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营造及机制供给的模式选择
——以南京绒花为例
2022-12-16谈元媛纪杨洋肖楚洁
谈元媛 纪杨洋 肖楚洁*
1.金陵科技学院 2.江苏科技大学 3.西北大学中华文化干部学院
一、南京绒花的文化特征及内核
传统的绒花是将蚕丝煮熟后染色,以特细的铜丝为蕊制成不同规格的长绒条,再盘制成各种式样的花朵,供妇女和小孩佩戴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其色彩、品种多样,谐音“荣华”,颇为吉利。自唐至明清一直作为皇室贡品,清末民初传入民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了工厂化制作,当时的南京工艺制花厂以流水线制作的绒花工艺品一度外销,十分兴旺。
南京绒花之所以“花开不败”,其精湛的手工技艺与南京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密切相关,但绒花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手工艺代表有着其自身的文化特征与内核。
第一,南京地处江南经济发达区,明万历之后,商业发展尤其显著。明代100多个手工业项目中,丝织业最为突出,有20多个行业与之相关。此时,南京绒花已经很出名,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南京的丝织业及云锦业持续繁荣,设有官办的江宁制造署,生产云锦过程中出现的蚕丝边料是绒花制作的主要原料,康熙、乾隆年间极盛。《红楼梦》中的“宫里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就是指南京绒花。而《醉醒石》第十三回中写到董一官等“带些花素轻绸锦绸,到南京做生意。……到南京,生意好,十余日去了大半。随也买些南京机软花绉纱,只待卖完,带来货起身”,可以看出此时已出现了织机和个体商户。这与康熙时期废除匠籍,使一批手工艺者得到了一定的自由,成为从事商业的自由劳动者。且早在明初,纺织业中已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痕迹。道光年间,南京的丝织业手工工场拥有织机五六百张,雇佣工人达几千人。绒花作为丝织业的相关行业,作坊店铺林立,遍及南京城内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因此,南京绒花是南京历史上丝织业、手工业繁荣发展的见证。
第二,以南京为代表的长江文化在西晋“衣冠南渡”之时就已与北方黄河文化相融合。侯景之乱之后,大批北方人涌入南京,给南京带来很多外来文化。直到明朝结束元代战乱定都南京,多次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带来的是南北方文化的交融汇聚,南京成为南北方文化融合的据点,文化的兼容也反映在绒花的制作上。“北方绒鸟”工艺与南京绒花花开并蒂,各表一枝。“绒鸟”也是由头饰绒花发展而来的,“绒鸟”盛行在康熙年间,有自己的制花行业,这与南京绒花兴盛的时间段颇为相同。民国初年,北京崇文门外有花市大街,有十余家制售绒花的花铺。“花行”则是专门制作装饰用花的地方。现今南京城内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因曾是绒花、绢花、纸花的主要销售地,故曾有“花行街”之誉。从外观上看,南方绒花细腻、造型精巧,而北方的绒花造型夸张、粗犷。从工艺流程上看,虽有些具体的步骤、工序和要求不同,但制作流程中都要经过煮丝、染色、勾条、打尖等基本工序。南北方的绒花都保留了传统手工制花工艺的优美造型和形神兼备的特点。手工艺制作的相互影响与交流,体现出南北方文化的共性与特性,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历史面貌和生活景象。
第三,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孕育了大量的民风传统和民俗文化。江南地区发达的文化艺术带动了南京民俗节日的繁盛,各种庙会、香会、集市成为南京绒花绽放的舞台。尤其是“一事三节”时最为兴旺,绒花的造型与内容亦多选用民间祥瑞、喜庆的题材,利用谐音和双关,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节庆风俗不断创造和发展着绒花工艺,在时间、空间上体现了江南地区民俗的典型特征,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之成为一种精神载体并富有生机。
如上所述,南京绒花技艺是南京地区手工业文化、南北方文化交融和民风民俗传统的重要见证。绒花的传承依赖于绒花艺人的师承教习,但传统手工技艺的改进空间狭小,只能在花样和色彩上下功夫,技艺的掌握需要经年累月的刻苦练习,技艺的展示平台受限于产品的表现程度,因此,目前以南京绒花为代表的静态手工制作技艺普遍面临着经费缺乏、人员流失、关注度不够和后继无人等传承问题。
二、南京绒花的传承现状及暴露出的问题
曾经“开遍”南京的绒花最终却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亟待保护和传承的非遗项目,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基于旅游商业开发视角下的传承动力弱化
