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与改革路径
2022-12-15戴狄夫胡科伟
戴狄夫 胡科伟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引言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的带动下,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出台,使得我国体育市场主体不断扩大,体育消费潜力加快释放,体育产业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2016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9万亿,2017年突破2万亿,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2.95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10.9%。根据《若干意见》,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多,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然而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当前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以及专业人才的储备却成为了体育产业实现大发展的重要瓶颈[1][2]。而众所周知,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要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那么当前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改革路径又有哪些?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反思,无疑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增设的新专业。该专业的前身是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管理两个专业。其中,体育经济专业首次出现在1998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外专业中,专业代码为020113W。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公共管理类”的16个目录外专业中,首次设置了体育产业管理专业,代码为110316S。2010年,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成为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的两个并列专业,属于管理学下设的“工商管理类”。2011年4月,教育部将该两个并列专业合并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代码为110215M。同年9月,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代码改为110807M,并归属到“服务业管理类”。2012年,教育部又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调回到“工商管理类”,代码变为120212T。至此,我国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固定下来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2之后筹建该专业的高校占当前总数的60%以上,学生规模、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二、当前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要求
为了解当前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基本情况,本文通过采取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在纵向和横向分别以“时间线”和“生源类别”为依据,选取北京某财经高校、山西某财经高校和湖南某财经高校为个案,围绕“社会需求”与“培养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社会需求方面
2014年底,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也成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数将超过600万人。而如前所述,根据《若干意见》中的规划,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定需要更多的从业人员。如果我们对标 “十三五”规划中的从业人员数量,届时(2025年)从业人员将超过1000万人。按此推断,5年之间我国的体育产业从业人员需要增加400万人,换算成每年则需增长80万人。据统计,目前全国体育院校和非体育院校培养的体育毕业生加起来也不过12万人,而其中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科班毕业生更是只占不到5%的数量。事实上,截至2021年6月,全国一共只有27所高校开设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由于学科专业的特点,其主要以体育类与财经类高校为主,其中财经类高校共7所,占比25.92%,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武汉商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从这些数据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培养要求方面
1.政策层面的要求
为了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无论是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还是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抑或2016 年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都对体育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的核心词汇主要包括 “懂经济”“懂体育”“复合型”“应用型”等。具体要求详见表1:
表1 政策文件对高校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具体要求
2.行业层面的要求
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企业逐步进入体育产业领域,他们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乐视体育副董事长马国力非常注重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他提出:体育是操作性非常强的一个行当,体育产业一定需要有规划人员、执行人员、操作人员。凯兴资本创始合伙人潘石坚认为,体育行业需要的是和凯兴一样致力于深耕体育行业,同时具备全面综合能力及素养的专业型人才[3]。行知探索创始人曲向东认为目前的体育产业领域,懂体育的却没有做过经营,能做经营的但不了解体育,因此他强调体育产业需要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人才。
3.教育层面的要求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要实现“三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应确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并明确专业定位、形成专业特色,努力突破同质化发展格局。
三、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一)培养目标“模糊”
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体育产业专门人才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高校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考察三所财经类高校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虽然其培养目标都是围绕“体育产业专门人才”来设定的(详见表2),但其目标定位都过于笼统,普遍“大而空”,既没有反映出地域性的特征,也没有体现出高校各自的办学特点。显然,这种模糊的培养目标定位极易造成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从而容易导致整个体育产业人才结构的失衡。实际上,即便都同属财经类高校,但由于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学校校情的各不相同,其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与特质性,那么,如何综合考量各种因素,来明确并细化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理应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表2 部分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续表2
(二)课程设置“失衡”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也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4]。由于我国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办时间不长,课程设置尚处于摸索与改进阶段[5]。通过考察三所财经类高校,发现其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存在明显失衡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尽管目前没有出台有关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方案的具体政策,但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课程方案》将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之比设置为1.2∶1,而反观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其比例明显偏高,其中,北京某财经高校运动员班与普通班的比例分别为2.42∶1与2.53∶1,湖南某财经高校比达3.19∶1,而山西某财经高校比例更是高达5.43∶1。如此高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说明选修课开设极其不够,而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该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第二,社会实践(实习)课程建设不足。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最终是为体育产业服务的,尽管财经类高校现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从培养的基本方向来看,都是为满足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来定位的,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社会实践(实习)环节。实质上,国外高校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都非常注重实践环节,周良君等(2008)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外开设该专业的公立学校实习时间一般为13周,学生第一学年就可以申请实习。私立学校则更长,而且学校要求更严格[6]。而我国高校该专业的实习课时明显偏少,在本研究所考察的三所学校中,山西某财经高校为9周,而北京某财经高校与湖南某财经高校分别都只有8周,课程“量”的不够,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质”的提升。
(三)评价机制“乏力”
