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与企业金融对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研究
——基于世界银行对25 个发展中国家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2-12-13王玮鹏万玉晴
王玮鹏,万玉晴
(青岛城市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6)
1 引言
企业国际化进程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的舞台,融入国际经济活动的过程。根据近些年的KOF 全球化指数与DHL 全球连通性指数,经济全球化趋势仍在上升,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的合作日益密切。提高国际化程度使企业能够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是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经营风险、实现规模经济、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等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随着全球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国际化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如何“走出去”,“走出去”的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程度是企业决策者关注的焦点。此外,企业国际化进程影响因素探究结论主要来自发达国家企业样本数据,针对新兴经济体中企业的研究普遍性结论较局限。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探究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
企业创新与企业金融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关键因素。企业创新是企业的核心,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1],因此企业可能通过创新行为更容易提高国际化水平。同时,企业有效金融行为可以增加企业资金效率[2],从而可能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因此,本研究将重点采用实证研究方法Logistic 模型探究并论证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行为与企业金融行为是否能显著影响新兴经济体背景下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者以及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2 变量数据选择与模型构架
2.1 数据来源
本文的实证样本数据来自世界银行2018-2020 年对全球25 个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调查数据。25 个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区域。所有国家企业调查样本量在删除缺失值后为16 721 个,其中位于埃及的企业样本量最多,达到2 984 个,位于阿塞拜疆共和国的企业样本量最少,仅有193 个。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企业的一般信息、销售信息、进出口信息、创新信息、金融财务信息与人力资本信息等,调查方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样本产业类型分布主要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根据世界银行对数据的最新发布,对调查中的每个经济体使用最新一年的调查数据。
2.2 变量选择与描述
2.2.1 被解释变量
该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国际化被定义为公司采取措施扩大其国际市场足迹或在公司所在国家之外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国际化程度可以通过企业出口销售额与总销售额的比率来量化[3]。
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可以根据出口销售额比率区间划分为不同的层次。Chakrabarti 和Sen 将出口销售额比率为0%的公司定义为没有国际化的国内公司,将出口比率大于0%的公司定义为具有国际化行为的国际公司[4]。一些学者将企业国际化程度从0%到100%平均分为5 个级别[5]。Riahi-Belkaoui 将公司的国际化程度分为3 个级别,包括低级(1%~13%)、中级(14%~46%)和高级(47%及以上)[6]。
本研究根据文献中使用的分类方法和研究样本中出口销售额比率的数值分布,将国际化程度分为4 个等级,包括:无国际化(0%)、低国际化程度(1%~13%)、中等国际化程度(14%~46%)和高国际化程度(47%~100%)。
2.2.2 解释变量
影响国际化程度的可能因素是本研究中的解释变量。主要被分为两类:企业创新指标和企业金融指标。企业创新指标包括3 个变量:产品创新、流程创新与开放式创新,企业金融指标包括两个变量:信用购买与信用销售。
2.2.3 控制变量
对美国服务业公司的研究表明,电子商务显著改变了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加速了美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7]。此外,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或提高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企业可能更容易国际化[8]。企业年龄也在一些研究中被发现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9]。因此,在本研究中,企业是否涉及电子商务、企业员工是否接受过正式培训与企业年龄被设置为控制变量。详细的变量解释及定义方法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描述
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16 721 个企业样本中,无国际化程度(0%)的企业为12 566 个,占比达到75.15%;具有低国际化程度(1%~13%)的企业数量为863 个,占比为5.16%;具有中等国际化程度(14%~46%)的企业数量为1 341 个,占比8.02%;达到高国际化程度(47%~100%)的企业样本数量为1 951 个,占比达到11.67%。所有样本中平均企业年龄约为17.64 年。其他变量描述统计如表2 所示,在企业创新角度,在过去3 年中存在产品创新行为的企业为3 928 个,占比23.49%;存在流程创新行为的企业有2 174 个,占比达到13.00%;存在开放式创新行为的企业仅有1 339 个,占比8.01%。在企业金融角度,存在信用购买与信用销售的企业分别为9 469 个和9 302 个,占比分别为56.63%与55.63%。样本中56.57%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网站,25.47%的企业对员工实行了培训计划。
