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健康福利养殖技术研究与探讨

2022-12-14张志敏朱育星陈彬龙王思芦赵金刚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龄犊牛牦牛

张志敏,朱育星,陈彬龙,王思芦,志 莉,赵金刚

(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凉山州的木里、盐源是藏族彝族主要居住地域,在本区域的高海拔地区,牦牛是少数民族群众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和主要的经济来源[1]。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这些地区养殖观念与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处于半脱节状态,加之过度放牧,植被草场退化[2]。农牧民重放轻管等问题,导致这些区域农牧民的牦牛养殖长期处于夏季低成活、秋季长膘慢、冬季消瘦快、春季死亡多的恶性循环中,本内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牦牛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利用方面展开应用研究,利用研究效果发挥示范作用,达到以提升基层农牧技术服务人员、广大农牧民,对改善牦牛生活条件后生产效益得到提高的认识,目的逐步接受并采取人工干预的调节办法,破解长期困扰农牧民牦牛养殖低效、低收益难题[3-4]。

1 牦牛养殖现状

我国牦牛的养殖主要集中在青海和西藏地区,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不仅促进了地区牦牛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牦牛的数量。在我国的西藏和青海地区,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温差条件为牦牛的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使该地区的牦牛养殖成为畜牧业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提高了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牦牛对外界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很适合在高原地区生长,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使得牦牛的肉质鲜美,并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3]。为此,应该加大对牦牛养殖技术的研究。西藏和青海地区很适合牦牛的养殖,拥有天然的草场,并且草场面积广阔。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和青海地区加大了牦牛养殖的力度,地方政府出台了各项优惠的措施,鼓励养殖户从事牦牛养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海和西藏地区牦牛产业的发展[4]。但是有些养殖户的养殖技术不科学,饲养管理比较粗放,导致牦牛抗病能力需要强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加强对中小规模牦牛养殖场的监督管理,政府出台政策对中小规模牦牛养殖场进行适当扶持,重视对牦牛养殖先进技术的宣传,培养高素质的畜牧养殖管理人员,适当增加牦牛养殖的资金补贴,保证中小规模牦牛养殖场有更多的销售渠道。

2 母乳营养对牦牛幼龄阶段消化道与健康的作用研究

因牦牛品种的特点,适应生活环境寒冷的需要,牦牛生长周期长,体成熟在自然状态下达4~5年,因此,幼龄期(1岁内)哺乳时间长,如果此期不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使母牦牛、幼龄牦牛生活环境条件得以改善,幼龄牦牛能够获得充足的母乳,消化系统发育良好和健康,在以后冬春季的恶劣环境中的适应力得到一定的增强,可有效减少死亡[5-7]。因此,让更多的农技服务人员和广大农牧民认识掌握此类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在冬春季严酷的环境条件下,母牦牛、幼龄牦牛身体时常处于发病的临界点,牦牛的体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现象。首先是炎症因子导致呼吸器官在高海拔条件的功能衰退,消化道稳定状态发生紊乱,肠道微生物发生结构性变化,导致肠道紊乱加重而失衡,继而发生慢性顽固性炎症反应。幼龄牦牛,甚至成年母牦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表明肠道内微生物处于失衡状态,出现发烧后又致使哺乳或采食减少,并出现消化酶活性的降低,而此时,幼龄牦牛又急需营养物质支撑抗炎细胞大量增殖[8-9]。因此,母牦牛在哺乳阶段的环境条件改善与必须营养物质的供给成为幼龄牦牛存活和健康成长的根本。

牦牛乳汁是幼龄牦牛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食物,牦牛乳中的高脂肪等营养物质是幼龄牦牛出生,乃至整个哺乳期生命所必须的。牦牛出生后,要应对高海拔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所引发的炎症挑战,母牦牛和幼龄牦牛生活环境的有效改善,可以妥善有效的应对这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使幼龄阶段的牦牛能够获得足量的母乳养护。牦牛母乳中除了高脂肪等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维持机体健康,调节免疫稳定。肠道是牦牛机体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以及信息交流的枢纽,是影响牦牛健康的重要因素[10]。牦牛乳中还蕴含有益生元(益生菌的食物),能够促使肠道微生物平衡,而且,牦牛母乳中活性蛋白通过刺激胰高血糖素样肽的分泌,可以促进幼龄牦牛的小肠生长和成熟,维持肠道粘膜结构的健康。牦牛乳中含有的幼龄牦牛生长所需的营养和能量物质,在高海拔的多变环境中,当幼龄牦牛处于应激状态中,就非常需要此类营养与能量物质,用于维护正常的生理活动及免疫反应[11]。同时,牦牛母乳为幼龄牦牛机体免疫系统及肠道微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幼龄牦牛获得健康生长的基本营养保证。

3 福利化营养助推牦牛生态化生产

通过对牦牛哺乳期福利条件改善与营养重要性的研究探讨,明确了良好的牦牛生产周期、幼龄牦牛的生活环境改善对健康高效生产所发挥的关键作用[12]。由于牦牛群体健康是决定农牧民实现经济收益的根本,因此,在牦牛其他阶段的生产过程,特别是冬春季需要由重牧轻管向牧饲并重方向转变,在饲养阶段,除了给予足够的营养物质外,还须对牦牛群定期补充含有适合牦牛消化特点,适应牦牛在高海拔环境中生存的含有微生态的高能量补充饲料,通过利用牦牛消化道的厌氧环境条件,使牦牛在冬春季采食的饲草料经过瘤胃的水浸,真胃的有机酸酶解等过程,营养吸收更充分,保证牦牛消化道内环境稳定的同时,使牦牛在维持机体代谢方面得以及时补充[13]。足够的微生态补充后,牦牛在夏秋放牧阶段的粪便等排泄物中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草场微生态结构是有益的补充和优化,对草场的进一步生态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4]。