从南京民俗博物馆与周围街区的开发实例来看,建立融特色居住、旅游、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熙南里仿古街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非遗固有的生存环境。传承人虽通过展示技艺、售卖产品获得经济收入,用以维持非遗项目的传承,但由于商业的介入,削弱了原有的生存根基,使传承人转变成了舞台上的表演者,非遗反而成了商业街区里的配角。
由于文化运营环境的发展力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才能形成相应规模的文化产业。但民俗博物馆内“绒花坊”的宣传处于相对劣势,单凭民俗博物馆的参观人群和集体工作室的演出,尚不能成功“突围”。不善于利用新型媒体宣传和在线营销策略,依靠单一工作室的努力和柜面销售让绒花仅能在一定的参观群众中得到宣传,想推而广之实在困难重重。且传统工艺制品社会接受度低、产业化利润不高,现实中实现绒花销售运营产业化难度大,笔者以为满足市场需求也会造成资源进入产业开发领域后过度商业化、低俗化的问题。
(二)基于传承人视角下的保护和认定机制的选择不当
近年来,绒花生产一直徘徊在“小作坊”阶段,人手不足,资金吃紧,除申报非遗名录、开设工作室等干预手段外,改善传承人基本生计以维持传习活动和开展创新工艺的帮扶手段不足,不足以实现绒花传承的实体创业。且对绒花等传统工艺的特点及认定要求的理解程度较低,社会上形成了“重申报”而“轻评议”“重开发”而“轻监督”的不良局面。
(三)基于传承人类型化保护的不足与奖励机制的缺失
由于未充分考虑到不同手工艺行业传承人的性质差异,一些地方性保护政策往往一概而论,易造成实际保护上的失误。非遗博物馆中,古典建筑的人文环境和工作室“动态”展览相结合,可以演示和传授技艺,但观众参与“文化互动”显然不够深入。项目集中展示,要求技艺有灵活性、展示性,一些互动交流条件差的“静态”技艺则反响平平。此外,暂未形成社会保障和立法保障互为表里的传承人权利保障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传承人,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认证、奖励和表彰。
三、基于南京绒花传承视域下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营造及机制供给模式选择的再构建
基于对南京绒花传承过程的系统调查,静态手工艺生存所面临的环境困惑和传承困境并非孤立存在,传承环境的营造依赖于机制供给模式的选择,绒花传承环境营造的基本方向是通过改变现有运营机制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和环节,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保证传承过程的相对合理。
(一)传承环境营造
1.打造文化生态繁荣的旅游环境
南京的城市精神文化相对复杂,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积淀使南京保留了传统社会的礼俗习惯。现代区划调整带来的原有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老旧商业街道和传统街巷生活聚居地的改造,造成大规模人员迁移,在原址上新建的后期仿制建筑已失去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原有的生活氛围和人文特色也因此消失。地区文化生态的繁荣依赖于地区有利的文化生存环境,改善南京当前的文化生存环境,应做好城市建设中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在不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尽力保留南京具有特色的街巷和商业区的原址外貌,实施内部住宅环境的现代化改造,还要善用历史文化遗存优势,逐渐恢复一些南京传统节庆的活动和习俗礼仪,突出“南京名片”,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2021年4月22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率先出台了《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工作指南(试行)》,旨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中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演、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目前,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南京非遗创新发展的基本策略。“文旅融合”状态下的非遗文化传承,须结合旅游景区特色进行有效的游客需求挖掘,建立起受众群体画像,在景区内自然而然地植入沉浸式演出。如在熙南里仿古街区举办的由南京旅游集团与南京大件集团联合出品的大型实景全沉浸互动演出——《南京喜事》,为观众提供了多条故事线,360°沉浸环绕视效加持,观众参与多条剧情线发展。演出共有827样道具,设置21个国风演剧空间,道具中不乏云锦、剪纸、风筝、梅花篆字、竹刻、白局、空竹等南京非遗。特色演出与非遗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融合,势必催生更新鲜、生动、多元的文化业态,树立民众的城市文化自信,强化南京文化重镇的外在形象,讲好“南京故事”,表达好“南京文化”,为“非遗焕活”赋能。
