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空间均衡与居住融合的互动关系研究

2022-12-13陈杰茆三芹

社会科学辑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区公办生源

陈杰 茆三芹

一、引言

学区房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2021年全国两会上,国家领导人首次主动谈到学区房问题〔1〕,全国媒体声讨学区房的温度迅速升高,众多重要媒体多次发文呼吁加快治理学区房问题。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专门提出要求,“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2〕。学区房现象的本质是义务教育不均衡在居住空间上的物理表达,因“择校”而催生“择房”。学区房不仅意味着公共资源的资本化,更意味着优质公共服务被少数高收入阶层依靠经济资本优势垄断,代表着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分配,进而还关系到财富的代际转移、社会流动等重大问题,并从根源上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

然而对于学区房乱象,传统观点认为,只要实现了投入的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就能实现,择校热就会大大降温,学区房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这种看法体现出其对教育实际情况和产出规律的特殊性了解得不够深入。一方面,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和倡导均衡发展新理念的推行,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投入均衡化水平已经比较高〔3〕,有研究证明我国城市学区房溢价更多来源于家长对学校的主观质量评价;〔4〕另一方面,大量研究证实学校升学率高度依赖生源质量。〔5〕这意味着,如果不实现生源均衡化,打破优质生源扎堆的现状,教育资源投入均衡化的力度再大,都无法实现教育产出均衡化,也就无法从根源上消解择校热及其衍生出来的学区房乱象。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6〕消除学区房乱象所代表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顽症是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

从理论层面识别教育不均衡与居住分异的内在关系,透彻地了解“生源—升学率—学区房”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对从根本上治理学区房乱象十分重要。为此,本文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包括借用布尔迪厄资本的多样性形式、转换理论与场域概念〔7〕,以“学校资本”为主要概念支点,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说明“升学率差别—生源差别—学校资本差别—升学率差别进一步扩大”的教育不均衡内生正反馈机制;接着嵌入学区房的市场出清机制,指出“择房以择校”机制会同时扩大教育不均衡和居住分异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借助上海新近发布的优质高中“名额到区又到校”的中招新政方案,具体阐述如何通过建立“学校资本—升学绩效”之间的负反馈机制,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减缓居住分异。

二、文献回顾

本文所称的“不均衡”,关注机会或结果的非均等化分布,本身只是一个实证性描述。我们避免使用“不平等”这个说法,因为后者往往带有强烈的伦理价值批判,是规范性地将机会或结果的分布与某种先验的道德理想化中的分布进行对比。〔8〕只要是教育机会或结果在阶层或空间上的分布存在非均匀、非均等现象,都在本文所称教育不均衡的范畴之内。

(一)教育不均衡、教育分层与择校

教育机会与教育结果在社会阶层中的公平分配状况,不仅是一个社会公平正义程度的重要标志,也关系着社会阶层的流动,是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经济产出效率也至关重要。〔9〕对于教育不均衡现象产生的机制以及如何治理的研究一直是社会科学的重要议题。〔10〕

1996年,科尔曼等向美国国会提交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该报告是教育不均衡研究的里程碑式成果,系统地揭示了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多取决于家庭背景和同伴因素,学校资源投入的差异性在其中的作用有限。科尔曼等人由此重新界定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其不局限于教育资源的均等投入,也包含了对教育结果均等的重视,强调要让学生免受因家庭出身和社会环境不同所带来的起点不平等的影响。〔11〕该报告有力地推动美国政府将公立教育资源大幅度向弱势人群倾斜的“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即以“为了平等的反向歧视”的补偿原则来实现各阶层教育机会均等化的运动。詹克斯和胡森都支持科尔曼将教育结果均等化作为教育机会均等化的最终归宿或重要内容的看法。〔12〕赫克曼也指出,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进行投资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兼得。〔13〕

