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治理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困境与破局*

2022-12-15周禄涛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精准

周禄涛

(福建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和抓手[1]。志愿服务具有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展示国家良好形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价值。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壮大志愿服务工作队伍”[2]的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志愿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当前,学界围绕志愿服务主体开展了不少研究,但基于精准治理思维,旨在提升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水平的研究力度有待加强。作为在北京冬奥会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新时代志愿服务生力军,大学生志愿者既是“助人者”又是“受教育者”,具有主体的特殊性。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精准化路径开展研究,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壮大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者评价与激励的关系辨析

评价与激励,是管理学和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评价是对照预设标准,评估和确定活动成效或主体价值的各类活动的总和[3];激励是激发主体动机,使其实现期望目标的内在动力得以产生和持续的各类活动的总称[4]。评价与激励的内涵存在部分重叠,二者关系密切。学界在以往对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有限探讨中,存在将评价与激励“分而论之”的倾向①,导致研究结论不能全面、有效指导实践。把脉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所在,必须将评价与激励放在一起审视。在精准治理视域下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优化路径,必须首先明确评价与激励的内在关系。

(一)“画像”与“引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评价与激励都是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体系在“反馈”端的重要环节,对象都是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是对大学生志愿者过往的“画像”,侧重于根据大学生志愿者过往志愿服务实践的表现对其本人作出判断和总结性描述;激励是为大学生志愿者未来的“引航”,偏向于对照期望目标(如育人目标、社会治理目标等),聚焦大学生志愿者的未来行动,为使其未来行为符合预期而作出正向(或逆向②)的刺激、鼓励和引导。但在一些实践样态中,“画像”与“引航”却难以严格区分,体现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一种评价手段往往同时蕴含着激励目的,比如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17条确立的“大学生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5],就兼具评价和激励的双重功能;同样,一种激励方法从不同视角看也可被认为是一种评价手段,比如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第32条第2款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可以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6]既是对拥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应聘者的一种激励,也可理解为招聘单位对应聘者过往志愿服务成效的一种评价。因此,某些情形下,可用“画像”的手段实现“引航”的目的,用“引航”的功能达成“画像”的效果。

(二)“呈现”与“发展”:首尾相连,前后相继

另一些情形下,评价与激励前后相继,评价是激励的基础和依据,激励是评价的应用和延伸。在“画像”基础上,评价具有“呈现”功能,是志愿服务行为③绩效的综合性“呈现”,这种“呈现”基于各方主体反馈(如服务对象满意度)和各类量化数据(如志愿服务时长)的分析归纳形成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质性描述,因而可全面、直观地审视大学生志愿者的状态以发现亮点、查找不足。在“引航”基础上,激励具有“发展”功能,精准的激励措施能够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的全面发展,实现新时代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激励的“发展”功能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生成,生成参与志愿服务的正确动机和价值观;二是保持,保持正确的志愿服务动机和行为;三是纠偏,纠正偏离助人、育人目标的个体行为使其符合预期;四是强化,对纠偏后的个体行为及其动机予以强化;五是提升,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由此可见,与评价“画像”意涵和激励“引航”意涵的相互交叠不同,评价“呈现”功能和激励“发展”功能更体现为一种时间上前后相继、线性展开的手段与目的关系——先有“呈现”后有“发展”,基于“呈现”实现“发展”。比如,共青团中央、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在“主要内容”部分先后对“构建记录评价体系”和“构建价值应用体系”做了具体安排,明确指出要以“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评价体系为基础开展“引导学生成长、 服务育人大局”的价值应用工作,即是对评价“呈现”功能与激励“发展”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确证与应用。

近年来,有学者对激励的正当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出发点相悖[7]。实则不然,激励不同于对价、报酬、回报,从伦理学意义上看,激励同保障一样,是对大学生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一种保护、肯定和奖掖;从心理学意义上看,有效的激励能使激励对象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持续激发行为的内在动力。实践中,各地已有因激励政策得宜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④。“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8]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给予精准激励,有助于其持续参与志愿服务,壮大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队伍。

二、精准治理: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内的志愿服务事业强调数量增长、规模扩张,重点解决“有没有”问题,行政动员色彩浓厚[9],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激励手段单一、流于形式[10]3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志愿服务聚焦结构优化、内涵创新,要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11]533,精准治理是其重要特征[11]11,用高质量发展要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工作,必须推动实现评价激励的精准化。

