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种有脐橙、柚子、杨梅等水果,农田与林地成片分布。坪山村的生态景观资源比较整体、连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夏天有绿树成荫的古树林和潺潺流水;秋天的脐橙、玉米、大豆丰收,田间忙碌的身影是乡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坪山村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些农业景观并没有系统性地整合起来,如河流、林地、果园、稻田、油菜花等都处于孤立的状态,这也导致了传统农业缺乏系统性指导普遍面临衰败,产业结构难以实现升级[8]。
3 坪山村环境改造触媒策略
3.1 坪山村触媒定位
3.1.1 建筑实体空间
村落建筑是传统村落的主要物质空间,对内其承载着居民们居住、生活等重要功能,与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世世代代坪山村村民们的集体记忆;对外也彰显着坪山村的精神面貌。其建筑材料和建构工艺体现了村落地域特色,需要通过传统建筑的适宜性改造,完成对村落传统风貌恢复。在坪山村的整体格局中,传统宅院及庭院可作为关键性更新环节,通过对于一系列关键节点活性因子的介入,激发空间活性。
3.1.2 景观浏览路线
线状元素可以使零散的点状元素纳入到共同的空间序列中,放在坪山村的场景中,也便于使零碎的宅院空间可以得到统一的规划。本项目以坪山村内道路作为触媒载体,因为村道是村落的历史兴衰的见证,是村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村道连接着山、水、林、田、果园等农业资源,不仅给当地村民们提供散步、遛弯等场所,将村内的农业景观资源通过村道系统地整合,也给外来游客提供了乡村农业景观游览路线。
3.1.3 村落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往往在村里承载着重要功能,如与生活相关的生活、娱乐等,具体空间包括宅前屋后、村口、街道、河道、广场等;以及与劳作有关的空间包括田间、村头、晾晒场地;进行信仰、祭拜等活动的村祠堂等。公共空间形式上属于面触媒载体,相较于其他2种触媒形式载体,其是触媒效应最强的一种载体形式。在功能上需要反映村民真实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凝聚村民的共同记忆和情绪,对公共空间的唤醒有利于彰显村落场所精神。
3.2 注入活性因子
3.2.1 传统建筑功能置换
在坪山村的整体格局中,传统宅院可作为关键性的节点,也是点状触媒元素介入的重要载体。针对村内传统建筑现状,以满足当地居民物质生活需求为前提,对建筑原功能空间进行置换。本次项目中将当地闲置的蒋家老宅改造成农产品示范点及工作基地,用于接待来宾,同时老宅也充当着村文化名片的角色。在改造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其原有的木结构基础,将室内功能重新布局,并将建筑外立面用于作农产品宣传,将前庭景观进行修缮、规整以满足晾晒、停车、会客等功能。在设计材料上充分发挥乡土材料的优越性,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的传统建筑风貌。将后山树林打造成村内公共的开放性露天茶室,整座建筑在保留原有传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功能更新。
庭院作为建筑的配套区域,改造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庭院景观的改造要与建筑的风格相适应,传统的老式建筑应选择古朴、自然风格的庭院设计风格,色彩上也应考虑道建筑本身的赭石色;尽可能选取当地已有的材料,如瓦片、土、石、竹、木头、茅草、秸秆等,这类材料带有浓浓的乡土风情,材料属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已废弃但具有标志性的农作物耕具如风车、水车、锄头等利用起来,这些农耕器具因外观具有整体性和造型感,又凝聚了一代人辛勤劳动的记忆,可以制成景观小品置于院内供人驻足观赏。
传统建筑改造引发触媒效应的成功案例如,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首先选择瓷砖小洋楼进行成功改造,其他村民纷纷效仿,并对废弃土坯房进行功能置换,将土坯房变成画室兼茶室,更新了郝堂村的原始产业,发扬了信阳著名的茶叶——信阳毛尖,通过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更新产业,促进整个村落的活力[9]。
3.2.2 构建农业景观浏览路线
乡村振兴使越来越多人开始将目光聚集于农村,都市中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的疲惫让人们在闲暇之余渴望有一方净土可以返璞归真。通过游览路线的打造对坪山村内的农业景观加以整合利用,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也能拓展二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零售和乡村旅游业。利用脐橙、杨梅、玉米、蔬菜等种植业资源优势,形成以农事体验为主的采摘片区,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塑造为辅,起到宣传效应,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乡村、果园、稻田等复合型农业景观及农耕文化体验路线。外来游客在观赏农业景观的同时感受农耕文化的自然、淳朴之美,旅游刺激消费,消费为当地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并带动当地的餐饮、零售、购物、住宿等产业的发展。
