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2-12-14执教任丽芳评析
执教|任丽芳 评析|薛 辉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五年级时我们学过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通过一年多来的课内外阅读,你形成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小妙招呢?谁愿意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地读,不回读,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生:要学会抓住每个部分的关键词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我们才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
生: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有时遇到不认识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读。等后面有时间、有机会再去认识和积累新的词句。
生:我还想补充一下,有时可以根据任务跳读,快速浏览需要的段落进行阅读,这样就能很快提取我们需要的信息。
生:还有一点,我们在阅读时要扩大视线范围,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就像古人所说的“一目十行”。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通过实践,大家对如何提高阅读速度都有了自己的体会。我们知道,提高阅读速度并不是提倡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走马观花,而是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活跃的思维参与,再加上一些小窍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效率。
师:今天就来考验一下大家的速读水平。(板贴:速读)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出生在我们无锡的作家——范锡林,他写过不少儿童文学作品。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竹节人》,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生书写。)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纸,给你4 分半钟时间默读,看能否读完课文,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完后抬头看屏幕,确认你花了多长时间。开始!(点时间播放器)
师:第一遍读完后,想想主要内容,哪里想不起来可以再读一读课文。
(生自读)
师:(巡视)有的同学习惯很好,标上小节号再读。
师:读完课文的请举手,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
生:我第一遍花了2 分30 秒,然后回忆了下课文内容,发现中间部分记不大清,又返回看了一下。但是也在4 分钟之内看完了。
师:你呢?
生:我看完课文花了3 分10 秒,看完后还把主要内容批注了一下。
生:我用2 分50 秒看完了课文,然后在脑子里想了一下主要内容,又返回浏览了一遍课文,把一些生动的新词画了下来。
师:不错,你们都达到了每分钟默读不少于300 字的水平。而且还都能边读边关注课文的主要内容。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课文首先讲“我们”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斗竹节人,然后介绍竹节人是怎么做的。
师:等等。如果把你刚才的这番表达浓缩成短语,可以说先写了——
生:迷竹节人,做竹节人。
师:删除次要的,还可以精简为——
生:做竹节人。因为迷竹节人就像课文的一个引子,可以删除。
师:好!那你能用这样的格式继续说说课文接下来讲了什么吗?
生:接下来讲玩竹节人,然后竹节人被收了,最后我们看见老师玩竹节人。
生:我想帮他再完善一下。我觉得竹节人被收,可以说成收竹节人,最后也可以说成是玩竹节人,只是后面两个主语都是老师。
师:你发现了,同样是玩竹节人,前面是孩子,后面是老师,但同样都是快乐的。
生:我觉得后面两部分从“我们”的角度还可以说成是失竹节人、找竹节人。
师:你们不仅读得快,而且很会概括。看来很多同学都掌握了通过速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本领。
师:但是本文的阅读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呢?观察一下课文前后的提示,再联系单元扉页上的要求,说说你的发现。
生: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不同的内容,采用适当的阅读方法。
师:课文可以有哪些阅读目的呢?你们发现了吗?一起读。
(生齐读学习任务)
师:你们对哪个任务最感兴趣呢?
生:第一个。
师:被我猜中了,写玩具制作指南通常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板贴:写指南)
师:在完成这个学习任务之前,有位小朋友给了大家一条建议,请你来读一读。
生: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师:你从她的介绍中学到了什么?
生:先速读找到相关部分,再仔细读,把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再根据任务要求组合一下。
(师板书:定位—提取—整理)
师:那么,根据要求,你们要教制作、教玩法。现在凭你们的记忆快速定位文中哪里是写制作方法,哪里是写基本玩法。
生:第3 自然段写制作方法。
生:第8、9 自然段写基本玩法。
师:就请刚才两位同学来读读这两部分课文。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这两部分,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当你知道了竹节人的做法和玩法后,就用写指南的形式告诉大家吧。同桌分别把制作流程和玩法介绍写在便利贴上,合作完成一份指南。
(生在便利贴上书写)
师:有的同学知道把有用的信息先画下来,然后再整理。第8、9 自然段的描写比较多,怎样抓住玩法的主要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呢?要仔细想一想。
师:哪对同桌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生:同学们,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生:我介绍玩法。
生:同学们,其实制作一个竹节人并不困难。第一步,找到一根废旧的毛笔杆……
师:听了他的介绍,是否就会做了呢?