然而,鲍尔斯与坚提士提出了教育制度与经济制度、社会关系相对应的符应理论(correspondence theory)。该理论认为,教育体制既是社会关系与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产物,又在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不平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下,他们对仅通过“平等教育”方案解决教育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问题表示悲观,认为学校会不停地再生产社会不平等。〔14〕拉夫特里和豪特通过分析爱尔兰的数据发现,国家教育资源总供给的增加并不能自动让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下降。他们提出“最大化维持不平等”理论(MMI),认为社会较高阶层对教育需求未达到饱和之前,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性都不会因为教育扩张而缩小。〔15〕卢卡斯则提出“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EMI),认为较高社会阶层会一直努力保持对较低社会阶层的教育优势,即使量上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下降,质上的教育不平等仍然长期存在,教育群分现象会稳定持续。〔16〕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教育分层,内嵌于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中。文凭制度、精英教育理念、重点学校制度、教育分流和教育分轨制度(如区分职业教育和普通学历教育),都在内生强化教育机会与结果的不平等。〔17〕但教育不平等从根本上来说,首先来自家庭起点的不平等。科尔曼报告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把资本概念扩展到“所有的权力形式”,并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个人通过有效动员社会关系网络能够获得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并关注社会资本在各种场域中的作用。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是社会阶级关系再生产的重要而隐秘的机制,父母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资源的获得起到关键性影响,社会资本对后两种资本的效果起着增效器的作用;在教育场域内三种资本的相互转化,不仅实现了社会阶层的代际再生产,还通过推高教育场域的进入壁垒,固化和极化社会阶层。〔18〕

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情况下,择校行为是人们的理性选择,但社会各阶层对择校的心态与出发点不尽相同。对于希望维系自身阶层优势的上层阶层而言,利用资本优势实现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是其对其他阶层进行排斥的手段;对于具有“地位恐慌”或“中产焦虑”的中层阶层而言,择校让子女获得优质的教育机会是其维系自身阶层不滑落的重要保障;对于期待改变命运的下层阶层而言,择校是其家庭甚至家族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少数通道之一。〔19〕科尔曼曾提出,若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高,同时父母与其他家长、教师以及社区和社会关系网络中其他人之间保持紧密的交流,父母的社会资本在子女教育成长过程中就会体现出一种网络结构上的“社会闭环”(social closure)。〔20〕择校作为一种自选择行为,会在特定阶层内部强化共享社会资本的闭环关系,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内增强共享社会资本对同阶层子女的正外部性,而对其他阶层形成屏蔽和排斥。

计划经济时期,受平均主义政治理念的影响和基于单位制的居住模式,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不是很普遍。尽管也存在因重点学校制度和学轨制度所造成的基于教育的社会分层机制,但一般认为这段时期内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总体不太高,并有下降趋势。〔21〕然而,在1978年之后,随着经济模式向鼓励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转型,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出现分化,同时重点学校制度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加剧作用进一步显现〔22〕,教育机会在不同阶层中的分化越来越显著。〔23〕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将“就近入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入学的法定原则,结合城镇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房择校逐渐成为获得优质公办教育机会的主要途径。

(二)以房择校与居住空间分异

以房择校是迁移自由和住房市场化情景下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理性反应,“孟母三迁”,古来有之,但与住房资产化结合,就产生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本化现象(即学区房溢价)。〔24〕对几乎所有实行就近入学政策的国家来说,以房择校、教育资源资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居住群分现象是各国遇到的普遍性难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国际上关于教育资源资本化的实证文献十分丰富,国内的相关实证文献近年来也大量涌现,在多个城市,均一致性验证了学区房溢价的存在性,这意味着家庭财力或获取学区房能力的差别,是能否获得优质教育机会的重要筛选器。〔25〕当学生的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校选择时,教育群分现象也就越来越明显。

所谓群分或分异,是指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人群在物理空间或社会空间中聚集,而与类型不同的人群处于隔离、无接触状态。〔26〕本文中的教育群分是指,在同一个学校中,家长的阶层高度同质化,但在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家长的阶层高度差异化。如一项基于北京中小学学生的研究发现,住房商品化改革初期,学区房现象还不是很普遍,同学圈子异质性程度较高,但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以房择校现象日益普遍,同学圈子的异质性程度越来越低,家庭背景相似程度越来越高。〔27〕教育群分,不仅意味着教育不公平、社会隔离和低收入群体陷入持久的贫困陷阱〔28〕,站在全社会人力资本生产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不经济的。具体来说,教育群分情景下,把投给高收入家庭孩子的等量教育资源转投给低收入家庭,可以带来更高的社会收益,即对低收入家庭教育投入的边际产出更高。〔29〕

