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育策略
2022-12-16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郑晓云
◎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 郑晓云
高中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而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注于学生思维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相关能力的培育,这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中培育思维品质,可以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还可以引导他们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审视世界观察世界,继而对于事情做出更加正确的判定。在正确认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价值之后,就需要在阅读教学设计时合理地将其融入其中,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设定头脑风暴,激活阅读思维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与文本内容之间的交互,是激活思维的重要切入点,要合理地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保证这两者的交互渐入佳境。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架构对应情境,学生进入到情境之后,会将自己的感受、实际生活与文本主题、文本背景关联起来,这样会以更加主动的心态融入到后续的阅读中去,也会为后续的阅读思维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环节学生甚至可以学会批判性思考,提出一些个性化的观点。在情境架构之后,教师可以迅速设定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进行交流互动。比如在外研版第二册Unit 4 When Hamlet meet Peking Opera文本阅读教学中,文章设定的语境是人与社会,讲述的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第一次看到京剧版本《哈姆雷特》的经历,讲述了其感受,也彰显出中华传统艺术的风采。教师在上课之前,引入了很多的图片,主要有Palace Theatre、Royal Theatre、Chinese Spring Festival、Chinese Crosstalk Show,要求学生回答上述事物中,哪些是自己最熟悉的?最喜欢的是哪个?阐释其中的原因?对于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在师生交互之后,教师引入单元的题目:“When Hamlet meet Peking Opera”,在PPT上呈现出对应题目之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Please consider from the title,what will the passage be about?”学生开始思考,“Hamlet”是西方戏剧,而“Peking Opera”是京剧,可能讲述的是中西方戏剧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可能讲述的是中西结合的文化融合案例,还有可能讲述的是不同版本文化作品的特色。很明显,这样的头脑风暴使得学生顺势进入到了主动思考的状态,开始想象这样的文章会讲述什么样的内容。在学生有了猜想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探讨自己的看法,这是语言表达锻炼的契机,也是思维品质发展的促进。
二、合理创设问题链条,进入文本探究状态
阅读过程中,学生思维是自主性的活动,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去进行引导。而设定问题链条,是引导其进入主动探究状态的重要路径之一,要善于将问题链作为支架,鼓励学生进入到信息提取、观点比较、猜想推断、质疑评价状态中去,让学生成为文本阅读探究的主体。再者在问题链条的驱动下,学生可以慢慢地进行深度思考,学生的思维潜能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在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处于梯度前进的状态,问题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呈现出来,学生可以迅速地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内容关联起来。比如在高中英语选修7 Module 5 Reading Practice的阅读部分,阅读主题是“No problem”,教师就改变以往阅读教学模式,继而以如下的方式来进行:要求学生阅读文章的前面五个自然段,找到其中描述作者情感的语句,尝试对于这样的语句进行鉴赏。再者,教师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提出系列问题:作者看到这个女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开始对整个故事情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会发现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开始比较紧张,接着是害怕,再者是轻松和舒适,在这样的情感变化中,文本内容的理解自然就更深;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后续内容进行阅读,要求回答如下的问题:当他知道我们的问题之后,年轻人是如何做的?同样学生会将事情和态度作为线索,在文章内容中去寻找,并且引导实际阅读进入到深度的状态,由此可以迅速地找到第一条线索,在此基础上不断归结,自然可以找到后续的多次情感变化轨迹。在这样的问题链条中,学生自主地去寻找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和提炼对应的关键词,了解文章的结构,界定清楚对应的逻辑思维,不断采取措施进行想象力的激发,使得思维能力能够不断得到锻炼。基于上述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在实际阅读中,教师要学会设定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保证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这样学生独立思考、质疑精神、探讨素质都会得以锻炼,问题意识和思维意识才会更好地得到锻炼。
三、鼓励学生质疑,挖掘文本的内涵
高中英语文本阅读,其本质是学生思维与作者思维之间的交互,在此环节学生能够去进行质疑,能够去进行批判,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也就是说,在高中英语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越发强烈,学生自主性会更好地呈现,探索思考的欲望也会更加强烈。在实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敢想、敢疑、敢问,这对于问题意识的培育及质疑能力的锻炼,都是很有用的。比如在高中英语“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文本阅读的时候,教师就可积极设定对应的质疑版块。在初步阅读文本内容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文本中内容,通过开展小组探讨,让各个组员表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存在不同的意见,组员之间可以进行辩论。再者教师提出新的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How many versions of Chinese are there?How do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communicate?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value of popularizing Mandarin?”很明显,上述的问题在于引导学生从文章场景中过渡到现实场景中,使其开始思考现实中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反差可以使得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懂得质疑自己看到的观点,而不是说文章说什么自己就信什么,由此使得学生质疑能力能够得到不断锻炼,从而演变为一种习惯。在实际文本阅读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使其讲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这样学生的观点与文章的观点相互碰撞,才能够进入到深度中去。
四、巧用思维导图,实现文本内容的梳理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品质的锻炼还需要能够切实地参与到文本内容梳理中去,在此环节巧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文本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语篇文本知识体系才会得以架构,文本阅读质量也会因此进入更加理想的格局。在此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要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辅导他们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合理地将思维导图使用到实际阅读中,这样零散的信息可以得到整合,文本的整体性会得以呈现。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他们对会文章中的事实,文章中的观点、证据、立场、态度等进行归结。比如在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On the move阅读课程开展的时候,教师可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各个版块内容的归结,设定好对应核心关键词之后,将各个段落中的内容进行嵌入,建立良好的阅读线索网络,这样的阅读线索网络可以很好地辅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阅读内容梳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文本写作的方法,继而形成清晰的感知思维,这样自然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理想的阅读格局中去。在此环节,教师会鼓励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依照自己的思维导图来进行讲述,其他学生可以针对于他的思维导图提出问题,或者比较彼此思维导图的差异,营造良好的交互氛围,使学生对阅读活动保持兴趣。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地关注实际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树立改革意识,不断地对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机制进行调整,促进学生阅读品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