教育评价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访谈得知,目前,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评教、督导评教、教师评价、教学巡查以及就业统计等方面。其中,学生评教一般在期末进行,主要对任课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其所反映的是学生对该课程以及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情况;督导评教主要采取现场听课的方式,所考察的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评价在方式上与督导评教一样,只不过听课的主体由督导换成了教师;教学巡查一般就是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牵头,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而就业统计则是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统计,主要包括就业单位及岗位。以上评价方式虽然包含了五个方面,似乎不少,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当前财经类学校的人才培养评价,几乎都没有按学科专业特点进行合理区分,所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评价都是统一的方式,因此也就难以反映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自身的特点。二是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非常重要,然而学校往往只注重课堂内的评价,而忽视课堂外的评价,这显然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三是通过访谈得知,受制于传统人情文化影响,高校在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干扰,这往往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四、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一)明晰培养目标
为有效避免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同质化的问题,各高校应尽力明晰培养目标,使之具体化、个性化,而要实现这点,则需综合考量以下三方面因素:其一,社会需求。高校在确定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要进行充分调研,以从整体把握当前体育产业实际需求情况,尤其要精准把握区域内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具体需求[7]。可以说,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其二,学校类型。当前,对于大学类型的划分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武书连(2002)依据科研规模所划分的4种类型[8]:研究型大学重点培养学术型、创新型人才;研究教学型大学重点培养具有研究潜力的研究应用型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则重点培养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教学型大学重点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类型是确定各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基础,因此各高校因结合自身的校情来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三,生源条件。在现行的高考录用体制下,学校之间的生源情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即使同属财经类院校,其招生模式也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山西某财经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生源是体育类学生,而湖南某财经高校该专业是普通类招生,北京某财经高校该专业的生源则既有普通类学生,也有体育类学生。尽管分数高低不一定代表着学生能力强弱,但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型的专业,具有多学科的特性,属于新型应用型交叉学科,这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条件无疑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高校在明确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生源条件情况。
(二)优化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针对目前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失衡的问题,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第一,正确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不是主次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必修课所体现的是一种基础性,主要保障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而选修课则更多地体现选择性,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能支持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考察对象来看,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普遍存在“重必修,轻选修”的情形,而且,两者之间的比例失调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学校必须及时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调整的量比上,可参考《课程方案》中1.2∶1的比例进行设置,以保障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在调整内容上,应综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条件来进行设置。此外,“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我国课程建设发展的“革命”,同样也应成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注重社会实践(实习)课程建设。从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知,其人才定位主要是应用型。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其与学术性人才与研究型人才是相对概念。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校内课程的一种校外延伸,其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尤为重要。然而,如前所述,目前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普遍偏少,这显然不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体育产业现实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因此,强化社会实践课程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要真正做好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工作,不仅要提高社会实践的课时数量,各高校还应把握好区域内体育产业的现实需求,并与之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搭建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社会实践课程的作用与意义,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适应并服务于社会。
(三)健全评价机制
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必须不断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健全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前文对当前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分析,针对现存问题,本文认为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完善:一是评价指标专业化。正如前文所述,当前财经类高校几乎都没有建立专门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学校所有学科专业都是统一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其结果自然也就难以客观、科学地反映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因此,各高校应从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校的基本校情以及区域体育产业的现实需要,来构建一套能够反映该专业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唯有如此,学校的人才培养评价才会有其应有的价值,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导向作用。二是评价覆盖全过程。考核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管理工具,既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人才培养问题、规范人才培养行为,也可以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提供依据。因此,评价应该覆盖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为此,高校不仅要重视课堂内的评价,还应注重课堂外的评价。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无疑非常重要,这些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服务企业。因此,对这些课堂外的要素进行评价,往往更具现实意义。三是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于当前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局限于课堂内评价,因此评价主体也往往以院校内部为主,这就导致诸如评价内容覆盖面不够、受制于人情关系等困境的出现,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必须改变这一境况。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最终是服务于体育产业的,因此评价主体也必定要将外部主体吸纳进来。具体来说,评价主体不仅包括院校内部的教师、学生、督导、院系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等,还应包含企业、行业等外部主体。评价主体的增多不但能增加评价的视角,保障评价的全面性,还能增强评价的专业度,例如: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要素,企业所给予的评价相对更加专业。总而言之,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健全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重要举措。
五、结语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增设的新专业,从其专业代码(120212T)就可以看出,此专业属于特设专业,简单来讲,就是国家为了满足当前体育产业发展需求而开设的一种新型专业,因此 “天然”就带有应用的特性。然而,从当前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环节来看,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与“应用特性”还结合得不够紧密,因此,为了有效提升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促使该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满足社会需求,我们需要以“应用特性”为着力点,明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健全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