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简易支撑后的抗震性能研究
2022-12-13许扬欢
许扬欢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30)
0 引言
地震的研究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地震中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中国的调查数据表明,建筑和结构的倒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设计缺陷、施工不当造成的。由于上述问题导致大量建筑结构面临风险,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在落后国家的工程实践中也存在租赁通信数据机房的难题,房屋抗震性能堪忧。研究方案建立两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研究一种典型的支撑方案,该方案使用额外的支撑设备从外部支撑建筑物,如图1所示。这两种结构都是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类型。通过对结构动力响应和倒塌安全性的评估,来评估附加装置对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中采用的支撑形式为钢结构。采用OpenSEES中的非线性梁柱单元模拟结构在大变形下的非线性响应。采用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IDA)方法,对从PEER中选取的受地震动影响的原型模型进行非线性结构分析。倒塌临界点是根据FEMA在IDA曲线上推荐的强度测量规则定义的。采用倒塌概率表示地震强度的函数。
1 结构建模
两个低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平面内和立面上都是规则的。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使用以来,这种结构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提取结构的中间框架作为结构模型,柱、梁的尺寸和配筋也如图1所示。构建框架有限元模型时,假定柱的非线性性能集中在距离端部400mm的塑性铰中,而梁的非线性性能随单元分布。利用OpenSEES中的beamwithhinge单元,每个柱单元都由一个弹性区域和两个塑性铰区域串联。在本研究中,截面分析是基于目前广泛采用的Mander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
本研究分析了原2层建筑(sub2)、有支撑的2层建筑(sub2T)、原4层建筑(sub4)、有支撑的4层建筑(sub4T)四个案例。本研究采用钢构件为支撑构件,如图1所示,在欠发达地区也可考虑采用木杆,价格低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斜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60°。
2 方法
非线性分析采用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IDA)。在本研究中,选取第一振型[Sa(T1;5%)]的动力加速度(ξ=5%,阻尼比)表示IM,最大层间位移比表示DM。通常,倒塌临界点为IDA曲线变平的点[1]。本文提出的判断抗倒塌性能的规则是基于IM和DM这两个参数的,即临界点是基于IM和DM来得到的。基于IM的规则将临界点定义为曲线上的最后一个点,其切线斜率等于弹性斜率λ(λ<1,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建议取20%)[2]。基于DM的规则将临界点定义为临界DM值曲线上的点,即本研究中最大层间位移比达到0.01的情况。
结构倒塌概率采用对数正态累积分布函数拟合[3]。
式中:P(C|IM=x)——IM=x的地震导致结构倒塌的概率;φ()——标准正态累积分布函数(CDF),θ——脆性函数的中值(倒塌概率为50%的IM水平);β——lnIM的标准偏差。利用结构分析结果对倒塌脆性函数参数进行估计,得到结构的倒塌脆性函数,可以确定结构的倒塌概率。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指标采用Park-Ang损伤模型,其函数如式(2)所示[4]。
式中:θm——最大曲率;θr——屈服曲率;θu——最终曲率;Eh——能量消耗;My——屈服力矩;β——能量耗散系数。损伤等级由损伤指数的值来定义[5]。当损伤指数DI为0.11~0.4时,认为结构为轻度损伤;当DI为0.4~0.77时,认为结构为中度损伤;当DI大于0.77时,认为结构将会倒塌。
3 地震动记录
本研究选取了10次6.5级以上地震事件中的20条地震动记录进行非线性结构分析。矩震级Mw从6.2至7.6。所有记录均为在离地30m的表层土采集的高平均剪切波速(250m/s以上)的场地记录。将地震记录的振幅根据第一振动周期的加速度Sa(T1;5%)进行放大,直到倒塌发生。
4 地震性能和倒塌概率
分析了不同地震加速度下结构的地震反应,以探讨不同支撑方案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三种不同的地震加速度Sa(T1)=0.1g、0.2g、0.4g,图2、图3显示了两种不同地震加速度下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比(θmax)的平均值。Sa(T1)=0.2g的曲线与0.1g曲线十分相似,2层框架1、2层θmax明显减小,支护方案可以有效降低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可以观察到,1、2层的地震反应明显减小,而最上面两层则没有,仅仅略微减小。
图2 Sa(T1)=0.2g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地震响应
当Sa(T1)=0.4g时,4层框架只有第1层的θmax减少,而其他层的θmax增加。由图3b可以看出,sub4的最大层间位移比为1.6%,出现在1楼。但sub4T的最大层间位移比为1.1%,出现在2楼。这些事实表明,该支撑方案虽不能保证降低各层的最大层间位移比,但降低了整栋建筑的最大层间位移比。
图3 Sa(T1)=0.4g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地震响应
图4 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倒塌损伤曲线。可以看到,在有支撑的情况下结构具有较低的倒塌概率。结果表明支撑可以降低结构的倒塌概率。
图4 倒塌损伤曲线
5 震害分析
本文研究附加支撑措施对地震结构损伤的影响,并分析了损伤指数。sub2与sub2T在Sa(T1)=0.1g、0.2g的地震加速度下均损伤极小,表1统计了Sa(T1)=0.4g的情况(仅列出损伤指数>0.77的地震),给出了sub2和sub2T两种情况在不同地震烈度下各层的损伤指标,可以看出sub2T的损伤要小于sub2的损伤。数据表明,未加支撑的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20次地震中,1层倒塌4次,2层倒塌2次。当1楼有额外的支撑时,在这些情况下不会发生倒塌。
表1 各层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损伤指数
sub4在Sa(T1)=0.1g的地震加速度下,有2次地震全楼层倒塌,加支撑后sub4T均未发生倒塌,仅在其中1次地震中2、3楼出现中等损伤。表2和表3统计了Sa(T1)=0.2g、0.4g的情况(列出有代表性的6次地震),给出了不同地震烈度下(sub4和sub4T)两种情况下各层的损伤指数,也可以看出sub4T的损伤明显低于sub4。通常来说,1层的损伤减少最显著。我们可以观察到4层结构的薄弱层由1楼变为2楼,是其中损伤指数变化最大的一层。
表2 各层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损伤指数(sub4)
表3 不同地震烈度下各层损伤指数(sub4T)
6 结语
(1)加设额外的支撑结构可以增加结构的安全性。即使地震加速度为Sa(T1)=0.4g时,仍可将2层框架的倒塌概率降低到可接受范围。
(2)对于4层框架来说,在底层有支撑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限制1层的最大层间位移比(θmax),但顶层的最大层间位移比几乎没变化。需要指出的是,地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整楼的最大层间位移比降低了,即设置额外的支撑结构可以限制结构的地震反应。
(3)各层楼层的结构损伤分析表明,支撑方案降低了结构损伤,尤其是1层的结构损伤。其中4层结构增加额外支撑后,薄弱层由底层变为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