(一)精准治理的内涵

1.精准治理是技术赋能的回应型治理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12]在“治理”之前加上定语“精准”,其底层逻辑在于强调对善治目标的清晰理解,对海量信息的细致把握,对主要矛盾的精确聚焦和对个体诉求的准确预判。新时代,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赋予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新的理论意涵和改革向度,为精准治理提供了技术路径。实践层面,数字技术赋能的新时代治理范式变革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北京冬奥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以广泛开展、深入推进,有力地提升了治理精准化水平⑤。质言之,精准治理是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回应型治理范式,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服务导向[13],能够让治理主体更好地观照个体的社会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精准治理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暗含了社会治理变革的价值要旨,以往以“目标—结果”为导向的传统管理范式在凭借行政动员手段推进社会民生项目的过程中忽视了个体诉求同管理目标的“结构距离”,简单地将“目标”等同于美好生活需要体系下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群众诉求,造成管理“结果”的异化。精准治理的核心价值在于回应和满足新时代人民的需求[14],以人民幸不幸福、快不快乐、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通过准确识别新时代社会成员多层次、动态化的发展需求,真正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治理决策与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政策供给同个体诉求的动态、有机统一。从这一意义上说,精准治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人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价值旨归在本质上是同构的。

3.精准治理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一,精准治理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接“地气”,充分占有真实、全面的大数据,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作出决策。第二,精准治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用理论的条条框框去限制、裁剪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要遵循社会治理规律和个人成长规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地开展工作。第三,精准治理要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发展,精准治理的科学性不靠“本本”论证,必须通过治理实践加以验证、改进和完善。第四,精准治理要求治理主体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研究真情况、解决真问题,掌握实情、谋划实招、办好实事、务求实效,反对“假大空”,杜绝“形式主义”,阻却治理结果异化。

4.精准治理强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彰显了精准治理的辩证法底蕴,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延伸。一方面,必须明确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治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管理形态,国内外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治理理论和方法对新时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另一方面,必须明确新时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具有不同于国外和“历史的中国”⑥的矛盾特殊性。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具体诉求,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不同,在读的大学生和已经工作的毕业生不同,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不同。“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15]精准治理在借鉴国外和历史上成功经验的同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质量度辩证统一,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政策供给的靶向性。

(二)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的价值审视

由于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涉及社会保障、实践育人、群团改革等多个场域,将精准治理理念运用于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工作中,是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探索培育时代新人新路径,有助于高校共青团治理方式创新。

1.有助于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大学生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等项目和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赛会平台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践,为传播国家良好形象、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例,截至2021年5月,该项目已累计招募37万余大学生赴2 0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基层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力量”[16]。新时代的志愿服务事业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创新,回应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成长需求,提升志愿精神培育、专业技能培训、服务项目运作、主体评价激励等各方面各环节治理水平。其中,主体评价激励直接关涉大学生志愿者正确服务动机和价值观的形成和保持,提升其精准化水平有助于持续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增强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自我满足感和社会认同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2.有助于探索培育时代新人新路径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各类在校大学生522 299 52人[17]。如何培育、引领好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使他们在为祖国、为人民的服务实践中受历练、明大德、长才干,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答题”。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2]。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有助于更好发挥评价激励“指挥棒”作用,开掘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过程中内蕴的“评价育人”功能,形成同“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的立德树人合力,引导更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综合素质。

3.有助于高校共青团治理方式创新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100年发展史所凝练的光荣传统[19]。新时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是共青团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着力点。共青团中央《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推进青年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作为推动共青团组织建设、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高校共青团机构设置完整,直接服务学生,活动经验丰富,具有主管主抓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天然优势。当前,部分高校共青团形式主义问题和“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仍未根除[20],对大学生群体的联系、服务、引导不够。要达成对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的目标,高校共青团作为治理主体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大学生志愿者的实际表现和成长需求出发进行客观全面评价和适时适度激励,这必然会推动高校共青团治理方式的改革创新。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应将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作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以点带面推动高校共青团治理方式改革创新,通过治理层级的扁平化再造、服务平台的数字化赋能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常态化落实有效提升自身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统筹能力和治理水平,从而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获得感。