2.提供教育传承的优势资源环境
首先,传统手工技艺强调技巧,但由于传习者的个性差异,即使处在同一水平或者同一类型的师徒关系下,徒弟对于技艺的认知与参与度也会存在差异,从而获得的传习成果也存在差异。想要在非遗传承中实现教育传承环境的优化,必须通过改善师承关系链中的不稳定因素来完成。其中,应加强对传承人资源权利的保障。各级部门及多学科专家应共同参与对工艺制作流程、取材工具、技艺手法、表现方式等的科学评判,确保项目在调查、认定、命名过程中取得应有的价值,明确知识权属问题,并以此认定结果给予传承人一定的专项资金补助。在优先解决生计问题的基础上,该资金多用于技艺的传教、讲学、展演和开发制作材料等。传承人获得名誉和项目的价值肯定,有利于调动个人传承的积极性,在群体中形成鼓励传承、优先传承的良好风气。另外,还能为传承人的传承提供程式和政策上的些许便利,避免了由于界定模糊而产生的行政困扰。
其次,优势教育资源环境中应保障非遗传承及实践活动持续且富有活力地发展。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高针对文学艺术、工艺技艺、雕刻印刷等技巧型、内涵型项目的学术研究水平,做到尊重应用实际,尊重困难现状,尊重历史内涵。以高校研究专业化推动传统技艺教育职业化,形成研究、实践、职业的发展链,以实现工艺再创新。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于2018年4月起,聘请“最后的绒花艺人”赵树宪作为专业课教师,开设首个绒花制作课程,对学生进行绒花工艺指导教学,同时在两个年级开设选修课,普及绒花的基础制作和创新花样。自从南京非遗学院在莫愁中专挂牌成立后,学校充分利用南京本土非遗资源,将富有南京特色的非遗项目引入课堂。利用莫愁中专独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基础工序开始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此外,优势教育资源的配置还应做到以传承人为主体,以大众参与创新为目标。以绒花为例,要确保绒花传承人和传习者都享有共同学习的权利,确保绒花传承过程中材料和工艺的改进有章可循,确保开展绒花传承和传习的平等和自愿,确保绒花技艺的创新改进不受规定节点和意义形态的束缚,有知识创新的可能。
3.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产业运营环境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价值转换成经济价值,使其产品参与市场化运作,要求产业化运营环境满足社会需求,贴合公共文化服务。南京绒花作为民间工艺的代表,手工技艺的展演和产品销售可引导人群的文化消费意识,给文化消费提供更多的选择。不断拓宽绒花的表现载体渠道,在大型文化服饰展览或表演活动上,绒花既可作发髻装饰又可作衣饰点缀出现。在第65届戛纳电影节上,女明星身着绒花礼服走上红毯,正是中国服饰文化内涵与审美的体现,达到集中展示中国服饰文化内涵和提高绒花公众识别率的目的,得到较为理想的公众认可。此外,参与开发与南京特色文化相关的文化衍生产品,是提升文化附加值的另一种方式。其国际品牌香水“帕尔玛之水”推出绒花礼盒,礼盒上方的牡丹花就是绒花非遗传承人赵树宪设计制作的绒花作品,取下花蕊就是一枚充满中国传统美学的胸针,再一次将南京绒花与国际品牌进行创意合作和拓展应用,既丰富了产品形态,又与相关的历史传说、影视形象相结合,打破了原产品的终端限制。对文化衍生产品进行设计和利用,形成与其他行业共享参与、循环反哺的新局面。2018年,随着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大火,主角们佩戴的19种绒花饰品受到观众的热切追捧,此后绒花饰品又在电视剧《骊歌行》中隆重亮相,12款南京绒花成对出现,展示了独特的唐风美学。此外,南京绒花还可以与室内装饰、商业展示、文化创意衍生产品等结合,赵树宪曾将绒花与首饰结合,将传统绒花工艺与金属掐丝工艺相结合,创作出“新点翠”首饰产品。在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挖掘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使原本薄弱的工艺美术行业提升抗风险能力,使发展前景更广阔,盈利机会更多。
