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海拔风电场风机机组吊装施工技术研究
2022-12-15许海楠刘志远
许海楠,刘志远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0 前 言
近年风力发电项目大规模开发,山地风电项目的难点往往在于风机的吊装,赵红军[1]、张栋[2]等人研究了山地风电场吊装技术,但西藏地区风力发电项目的开发进展缓慢,除了龙源电力公司在2013年完成过那曲高海拔风电项目[3],目前在西藏地区尚未建成其他风电场项目,主要原因如下:(1)消纳较困难,成本高;(2)原材料价格、施工机械成本、人力成本较高;(3)气候条件复杂,高寒、缺氧等特点导致施工难度增加;(4)吊装空窗期短,吊装难度增加。本文基于西藏超高海拔地区实验性风电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第一阶段)项目,详细介绍了吊装施工工艺,为后期西藏地区风机安装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
西藏超高海拔地区实验性风电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第一阶段)项目,位于山南市措美县中部、哲古镇南部区域。整个场址平均海拔高度介于5000~5065m之间[4]。
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2MW,拟安装10台单机容量2.2MW风电机组。基于科研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殊考虑,风电场计划分期实施:一期先行建设运行2台超高海拔风电机组试验样机,综合检验超高海拔风电机组设备的适应性,分别采用科技项目参与单位包括东方电气DEW-D2500-H90和浙江运达WD131-2200风电机组各1台,单机容量2.2MW,总装机容量4.4MW。风机吊装特性见表1和表2。
表1 东电风机各部件主要参数
表2 运达风机各部件主要参数
2 吊装特点
风电场地处超高海拔山区,主要吊装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超高海拔地区的风机设备吊装经验缺乏,可能存在困难预估不足、准备不充分的情况;
高海拔高寒、气温低、缺氧环境、强辐射环境,且吊装人员均为内地人员,对此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未可知;
气候条件恶劣、吊装窗口期短、吊装工期可能被迫延长;
超高海拔地区,平均含氧量较内地低许多,存在机械设备发动机功率下降的问题。
3 吊装准备
3.1 吊装人员基本要求
从事本次吊装作业的人员,应针对性挑选年轻身体素质较好的中青年作为主要劳动力,在进场前对每个人进行针对性体检,确保进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从低海拔入藏的人员,应提前3天以上到场进行高原环境的适应,未能适应高海拔低温低氧环境的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在作业。
开工前,施工人员应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熟悉工程概况、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要求,掌握相关标准、规范、施工工艺及检查细则。
3.2 风机机组设备准备
除叶片外,所有风机机组设备均放置于吊装平台内,平台顶面尺寸为40m×50m,叶片放置于场址附近的堆场,需采用扬举车换装后运输到风机平台。
当风机设备完成开箱验收后,还应对塔筒与塔筒、机舱与塔筒、机舱与发电机、叶片与轮毂及轮毂与机舱/发电机间的螺栓连接副进行抽样复检;螺母及垫片主要检测项目为维氏硬度;螺栓主要检测项目为抗拉强度值、规定非比例延伸0.2%的应力值、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送检样品各项指标需要符合规范GB/T32076.7—2015《预载荷高强度栓接结构连接副》第7部分:M39-M64大六角头螺栓和螺母连接副、GB/T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相关要求。
3.3 吊装机械准备
3.3.1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为确保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根据风机设备的重量、外形尺寸、吊装高度及其结构特点,以及现场吊装条件,综合经济安全可行的施工方针,选择1台中联QUY650W履带式起重机进行主体设备的吊装工作。采用1台80t汽车吊、1台70t履带吊、2台平板拖车配合主吊吊装及转场(见表3)。
表3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3.3.2 起重设备的检验