三、当前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困境分析

为全面把握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现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对涉及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23所高校的2 500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抽样问卷调查。经德尔菲法征询专家意见、开展问卷测试后将正式问卷确定为“评价激励满意度”“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激励依据”“评价激励方式”四个维度。共发放正式问卷2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449份。四个维度相关题目之间的一致性水平(Cronbach’s Alpha)均在0.7以上。效度检验KMO值为0.811,Bartlett球形度检验Sig(P)值为0.000,适合做因子分析。

数据显示(见表1),调查对象对当前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总体效果不甚满意(平均值3.85),但对“评价激励无法推动大学生志愿者继续参与志愿服务”选项保持了价值中立(平均值3.33),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志愿者对评价激励“呈现”“发展”功能的认同和对其改革完善的期待。在“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激励依据”“评价激励方式”维度下,调查对象除对“评价结果没有充分运用”选项表达中立态度外(平均值3.32),对其他测量指标均表达了认同态度,其中“意见建议难以反馈”“评价激励依据不够全面”“评价激励不够客观”选项的平均值都在4以上。基于以上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并没有发挥应有效用,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表1 大学生志愿者对评价激励现有问题的态度调查结果

(一)统一高效的系统性评价激励治理格局尚未形成

统一高效的系统治理格局是精准治理得以实施的制度性基础。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兼具“大学生”和“志愿者”双重身份属性,对其评价激励涉及要素众多,包括共青团、文明办、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人社部门在内的主体均具有管理职权。各主体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分别建构了涉及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管理闭环,客观上造成了当前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程序繁杂的“九龙治水”窘境。问卷调查显示,有近七成调查对象认为现有评价激励标准混乱、流程复杂,超过七成调查对象认为现有评价激励不够及时。对此,共青团系统作为“离学生最近、覆盖最广泛、活动最经常”[21]的管理主体理应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担负起统筹协调各方的主抓主管责任。虽然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团教合作,在全国和省级层面建立共青团与教育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但该机制职责宽泛、组织松散,且并未囊括其他管理主体,因而无法有效统合各方资源,对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工作的指导协调作用有限,多元共治、协同高效的治理合力尚未形成。

(二)精准全面的智能化评价激励运行平台尚未建立

有研究指出,我国教育系统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存在一定“麦当劳化”倾向⑦。这一倾向在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层面具体表现为评价端过分看重大学生志愿者直接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的时长叠加,激励端片面注重荣誉称号的等级分层和积分超市“爱心积分”的量化表达。精准治理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综合全面、客观适合的评价激励。从这一意义上看,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不仅要观照其直接参与的志愿服务时长,还应将其为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义务提供协助、便利从而间接帮助服务对象的行为以及同辈群体等关联主体的质性评价纳入考察要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应避免简单量化导致的功利趋向,回归“引航”的育人本位。当然,实现评价激励的综合全面、客观适恰是一项系统工作,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技术赋能的智能化评价激励数字平台和大数据系统的建立运用。然而,当前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内的志愿服务数字平台及大数据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22],“志愿汇”等已有平台功能单一、界面不友好、用户黏性低,数据收集不充分、运用场景少,平台间数据不兼容,无法满足新时代评价激励精准化的需要,亟待更新升级。

(三)以人为本的回应型评价激励措施体系尚未成型

精准治理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既要求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治理格局统一高效,减少信息传递层级,又要求评价激励的方式方法灵活管用,服务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问卷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调查对象认为现有评价结果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激励方法不够灵活便捷,评价激励方式没有满足其成长需求。虽然共青团中央《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共青团组织要在“认证评价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有效正向激励效应”[23],但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方面尽管管理主体众多,评价激励措施却局限于志愿者表彰、“第二课堂成绩单”、星级认证、积分超市、优先招录五类(见表2),没有进一步拓展契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特点的新的激励方式,针对性有待提升,“以人为本、服务成长”的回应型评价激励措施体系尚未成型。

表2 当前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主要措施

四、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的对策建议

破解现存困境,必须锚定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精准治理理念,在治理格局重塑、数字技术赋能、评价激励措施创新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

