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实践·传承

2022-12-14刘相梅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语文

刘相梅

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族文明演化并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作用,应该予以重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因此,很有必要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

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文学作品灿若群星,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他们的价值认同、审美体验、思想境界都会起到引领的作用。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法,将这些经典作品牢记于心,长期浸染熏陶,会使学生在思想品质、行事风格上有很大改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每名学生都能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充足的营养,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品格。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诗文的积累,会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思维素材,诗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会有启示作用。诗文作者对人生的孜孜追求,对国家的一腔热血,对美好事物的热切向往,会充实学生的情感体验;诗文丰富的修辞,多变的句式,异彩纷呈的词汇,灵动活泼的写法,会让学生获益匪浅;古人对文字表达的不懈追求——“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会让学生对古文萌生出向往和崇敬之情,继而更好地学习古诗文,用自己的行动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包含中华民族勇于探索、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精神品格,体现中华民族无穷无尽的智慧之光。引导学生领悟这种精神,学习这种智慧,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抵挡外来文化的冲击,远离流俗文化的侵扰,保持独立的自我。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以及文化自信,从而更坚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心。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依据教材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作品,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时候只是把这些作品当作一个载体,学习它承载的语言运用方面内容,这当然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不能把这一重点当做唯一的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同时还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要求,这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把作品的写作对象纳入教学内容中来,并予以相当的地位。如果课堂的容量不够的话,可以调整到课下,课上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既不占用课堂是时间,也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中国的石拱桥》是一篇经典的说明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单元提示把它作为说明文来处理:“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日常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之外,还要注重学习中国的桥文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领学生欣赏中国桥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之美。教师可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的桥文化,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从政者专注于创造桥梁政治文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他们的理想,为官造桥,造福百姓,是一种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者在桥梁上注入宗教文化,有的桥梁上雕有莲花,是佛教文化,刻有八仙纹样则是道教文化,建有礼制性建筑的则是儒家文化,古桥中更有三教同桥的文化现象;桥梁设计者在桥梁上展现雕塑艺术,设计者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设计各种雕塑艺术品。桥柱雕刻上的狮子、麒麟、大象、葫芦以及桥栏石上的双龙戏麒麟、双狮戏绣球等传统题材的桥饰各具不同的地方特色。也可以寻找合适的桥梁图片,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些桥,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桥文化的多样性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让学生复习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

可以采取上述方法的还有本单元的《苏州园林》,除了课文中重点介绍的几种园林之外,可以再提供其他园林的图片资料,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和设计特点:苏州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园林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和摆件等来表现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课文《灯笼》是作者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灯笼,尤其是燃烛火的,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讲,是不常见的。此外,灯笼的作用,在他们的认知中也仅限于在春节中烘托气氛。所以,通过此篇散文,教师可以由日常中的灯笼延伸出去,结合中国的历史与传统,让学生了解灯笼文化。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西汉时期,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元宵节“打灯笼”这个词也是有故事的,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另外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的寓意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避邪平安。除此之外,还可延伸讲讲灯笼上的繪画、剪纸、书法等文化知识,将抽象的传统文化,用那昏黄、摇曳、静谧的灯笼光影呈现出来,不失为一种较好地授课方式。

(二)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学习兴趣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古诗词,文质兼美,是古诗词中的经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采用多种方式领略古诗词的形式美、韵律美、风格美、意境美等。营造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

课前板书古诗词。在上语文课之前,可以安排学生每日板书一首古诗词于黑板的一隅。学生搜集古诗词,选择自己喜欢的抄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共同学习。可以安排学生逐一做这项工作,每名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先广泛涉猎,然后逐步筛选,这一过程本身就会让学生得到诗词之美的熏陶。板书在黑板上之后,全班学生在上课前两分钟,共同诵读,并整理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这样聚沙成塔,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会逐渐加深。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古诗词,可以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专门开辟古诗词专栏,不定期更换学生自己选择的古诗词,设定好展示诵读的时间,每两周选择一节课集中展示,提升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比赛的内容可以采取相同的诗词或不同的诗词,形式可以朗诵和吟诵的方式。相同的内容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多样的内容有新颖活泼之感。朗诵的形式学生相对都比较熟悉,而吟诵,学生相对比较陌生,但它却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传统的诵读方式,而且,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通过吟诵的方式,更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起来会有较高的兴趣,也会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而且,这样的丰富积累也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课内诗词的理解。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谓潜移默化,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既促进了课内诗词的学习,又很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

(三)运用多媒体,提升直观认知

现在的教室了大都安装了多媒体,能很方便地展示图片,播放音频、视频文件。平时上课,多媒体很多时候在展示课件,這当然是极其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拓展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把多媒体用在渗透传统文化上,同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文的文字是静态的,虽然文字也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文中的描写可能会非常细腻,但对于年代久远的事物来说,学生还是无法获得足够的感性体验,这时候,用多媒体来展示古代的一些事物,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学习《三顾茅庐》时,可以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相关片段,让学生对人物的衣着打扮、脾气性格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卧龙岗的景物风貌和诸葛亮的隐居生活相互映衬,更能看出诸葛亮的儒雅气质和不凡胸襟。和《出师表》有关的视频能直观地了解诸葛亮为了蜀汉大计,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礼贤下士和忠肝义胆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章节,文中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描绘出贾府奢侈豪华的景象,尤其对大观园各种事物、景物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初中的学生已经读过四大名著,对课文并不陌生,但如果能用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进行展示,会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古代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礼仪文化等,更深刻地了解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的强烈喜剧效果。因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场景衍生的很多歇后语,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洋相百出,又或者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眼界等,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四)贴近学生心理,激发学习积极性

让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落地生根,应当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而不是生硬地移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按照认知规律,寻求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中和语文教学相关联的部分,在现代语文课堂中不显山不漏水地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核舟记》教学中,教师可以找一枚桃核,然后对照课文中所描述的,表示要在上面雕刻上几个人物,而且还有船舱,窗户还能开合,学生自然会认为这非常难。这种困难,会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真的非常了不起。此时可以再展示出现代人雕刻的核舟,上面的人物同样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也会让学生产生要做传统文化继承者的念头,进而近亲传统文化,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

(五)提升教师素质,体现榜样力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接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天然就与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相亲近,有了这个先天的优越性,语文教师有了较高的传统文化修养,那么,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但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学生去学习,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的内容,如果内容距离学生较远,教师还要进行再次加工,给这些传统文化内容穿上醒目的“服饰”,吸引学生的目光,进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积累,熟稔各种传统文化内容,这样在引领学生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价值,语文教师要重视其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本就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丰富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要不断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有更大的积极性,能更深入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为提升综合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吴淑媛)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语文
踏青古诗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