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藕与克氏原螯虾生态共作关键技术

2022-12-15于振海王兰明潘晓玲王晓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克氏莲藕水草

于振海 王兰明 潘晓玲 刘 峰 王晓丽 宋 欣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3)

莲藕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经济作物,分布广泛,其叶、茎、莲子都具有经济价值,其花具有观赏价值。克氏原螯虾是外来物种,味美肉鲜,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莲藕与克氏原螯虾生存空间存在重合现象,二者互利共生。因此,莲藕与克氏原螯虾共作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藕田中的水草、残藕、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等均可以作为克氏原螯虾的天然饵料,同时克氏原螯虾的排泄物可为莲藕提供有机营养,满足莲藕生长需求。与莲藕、克氏原螯虾单独种养模式相比,莲藕与克氏原螯虾共作模式既能够抵御单一品种的市场波动,又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1]。因此,该共作模式是一种绿色、高效、环境友好的水域生态种养模式。

济宁市是山东省淡水渔业大省,是克氏原螯虾主产区。济宁市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莲藕主产区之一,莲藕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年产量达22万t以上。2020—2021年,在济宁市鱼台县连续2年实施了莲藕与克氏原螯虾生态共作技术,试验面积2 hm2,实现莲藕平均产量25 815 kg/hm2、克氏原螯虾平均产量1 680 kg/hm2。按照莲藕单价6元/kg、克氏原螯虾单价40元/kg计算,总产值达到444 180元,平均产值达到222 090元/hm2。成本主要包括苗种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饲料成本、肥料成本、水电成本、其他成本等,合计211307元。莲藕与克氏原螯虾共作总效益232 873元,平均效益116 436.5元/hm2。该技术平均效益比莲藕单作平均效益增加36 480元/hm2。莲藕的效益受市场价格影响较大,且莲藕生产和采收成本较高,通过莲藕与克氏原螯虾共作,除克氏原螯虾苗种成本和日常管理外,无须更多成本,收益大幅提高,实现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1 莲藕田改造

1.1 藕田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势低洼、保水保肥、pH值中性、田地平整的地块[2],面积为2~3 hm2。要求电力设施完备,周围无高大树木或建筑物遮挡,交通便利,满足生产要求。

1.2 设置环沟和田间沟

11月至翌年2月间根据藕田实际情况,沿田边开挖环沟,在田间开挖“十”字沟,环沟与田间沟均与进排水口相通,一次性挖好。环沟和田间沟呈倒梯形。莲藕田四周离田埂1 m处开挖环沟,沟上宽6 m、下宽 1 m、深 1.2 m,坡比 1∶2。田间沟上底宽 2.2 m、下底宽0.6 m、深0.8 m,坡比1∶1。田埂用开挖的泥土进行加宽加固。

1.3 进、排水及防逃设施

藕田设置独立进、排水系统。为便于水体流动循环,进水口选在靠近水源处的田埂上,排水口设置在进水口对边、环沟底部。加强防逃设施建设,即将进排水口用60目网片封口,在田埂四周布置防逃网纱,网纱高60 cm,将其埋入土中15 cm,每隔1.5 m用竹竿固定。

1.4 种植水草

水草种植品种宜多,可选用伊乐藻、苦草和轮叶黑藻等。合理规划水草种植面积及位置,旺盛生长期的水草种植面积应占环沟面积的60%。在正常水位线约30 cm下种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在环沟底部种植轮叶黑藻[3]。2月中旬栽种伊乐藻,栽种面积占环沟面积的20%,栽种量为1 350~1 500 kg/hm2。3月播种苦草种子和轮叶黑藻芽孢,苦草和轮叶黑藻播种面积各占环沟面积的20%。

1.5 放养螺蛳

螺蛳既能作为克氏原螯虾的优质饵料,又能改善水环境,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一般种植水草后,在清明前后投放螺蛳3 000 kg/hm2,以后根据克氏原螯虾摄食情况适当补充。

2 莲藕定植

2.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浅水藕品种,试验选用鄂莲五号(3735)。该品种中早熟,生长势强,不早衰,抗逆性强,稳产,藕形粗壮,商品性好,经济效益较高。