在以房择校的过程中,居住群分或居住分异现象也随之出现。居住空间分异的实质,是对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社会资源的争夺导致不同禀赋、不同偏好的人群聚居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居住空间分异的加剧,也是当前中国城市社会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改革开放前,住房由单位和政府提供,加上户籍和就业相关制度对人口迁移的限制,造成中国城市居住空间高度均质。〔30〕改革开放以后,住房商品化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城镇化的兴起和户籍管控的放松,使得人们自由迁居成为可能,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和财富日趋分化相结合,快速形成复杂多样的居住空间分异。〔31〕中国城市的居住空间格局因为城市更新也出现了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绅士化(gentrification)现象,即内城改造导致区域内土地和住宅价格提升、低收入家庭被迫外迁、中产及富裕家庭迁入的现象。吴启焰等学者还指出,教育资源的改造与重新布局也是造成中国城市居住空间格局变迁的重要原因,并将这个现象命名为“教育绅士化”(Jiaoyufication)。〔32〕尹上岗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教育资源质量对住房价格的影响超过房屋的区位条件和建筑环境等,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城市住房价格最关键的因素。〔33〕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资本,不仅通过教育机制带来社会阶层的代际再生产,还推动中国城市向教育资源、社会阶层和居住空间的互动循环与固化锁定的方向发展。〔34〕

现有文献已对择校行为的经济社会效应做了很多论述,也对学校之间绩效差别如何推动择校热给予了丰富说明,但从机制上阐明择校行为如何对学校教学绩效产生影响的理论研究还很少,关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与居住空间分异互动机制的理论研究也比较缺乏。本文尝试通过理论建模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三、教育不均衡引发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分析

本部分借用布尔迪厄的资本的多样性形式、转换理论与场域概念,阐述学生群体的“家庭资本”如何在教育场域内转化为“学校资本”,进而对学校升学绩效产生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论证生源差异与学校升学绩效差异之间的正反馈机制所引发的马太效应,由此说明以房择校行为加剧居住空间分异的过程机理。

(一)生源差别与学校绩效差异的正反馈机制

参考现有文献,我们把学生个体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方面:(1)家庭资本,包括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家庭经济资本能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居住环境,以及能实现对优质但高价的课外教育资源的占有。家庭文化资本则表现为父母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辅导,或让孩子更早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学习技巧,以及家庭对教育文化资源有更好的鉴别力和品位。〔35〕家庭社会资本则能让孩子有更多机会识别和接触到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与学校教师建立更好的互动关系。〔36〕(2)个体素质,主要指学生的智商、学习能力、内在驱动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自制能力等方面的品质特性。(3)学习氛围,主要包括同伴效应、师生关系和学校整体学习氛围等,其中同伴效应尤为重要。〔37〕(4)学校资源,主要包括学校教学设施、教师资源配置与教学水平等。

家庭资本和个体素质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学习氛围属于群体环境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但它同样受家庭资本的间接影响。例如,如果同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家长为其子女提供大量的课外辅导,其子女的学习成绩提高,其他家长也会效仿。学校资源也会受到学生家庭资本的影响。例如,部分社会资本丰富的家长能够协助学校获得更多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的支持,有助于学生学业表现的提升。此外,家庭资本较高的父母会对学校,包括校长和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期望,并通过其社会资本施加压力,迫使学校善待学生以及教师加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学投入度。〔38〕同时,学校资源也可能受到学生个体素质的影响,即师资与生源之间存在内生性。当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升学无望时,成就感缺失,很可能失去继续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性。〔39〕