(一)强化统筹协调,优化治理格局

1.构建“统合性”协调机制

中央层面,由共青团中央牵头建立包括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五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机制”(见图1),统一规范包括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工作在内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治理规则、准入条件、考核标准、统计口径和数字平台建设事宜;加强成员单位信息沟通协作,出台统一政策,及时督促推进评价激励重大改革措施落地。“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召集人由共青团中央主要分管领导担任。下设负责日常协调工作的办公室,与共青团中央的学校部合署办公。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由召集人主持。地方层面,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团委牵头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机制”,统筹研究、审议、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包括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工作在内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事宜,具体落实上级联席会议议定和交办的改革事项。高校层面,要推动形成高校“党委领导、团委主抓、行政支持、校内外联动、学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由校团委任总协调单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校内议事协调机构,具体协调“第二课堂成绩单”、星级认证等本校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精准化工作。

图1 中央层面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机制的成员构成和主要职责

2.打造“扁平化”治理生态

由高校共青团以“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为基础,构建以“校团委—学院团委—班级团支部”三级共青团组织为核心和主干,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校内各类学生志愿服务社团”两类学生组织矩阵为主要抓手和落地平台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打破行政化思维惯性,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导向,构建“扁平化”治理生态(见图2)。由同级团委指导、监督同级学生组织。在校、院团委中试点增设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具体指导、监督同级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包括志愿者评价激励在内的志愿服务各项工作。给予两类学生组织更多自主权,破除学生组织特别是各类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对高校各级团委的高度行政隶属性和组织依附性。搭建大学生志愿者同团委、学生会、学生志愿服务社团直接联系的线上线下平台,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互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大学生志愿者诉求表达、反馈路径。与此同时,加强校内各类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制度建设,健全包括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机制等在内的各项具体制度。

图2 高校共青团治理生态“扁平化”改革前后对比

(二)升级数字平台,提升数据精度

1.平台的搭建:“借鸡生蛋”

由共青团中央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机制”框架下具体负责“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平台”(以下简称“数字平台”)项目的规划、招标、建设和监控管理。决不能浪费有限经费“另起炉灶”建立效率低下、大学生不会用不爱用不愿用的全新APP和客户端软件,而应在基础功能强大且具有延展性、大学生用户规模庞大、有较好口碑的APP和客户端软件系统内开发。有调查显示,以QQ、微信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平台已成为大学生网络媒体介入和信息获取的主要平台[24]。因此,共青团中央可与腾讯公司深度合作,基于微信小程序形态开发由共青团中央主管,微信团队负责运营和提供技术支持的“数字平台”,积极融入“微信生态圈”。将原先由共青团中央自己运营的“志愿中国”完全融入“数字平台”,并借助“微信生态圈”的强大资源,使“数字平台”与“腾讯公益”“志愿汇”“i志愿”等专业平台实现信息数据的交互共享。这样一来,既打通了原来各平台互不关联的服务项目、服务时长、服务评价等大学生志愿服务数据,又降低了大学生志愿者熟悉软件的时间成本,为评价激励的精准化提供有力的智能化平台支撑。

2.数据的运用:统一精准

要锚定精准治理目标,依托“数字平台”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大数据系统,以大数据系统为抓手提升对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时效、实效。一是拓展数据外延,不仅要记录大学生志愿者直接参与志愿服务的项目、时间、地点、对象、时长、项目负责人、服务对象评价情况,还要记录大学生志愿者在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义务工作等为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义务提供协助、便利行为的时长、内容、考核结果情况。二是精准应用数据,在保障大学生志愿者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前提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大数据进行合理运用,不断完善算法,基于多源多维的过程数据和用户端信息回传实现对数据的全流程动态识别、清洗、分析、画像,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大数据真正成为新时代精准评价激励大学生志愿者的重要基础和可靠依据。三是强化公示功能,及时对各类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激励结果数据予以公示,做到“表彰必公示、花钱必公示”,把数据公示作为落实评价激励政策的前置程序,保证评价激励工作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数字平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大数据系统,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和监察审计机关能够便捷、准确地查阅到所有有关志愿者表彰、“第二课堂成绩单”、星级认证、积分超市、优先招录等大数据信息,从而做到用技术维护公平正义,堵住可能发生法律和廉政风险的漏洞。