2.2 整地施肥

在种植莲藕前,对藕田注水8~10 cm,施有机肥30 t/hm2、三元复合肥600 kg/hm2,施肥后翻耕土地,将肥料翻入土中后进行平整。

2.3 定植

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培莲藕。选择优质藕种,以后节粗大,皮质光滑[4],具有2个以上完整顶芽、侧芽和叶芽的藕种为宜。定植密度7 500株/hm2,用种量约5 250 kg/hm2。定植时藕田水面保持5 cm水深,在田面挖12~15 cm深、前后倾斜约20°的斜浅坑,将藕芽上翘露出土层,其余部分埋入土层。要求行距2.0 m、株距1.0 m,各行藕头朝向相互交错,边行藕头方位朝田间[5]。

3 克氏原螯虾养殖

3.1 施肥消毒

种虾(苗)放养前15 d用茶籽饼150~225 kg/hm2对藕田进行消毒,灭杀敌害生物。使用前先将茶籽饼粉碎,再用清水浸泡24 h,将饼渣、饼汁一并均匀泼洒到田中。使用发酵腐熟有机肥750~1 500 kg/hm2,既能培养水体浮游生物作为克氏原螯虾生物饵料,又可作为莲藕肥料。

3.2 种虾(苗)准备

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规格一致、色泽光亮、无病无伤的虾苗放养。种虾规格宜为35~40 g/只,雌雄比例为 2~3∶1;种苗规格宜为 5~20 g/只。

3.3 种虾(苗)投放

春季投苗,4月中下旬在环沟投放一批虾苗,此时正值莲藕种植时间,为避免幼虾摄食莲藕嫩芽,用防逃网将环沟与藕田隔开,形成暂养区,防止克氏原螯虾进入藕田。克氏原螯虾生长较快,2个月左右可长成成虾,在6月上旬之前即可捕捞上市,捕捞时应遵循“捕大留小”的原则。6月中旬莲藕封行后撤掉环沟与藕田间的防逃网,再进行一次种苗投放,此时开展藕虾共作。虾苗放养选择晴天的早晨和傍晚进行[6-7],种虾投放于8月中旬至8月底进行。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洗虾体3 min,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种苗投放9万只/hm2,种虾投放15 000只/hm2,放养时将种虾(苗)轻轻倒至岸边水草上,由其自行爬入水中。

4 生产管理

4.1 追肥

莲藕对肥力要求较高,因而生长期间要及时追肥[8-9]。追肥应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并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在生长关键期及时施肥。一是立叶肥。在主莲鞭有 1~2 片立叶时,施复合肥(15-15-15)150 kg/hm2。二是封行肥。在主莲鞭有5~6片立叶时,施复合肥(16-6-20)225 kg/hm2。三是结藕肥。在根状茎开始膨大时,施复合肥(16-6-20)225 kg/hm2。

4.2 水质管理

初期宜灌浅水,封行前水深10 cm左右。随着莲藕和虾的生长,封行至结藕期田水逐渐加深到60~100 cm,促进莲藕开花生长。夏季是莲藕生长旺季,要求水深不低于80 cm。进入结藕期后,逐渐降低水位,保持30 cm浅水位,有利于藕身膨大[10-11]。

水质调控方式有物理调控、化学调控和生物调控。一是物理调控。主要采取定期排灌水方法,保持水溶氧量在4 mg/L以上、pH值7、透明度35 cm左右。养殖前期可每10~15 d换水1次,每次可换原田水量的25%~30%;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2次;生长后期可每10 d换水1次。二是化学调控。为改善水质、消毒防病,促进克氏原螯虾蜕壳生长,可使用生石灰150 kg/hm2化水泼洒,每10~15 d泼洒1次。三是生物调控。主要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在每次消毒杀菌后,泼洒有机酸进行解毒[12-13],解毒后用复合EM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4.3 投喂管理

克氏原螯虾属于杂食性动物,能够摄食浮游生物、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为促进幼虾生长,除利用藕田天然饵料外,还需选用克氏原螯虾专用配合饲料,要求幼虾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5%~40%、成虾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5%以上。同时,在饲料中要定期添加VC、大蒜素等,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14-15]。

