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房建工程特殊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2022-12-15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101
韩 俊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101)
某房建工程建筑面积为18600m2,根据地勘报告分析,该段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黄土状土,夹杂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新近系临夏组第四段泥岩。经过现场踏勘,技术人员制定了两种处理方案进行对比,方案一是采用换填垫层法,换填深度3m,换填材料为灰土;方案二是采用强夯法,处理深度为5m,预算人员通过投入机械、人员、材料运输、回填材料、施工方法等方面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后者比前者节约成本35万元,工期缩短25d,综上所述,该房建工程的特殊地基处理按照强夯法执行[1]。
1 强夯法的发展历程
强夯法是基于古代的夯实地基法演变而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20世纪60年代末期,法国正式提出了强夯法的概念,并成功应用到房建工程中;到70年代初,已有12 个国家的150 余个项目得到应用。我国在1978年首次引进了强夯工艺,交通部组织在天津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并获取了强夯施工的基础数据,后在河北再次进行强夯试验,对之前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经过专家分析及两次试验数据的对比,均符合地基加固相关技术标准,并撰写了适用于我国强夯法处理特殊地基的作业指导书。研发之初,强夯法仅处理一些普通的特殊地基,单击夯击能不大,处理深度较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人员的不断总结,强夯法施工工艺也不断成熟,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处理深度也随之增大。就此,强夯法在国内的房建工程中迅速推广应用[2]。
2 强夯法施工的优缺点
强夯法是利用大型的吊装设备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通过自动脱钩装置,使得夯锤与吊装设备分离,夯锤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接触到地面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夯击能,破坏土体的原有结构,对其进行冲切,内部结构重新排列组合,提高被处理地基的承载力,其优缺点如下:
(1)机具简单,处理成本低。强夯法施工主要的机械组成为履带式起重吊装设备、自动脱钩装置和夯锤,处理过程中无需对特殊地基进行深挖回填处理,清理表土后直接进行夯击作业,施工工艺相对简单,相比较换填垫层法成本降低60%[3]。
(2)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显著。强夯法主要适用于大厚度的特殊地基处理,如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碎石土等。强夯法的处理深度一般在6m~8m,产生的单击夯击能在1000kN·m~8500kN·m,产生的夯击是冲击碾压的3~4倍,处理效果显著。
(3)施工效率高,总体工期可控。强夯法是几种特殊地基处理中施工效率最高的,功效可达到25000m2/月~30000m2/月。
(4)对周边建筑物的干扰较大。强夯法单击夯击能产生的冲击波影响范围可达到80m,是冲击碾压的2倍以上,强夯处理特殊地基时,如周边存在建筑物,需设置减震沟,降低对结构物的破坏程度。
3 强夯法处理特殊地基工艺
3.1 施工准备
(1)检查机械的性能,重点检查起重设备的运行状态、钢丝绳的完好程度、自动脱钩装置的可靠性以及机械设备是否存在漏油、漏水、漏气、漏电情况,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处于优良状态。
(2)机械选型:起重吊装设备选用SQH401强夯机,臂架长度25m,输出功率251kW,整机重量64t,可配置20t以下的夯锤。可选用铸铁一次浇筑成型夯锤,也可选用模具内灌注混凝土夯锤,夯锤直径的选择与地基土的类型相关,砂土和碎石土选用2m~4m,黏土选用3m~4m,本工程地基处理中夹杂黏土,选择直径2m 的夯锤,锤重15t。
(3)施工参数确定。夯击加固深度为:
式中H-加固深度,m;m-夯锤重量,t;h-落距,m;a-修正系数,根据试夯结果取0.4。
根据上式将已知量带入,夯锤提升至距离地面15m的位置时,夯锤下落产生的单击夯击能为2250kN·m,处理深度超过5m,满足施工要求。主、副夯单击夯击能达到2000kN·m 以上,每夯完一遍后,对夯坑进行统一补平,重新放样。满夯时,单击夯击能达到每一遍完成全部夯点的夯击后,平整场地进行下一遍夯击。
(4)施工前,先在同条件的试验场地进行试验段施工(场地面积不得小于500m2),主要验证技术参数的可行性、机械性能优劣性、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等,并在安全距离开挖减震沟,检测夯击能传播的距离。
3.2 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主夯点放样→主夯作业→夯坑补平→副夯放样→副夯作业→夯坑补平→满夯放样→满夯作业→夯坑补平→整平→验收、质量评定。
(2)场地平整、测量放样
先将需要处理的特殊地基范围内的腐殖土进行清理,对局部坑洼和坡度较大的部位补平,方便机械来回移动。强夯点位采用GPS 放样,放出中心点位后用白灰进行标记,主夯、副夯、满夯均按上述操作执行。主夯点位呈等边三角形布设,相邻夯点之间的中心距离按照夯锤直径的2倍考虑,距离为5m;副夯点位在主夯点位之间穿插布设;满夯点位应在已施作的主夯和副夯点位各搭接1/2布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主、副夯点布设
图2 满夯点布设
(3)强夯作业