(三)客观全面评价,形成良性导向

1.评价要设置门槛

有研究表明,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由于精神追求的物化倾向导致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理解内化不足,出现了参与动机功利化的趋向[10]36,参与志愿服务前要问一问“是否有加学分”,若加就参与,不加就不参与。针对这一问题,各高校团委应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校内议事协调机制框架下建立“评价触发”机制,基于“数字平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大数据系统的记录,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工作设置最低启动门槛,规定只有当学年(或自然年)累积参与两次及以上志愿服务且获得80%及以上服务对象“良”及以上评价的大学生志愿者方可获得积分超市“爱心积分”和星级认证及志愿者表彰资格。

2.评价要综合全面

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不应停留在参与次数、时长累积等向度的简单量化层次,而应通过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路径的具体探索进行完整“画像”和综合“呈现”,形成客观全面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体现全面性,将直接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和为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义务提供协助、便利行为的时长、内容等客观要素评价与同辈群体评价、专业第三方机构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结合起来共同纳入评价体系⑧;在评价形式上实现多样化,基于具体项目和行为灵活采取客观记录式评价、主观描述性评价、达标式评价(如课程学分)、综合性评价等形式,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并最终以新时代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形式呈现。此外,对于“志愿汇”等APP和客户端软件预设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服务时长等客观上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麦当劳化”的做法,“数字平台”应引以为戒,在其平台发布的志愿服务项目原则上不做服务时长要求,如确需设置,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设置为具有时间段而非时间点的弹性时长。

3.结果运用要形成导向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结果应拓展使用范围,以更好在“画像”中“引航”,在“呈现”后“发展”,形成良性导向。除了作为积分超市、优先招录的重要依据外,评价结果还可成为发展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优先条件,成为学生党(团)支部组织生活会对大学生党(团)员进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成为学生干部选拔、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为此,应注重评价结果的全流程记录,将“第二课堂成绩单”、星级认证结果作为反映个人成长过程、学校德育成效的重要数据归入大学生个人档案中,并在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做好档案流转、入库、运用的“学社衔接”。比如,2021年,共青团四川省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四川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青年志愿服务改革 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的通知》就已明确提出要将大学生申领学年度志愿服务A级证书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推优入团的必要条件,装入学生学籍档案[25]。

(四)适时适度激励,服务成长需求

精准治理视域下,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应当是适时的,而不能提早或延迟;应当是与实际表现相匹配的,而不能畸重或畸轻;应当是实质有效的,而不能形式有效却实质无效。

1.把握适时原则,放大激励效能

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若要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合理把控激励时机,适时使用各类激励手段,持续性地调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励要及时,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激励的有效度比滞后激励的有效度高出60%[26]。有调查发现,69.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对志愿服务应适时召开表彰大会”[27]。实践中,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都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以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集中在暑假七、八月份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直到下一个自然年才给予大学生志愿者表彰的情况不在少数,使得激励效果大打折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望梅止渴”的中华成语典故均表明,激励的有效度与对象的期待时间成反比,期待时间越短,激励效力越强;期待时间越长,激励效力越弱。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充分认识及时激励的巨大效用,强化时间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原则上应在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或行为完成后一周内,基于客观记录式评价对达到评价最低启动门槛的大学生志愿者给予积分超市“爱心积分”激励;在项目完成后两个月内,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等综合性评价给予大学生志愿者表彰、星级认证等激励。

2.把握适度原则,防止激励异化

培育时代新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精准激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不应成为功利主义泛滥的工具背书。高校共青团等治理主体要防止激励措施异化为大学生变相“为己服务”的功利性手段。有学者指出,应根据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不同项目等级,赋予不同数值的激励加权[28]。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首先,什么项目分值高?什么项目分值低?等级的高与低,科学的区分标准又是什么?以上内容的区隔和标准的设立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很可能导致某些项目激励畸重,某些项目激励畸轻的反向结果;其次,即使区隔很科学、标准可操作,然而加权一旦设立,原本性质相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就会随着不同数值激励加权的存在而被人为地划分为三六九等,导致大学生志愿者一哄而上争相参与加权分高的项目,加权分低的项目则门可罗雀、无人问津,这实质上促成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功利化,使志愿服务沦落为学生获得综测德育分数、评优评先的“终南捷径”,与志愿精神倡导的奉献价值内核南辕北辙。适度原则的这个“度”,指向的是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激励匹配的是表现,而不是项目。项目再“高大上”,如果个别大学生志愿者动机不纯、表现不佳,“只出镜不出力”,就不应予以激励。