生:他是分条把竹节人的做法讲清楚了,但是,最好像我们的课文一样再加一点配图,图文对照,看的人就一目了然了。(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你们很智慧,善于向课文学习。瞧,根据你们的指南,一个竹节人就做好了。(出示竹节人)接下来,你们边演示边介绍玩法,怎么样?
生:竹节人可好玩了。把穿着竹节人的线嵌入到课桌缝隙里……
师:通过他边演示边介绍,你们明确了竹节人的基本玩法了吗?掌声送给这对同桌。
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为了写指南,是怎么读文章的呢?
生:先定位,再提取信息,最后整理信息。
师:对啊,这就是信息提取式的阅读。
师:接下来我们要“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板贴:品乐趣)又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呢?先来听听小伙伴的建议。
(生齐读)
师:孩子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我们也应该投入地读一读,选择你觉得有乐趣的语段放声读一读,有感受就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我们觉得大家为了让自己的竹节人显得更威风更气派,给竹节人各种各样的装扮,特别有趣。
师:是不是有很多同学对这部分感兴趣?谁来读读咱们装扮的竹节人,想装扮成孙悟空的来读——
(一生读第11 自然段)
师:“金钩大王”在哪里?
(一生读第12 自然段)
师:还有一段我们一起读。说说你取的名号是什么。
生:蜀汉战神。
师:你呢?
生:曹魏克星。
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竹节人装扮成心中的英雄。那你们再看看这些句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二句句式相似,第三句有了变化,避免重复。
师:你们也能像这样来说说你想装扮的竹节人吗?
(生仿说)
师:刚才我们细细品评文字,发挥想象,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竹节人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还有让你们觉得有趣的地方吗?
生:作者在写斗竹节人的时候十分夸张,很富有想象力。比如第14、15 自然段,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我还等着看一场精彩大战的上演呢!没想到那个看似威风凛凛的竹节人外强中干,闹了个乌龙,真是好笑。
师:你看这位同学读进文字里面去了,而且他还跟大家分享了他读这两段文字的情感变化,从满怀期待到意外搞笑。能请你再读一读,把你的情感变化读出来吗?
(生朗读第14、15 自然段)
师:我们要像这位同学一样进入课文的情境,发挥想象,体会出情感的变化,才能感受到玩的乐趣。再来看看接下来的文字。
师:男生读“黑虎掏心”部分,女生读“咚锵”部分。
师:读着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生:很紧张。我仿佛看到了两个竹节人在激烈地打斗,他们都使出了自己的绝招。周围有很多观众在喝彩,在给他们打节奏助威。
师:你呢?
生:很激动。我感觉我的竹节人正在战场上搏斗,对方上攻,我方就来一招黑虎掏心;对方倒下,我方再来一招泰山压顶。终于把敌人打倒在地,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在喊“加油,加油”。
师:看啊!同学们发挥想象、调动情感,就从这精练的、富有节奏感的文字中看到了丰富的画面,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再一起读一读。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从竹节人的创意装扮和竹节人的夸张打斗中感受到了乐趣,可是你们要知道这竹节人就是我们自己做的小玩具啊!引读——
(生齐读第1、2 自然段)
师:这叱咤风云的战场实际上就是几张破课桌啊!引读——
(生齐读第5、6 自然段)
师:读到这里,你明白这传统的玩具为什么会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了吗?