我们通过图1具体阐明家庭资本转化为学校资本,进而影响学校绩效的过程机制。图1中,某校某届学生个体与左侧的外圆形对应,学生个体在学业方面的四个影响因素与内圆的四个象限对应,该校与右边方框对应。可以认为,同校同届学生的学校资源相等,因为在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配置上他们享受同样待遇。①这里没有考虑年级内部学习氛围与师资配置的差异,即同一年级分“快慢班”的情况。一方面,当前各地教育局一般都严禁分“快慢班”;另一方面,进一步细分年级内的差异并不影响本文的主要推论。C0表示学校软硬件(包含校风、学风、硬件设施与师资配置等)对学生的“本底影响”,可以假设,政府教育部门在教育投入方面均衡化的努力让软硬件对所有学校的本底影响都相等。Ci表示该届第i个学生的家庭资本对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S表示学校软硬件和所有学生对学校场域环境施加影响的总和,是学习氛围和学校资源的完整联合物化,在本文中称其为学校资本。显然,学校资本是基于空间外部效应的俱乐部式准公共产品,均等地影响当届每名学生。当政府教育部门无法做到生源均衡化时,各校的学校资本不尽相同。Pi表示第i名学生的学业表现,是影响该学生学业表现的四个方面因素的正函数。Q指学校该届的教学产出绩效,与学校该届学生的升学率成正比。

图1 生源对学校升学率的影响机制

从图1可以看出,当某校某届家庭资本和个体素质较高的学生越多,学校资本就越高,越能正向促进学习氛围与学校资源的优化,这就直接提升了学生的学业表现。学生学业水平越高,学校的升学率自然就越高。于是,“家庭资本优势→学校资本优势→升学绩效优势”的传导链形成。

不同学校下届学生家庭资本的差距取决于本届学生升学率的差距。假定所有学生家长同等关注子女的教育及升学机会,但竞争入学机会的概率与家庭资本正相关。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入学竞争方式不同。公办学校就近入学,主要通过学区房机制竞争家庭经济资本;民办学校主要竞争的是家庭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已有研究证实家庭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往往与经济资本正相关,并相互转化。〔40〕因此,本部分先不区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

由于每一届学生数量固定,资本雄厚的家庭通过竞争让子女入读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导致升学率较低学校的学生家庭资本均值进一步下降,双向作用拉大了学校间学生家庭资本的差距。如果不加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之间的升学绩效差距将逐步扩大,产生“生源差别—升学绩效差别—生源差别拉大—升学绩效差别再放大”的马太效应。

总体上,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均服从“生源—学校资本—升学绩效”的正反馈演化路径,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办学校因办学条件较好产生了一定的升学率优势,吸引到更多的好生源,积累了较高的学校资本,进而扩大了升学率优势,呈现出“升学绩效差别→生源差别→学校资本差别拉大→升学绩效差别再放大”的正反馈过程。民办学校起步较晚,在升学绩效上没有优势,但通过营销和个性化办学风格吸引到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较高的父母,积累起与公办学校不同的学校资本〔41〕,这同样对提升升学绩效有很大作用,实现了“生源差别→学校资本差别→升学绩效差别→生源差别拉大”的正反馈过程。

(二)住房市场与“教育市场”联动

如果把对优质教育机会的竞争看作一个教育市场,那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市场出清方式有很大不同。民办学校教育市场出清的实质是学生家长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竞争。以房择校的入读方式导致公办教育资源在房价上的资本化,其在公办学校“生源—学校资本—升学绩效”的正反馈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也直接导致了基于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居住空间分异。在分析了家庭资本影响学校绩效机制的基础上,本部分嵌入学区房市场出清机制,对教育空间非均衡的自我增强现象的理论机制作进一步阐释。