3.把握精神与服务优先原则,服务成长需求

激励的精准性要建立在有效回应激励对象需求的基础之上,只有满足了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成长需求,才能真正达成激励“引航”和“发展”的初衷。精神和服务优先原则要求在精准识别个体成长需求基础上发展有针对性的多样化激励手段,在积分超市、优先招录等现有激励手段之外拓展新的契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激励方式,以精神性激励和服务性激励为主,以物质性激励为辅,多给予发展性激励。比如,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想得到他人肯定”的内在需要,就可通过校园门禁系统优化人脸识别设置,使该生被识别时在识别屏幕突出显示其“星级志愿者”的符号标识,此为精神性激励的一种方式。比如,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想感受服务对象的反馈”的内在需要,就可组织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年终总结会、恳谈会等面对面交流活动,让其切身体会服务对象的成长、改变以及他们的感激之情,感受付出之后有回报的充实感、成就感,此为精神性激励的另一种方式。比如,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想获取更多知识”的内在需要,就可基于志愿服务实际表现提升其在各类图书馆的借阅权限,增加借阅数量,延长归还时限,此为服务性激励的一种方式。比如,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想提升审美境界”的内在需要,就可完善积分超市的兑换物类,使该生凭借“数字平台”的大数据系统加权后自动换算成的“爱心积分”兑换音乐会、艺术展门票,此为服务性激励的另一种方式。

注释:

①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张静宇、汪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愿模型与激励机制的调查》,载《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第2期,第97—100页;王小龙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动机激励研究》,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105—110页);李晗、郑凌冰、李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国际比较研究》,载《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第97—100页。均是从激励或评价的某一个方面出发开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探讨。

②逆向激励又称反向激励,是指教育者(管理者)通过否定、怀疑等负面信息的刻意表达向教育对象(管理对象)施加的负刺激,以此激发其产生积极性行为的内驱力的方法。通常所说的“激将法”就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激励。

③根据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第2条的规定,志愿服务行为具有方式的多样性,既包括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行为,也包括为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义务提供协助、便利从而间接帮助服务对象的行为。比如,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提供接送车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义务工作的行为,都属于志愿服务的范畴。

④比如,2019年,共青团四川省委出台《四川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推出为星级青年志愿者开通旅游景区、公共交通、影院绿色购票通道,享受专属购票优惠等激励改革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21年8月,改革试点地区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271.5万,青年志愿服务活跃度显著提升。参见《四川改革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为星级志愿者开通绿色通道》,中国新闻网2021年9月15日发表,网址为: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1/09-15/9565789.shtml。

⑤以北京冬奥会为例,为提升张家口赛区道路通行效率,河北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TOCC)整合张家口市公安、气象、民航等5类数千万条跨部门重要交通运输基础数据,融合车辆、路面车流等16类上亿条动态数据和2万多条道路视频监控数据,对赛时交通运输进行透明化监督和扁平化调度,整体提升了张家口赛区交通运输管理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协同性。参见齐旭的《“数字冬奥”彰显中国科技新高度》,载《中国电子报》,2022年2月18日,第1版。

⑥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有着5 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由此提出“历史的中国”的概念。“历史的中国”与“当代的中国”相对,涵盖“当代的中国”以前的中华民族国家历史形态。

⑦“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由美国学者乔治·瑞泽尔(George Ritzer)首次提出。他以快餐业巨头“麦当劳”的经营理念与范式为研究对象,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进行考察,指出“麦当劳化”是合理性在工业社会的异化表达,其对量化、效率的偏执追求使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其正面效应。片面追求效率、量化评价标准是我国教育系统学生评价“麦当劳化”的具体表现。参见乔治·瑞泽尔著、顾建光译《社会的麦当劳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页,和向术溯、程红艳《学校教育“麦当劳化”及其超越》,载《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1期,第1—4页。

⑧客观要素评价、同辈群体评价、专业第三方机构评价、服务对象评价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体系中的各自权重和计分标准,值得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精准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