生:因为这些孩子富有童心,而且富有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创造了生活的乐趣。
生:因为只有充满情趣的人才能体会到简单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后面还写到了竹节人被老师收走了,老师也在津津有味地玩,说明这个老师也不古板,而是非常可爱的,也说明竹节人不光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每一个拥有童心的人都会喜欢玩。
师:是啊,童心之乐、智慧之趣充盈在文字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别样的乐趣。同学们,跟刚才制作指南不同,这次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我们是怎么读的呢?
生:我们要走进文字里面,想象画面,甚至好像跟着他们一起做竹节人,一起玩竹节人,就能体会出玩竹节人的乐趣。
生:我觉得还要去品一品课文的语言,不能快速读过去知道意思就算了。可以一遍遍朗读,感受里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体会一下这样写好在哪里。
生:有的时候还需要前后文联系起来思考一下,看作者是怎么把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写得那样生动有趣的。
师:这几位同学把自己阅读的体会很好地表达了出来。古人讲披文入情,就是要我们学会进入文字所构筑的情境中,发挥想象、调动情感,和作者一起欢喜、一起紧张、一起遗憾,这就叫产生共鸣。当然更高层次的读者,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还会品鉴文章的语言,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这种阅读方法我们称为文学欣赏式阅读。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阅读目的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读。那么任务3 又该采用怎样的阅读策略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师:竹节人这种玩具跨越时代,魅力无穷,至今仍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来看一条小视频,一位小朋友的课桌上也出现了种种创意竹节人。课后请同学们也设计出自己的心目中的竹节人英雄,用指南或小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制作方法。
师:文中出现了很多四字词语和生动语句,不完全理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查查字典,然后把它们积累下来,灵活运用到你们创作的竹节人争霸赛的解说中去。
【评析】
我们可以从《竹节人》(第一课时)教学中窥见“双线组元”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以单元语文要素为轴心展开教学过程
作为统编本教材中最后出现的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之一,本单元要让学生建立起“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相匹配的阅读方法”的大概念。上课伊始,任老师进行了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经验的唤起和勾连,将对已经学过的速读策略的实践检测与阅读新课文《竹节人》把握主要内容的目标融合起来,其实也渗透了把握文章概要可以采用速读法的意识,这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高度关联的。接着,围绕“写竹节人制作指南”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两大学习任务,引领学生经历“信息提取式”阅读和“文学欣赏式”阅读的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不同的内容,采用适当的阅读方法”的阅读策略。整个教学过程打破了语文教学的一般程式,紧紧围绕对阅读策略的需求唤起、深度实践、体验类比、反思总结而展开,充分体现出策略单元的教学独特性。
二、以学生自主发现为原则组织教学活动
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往往会出现的最大问题在于“把方法当成知识教”,要么将策略作为知识附加于文本内容的学习之上,要么对策略进行机械训练获得策略掌握的假象。策略是在主动寻求、尝试发现,不断理性思考、调整完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习得的,离开真实的问题情境和策略需求,离开切身的实践反思和多重迁移,不触及学习者元认知心理层面,策略将无从获得。在本课教学中,任老师总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要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推进教学,让学生在支架的启发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又通过群体学习记忆的汇聚、提炼,揭示阅读方法,借助概念帮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对阅读策略的认知。任老师还善于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营造不同的阅读氛围,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阅读过程体验的不同,在感觉的对比中发现阅读策略与学习任务的适配性。
三、以多元有机融合为策略实现素养提升
阅读策略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但不能涵盖单元整体教学的所有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的综合提升呢?任老师巧妙地采用了“以一带多”“一举多得”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提取了信息、理顺了思路、进行了鉴赏、学习了表达、体验了乐趣,最终也习得了方法。作为本单元教学的“定篇”,这个课时对阅读策略的学习进行了精心的过程设计和精到的点拨指导,体现出单元整体教学“教结构”时“缓进”的节奏,有助于为阅读策略的后续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后面“用结构”时的“变速”和“变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单元整体教学的长程来看,学生始终是在当下学习的元素融合和前后学习的结构融通中实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