本文重点关注学区房的市场出清,因为学区房市场出清了,非学区房市场也就自然出清。设定在优质公办学校A对口的学区内,住宅套数HT是固定的,该学区一套带有有效“学位”的住房对应一名子女入读学校A的名额①为了抑制学区房炒作,近年来多地教育部门出台政策,规定对口学区的房子每5—6年才有一个“学位”,如果该“学位”在这期间被使用过,新买入的业主将不能再凭房本让子女入学。,学校A每年招生人数恒定为NA。②受场地限制,学校的招生规模有限。对于热门学校来说,招生人数普遍早已达到最大可入读数,因此可以认为其招生规模固定不变。若要确保子女在t期入读优质学校,准新生家长必须在t期到来之前买到学区房。③多地教育部门规定,如果有入学资格的孩子人数超过学校当年的招收名额,按购房先后顺序安排其入学。考虑到学生家长一般会提前购房,因此采用t-5这一时间对学区房市场出清进行分析。④购买时间提前5年的设定只是为了简化分析。一方面,学区房价格较高,但居住舒适度一般不高;另一方面,因为“租购不同权”,学区房租金收益率不高于普通住宅。〔42〕因此,提前持有学区房的机会成本较高,家长一般不会太早购入。但对于热门优质学校,提前购房时间不足可能导致不能入读的风险加大,所以设定家长提前五年购入学区房比较合理。为了便于阅读,下文将分析时间简写为t。成交量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博弈,我们从分析买卖双方的心理入手,推出学区房市场的出清机制。

从需求角度看,在任何一期,市场上有效学区房的潜在需求量为随着报价的提高而减少;随着优质学校上期升学率相对普通学校的优势比qt-1升高而升高,优势比的上升进一步激发了准新生家长让子女进入优质学校的动机,即:

每年优质公办学校招生名额固定,又按照“先来后到”的规则来排定入学次序,因此当期学生家长对学区房的意向报价随着成交量的增加而降低。成交量达到招生名额后,再购入学区房不能保证子女入学,学区房报价会快速暴跌。如图2所示,在达到招生名额时学区房需求曲线发生弯曲,前后的需求价格弹性发生较大变化,达到招生名额之前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之后需求价格弹性很大。

图2 学区房市场的出清

本文对学区房需求曲线的设定更加接近现实,丰富了人们对特殊商品需求复杂性的认识。此外,一般供需分析设定供需均衡是瞬间完成的,但本文设定需求的释放是有时间顺序的。越早进入市场的家长越想早点锁定学区入读资格,意向报价越高;越晚进入市场的意向报价越低。此外,买方还会根据成交量调整意向报价,因为交易的达成具有外部性,会影响所购商品的内在价值。本文的分析强调了住房交易价格、交易量要关注时间维度上的影响因素。

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住房需求有自住和投资两种,本文将投资需求进一步划分为财务投资需求和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学区房自住性功能不强,如果没有学区加持或学区具有不确定性,学区房的内在价值会大幅下降。近年来,多地采取“先来后到”“多校划片”等入学政策,目的是增加学区对口的不确定性,使学区房的价格受到很大冲击。〔43〕这说明学区房的本质是住房的“金融化”,与公共服务资本化、教育金融化相结合,都是现代化进程中“日常生活”金融化的体现。

从供给角度来看,在任何一期,业主们的出售意愿随着买家报价的上升而提高;随着优质学校滞后一期的升学率相对优势qt-1升高而降低,因为业主预期未来学区房将会增值,即:

这里同样设定供给的释放有时间顺序,越早进入市场的卖方,或由于现金流约束或由于对学区房的未来价值不看好,心理价位越低;越晚进入市场的卖方,心理价位则越高。这样,我们也从时间维度重新阐述了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买方报价在成交量达到招生名额后会暴跌,但是由于学区房“超卖”(如果可能)对卖方并没有损失,不影响其心理价位,所以供给曲线在达到招生名额之后不会发生弯曲。成交量达到招生名额后,买方的购买意愿下降,但潜在卖方的心理价位仍然很高,因为可以继续持有,下期再出售。所以,任何一期学区房的成交量超过招生名额的可能性都很小,成交量总是在招生名额附近震荡,不会多很多,但也不会很少。①在实际生活中,一所学校可能对口多个小区,一个对口小区学区房的成交量在特定年份会发生波动,但从整个学区和长期来看,成交量还是相对稳定的。

如图2所示,在当期供给曲线上,达到招生名额时的成交价格就是学区房在本期的出清价格。如果本期优质学校升学率的相对优势扩大,下一期学区房的价格预期会上涨;如果本期优质学校升学率下滑,来年学区房的价格则可能下降。

