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习作中的实践应用

2022-12-14孟吟秋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生习作支架

孟吟秋

所谓支架式的教学模式,归根结底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形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构建的过程,基于已掌握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进行主动建构的重要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学习指导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中心主体,这与现阶段我国提出的新课改要求不谋而合。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生活经验,只有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不断攀升,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建立良好的學习习惯。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习作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习作方法,增强学生的英语习作水平,教师可以积极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英语的教学活动中,支架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域。最近发展区就是处在学生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因此,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并到达潜在能力发展区。英语教师在使用支架式教学方式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支架式教学的定义以及支架在教学中的功能。

首先,支架式的教学定义中,支架最早应用在1300年,最早是指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在1978年,支架的概念与教育进行融合。根据支架在建筑行业中的意思可知,其主要用途是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临时搭建并用于支撑建筑的脚手架。之后支架逐渐渗透在教育领域,在教育心理学方面进行拓展。其中“欧共体”在“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文件中指出,支架式教学就是为知识学习者建构,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一种概念性的框架,并支撑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其次,从支架的功能来看,以初中英语习作教学为例。初中英语教师通过在习作教学中建构支架,为学生的写作现有水平向着潜在发展水平进行顺利转化,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习作方法,同时增强学生在英语习作方面的自信心。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习作水平,为学生搭建习作学习支架,从而激发学生在英语习作中的基础认知图式,使学生能够将新知识和原有图示结构之间进行联系,为开展新知识的建构提供基础。在初中英语习作教学中,学生英语习作水平能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现有基础水平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能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向着潜在发展水平转化。在英语习作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采用支架式教学有利于在习作教学中创建有效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及参考,使学生在此环境中获得更多相关资料和信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支架并引导学生在支架构件中实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英语习作任务。在教师构建的习作支架中,学生可以自由进行知识探索,同时支架还能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习作中的实践应用

(一)围绕习作主题搭建支架,明确习作重点

由上文内容可知,初中生在英语习作学习中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自身实际习作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习作发展水平。其中潜在的习作发展水平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所能达到的习作水平。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英语习作基础水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支架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为此,教师首先要明确习作教学的主题并构建支架,使学生能够对支架式教学建立初步认知,在清晰的支架结构中找到习作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正确的定位。以译林牛津版初中七年级英语八单元习作主题“My faviurite pet”为例,教师给出具体的写作要求,同时提出四个问题,如问题一:What's your pet? 问题二: What does it look like?  问题三:How do you look after it? 问题四: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pet?通过四个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以及重点内容,这也就是为学生习作构建支架,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习作难度。学生按照支架中的问题一步步完成习作任务,同时也为习作发挥提供了空间,对学生树立习作自信心有着积极的帮助。因此,在初中英语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支架式教学方式,结合教学主题构建教学支架,使学生在习作学习中有方向、有目标,简化英语习作能力,为初中生的英语习作综合能力的提升树立信心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教学情境中构建支架教学模式,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为了帮助初中生加强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习作思维和能力,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将情境化与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融合,为充分发挥支架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奠定基础。在英语习作情境创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将视频以及图片或者音乐等初中生感兴趣的元素与习作支架式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从而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习作能力的攀升。以译林牛津版初中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习作主题“Food and life style”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中搭建一个多元素的情境框架,如多张全家用餐图片。在不同的图片中可以展示不同食物,如以西方饮食习惯为主的图片,还可以是以中国饮食习惯为主的图片。在西方家庭的餐桌上,展示如hamburger、chicken、sweets等食物;在中国饮食习惯为主的图片中展示如Dumplings、Noodles、Peking Duck等食物。之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张图片作为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在图片中提取习作的线索和方向。学生可以提前预设一些故事概要“Tom and his parents are having lunch.There are...on the table.The tomatoes are delicious.They had agreat lunch.”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习作之前将食物进行分类,并探讨哪些食物是健康食品,哪些食物属于垃圾食品。最后,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如校园开展英语征文活动,让学生从“Chinese and Western eating habits”,“My favorite drink”以及“Healthy diet and life”不同主题中选择任一个主题进行习作。以第一个主题为例,学生需要将中西不同饮食习惯进行理解,并使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选择第二个题目作为主题习作的时候,需要学生对喜欢的食物的口感以及味道和营养等进行阐述和理解,用直观鲜明的方式展示文章框架。可见,通过创建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使支架式英语习作教学得到灵活应用,从而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框架并进行习作练习。