在浏览路线的设计上,要考虑到以下几点:要处理村内断头路,完善交通流线;要考虑时序,如春天以油菜花为主打景观,游客下乡踏春游走于田野小路,路边可设置相关农产品售卖站点如野蜂蜜,秋天以果园为主打景观,设置以脐橙采摘为主题的游览路线,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也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应;要考虑到路线周边的服务站点设置,如流线导引牌、拍照打卡点、食品介绍标识、农作物加工服务站点等,以丰富游客的观景体验;要考虑农业景观站点与其他节点的动线设计,如采摘园、食品加工站、网红打卡点、售卖区、民宿客栈等节点之间的顺序关系。
以浏览路线带动周边的产业发展,最终促进乡村产业升级的成功案例如,旬邑县纸坊村通过打造游览路线将周边村庄串联起来,大力发展客栈、民宿、农家乐等产业链,在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观光路惠及十里八乡,也给沿线的蔬菜、瓜果提供了更广的销路。
3.2.3 完善空间基础设施
3.2.3.1 修建广场
在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村民最希望在村内新建一个大型活动广场。新的公共空间的确定要综合考虑触媒效应的反应情况、区位、周围环境、服务人群等来决定选址、空间形态等的定位,综合考虑细致才能塑造出场所感十足、吸引人们积极参与、利用率高、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公共空间,积极促进触媒效应。
本次设计以水塘附近的居民片区腹地作为项目选址点,占地约3000m2。区域内还残留着几座摇摇欲坠的老建筑,对这些传统建筑进行选择性的保留、更新或拆除。在设计广场触媒时,需要考虑到人群的需求,如孩童喜爱跑跳,中老年人群需要场地跳广场舞,老人家喜爱聚众乘凉、聊天,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宽敞的场地召开村民会议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物质与精神功能并重,将当地的农耕文化提炼成符号应用到广场设计中,从而引起居民对空间的情感共鸣。广场触媒一旦形成,会成为周围各点、线触媒的交汇点,人群会在闲暇之余聚集于此,继而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作出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孤立状态变得更加密切。
如,贵州省桐梓县尧龙山村为方便村民茶余饭后聊天、纳凉及游客停驻,在村口打造了300m2的公共性空间。该设计灵感源自于“龙有九子”传说,广场内形似山丘的装置与周围山水和谐地融为一体。其中最高的山丘形似龙首,仿佛正昂首欢迎人们的到来,该设计使得平日萧条的村落又恢复了活力与生机。
3.2.3.2 增设节点设施
增加基础设施,如垃圾桶、凉亭、树池、村广播、导引标识等设施,在安全隐患路段增设护栏、路灯和交通指示牌,以确保行车及周围居民的通勤安全。使村落街巷功能随着人们的需求进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对周围环境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完善基础设施外,坪山村内有多处古井、古碾、古树等,可以将其作为视觉中心或标志物统领整个场所。除此之外,一处凉亭、一幅墙绘、某处路口、一座石桥或是景观墙也可以进行节点处理,如坪山村村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启性节点空间,是整个村子之行的起点。村口空间的塑造要遵循可识别性原则,通过对于一系列关键节点的触媒介入,能够激发空间的活性。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团队在渭南南焦村的节点设计——老槐树下。节点位于村中心地带,由树池、引导区、活动区组成,人们在闲暇时纷纷聚集于此下棋打牌,或跳舞聊天。该节点设计既提升了村民的居住品质,也发挥纽带作用加强了村民之间的互动与联系。这种类似“空间针灸”的设计,旨在找寻整体空间格局中的关键控制点,并以这些关键性的空间节点作为激活整体空间的突破口。
3.2.3.3 引导、持续触媒反应
当坪山村各个触媒载体注入活性因子后,需要依靠后续的引导才能产生持续的触媒反应继而带动整个村落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使坪山村取得长足发展,完善基层监督机制,如垃圾归类、禁止乱涂乱画、燃放烟花爆竹等现象,打造清洁、文明的乡村环境;完善基础公共设施,塑造共享式环境空间;政府引导,以环境美化和打造特色农产品促进乡村旅游模式为导向为坪山村带来经济收入,集中力量办大事保证坪山村的触媒反应惠及每一户,村民的利益要落到实处。
4 总结
本文基于触媒理论探析坪山村环境更新策略研究,为当下传统村落环境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新的参考。“乡村触媒”虽然是“城市触媒”理论的延伸,但是以其特殊的地域特征和农耕文化又自成一体,在具体的乡村环境保护与更新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地挖掘触媒载体,并考虑触媒载体与周边环境和人群的联系,继而推动链式发展,有效发挥最大的触媒效应。为乡村环境更新谋求长足的发展,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建设美丽家园的有效衔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