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推进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以福建省为例
2022-12-15苏回水
苏回水
(福建江夏学院,福州 350108)
1 引言
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活跃期,信息、材料、能源、海洋等领域的前沿与颠覆性技术、交叉融合学科正在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1]。“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福建省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文献综述
早在先秦时期,《周易》便明确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哲理,深度刻画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价值观。1912 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一词,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2]。此后,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夫·弗里曼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个全新的概念[3]。1993 年,国际创新调查委员会(CIS)提出了“创新产品所占销售比例”“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里的企业收入”这两个创新绩效指标[4]。为有效评价科技创新情况,可将科研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5],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等分析方法进行评价[6],同时,通过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协同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7],从基础研究、企业科学研发、创新生态环境、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等角度着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8]。
总之,学者通过对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根基,然而在众多文献中,鲜有对福建省科技创新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科技创新情况,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福建省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3 福建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重大举措,为福建省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2020 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居全国第4 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均居全国第9 位。
3.1 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研发投入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指标,积极组织发动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省R&D 经费投入占GDP 比重逐步提高,每万人研发人员投入不断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6年的454.3 亿元增长到2020 年的842.4 亿元,投入强度由1.53%增长到1.92%,与全国差距由0.57 个百分点缩小到0.48 个百分点,增长率与全国差距越来越小(见表1)。2020年,全省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8 万/人年,每万人研发人员投入44.6 人年,居全国第4 位,为福建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提供有效支撑。
表1 2016-2020 年福建省R&D 经费投入强度与全国比较
3.2 科技成果显著增加
“十三五”期间,全省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累计金额是“十二五”的2.27 倍,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112件,比“十二五”翻一番多。截至2020 年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50 756 件,同比增长15.9%;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0 943项,成交额183.86 亿元;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03%;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投入为67.11 人年。
3.3 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不断提升
福州、厦门、泉州、龙岩和晋江、福清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行列。截至2020 年底,全省已布局建设36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和31 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省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 个、“高校国际示范学院”1 个、“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5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7 家、产业技术研究院36 家。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总数达178 家,各类众创空间达500 多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02 家。
4 福建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4.1 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虽然福建省R&D 研究经费占GDP 比重提升较快,但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全国第12 位)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国第8 位)不相符。2020 年,全省R&D 经费占GDP 比重为1.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8 个百分点,位列全国27 个省的第12 位,东部7 个省的第5 位,相较发达省份特别是北京市,远低于其6.44%的比重,且有被河北省赶超之趋势。相较于快速增长的GDP,在科技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方面还有待提高。
4.2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仍需增强
据统计,2020 年全省技术市场成交额163 亿元,位列全国第18 位,东部7 个省第6 位,处于中下游水平,远低于广东、江苏、山东、陕西、湖北、浙江等省份,主要原因是缺乏产学研的联动机制、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面向企业需求的研发活动不多,从而造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2016-2020 年福建省技术市场成交额与全国比较
4.3 科技创新资源存在较大短板
科技创新必须以较好的创新资源配置作为支撑,福建省现有985 高校仅厦门大学1 所,211 高校仅厦门大学、福州大学2 所;国家级独立科研院所仅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等4 家,省级公益类科研院所36 家、开发类科研院所15 家。其中,省属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比较少,高水平科研团队和创新领军人才极端匮乏。同时,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低,企业研发需求和能力弱。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等创新园区和企业孵化器数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较少,创新积极性有待增强。近年来,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有所降低,增长速率较其他主体有所放缓。2018 年和2019 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幅连续两年回落,2019 年仅增长7.4%。
5 加强福建省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第一,提高对研发投入重要性的认识。研发投入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但目前福建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不相匹配。虽然近年来福建省研发投入增加较快,但总量在全国仅列第12 位,强度第15 位。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的重要性,为福建省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扎实的科技支撑。
第二,充分发挥财政研发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的经费来源结构中,企业的经费投入一般在75%左右,政府资金投入一般在20%左右,社会组织和海外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不超过5%。因此,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把财政研发资金作为科技创新的“种子”,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第三,推动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企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其中研发投入尤为重要。企业创新意愿越强,研发投入经费占比越高,企业的发展前景就越好。福建省应探索创新激励与企业产值、研发投入等生产经营状况挂钩的新机制,以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助、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成果转化支持等为重点,形成较为健全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进一步扩大企业研发机构的覆盖面,增强企业创新投入的自主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5.2 完善技术市场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
第一,优化技术市场资源配置。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对接需求,优化全省技术要素市场布局,探索建设技术大市场,推进专业性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提升对创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功能。不断规范技术市场交易流程,制定技术市场交易规制,构建技术市场经营机构,让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第二,建立专业的技术转化团队。政府设立专门的技术经纪人认证机构,建立技术经纪人资质体系,负责相关考核以及资质证书的发放,培养专业的技术经纪人。
5.3 高质量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高地,补齐资源短板
第一,进一步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近年来,福建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总体上增长较快,但与全省科技创新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全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要进一步发挥创新主体优势,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研发投入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汇集凝聚科技人才,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满足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超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第二,支持各地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培养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各地要加大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政策支持,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主动对接高端创新资源,争取国家在福建省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填补国家层面上大科学大装置等大平台的“空白点”。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的对接,推动在全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层次人才团队等来闽创业创新。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提升全省科技工作者的整体水平,提高承接国家科研项目的能力和水平,争取更多中央财政资金和各类社会资金落地福建省,进一步带动和促进全省不断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
5.4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第一,深化开展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和奖励机制。鼓励科技创新成果向企业流动和转化,真正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确保研发投入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
第二,深化落实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赛马”等攻关机制,探索推行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制、经费包干制等,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
第三,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建设,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战略在服务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支撑作用,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