饲料投喂坚持“三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投喂量根据水温、水质、天气及天然饵料的丰富程度等情况而定,一般掌握在总体质量的2%~5%,具体视前日饲料剩余情况及时增减。饲料宜少量、多点、均匀投放。春季,观察有克氏原螯虾出洞活动时开始投喂,每天傍晚投喂1次,逐渐加量。5—8月,每天投喂2次,上午1次,傍晚1次。秋季,随着水温下降,逐渐减少投喂。当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饲料。

4.4 病害防治

在莲藕与克氏原螯虾共作过程中,针对莲藕与克氏原螯虾的病害,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防治病害,主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选择药物时需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克氏原螯虾药物敏感性低的药物。

针对莲藕褐斑病、黑白斑病等菌类病害,可采取通风透光、追施钾肥和磷肥等措施,提高莲藕抗病性[9]。针对斜纹夜蛾、蚜虫等虫害,采用物理防控,每1 hm2配备1台频振式杀虫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杀死害虫,杀死的害虫还可以成为克氏原螯虾的优质饵料。针对食根金花虫,可通过克氏原螯虾的摄食活动进行防控[16-17]。

针对克氏原螯虾病害,优先采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防治,配合消毒类、水质改良类等渔用药物进行化学防治。克氏原螯虾病害主要是季节性病害,发病季节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18-19],或者使用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钠等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克氏原螯虾对许多农药很敏感,藕虾共作期间应禁止使用敌百虫、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

5 收获

5.1 莲藕采收

当出现叶背呈微红色的终止叶且基部立叶的边缘开始枯黄时,表明藕已充分成熟。莲藕自成熟至第2年3月可根据市场行情及生产需要进行采收,主要利用高压水枪人工采收。采收时宜分区分批采收,采用抽行挖藕方法,抽行挖去3/4的面积,留1/4的面积作为翌年藕种。

5.2 克氏原螯虾捕捞

一般在3月上旬开始捕捞,直至10月左右开始打洞前均可捕捞。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行情及时捕捞上市,采用地笼捕捞,并遵循“捕大留小”的原则。捕捞时将地笼于前1 d下午放入藕田或环沟中,第2天早晨收虾。如需全部捕出时,可将饵料投放在虾沟或环沟中,逐步降低水位,最后将虾集中捕捞。

6 注意事项

莲藕与克氏原螯虾生态共作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克氏原螯虾可以有效减少莲藕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减少化学肥料和药物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性,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生态共作技术,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在推广莲藕与克氏原螯虾生态共作关键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

6.1 重视水草的作用

水草对提高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水草量对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有直接影响。在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应当对水草的种植和利用予以足够重视。研究表明,隐蔽所环境下的克氏原螯虾成活率更高,尤其在苗种时期,隐蔽所能够减少打斗和被捕食的机会。因此,环沟种植水草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为进入藕田前的克氏原螯虾提供庇护场所,提高生活率。二是水草能够作为克氏原螯虾的饵料来源,减少配合饲料投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20]。三是夏季高温时水草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提高水体透明度,有利于水质的改良和稳定。

在养殖生产中,注意保持虾沟水体透明度。当透明度低于30 cm时,池中的水草会因光合作用受阻而难以生存。水草的死亡不仅减少了虾苗的饵料来源,提高了饲料成本,还会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和水环境恶化,最终导致饲料利用率降低,影响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6.2 重视施肥

莲藕生长期长,对肥力需求较高,应坚持基肥与追肥并重,主要施生物肥、有机肥。根据莲藕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一般追肥3次,即立叶肥、封行肥和结藕肥。克氏原螯虾性喜肥水,幼虾阶段以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食,施有机肥能够有效增加生物饵料,提高成活率。追肥时兼顾莲藕与克氏原螯虾,采用多次少量施肥方法,对藕田进行划分区域施肥,并且交替施肥,尽量降低肥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施肥时,可降低水位,让克氏原螯虾集中到环沟和虾沟中,再进行施肥,待肥料吸收后,再恢复到正常水位。

猜你喜欢

克氏莲藕水草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为什么莲藕会有洞?
秋天吃莲藕的七大保健功效
初秋的莲藕,比人参还养人
水草冒泡的秘密
为什么金鱼缸里要放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