(三)“以房择校”引致居住空间分异

根据家庭经济资本的不同可以将学生家庭分为三类:(1)拥有丰富经济资本的家庭(A类),会选择购买学区房让子女获得入读优质公办学校的名额;(2)经济资本比较匮乏的家庭(B1类),无法轻松负担购买学区房的花费,或认为不值得,购买非学区房让子女入读非优质公办学校;(3)经济资本更加匮乏的家庭(B2类),购房有困难,或认为不值得,租赁房屋让子女接受当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入读非优质公办学校。图3揭示了三类经济资本存在差异的家庭在“以房择校”机制作用下产生的居住“双重分异”现象,即空间和住房产权分异。需要注意的是,B2类家庭与A类和B1类家庭在居住空间上存在混合。横坐标代表生源数量,纵坐标代表学生的家庭经济资本。假设总生源数为NA+NB1+NB2,优质公办学校当届只招收NA名学生,对口学区恰好能为当届新生提供NA套学区房,只有当家庭经济资本高于SA,min时,才有能力购买学区房。设定每个家庭的住房面积相同,那么标准化后的PA,min就是学区房的单价。剩余的NB1+NB2个家庭只能选择让子女入读非优质学校,其中NB1个家庭买非学区房,该部分家庭的平均经济资本为----SB1,对应非学区房的平均房价是----PB1;NB2个家庭租房,该部分家庭的平均经济资本为----SB2,对应的平均租金是----RB1。

图3 学生家庭经济资本与居住类型的对应关系

现实中,由于存在民办学校的竞争,很多高经济资本家庭会选择让子女入读升学率高、办学特色鲜明的优质民办学校。例如,2020年之前上海的民办小学和初中相对公办学校占据压倒性优势。在此情况下,优质公办学校相对非优质公办学校的优势并不是很大,不太可能出现图3中“分离均衡”的情境,即买得起学区房的家庭的最低经济资本也比购买非学区房家庭的最高经济资本高,或学区房最低价格也比非学区房最高价格高的情境。

然而,自2020年春起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公民同招+民办超额摇号”的基础教育阶段招录政策,虽然出发点是希望达到生源均衡,有其价值和必要性〔44〕,却让很多家庭不敢冒险摇号热门民办学校,而纷纷转投优质公办学校。根据各地新闻媒体、自媒体和民间网络的信息反映,该政策反而导致不少地方的学区房尤其是九年一贯制学区房的热度迅速增加。〔45〕一份基于上海的最新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民办学校失去生源优先挑选权后,优质公办学校学区的住房溢价进一步扩大。〔46〕这与图3所刻画和预测的情境十分接近。

将图2与图3结合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用“六年一学位”“先来后到”等办法不仅无法从源头上解决学区房问题,反而会加大学区房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抬高学区房价格;二是在教育失衡未解决的背景下,贸然推进“租购同权”,只能将天价学区房转为天价“学区租”,可能引发更多社会问题,如原本能租住在学区的居民因学区租金涨价被挤到边远郊区,加剧居住空间分异。

四、教育均衡引导居住融合的可能实现机制

当教育资源存在空间分布不均时,择校是人们的理性选择。如果仅限制公办学校对生源的筛选,而不限制民办学校对优质生源的“掐尖”,那么民办学校很容易形成对公办学校生源的压倒性优势。以家庭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为基础的“教育分层”加剧,父辈的阶层分化将很大比例通过教育机制传导到下一代。就民办学校而言,即使不考虑家长背景,学生完全以分数或个体素质竞争入学机会,看似公平,但这种公平仅仅是机会公平。客观事实是,家庭资本会显著影响子女的学习能力和个体素质。如果起点不公平,过程再公平结果仍然不公平。结果的高度分化会造成阶层流动性下降,导致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教育结果失衡的根源在于生源失衡。在治理教育失衡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公民同招+民办超额摇号”等政策遏制民办学校的生源“掐尖”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充分;增强公办学校投入的均衡更是必要的,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失衡的根本解决之路,是要切断生源与升学绩效之间的正反馈机制,打破生源与升学绩效的关联性,乃至构建一定程度的负反馈机制,进而以升学绩效的结果均衡来倒逼生源分布的空间均衡。生源分布的空间均衡意味着基于教育的居住空间分异可以从根源上被消除,这将有助于缓解社会总体居住空间分异,进而促进社会融合与和谐。

