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和国医者马玙:一生践行“爱的治愈”

2022-12-14青山

伴侣 2022年9期
关键词:空洞抗结核结核病

青山

本文主人公马玙

年轻时的马玙

马玙在为患者诊治

马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在结核病诊治、科研和教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70年,她参与研制的“定向肺导管”技术将我国空洞性肺结核治愈率提高了近70%;她还建立了结核内科实验室,开创了我国结核病的免疫学研究先河。她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得“最美防痨人”“结核病防治时代楷模”“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殊荣。

1932年2月,马玙出生在江苏如皋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幼目睹了旧社会贫苦人民疾病缠身的情景,她从上小学起便立志长大后当一名医生,为百姓治病。坚定信念后,她一直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成绩优异。

1955年,马玙从江苏医学院医疗系(现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她和同班同学共8人一起北上到首都北京,进入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工作,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踏上了治病救人的新征程。

因工作出色,马玙很快从一名临床大夫成长为科主任,之后又成为享誉国内外重症肺部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每100个人中就有1.75位结核病患者。那时谈痨色变,结核病在老百姓心中曾一度是无药可医的绝症。马玙回忆道:“很多同学进入单位以后,都对结核病感到很恐惧。但我不害怕,我从小爱运动、身体好,所以我没有丝毫忌讳。”

最初接触结核病时,马玙觉得治疗起来很简单,只要通过临床症状、胸部X线检查和痰涂片或痰培养就可以诊断出来,然后用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治疗即可。然而很快,马玙就被现实狠狠一击,严重的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以及淋巴结核、血液播散性结核,让那个年代的医生无计可施。但这并没有使马玙灰心丧气,反而促使她坚定地踏上与肺结核作斗争的漫漫征途。

“做医生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这样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医生。”马玙经常这样告诫自己。在刚踏入结核病研究所的那段时光,她坚持边工作边学习,一本《实用内科学》常伴左右,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内科的基础知识。为了能阅读国外相关文献,她自学英文版的《毛主席语录》,闯过语言关。

在饥寒交迫的年代,马玙经常背着X光机跋山涉水,下乡做筛查。每次下乡她都会带着药箱,随时给老乡开药,省得他们再跑腿;碰到拿不出药费的老乡,她就自己垫付……

在医学领域,马玙广泛涉猎,古稀之年的她还经常参加学术会议,全程听课、做笔记,查阅与结核病诊治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前沿信息。“虽说我们是专科医生,但病人可能并发各种其他疾病,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马玙说。

很多患者成为了马玙的朋友。她说,做一名医生是她的荣幸,做一名爱患助患的医生是她一生的追求。

“搞研究都是逼出来的。”回忆起自己的科研工作,马玙感慨地说。在她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张她与患者的合影。59年前,她采用创新技术——定向肺导管治疗术治愈了这位患者。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正处在结核病大流行时期,每60个人当中就有一位结核病患者,防治任务艰巨。而在不同类型的结核病中,肺结核空洞患者的死亡率极高,一旦出现空洞,细菌就更加容易滋生,药物效果甚微。

在没有药物治疗肺结核的年代,为了让这些空洞愈合,治疗方法是给患者的上胸腔打入气体强行挤压肺部。到了马玙参与结核病救治的年代,已经有了相关的治疗药物。只是与结核病肆虐的程度相比,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十分短缺。“在当时,只有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楊酸、吡嗪酰胺几种药物。这些口服药物主要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肺部能吸收的剂量有限,对空洞愈合的效果并不理想。”马玙急在心里,常常为深入研究肺结核治疗方案而茶饭不思、寝食难安。

针对这一难题,当时有一种较为流行的治疗方式是肺导管治疗术。马玙说,这是一种从鼻腔将导管插入患者肺部,从而使药物直抵肺部的治疗方法。目的是促使肺部直接吸收药物,加快空洞愈合。

“但这个方法也存在问题:导管不能拐弯,即使到达肺部,药物也无法精准流进空洞,这大大降低了用药的有效性。”为了提高结核病患者的空洞愈合率,马玙和同事们在鼻导管局部治疗的基础上,成功探索出定向肺导管治疗术。

这个方法可以精准给药,加速了结核空洞愈合,不但提高了疗效,还大大缩短了疗程。马玙补充说,虽然定向肺导管技术需要医生和患者暴露在X光机下,但是在抗结核药物短缺的年代,这是一个创新的探索。

