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初心 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

2022-12-15■冉

乡音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承文明古籍中华

■冉 华

(作者为省政协委员、河北省图书馆副馆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创造新伟业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决议》鲜明贯穿党的初心使命主线,科学总结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新境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守初心、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坚定自觉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是我们图书馆工作者首要的政治任务。

一、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全会提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承担着“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任,“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是我们每个图书馆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立足点。

古人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是我们图书馆工作者心中之“志”。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领导和支持下,河北省图书馆也开启了“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关于图书馆的科学论述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事业发展,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创新引领的发展路径,坚持智慧赋能的发展方向,提升服务效能,培育文化认同,增进文化自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信息资源支撑和决策参考支持。

二、传承文明、守正创新,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夯实服务基础

《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公共图书馆作为保存文化、传播文化的机构,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是图书馆的灵魂,保存文化、传承文明是我们每个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要履行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保护、整理研究和传播利用方面的使命职责,不断完善文献资源采访规范细则、优化馆藏结构,做到研究性和普适性兼顾、纸本文献和数字资源互补。“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依托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推动建立科学有效的中华典籍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补充、完善和规范全省古籍普查数据,完成全省古籍收藏单位登记目录的编辑出版,推进《中华古籍总目》(河北卷)的编纂出版,促进普查成果全面揭示,有序推进全省珍贵古籍资源的影印出版,完成一批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古籍影印出版工作。同时,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继续打造册府千华、中华传统晒书等古籍资源宣传推广活动,积极开展珍贵古籍或书影展览,让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引导读者从典籍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时代价值。也要依托“燕赵红色记忆馆”等特色主题馆,继续开展新中国成立前红色文献、实物、记忆类数字资源征集建设,开展全省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摸清红色资源底数。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红色文化展览等推广活动,利用“冀图讲座”“冀图展览”等品牌,讲好河北故事,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三、服务社会、优化资源,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高度,积极营造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决议》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大国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十三五”时期,河北省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推进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积极谋划、科学组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纸本文献年增长约10万册(件),年订购电子图书、期刊等数据库20余个,自建《典藏雄安》《古籍背后有故事》等地方特色资源。冀图讲座、冀图展览、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金梦之翼——书香伴我成长系列活动”等品牌服务社会影响力与好评度持续提高,燕赵红色记忆馆、京津冀主题馆建设与服务不断深化。“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发挥好“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职能,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积极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领域发展重点,充分发挥文献保障和智库作用,构建面向政府科学决策与现代化治理的知识资源保障和智慧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区域创新文献支持中心,持续优化资源建设方式,完善文献保障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打造高度开放、高度集成、高度共享的知识服务新业态。建设区域性知识、信息和学习中心,提升设施设备水平,优化馆舍空间布局。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空间,打造集知识内容、设施设备、技术工具等于一体的阅读学习空间、交流共享空间和协同创新空间。将河北省图书馆建设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智慧型图书馆,满足广大读者多样化、多层次的阅读需求,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传承文明古籍中华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数字化测绘建档技术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我是古籍修复师
守护历史传承文明 不忘初心助力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