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变迁与支持实体经济效率研究

2022-12-16付新宇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实体银行经济

付新宇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

实体经济的发展无法脱离商业银行的推动性作用,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也是打造高质量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经济新形势背景下实体经济发展机制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需在切实把握实体经济与商业银行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此促进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提升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由此可见,本文针对银行的治理结构变迁与支持实体经济效率所展开的研究和分析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银行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党中央发布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想要完善新经济体系并且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新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将速度发展转为质量发展,激发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各方助力。当前,相关领域学者并未对实体经济进行统一定义,未形成明确概念。随着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业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金融资源以多种形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若金融操作不当也会阻碍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金融高速发展形成了次贷危机,此类金融产品最初是为了防控金融风险、提高价值。由此,要坚持马克主义的辩证观点,不能站在单一立场上看待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

二、实体经济发展对银行的主要影响

(一)有效信贷需求与庞大资金需求量形成矛盾

随着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传统产业常存在产能过剩等问题,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无论从产业类型、发展情况,还是企业属性、分布情况来分析此类产能过剩,相较于过去,都具有一定差异,复杂程度高、多样性强。通常情况下,传统产能过剩常表现为“产能量剩余”,但是行业内仍存在供给超过需求等现象,仍具有市场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特别是在煤炭、水泥等领域,过剩现象较为明显。同时,还呈现出成长性过剩等特征。详细来讲,产能过剩既产生于以化肥、煤炭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中,也存在于服装服饰、汽车等具有成长性的产业中,随着我国科技发展,多晶硅等新兴行业也存在此类问题,发展过程中决策不当、未能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或盲从,都是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我国实体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上述的几类,若其余企业、行业因技术水平低、生产力落后、生产设备粗糙、不符合我国制定的环保节能战略、盈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原因,无法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企业规模或者持续开设新项目等,导致内部缺乏内生动力,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与银行贷款资金之间形成矛盾,会阻碍实体经济发展。

同时,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高端制造业、技术企业、创新企业以及新兴产业等在此阶段需要较为庞大的资金量,要加大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力度,要求此类资金具有周期长、来源稳定、风险小等优势。但是此类企业创新技术容易陷入瓶颈、成果转化速度慢、经销时间长,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取市场认可,银行等金融机构仍保持着观望态度,信贷资金支持不到位。

(二)解决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问题,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防控难度

想要激发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必须解决上述提及的产能过剩问题,筛选并淘汰产能,严格管控新产能,同时还要加强企业整顿、处理僵尸企业并做好结算清算工作,消除无效供给、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扩大利润空间。如今,社会上存在产能过剩的产业与僵尸企业常具有历史遗留性,多年累积而来。既因企业发展能弱、亏损强、债务压力大、资金链不稳定而来,也因为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担保企业等,牵扯出较大的债务链、产业链等,涉及的产业、企业在地方经济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还是龙头企业,关系着当地经济发展、就业问题,甚至关系着政府行政干预等方面,牵扯面积大、范围广。基于此,如何针对性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处理僵尸企业、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当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如何加大地方政府与银行支持力度,促使银行金融机构能稳定贷款、保护合法债权以及落实相应措施,以免出现偿债无力、逃避债务等问题,防治信贷风险,是此领域关注的热点。

三、银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信贷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银行原有的经营模式常以粗放式经营为主,未能遵守市场原则分配资源,非常容易产生信贷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最终形成了在集中化、规模化信贷目标的驱动下进行信贷资源分配等模式。此种供给模式,未能切实掌握与满足大型企业需求,也未能根据大客户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非常容易出现盲目扩大规模、开设新项目以及铺摊子等问题,长期发展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深陷其中并产生了信贷风险。同时,也未能满足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的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二者供需差异较大、适应性不强,变相提高了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难度,从而阻碍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建设难度。新形势下,受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影响,实体经济利润空间变小、盈利水平降低,实体经济面对的各项问题与压力也会转移到银行中,缺乏稳定资金与竞争实力的企业在倒闭破产时也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大范围的负面影响,从而限制银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二)服务意识水平有待提升

在技术水平、经营模式、风险防范以及自身业务程序的限制下,新发展阶段,银行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对产品与服务创新升级,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详细来讲,未能根据客户所处行业、岗位地位、经营属性、行业发展以及盈利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提供针对性、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客户需求与银行供给之间的匹配性不强。尤其是我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产业后,服务拓展的纵深度不足,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三)经营行为缺乏规范性

近日,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计公布60张罚单。其中,8张罚单处罚金额超百万元,涉及工商银行2家分行、兴业银行1家分行、2家城商行、2家农商行及1家村镇银行。上述机构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占压财政资金、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违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规定等。历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各类银行机构也受到人民银行所下达的处罚,其中所涉及到的违规事项主要包括信贷、票据、同业、会计等业务,部分银行的内控管理也受到处罚,可见银行的违规经营情况时有发生,亟需强化内控。

