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疫情防控再登榜首 经济下行牵动民心
2022-12-15小康刘彦华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图源/hellorf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极具历史性意义的年份。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为我们擘画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年份里,国人又在因何而喜,因何而忧呢?
最满意:平安
最进步:生态
2022年10月至11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22中国现代综合发展指数”调查。
《小康》杂志从2005年第1期开始推出“中国小康指数”,从媒体角度全面感性监测、调查、发布中国全面小康进程。而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完成,我国现代化发展有了坚实基础,站上了新的起点,内涵可以更加丰富,标准可以不断提高。顺应时代发展节拍,综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以及未来一段时间要实现这些目标提出的具体举措,我们对中国小康指数指标体系进行了更新、完善,顺势推出了“中国现代发展指数”。
从今年初开始,我们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11个关键词组成的“中国现代发展指数”,即:饮食指数、消费指数、公共服务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居住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教育指数、休闲指数和幸福指数分别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本年度,得分最高的是平安指数,得分为76.4分;其次是生命指数,得分为75.5分;再次是幸福指数,得分为72.0分;紧随其后是居住指数、教育指数、饮食指数和生态指数,得分分别为71.1分、71.0分、70.4分和70.1分。得分少于70分的有4项,由高到低依次是信用指数(67.8分)、公共服务指数(65.0分)、休闲指数(63.3分)和消费指数(62.3分)。
经过对“2022中国现代综合发展指数”调查与2022年度发布的11个关键词组成的中国现代发展指数调查进行加权综合处理,得出“2022中国现代综合发展指数”为69.5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1分。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现代综合发展指数”的测评指标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方面,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来反映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2022中国现代综合发展指数”调查显示,面对饮食、消费、公共服务、医疗健康、生态环境、平安状况、教育、信用、居住、休闲、养老、幸福感受这12个选项,按照国人的满意程度排序,平安状况排在首位,其次是生态环境,再次是消费,排在第四至第七位的分别是医疗健康、居住、教育、饮食,排在第八至第十位的依次是休闲、养老、信用。与去年调查结果相比,本年度,生态环境的国人满意度明显增高,不仅排名首次闯入了前三,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占比也提高了13.5个百分点。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疫情后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为下一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任务的深度协同做出了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
最关注:疫情防控
入鲁返鲁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集中隔离变居家隔离;安徽合肥明确表示婚宴应办尽办,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河南洛阳宣布除一些公共服务场所外,乘坐公共交通取消查验48小时核酸……近日,为全面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多个省市相继发布相关举措。
按照惯例,“2022中国现代综合发展指数”调查请受访者从政府机构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食品安全等30多个选项中评选出了“2022年度国人最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疫情防控。这也是疫情防控问题时隔1年时间再次登上榜首。
从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进入新冠大流行算起,疫情已经发生了近三年,感染者数量迄今仍在增加。世卫组织11月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累计已超6.3亿。
疫情还要持续多久?人类能够真正消灭新冠病毒吗?三年来,诸如此类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
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尤其是近期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仍在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在此背景下,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全文公布了经党中央研究部署的“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和校园等疫情防控、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做出了优化调整。
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由“7+3”改为“5+3”,不再判定中风险区及次密接,高风险区外溢人员不再集中隔离……与以往做法相比,二十条优化措施调整力度较大,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议论,甚至有人质疑,“这或许是我国疫情防控‘躺平’的前奏?”
对此,多位专业人士给出了权威解释,直言“科学精准”是此次调整优化疫情防控系列措施的关键词。以针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由“7+3”改为“5+3”为例,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给出的解释是,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在31个省份的试点评估研究发现,对于密接人员追踪,在末次暴露以后5天内转阳能够达到94.5%,到7天的时候转阳比例达到将近99.7%。因此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隔离,用3天居家隔离兜住后续风险,既能够管控风险,同时又可以节约集中隔离资源近30%。
“有序开放”不是躺平,而是要努力做到防疫与生活、生产两不误。至于人们何时才能真正走出疫情,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近日举办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也再度发声,直言最终走出疫情靠的是科技,“我们相信中国是有能力来支撑我们整个抗疫,走出疫情。”
再添新忧:经济下行和就业
除了疫情,困扰人们的还有经济下行。“2022年度国人最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排行榜上,经济下行位居第二,得票率高达68.3%,仅仅比排名第一的疫情防控少了4.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公布的最新国民经济数据显示,10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与上月持平。与此同时,下行压力仍在增加,投资、消费、工业环比和同比增速较9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过,中国经济具有迎难而上、爬坡过坎的能力。伴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金融部门支持房地产融资措施的相继出台,再加上本月初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11月11日,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64%,以3134点收盘,是9月22日以来首次突破3100点;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上涨43个基点至7.0335,与11月10日相比,人民币汇率已上涨2.95%,累计上涨2139个基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市场预期出现明显变化。
当然,从预期改善到实际改善,仍有一段艰难的路途要走。“促进四季度经济持续恢复还需付出艰苦努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公开表示,官方将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见效,充分发挥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进一步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加快恢复发展,持续推进实施退税减税降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强化粮食、能源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落细落实稳就业政策,扎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与经济下行紧密相连的就业问题,本年度关注度也创了新高,以43.7%的得票率登上了“2022年度国人最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排行榜的第三名。
近日,“华谊兄弟裁员”消息引发外界关注,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事起华谊兄弟发布的一则《关于公司宣发业务及人员调整的通知》。该通知称,华谊兄弟将调整宣发业务模式,精简宣发团队。华谊兄弟是我国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并于2009年率先登陆创业板,被称为“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该公司也是目前国内一家将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三大业务板块及产业投资实现有效整合的娱乐传媒企业,其市值曾一度接近900亿元。不过,截至11月16日A股收盘,华谊兄弟股价为2.36元/股,总市值仅剩65.48亿元。
2009 ~ 2022年度国人最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
2022年,裁员的新闻屡见不鲜,从互联网大厂到房地产企业,从上市公司到创业黑马,裁员的消息层出不穷。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学毕业生,2022届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2023届毕业生人数预计将再创新高,首次突破1100万。
为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政府正在积极行动,在社会化、市场化就业维度上,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且二级院系领导班子成员也要积极参与。在政策性岗位方面,相关单位也被明确要求配合有关部门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安排,尽早安排高校升学考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企等政策性岗位招考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