“那时正在大炼钢铁,白天没有充足的电供应X线设备,我们时常是凌晨4时就开始进行定向肺导管治疗。”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马玙和同事们借助自创的定向肺导管治疗术,治愈了许多肺结核患者。“患者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成功的治疗,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我就是依靠这些精神支撑,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馬玙说,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药品种类缺乏,耐药性的产生也是一个重大难题。“有的病人耐一种药,还有很多病人耐多种药,甚至有些病人因为经历过不规范的治疗出现全耐药。”

为了攻克难题,1980年,马玙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进修。两年后,她回到北京胸科医院牵头创立了内科实验室(后改名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带领团队在抗结核药物研究及耐药结核病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990年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突飞猛进,结核病诊断也达到了分子水平。为了提高诊断效率,马玙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开展了使用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检测各种药物药性的研究。基于这些研究,马玙团队完成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委、原北京市卫生局颁发的科技进步奖9项。

时至今日,这个由马玙带领的团队,已经稳居国内结核病领域的首位,连续6年在“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科技量值”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近年来,马玙及医院团队建立了国内唯一抗结核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平台,结核病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药物中,超过90%在这个平台的牵头下完成临床试验评估或示范使用;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抗结核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技术平台和全国结核病领域唯一的结核病临床试验合作中心;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结核病临床研究智能一体化平台”及其延伸智能辅助工具;建立了全国范围内最大的结核病生物样本资源库,为结核病快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牵头制定了一系列抗结核新药在中国的应用指南……

“医生最忌讳治病只盯着疾病,应该多与患者沟通,哪怕只是几句闲话,也可以在聊天中观察病人的细微变化,用暖心的话语解开患者的心结。”马玙一直这么告诫自己的学生。对患者,最有效的处方是爱。近70年来,马玙一直坚持着“爱的治愈”。

一个放大镜、一条小教鞭,是马玙出诊的必备工具。放大镜是为了看胸片,不放过病症的任何蛛丝马迹;小教鞭是为了方便给病人解释病情,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碰到家境贫困的结核病患者,马玙就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节省开支,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寒冷的冬天,每次听诊前,马玙都会用手先把听诊器焐热再给患者使用;听后背时,她会自己走到患者背后,而不是让患者转身;每次给老年患者做完检查,她总要搀扶着患者下了诊查床再去开处方……这些细微得有点琐碎的行医习惯,马玙坚持了一辈子,她认为医患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爱,医生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只有坚持平易近人,才能给病人以尊严,让患者感受到关爱。

曾经一位病人右下肺有病灶,来到北京胸科医院求治。马玙觉得不太像结核,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然而,病人看过门诊便离开了,她想通知病人来复诊却找不到人。情急之下,便发动医生、护士和其他病人一起想办法,总算把病人找到了。后来,病人被确诊为肺癌,因治疗及时,愈后效果非常好。病人家属感动地说:“只听说过病人找大夫,大夫找病人还是头一回。”

马玙常说:“爱是最好的良药,医生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能在患者心里播撒一片阳光。”2003年非典来袭,她迅速出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89岁高龄的马玙依旧坚持出诊。为了给患者尽快做出准确诊断,她经常到CT室去看更清晰的电子影像,及时给患者打电话告知病情,让患者安心。

经过多年努力,2019年,我国每100个人中只有0.058名结核病患者。因贡献突出,马玙先后被评为“最美防痨人”“结核病防治时代楷模”,2021年她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近70年来,马玙在与肺痨抗争过程中贡献着自己毕生的精力,培养出了数十名研究生,参与撰写了《结核病学》等19部专著,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185篇。如今,91岁高龄的马玙思维清晰,每周四仍在北京胸科医院的诊室里为患者看病。

“人家问我,鲐背之年了怎么还坚守工作岗位?我说,第一,我身体好;第二,我觉得在有些方面我自己还是有点本事,能够为病人服务,我很快乐。现在我就懊悔,自己岁数有些大了,假如我现在只有20几岁,我会更努力!”

“这些年,很多像您一样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者长期耕耘、默默奉献,推动了我国结核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彭丽媛在给马玙回信中写道。

2022年8月7日,马玙在电话里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国结核病防治还在‘追着外国人跑’,现在我们的结核病防治水平已经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希望新的一代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新,作出更大的飞跃,成为国际赛道上的‘领跑者’。”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猜你喜欢

空洞抗结核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空洞的眼神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