表2 变量频数分布
2.4 实证模型构建
在本研究中,被解释变量企业国际化程度是一个序数变量,因此选择定序Logistic 回归模型可以更好地显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基本模型形式如下:
式(1)和式(2)中j 代表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等级,在本模型中有4 个区间等级,滋j 是模型的截距,y 是模型的被解释变量,xk是第k 个解释变量,k 表示解释变量的个数,在本文中有5 个解释变量(企业创新与企业金融角度)及3 个控制变量,茁k 是xk的系数,表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P(y≤j|x)表示被解释变量企业国际化程度为j 时的概率。
3 实证分析
表3 和表4 显示了运行Stata 软件中定序Logistic 模型得到的模型和边际效应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p 值(0.000)低于0.05,这表明模型通过了总体显著性检验。
表3 定序Logistic 模型结果
表4 定序Logistic 模型边际效应结果
结果表明,随着企业年龄的增加,样本中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将有更大的概率从低水平变为高水平。边际效应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年龄每增加一个单位,样本中的企业不参与国际化进程(无国际化程度)的概率下降0.21%,成为其他3 种(低、中、高)国际化水平企业的概率分别提高了0.03%、0.06%和0.12%。在企业创新角度,3 种创新行为与样本中企业国际化程度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当企业存在产品创新行为时,样本中企业不进行国际化(无国际化程度)的概率下降6.73%,成为其他3 种(低、中、高)国际化水平企业的概率分别增加了0.99%、1.91%和3.83%。当企业存在流程创新行为时,样本中企业不进行国际化(无国际化程度)的概率降低4.38%,成为其他3 种(低、中、高)国际化水平企业的概率分别增加了0.65%、1.24%和2.49%。当企业存在开放式创新行为时,样本中企业不进行国际化(无国际化程度)的概率降低5.97%,成为其他3 种(低、中、高)国际化水平企业的概率分别增加了0.89%、1.69%和3.39%。在信用购买与销售角度,仅发现信用销售与企业国际化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当企业存在信用销售情况时,样本中企业不进行国际化(无国际化程度)的概率降低6.47%,其他3 个国际化水平(低、中、高)概率分别增加了0.96%、1.83%和3.68%。电子商务、员工培训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也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4 结果讨论
在企业特征角度,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企业可以积累国际交易经验、行业习惯和国外市场规则来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在企业创新角度,产品创新、流程创新与开放式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国际竞争优势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同时,开放式创新可以显著降低企业风险,加速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开放式创新对缺乏创新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开放了外部资源。赊销行为可以显著刺激进口商购买行为,扩大海外销售范围,从而进一步扩大企业出口比率,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
对于企业如何“走出去”,模型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行为与信用销售行为都显著提高了企业由零国际化程度到参与国际化进程(有国际化程度)的概率。在企业创新角度,由于产品创新产生的影响程度最大,企业可以优先实施产品创新。具体措施包括优先设置专门的产品创新研发部门、重视产品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优先分配产品创新部门资源。在产品创新基础上,企业可以再逐步采取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研发与生产。相对产品创新与开放式创新,流程创新带来的影响程度较小,但仍然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概率。企业可以在组织生产和服务运作中引入新的流程和要素,只改变生产产品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从而提升企业效率,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企业金融角度,企业可以鼓励并接受更多的信用销售行为,设置合理的产品销售分期措施。
对于“走出去”的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程度,模型结果显示在向中等国际化程度过渡的企业,产品创新所增加的概率要显著高于流程创新所增加的概率,因此在该阶段产品创新仍然可能是最优选择。对于向高国际化程度过渡的企业,创新选择与前者保持一样。此外,3 种创新行为与信用销售行为可能更适用于企业向中、高国际化程度过渡阶段,因为所增加的概率显著高于企业由无国际化程度向低国际化程度过渡阶段的概率。
5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提高国际化程度可以更好地适应并受益于该趋势。但随着全球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国际化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研究重点分析了在新兴经济体背景下企业创新与企业金融对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开放式创新、信用销售与企业国际化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信用购买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关系不显著。在控制变量中发现企业年龄、电子商务、员工培训也会显著积极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相应的企业管理者应重视产品创新与流程创新,同时寻求与合作伙伴在创新方面的合作,在提高国际化水平方面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企业管理者应有效运用赊销交易方式开拓市场,并要及时规避信用风险。相关部门政策制定者也可以在企业创新与金融角度设置更具针对性的国际化扶持政策来支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