(四)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为稳步发展,现存业务类型与服务手段具有相似性,产品结构具有同一性,发展经营过程中过于追求数量增长、网点增多等方面,仍保留着传统的台型营销与关系型营销,业务模式较为单调,未能加大品质型营销的比例、技术动力不强,存在恶性竞争风险。同时,也未能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不能朝着精细化等方向发展,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奖励与惩罚措施不到位,管理创新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四、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实体经济支持效率的提升策略

(一)降低杠杆率,减轻企业债务负担

根据上文可知,实体经济体系下,企业经营发展以解放生产力、扩展规模为主要目标,同时,在交叉担保、重重交叠的产业链与融资链影响下,杠杆率大幅提升。面对此种情况,银行业既要深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动态监控资金来源与应用情况,建设相关模式,从而从多方面、多角度开展企业风险评估工作,坚持一企一策或一企多策等理念,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策略。银行等金融机构能通过科学方法持有企业股权,通过此种试点能推进债转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进行企业资产重组,从而部分解决不良贷款带来的各类问题。债转股模式下,能调节杠杆,转变银行角色,从债券持有者转为阶段股东,享受股东红利,例如,通过转让、上市退出等方法逐渐回笼资金,调节银行的不良贷款,能提高信贷风防治效果、规控金融风险。在此阶段,也能降低企业经营发展与债务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竞争实力。

实践过程中,对于当前较为关键的科创企业,要积极发展投贷联动模式,将先贷款后投资、股权与债券结合等方式深度融合,在多种方式综合作用下,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推动科创企业稳定发展,平衡银行与科创企业之间的利益。同时,实操过程中也要加强内部风险控制,以免企业借贷转股模式规避银行债务,增加信贷风险。

(二)积极转变观念,持续加强服务

为适应我国政策方针变化,推动企业创新升级以及满足市场经济竞争带来的各类要求,银行业应该转变经营发展理念,深入发掘潜在客户、刺激新业务点。要求银行业具备前瞻性、全面性与针对性,根据市场前景、客户各类需求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经营,最大程度满足各方要求,增强内部发展动力。基于此,还要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推出种类多样、功能完备、有效性强的服务与产品,稳定客户群体,不断发掘新盈利点,增强此类服务与产品盈利的可行性、稳定性,进而持续创新、稳步转型,释放内需,满足新经济增长需求。

(三)加强与金融中介的协作,实现联动发展

面对实体经济与企业发展的各类问题,银行业应该突破原有经营理念与模式的桎梏,提高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从而加强与金融中介的沟通与联系,要通过多方主体合作提高联动水平,打造具有多样性的银行业服务、产品协调平台。例如,通过与政府积极合作,孵化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为其提供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信贷模式。与担保机构、信贷机构、信托机构积极合作,调整产业结构、丰富产品模式,能增强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持续性。与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合作,能够将银行信贷渗透到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以及制造业等领域,增强信贷优势,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实现转型升级目标。与互联网公司积极合作,能减少融资费用、推动技术变革,从而扩大服务领域,能提高银行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金融服务换挡升级。

(四)持续强化内部控制,积极防范各类风险

当前,我国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要求银行业具备创新意识,融入到互联网经济体系中。但是虚拟经济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同时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未能形成有效约束,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新发展阶段,银行业既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市场前瞻性,合法、合规约束自身行为。也要创新管理模式,将多种管控模式集合。例如,事业部、子公司等,形成新管理机制,能优化企业治理框架并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完善,强化内控意识、制定内控制度,能在短时间内发现经营风险并总结经营经验,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制定风险防范方案,面对问题、风险时能及时处理。无论是调整产品结构还是信贷支持,都要遵守相关规范、符合业务程序,以免因盲从而产生各类风险,要推动实体经济稳定发展。

(五)吸收低成本资金,提升转化效率

要抓住利率市场化机遇,制定相应的价格方案与方法,根据内外部情况调控定价模型,优化定价机制。同时,要借助政策方针,发行金融债券、同业存单等,其具有费用低、规范性强、操作简单等优势,是较为普遍的主动负债工具,能从源头上解决资金困境。也要重新制定贷款方式,加大考核力度,帮助企业减少负债成本。对于中间业务,要明确费用项目、要求以及各项细节等,以免出现盲目收费、随意收费以及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当前,我国三农领域、民营经济以及中小企业等,常存在融资困难、成本高等问题,立足于我国发布的相关政策方针等,为银行、企业、政府以及担保公司提供合作渠道,提高合作效果、加快成果转化速度,其中,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专利技术贷款等为重点,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减少融资成本,稳定融资渠道。

五、结语

当前,我国要不断建设与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对现代金融的重视程度,要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为保证资本市场蓬勃发展、规控信贷风险,银行业应调整治理机构,既要在宏观层面上遵守法律政策、适应大环境,也要在微观层面上降低信贷成本、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合作,促进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实体银行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