进场前检验。起重设备应出具厂家提供的设备出厂合格证,并且每年应进行定期检测,由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出具流动式起重定期检测报告。所进场的设备应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
进场组装后的检验。起重机在组装完成后,应目视检查所有重要部件的规格及形态是否符合要求。
起升载荷试验。具体试验负荷参数见表4。
表4 试验负荷参数
3.4 作业现场准备
风机基础施工完毕,安装前风机混凝土基础原则上应有不少于28d的等强期,达到100%设计的强度要求,各项技术指标均合格,并出具《基础检测报告》。当风机基础混凝土需要在未完全达到100%设计强度,进行吊装时,需对混凝土实体强度进行检测,混凝土实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以上强度时,方可进行吊装作业。高强度后浇带强度检测原则上与风机基础检测要求一致。
风机基础回填完成后,应对风机基础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不大于4Ω的要求。
在吊装风机设备前应对上锚板水平度进行验收,要求小于1.0mm时,即为合格。
在完成风机基础回填后,应对回填区域的土石料展开干重度检测,当检测结果达到设计要求的不低于18kN·m3时,即为合格。
为了保证吊装作业安全,对吊机站位点的地面应进行碾压和平整,场平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
在规划好主吊站位位置后,应组织对该位置的场地承载力进行检测,检测出的地基承载力应不低于验算的承载力最小值,当承载力检测不能满足需要时,应进行场地复压并复检。
吊装平台面积应在1500~2000m2,满足风机设备卸货及主吊转运组装。风机基础放置在平台边角处,增大机位面积利用率;机位平台朝外100m道路尽可能形成直路,给吊机组装提供场地;机位平台周边无空障,满足叶轮组装时三片叶片的组装空间。
两机或多机抬吊时,应分别计算每个吊车的负荷率;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应选用起重性能相似的起重机进行。抬吊时应统一指挥,配合协调,荷载应分配合理,起吊重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在该工况下允许起重量总和的75%。在吊装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轮组应保持垂直状态。
3.5 现场风速分析
吊装期间,风速要求如下:
(1)露天进行起重机移动和吊装作业时,应在五级风力以下进行;
(2)2机抬吊作业时,吊装期间的风速应控制在五级风力(<8.0m/s)以内;
(3)叶片和风轮吊装作业时,吊装期间的风速应控制在五级风力(<8.0m/s)以内;
(4)机舱(东电)、塔筒、发电机吊装作业时,风速应控制在五级风力(<10.7m/s)以内;运达机舱吊装期间,风速应控制在五级风力(<8m/s)以下;
(5)五级以上大风(>10.7m/s)停止所有吊装作业。
现场共布置1座测风塔[5],根据2019—2020年完整年的测风数据分析,5月至6月是进行吊装的窗口期。
(1)吊装窗口期大部分集中在7:00—13:00之间,部分时段13:00以后也存在吊装窗口期;
(2)从风速变化上来看,若7:00—8:00期间风速在允许吊装风速以内,则7:00—13:00之间,风速满足吊装要求的概率较大;
(3)风速突变的情况多,从小风时段突跃至大风时段仅需1h时间;
(4)对2019年和2020年5月初至6月底,80m高度的风速进行统计,满足吊装窗口期(7:00—13:00之间)的天数分别为29d和27d,占比约47.5%和44.3%;小时数分别占白天可供作业时间(7:00—21:00之间)总小时数的42%和49%。具体风速关键指标如表5所示。
表5 风速关键指标统计
4 吊装施工
4.1 吊装步骤
塔基平台及电气柜安装—塔筒安装—机舱吊装—发电机吊装(运达机型无此步骤)—叶轮吊装—安装其余附件—电气安装—安装电梯/助爬器—完工。
4.2 吊装过程实测数据分析
(1)根据吊装施工单位施工日志,2021年5月10日至2021年6月6日完成2台试验风机的吊装,合计28天,平均每台风机吊装时间需14d,而常规山地风电场每台风机吊装时间一般为4~5d。
(2)实际吊装过程中,考虑气温的影响,每天实际工作时间为7点—17点,实际吊装利用小时数占比为31%,平均风速为9.7m/s。
(3)对比表4和表5,平均风速相差不大,但实际利用的小时数跟测风数据统计值相差较大,其中主要原因是当吊装工作进行到叶轮组装时,需要的风速条件(≤4m/s)更严苛,而在5月至6月区段,该种风速条件难以达到,导致需要的时间更长。
5 结 论
(1)对于西藏超高海拔地区选用650t履带吊进行2.2MW风机机组的吊装是可行的,但所需吊装时间较常规山地风电场更长。
(2)通过对测风塔反馈的测风数据和实际吊装时测得的数据对比,测风塔反馈的数据有一定参考性,但需考虑叶轮组装时需要的更低的风速要求。
(3)目前仅完成2.2MW风机机组的吊装,缺乏更大机型的吊装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