4.开拓公共文化结合现代媒体的传播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环境的选择,在当下主要是借助新媒体条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通过公共文化平台的影响,使之逐步扩大。宣传环境的构建依托于实体公共文化平台,以现代传媒方式为手段,融合数字化技术,如虚拟场景的制作及VR体验放映等,有利于摆脱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展演时遇到的时空阻碍,拓展绒花等传统手工艺美术的展示平台。目前,直播间和短视频也可以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链接点,短视频强调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的眼球,向观众定向化地呈现精美内容。配合节庆活动的传统工艺产品的广告宣传,视觉感官上的直接冲击,有利于把握人群的消费心理和兴趣点,同时,由于短视频可以重复播放,其复现性也能让传播拥有更好的长尾效应,在对观众“种草”后,进一步搭建直播平台,建立线上消费场景,从而促成用户转化消费。利用新媒体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加深观众群体和传承人与传承项目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认知互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文化生活中得到自然而然的实际开发和利用,从而达到宣传和保护的根本目的。
(二)传承机制供给
1.根源上构建学习南京绒花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机制
考虑到传统手工技艺传习人员的流动性、零散性,记忆表现方式的差异性、多变性,南京绒花需从根源上扎实文化内涵,以内涵驱动技艺创新。传承人和传习人不仅要通晓南京绒花的历史源流,更要具有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专业知识的基本素质,树立传承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了解国家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方针,遵守法律、法规,响应政府的号召。传承一方明确自身权利,维护知识权属,遵守行政管理规定,合理参与市场经济的运营。而保证传承的一方鼓励社会参与,合理统筹兼顾,形成全社会尊重、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风气,在项目评定上做到分类把控,在传承人的类型保护上开展弹性管理,在传承的模式选择上实现有效统筹,争取构建覆盖各个区域、渗透各个层面的长效学习机制。
2.过程中改进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动力机制
要想推动南京传统工艺非遗传承环境的改善就必须规范参与保护的动力源。首先,传统工艺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有其无形的利益所在,开发后的产品具有有形的经济利益。推动二者的正常运行,一是发展非遗的历史必然,二是监管非遗一方制度的运行组织管理。因此,应当以维护传承人、监管方利益为基本,焕活绒花的生态传承能力,发展技艺创新空间,规范制度监管方的利益来源,以保障科学管理机制的后续运营。其次,科学规范绒花传承,建立合理的考核考评制度,设立有针对性的价值评估体系,引入先进的保护观念及手段措施,加强专项资金的补给,从国家和政府层面给予民众正面的政策回应。此外,要在顺应社会发展和群众心理规律的条件下,推动树立保护绒花及濒危传统手工艺的道德价值观念。传承动力机制的改进有益于传统工艺传承内部要素即传承模式中教育资源环境、手段方式选择及产业运营发展方向的完善,实现与外部传承因素即政府政策落实、产业优化升级、文化交流互动的有效联动。
3.协调下加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力约束与管理约束机制
在权力约束过程中既要针对传承过程中采取的不当方式进行权利把控和责任追究,又要针对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权力者进行权力拥有和运用的约束。在利益的管理约束中要明确绒花等手工技艺进入文化产业后拥有一定的物质利益来源,但要对获取利益过程中的主体行为和运行过程中利益因素的来源渠道加以约束,对毁坏历史文化内涵的商业开发和低俗文化产品的销售从严治理,明确相关系统和人员的责任。在管理约束过程中,对绒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被管理者一方的行为内涵的本质揭示是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即管理者应当能充分了解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视野,对绒花等手工技艺具有较深的理解认知,这样才能做到管理方法和保护思想的改进与提升。对管理者一方的固本清源是协调发展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与组织改革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