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制度,这是一次以结果公平为导向的大规模教育公平化努力。〔47〕针对山东省济南市的政策实践分析表明,名额分配政策不仅提升了初中办学质量,还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有促进作用。〔48〕尽管国家推动这一制度已经20年,全国各个城市几乎都已在不同程度上实施该政策,但其尚未对“择校热”现象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也没有有效降温学区房热。究其根源,各地的政策设计不能有效弱化生源到升学绩效的正反馈机制。

2021年3月,上海发布了“以优质高中招录名额到区又到校”为中心点的中招新政,为教育结果公平化改革注入了新活力,引发了空前的社会关注。中招新政规定,今后超过一半的上海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将会分配到各区,且分配到各区的招生名额还需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所有不选择生源的学校,通过指标“到区又到校”最大限度地保证名额校际平等。〔49〕与其他地区实施的“名额分配”政策相比,上海的中招新政具有几个突出特点:第一,名额分配力度大;第二,名额跨区分配;第三,名额“到区又到校”,且校际分配基本均等,有托底保障;第四,兼顾教育性与选拔性,平衡均衡与质量的关系。最核心的是,从“出口”管制入手,从制度上打破“好生源—高升学率—更好的生源”的正反馈机制。越是入学生源好或学校资本高的学校,校内竞争越是激烈,升学难度可能会比生源较弱、学校资本低的学校更大。这意味着弱校不再无人问津,生源空间分布得到再平衡,弱校的校长与教师们的信心也得到提振,生源与升学率初步形成负反馈机制。从网络舆情看,政策一经发布,就已经对择校热和学区房市场起到了较明显的降温作用。〔50〕

从宏观角度看,在义务教育问题上考虑到起点的不平等,只有基于补偿性原则逆向扶持弱势群体才能缩小结果上的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并将公平置于效率之前,努力让教育机会和结果都趋向均等化。教育过程具有特殊性,需要对升学“出口”进行干预、管制,倒逼生源均匀分布,从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只要政策设计科学,义务教育的结果公平可以在不影响其人才选拔功能的条件下实现。总体来说,我国的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制度,本质上是一次“阶层混合”的政策干预试验,在促进居住融合进而增进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具有很大潜力,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尝试。

五、总结与展望

教育资源的空间不均衡,在阶层自我保护和经济资本的共同推动下,通过家庭择校行为引发居住空间分异,并通过内生正反馈机制让教育资源的空间不均衡与居住空间分异相互加速,在互动中彼此增强,导致普通家庭学生越来越难以获得优质的教育机会,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教育空间均衡的起点是生源空间均衡。为了实现生源均衡,需要政府出台科学的政策加以干预。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从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来推动教育均衡。2021年上海市推出中招新政,力图通过干预初升高结果来影响初中择校,这是其中一次重要的政策尝试。拥有公办强校对口的学区房不再是进入优质高中的唯一入场券,家庭经济资本和子女进入优质高中机会的关联性被削弱。公办弱校学生也有较大概率获得优质高中的入学名额,家长的择校焦虑得以有效缓解。教育的空间均衡化使居民家庭减少了对择校的过度资本投入,转而将更多资本用于日常消费支出,这对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推动我国经济内循环起到重要作用。教育的空间均衡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只有真正实现教育的空间均衡化,租购同权才有切实保障,租购并举才能有效推进,房地产市场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城市居住空间分布才能更加合理有序。

当然,为了保证政策落地实施并产生预期效果,还需要继续加大教育均等化的投入,并实施教师轮岗、集团化办学、多校划片和“双减”等政策,多策并行、有序推进,形成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合力。

猜你喜欢

学区公办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图表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