(三)在任务驱动下构建支架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英语教师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在习作学习中的主动意识,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习作兴趣和积极性,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全面落实支架式教学优势。以译林牛津版七年级二单元的习作主题“Neighbours”为例,教师首先为学生设置写信的习作任务:为自己的笔友介绍自己的邻居。首先,要为学生展示有关描述邻居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总结优秀范文的写作框架,并在取长补短的学习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写作框架和思路。在具体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描述邻居的“appearance、habit、quality”入手,还可以将与邻居的日常交流等作为描述对象,同时在英语习作中要保障文章整体条例清晰,细节描述明确到位。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单元教材中的Reading模块进行学习,总结对话写作的英语模式,并学习如何在对话中引入习作的主题内容。例如,Amy在对话中直接向Simon了解邻居的性格,之后结合Simon所回应的内容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在“Simon的邻居通常在什么时候为大家提供帮助?以及会帮助老人吗?”等问题中使其邻居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并且根据Simon的形容可以得知,其邻居是一位乐于助人的人。结合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师为学生布置具体的习作任务,如分析文章的写作框架,并列举文章的写作特点,逐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法掌握能力并积累生词词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强化初中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四)将支架式教学融入仿写练习中,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因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初中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并不理想,尤其在英语习作方面有待加强。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英语仿写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日常仿写中掌握英语语法和句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结合支架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文章框架分析能力。将英语阅读文章作为英语习作样板,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鼓励学生用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将文章中的框架以及逻辑进行展示。以译林牛津版九年级一单元中主题“Know yourself”为例,教师结合教材中的Reading模块进行阅读,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Su Ning,manager”和“Wu Wei,artist”等进行仿写练习。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框架、各个角色之间的性格特点和日常习惯,以及对职业的热爱等信息进行总结分析。之后,用英语对以上内容进行描述并对其进行创新,增加学生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应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仿写练习中增加对习作的掌控感,还能帮助学生认识文章结构,逐步强化初中生的英语习作思维能力。

(五)创建合作型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支架学习中进行自我调节

为了在初中英语习作教学中充分发挥支架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要在习作课堂学习中创建合作型学习模式,通过创建合作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英语习作知识的构建,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支架知识结构中发挥不同学生在英语习作中的优势,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作用。学生在支架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对支架中的习作知识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分享自身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这有利于激發学生的英语习作意识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完成英语习作能力构建,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调节,推动初中生整体英语习作能力的提升和进步。以译林牛津版初中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中的“Good manners”为例,教师结合习作主题创建支架教学模式,结合习作主题中涉及的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 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习作主题,从尊敬父母,帮忙做家务;待人有礼,城市友好,帮助他人;公共场合不喧闹,不乱扔垃圾;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等作为习作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选择的习作内容进行分组,之后共同制订习作框架和整体思路。完成习作任务之后,小组内成员之间针对习作文章框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采用合作型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引导中学会自我调节,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英语习作能力。

(六)完善习作评价方式,发挥支架教学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英语习作水平差异较大,不同的习作基础使学生之间的进步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教师要优化英语习作教学评价环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习作基础,给予全面而科学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而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和情况。以译林牛津版八年级上册二单元教学主题“School life”为例,教师为学生设置主题为“Talk about your daily life in school”的习作任务。在学生用英语完成习作任务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传阅并批改,发动学生的力量对文章框架和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在评价批改的过程,就是思考和习作能力增长的过程。在学生互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并总结文章中的优缺点。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评价结构给出最后评价,采用三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在英语习作教学中创建自评、互评、师评三方支架,使支架式教学全面落实在习作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英语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为学生英语习作能力的进步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初中英语教师在应用支架式习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将支架式理念融入习作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才能巩固学生的英语习作水平和综合能力,为提升英语习作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应用,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学科思维模式。对初中英语习作教学而言,支架式教学拥有更为显著的优势,支架式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初中生掌握良好的英语习作思维以及独立的思考意识和能力。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发挥支架式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习作中的价值和作用,将构建知识结构作为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英语习作能力。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就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加深对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并提升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创建高效英语习作教学课堂,提升英语习作教学质量和效果。

(邱瑞玲)

猜你喜欢

初中生习作支架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习作展示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