4 牦牛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分析

4.1 牛舍建设

牦牛的养殖主要以放牧为主,在放牧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科学化和生态化的原则,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放牧地点,并且采取合理的分布方式,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15]。此外,在牦牛养殖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好牛舍的搭建工作,合理的选择圈舍位置,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和地势平坦的地区,同时环境干燥,远离居民区和污染区,为牦牛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2 牦牛选育

针对种公牦牛的选择,应该保证牦牛的体型健硕,并且有良好的基因,能够大大促进牦牛生产性能的提高,增加牦牛的养殖效益。在品种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种公牦牛体重标准,选择生产性能良好和体重适合的牦牛,保证品种的科学性,促进牦牛的生长。在牦牛2~3周龄时,结合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再进行体重的选择。针对母牦牛的选择,在在牦牛养殖的过程中,选择优良的母牦牛品种可以提高牦牛的养殖质量,将其和公牦牛进行交配之后保证后代的优良。另外,选择 不同类型的牦牛进行交配,能够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达到品种的优良,促进牦牛产业的发展,为了保证犊牛的生长质量,需要做好后期的驯化工作,才能提高养殖的效果。

4.3 合理放牧

做好牦牛饲养管理工作可提高牦牛的养殖质量,要结合牧场的条件和气候条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放牧时间一般为夏秋、冬春两季,即夏秋(暖季)和冬春(冷季),应做好各个季节的放牧工作[16]。一般情况下,牦牛的牧场主要集中在高山草地。

针对春季放牧,春季之后气温逐渐的回升,把控好放牧时间,在每天放牧之前,可以喂食牦牛一定量的枯黄牧草,之后再让牦牛进食青绿饲料,如果是先发芽的青草,最好不要让牦牛食用,否则可能出现腹泻的现象。针对夏季放牧,夏季的气温比较适合,并且牧草比较丰富和鲜嫩,该时期是最佳的放牧时期。夏季放牧能够提高牦牛的体力,提高牦牛的交配能力,提高生产性能。因为夏季的温度比较高,尽量选择在凉爽的地区放牧还要做好牦牛的防蚊虫叮咬工作,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概率,保证牦牛的肉质。

针对秋季放牧,秋季是牦牛长膘的主要季节,也是为冬季做好准备的季节,该季节的天气比较凉爽温度较低,牧草逐渐变黄,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适口性都在逐渐降低,为此,养殖户应该选择优质的草场地去放牧,延长放牧时间。针对冬季放牧,冬季是牦牛体重增长的关键时期,做好该时期的放牧时间的选择,如果天气晴朗,可以在距离比较远的地区放牧,如果天气不好,应该在比较近的草场放牧,一旦遭遇大雪或者大风天气,要为牦牛提供适合的饮水,控制好水温,否则会造成妊娠期母牛的流产,将水温控制在15~20 ℃。还有,产奶牦牛不能空腹饮水,否则会影响牦牛的产奶量。针对公牦牛,要做好放牧工作,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适当补充骨粉能够提高牦牛的整体免疫力。针对犊牦牛,必须做好后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出生之后的犊牛的胎液让母牛舔食干净,提高牦牛的成活率[17]。在犊牛生长的过程中,其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在夏季做好牛舍的通风工作,在冬季做好牛舍的保温工作,防止犊牛出现应激反应,促进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4.4 饲养管理

养殖场要做好冬季的补饲工作,因为冬季草场开始逐渐的变枯黄,不能满足牦牛的饮食需求,做好该时期的补饲工作很关键,采取科学的补饲方案,避免影响牦牛的长膘。在补饲过程中,结合牦牛的身体状况以及对营养的需求采取不同的补饲方案,提高补饲的效果。为了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在犊牛养殖期间,尽量的喂食母乳,不仅能够保证母牦牛的身体健康,同时可以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在牦牛2周龄之后,可以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进行饲喂,在犊牛6月龄之后,可以断奶,断奶之后工作人员要及时的做好补饲工作,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也能控制营养过剩而影响犊牛的生长。牦牛养殖中,要做好出栏管理工作,当牦牛长到一定的体重之后,可以达到出栏的标准,还要结合市场情况确定具体的出栏时间。

针对要做好养殖场的消毒管理工作,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不重视消毒管理,很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和蔓延,增加了牦牛患病的概率,不利于牦牛的健康生长。在进行免疫接种中,牦牛患病概率不高,但是为了减少发病率,要做好牦牛的免疫接种工作,结合地区牦牛产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提高接种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选择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接种,免疫效果显著,还要做好养殖舍的消毒工作,否则可能出现肠道寄生虫疾病,直接影响牦牛的健康成长。另外,做好圈舍的卫生清洁工作,为牦牛的生长提供干净的环境,避免细菌的滋生。养殖户还要注意观察牦牛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采食异常,要及时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3 小 结

通过牦牛母乳对幼龄牦牛影响的研究,探索改善牦牛哺乳期和幼龄牦牛生活环境条件对牦牛生产的关键作用,牦牛群体生存、生活、生产过程中对高海拔条件下微生态平衡和高能量饲料补饲的作用,做进一步研究。通过转变生产方式,采取人工干预调节牦牛各阶段的健康管养生产,实现牦牛不同阶段相应的环境改善,营养加强等福利健康生产的目标,逐步达到生态化高效产出的经济获益目的。

猜你喜欢

幼龄犊牛牦牛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浅谈幼龄动物的营养与免疫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