强夯作业时遵循“从一端向另一端,从前向后,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及轮迹重叠”的原则,避免因夯坑回填不及时影响强夯机的移动。强夯作业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主夯,将2.5m的圆柱形夯锤,提升至15m 的高度,通过自动脱钩装置,夯锤呈自由落体状态冲击地面,夯击能控制在2000kN·m以上;第二阶段为副夯,按照布设好的点位,重复主夯的上述操作;第三阶段为满夯,将夯锤提升至7m 的高度,自由落体冲击地面,夯击能控制在1000kN·m以上。每一阶段的夯击全部结束后,采用与原状土相同的填料回填夯坑,回填采用装载机端料、摊铺平整,放样布设夯点,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副夯和满夯[4]。
(4)质量评定
强夯法的质量检验是通过取芯法检测的,所有工序结束后,用钻孔设备或者洛阳铲对处理范围深度的土体进行取芯,每0.5m测定土体的压实度和压缩系数,频率按照2000m2/处控制,检测数据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认为强夯处理特殊地基合格。
4 强夯法处理特殊地基技术控制措施
(1)施工前要检测场地内的含水率,含水率在8%~24%之间可直接进行施工。若含水率过大,需要将处理的地基开挖翻晒;含水率过小,需要按一定间隔对处理深度范围内的地基打孔,孔内注入水,通过渗透改变含水率,确保含水率控制在最佳状态下,处理完成的地基才能更稳定。
(2)找出夯锤的圆心,按90°布设4 个排气孔,排气孔的直径为250mm,夯锤接触地面时,压缩的空气沿着四周及排气孔溢出,如空气未能有效排出会导致夯锤吸附在夯坑内无法拔出,耽误工期。如夯击过程中夯坑过深难以提锤时,说明该段地基较软弱,应对该点进行处理,将夯坑填筑至原地面后继续夯实,直到夯击后夯坑深度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点的夯击。
(3)每一次夯击时,对夯击遍数、夯击能量、夯坑四周的隆起程度进行观测并设专人记录,为强夯优化提供参数。强夯前对周边已有建筑设置沉降观测,读取初始数据,夯击过程中按照2d/次的频率进行观测,如沉降观测数据异常,应加大观测频率,并报技术负责人拿出解决措施。
(4)夯击作业时,应将夯锤提升至设计高度,确保单击夯击能量,夯击遍数应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数据执行,根据试验段数据得知,本项目夯击遍数采用主夯2遍、副夯1遍、满夯1遍。针对地质条件差的土体,根据其夯坑深度适当增加夯击遍数。单点夯击完成的条件为连续两次夯击后,夯锤进入地基的深度小于50mm,且夯锤四周的地面不发生较大的隆起,视为该点夯击结束。强夯施工完成后,整个作业面不得有弹簧、松散现象出现,如发现立即进行返工处理。每一遍夯击完成后均应设置一定的时间间隔,主要是为了消除土体内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此时完成夯坑补平。
5 强夯法处理特殊地基安全控制措施
(1)起重吊装设备宜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履带式吊装机械,可在吊臂两侧安装可移动门架,提高安全性。起重吊装设备起吊夯锤时应缓慢、匀速起吊,上升过程中不得左右摇摆,将夯锤吊装至一定高度后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距离,夯锤下落过程中严禁人员靠近。
(2)周边有建筑物或居民区或高压线塔时,应由技术负责人进行分析,判断对周边已有建筑的影响,作业时尽量避开居民的休息时间。强夯作业时夯锤瞬间与地面接触,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如地面存在石块,会造成石块飞溅伤人,在夯击限界四周设置安全围挡,限制噪音的传递和飞石伤人。
(3)强夯作业前应对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统一指挥指令,夯锤吊起后指挥人员观察四周人员是否在安全范围以外,确保四周无人后指挥人员通过通信设备向操作人员发出指令,操作人员接到指令后进行操作。
(4)如遇到工期紧张时,需要两台强夯机同时作业时,间距控制在5m以上,应调整落锤时间,第一台落锤后间隔10s~30s 后第二台再开始,严禁同时落地,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对周边建筑物造成破坏。
(5)遇到极端天气,如大雪、大风、沙尘天气等能见度较低时,立即停止作业,落锤放置在原地面,机械停放后四周设置反光锥桶及警示灯。
6 强夯法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1)我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单击夯击能、加固深度没有统一的要求,需要通过试夯来确定,且试夯面积不得小于500m2,费工费力。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快速、准确地分析出强夯的施工参数,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2)强夯作业完成后质量检验需要等待7d~30d,检测工艺相对复杂,需要在设计深度进行取样,分段检测样品的相关数据,质量检测等待周期长,检测工艺相对烦琐,如何快速对强夯作业完成质量评定,值得深度研究。
(3)强夯作业时夯击经常会存在土石飞溅,稍有不慎作业人员会被危石击中,且夯锤冲击地面带来的冲击波对周边的建筑物影响巨大,严重威胁着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能否通过优化夯锤,将四周设置切割装置,夯锤遇到石块时瞬间切断,不为破碎石子提供动力或少提供动力,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夯锤能否通过改造将底面适当设计成锥形,接触地面后应力集中向下传递,减少夯击能向四周传递,降低对周边已有建筑物的扰动。
(4)强夯法自应用以来,其具有造价低、功效快的特点,备受工程建设者的关注,从最初加固碎石土和回填土,到现在的软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基的加固,经历了诸多的深入研究和改良过程,均获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和直接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建筑领域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