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村设计中挖掘和打造地方特色的实践
——以中山市三乡镇大布村为例
2022-12-13黄悦
黄悦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广东 中山 528400
自十九大起,国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广东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作出具体部署。2020年开始,中山市按照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工作部署以镇(区)为主体,建制行政村为主,社区居委会为辅,按照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三个梯度层次,力争用 3 年时间完成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 10年时间将全市农村建成“业兴、村美、人和、民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而三乡镇大布村,就是中山市规划建设的第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之一。
2022年,中山市提出建设五桂山乡村振兴示范带,三乡镇大布村即是中山市五桂山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重要节点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山新示范,也是推动三乡镇城市更新的新路径。
大布村位于中山市三乡镇北部,北望中山市五桂山,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大布村现状北面以工厂厂房为主,南面为房地产,中部为自然村落,为典型的城郊融合、田园型村落。本次探讨范围为中部自然村落。
通过对大布村现状资源挖掘,提炼重点资源,根据重点资源,对整村进行规划,区分不同功能区,并打造不同体验游径。
1 资源挖掘
作者通过深入走访村庄、与村民村委深度沟通,多次座谈交流,根据“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的理念,对大布村各方面资源进行整理。
1.1 文化资源
在文化方面,大布村在三乡镇乃至整个中山市,都具有独特地位和特点。文化资源主要有两个:红色文化资源及历史人文资源。
1.1.1 红色文化资源
大布村号称中山小延安,多革命志士,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大布村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山县委和五区区委的活动基地,也是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后勤基地,发展了一大批中共党员,抗日游击队的伤兵医疗站、交通站、情报站、粮站等都设置在大布村村民的家中。大布村成为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后勤基地,中山抗日战争的坚强堡垒。目前,大布村存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如共和米机放风点、大布学校活动阵地、郑少康旧居、孙一之故居等。中山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的4条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路线就包括三乡镇大布村线路,在这里,通过现场学习,党员干部能深入了解中共中山抗日战争苦难而辉煌的历史,传承弘扬伟大革命精神,永葆为民初心,勇担职责使命[1]。
大布村现保留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共和米机放风点、大布学校活动阵地、郑少康旧居、孙一之故居等,已初步打造红色文化之路,且已为中山市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路线之一,但主要集中于节点的改造,缺乏线路的系统打造。
1.1.2 历史人文资源
大布村为古驿道岐澳古道路径之地。
岐澳古道是中山从山到海,从海跨洋的纽带,是珠中澳沟通海外的交流通道;是旧时出洋之路-南粤古驿道的组成部分,海丝之路的重要支撑;同时,它也是英才之路,孕育了近代中国英才的文化之路,脚下是半部中国近代史。
村内现仍保留有一小段原岐澳古道,但石板路已被覆盖,两边建筑有部分已不是原有样式。现有保留建筑大部分由于已无人居住,破损严重。
1.2 建筑风貌
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保存的较为完善。村庄存有较多岭南传统风格村屋。但部分传统村屋无人居住且破损严重。除岭南传统风格村屋外,现代村屋风格多样,不够统一。村屋总体墙面及围墙立面风格颜色参差不一,房前屋后村庄乱堆乱放现象。
1.3 道路交通
村内主要道路有西门口大街、塘下大街、环村大街、环村西接、林新路和平湖路,主要对外连接至城市道路城桂路和欣荣路。村庄主要道路基本已完成硬底化,但道路比较陈旧,部分道路存在破损现象,道路划线也模糊不清;村路两侧围墙及建筑立面较为参差,风格不统一;村路两侧绿化效果较差,且无人维护,部分村路两侧环境杂乱,没有统一整理。
1.4 水资源
村庄河涌和排洪渠两岸基本已建石质驳岸;河涌两侧现用于停车及堆放杂物,或是农田,其景观特色没有利用起来;河涌水质不达标,两侧无绿化及活动场地,两侧缺少安全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1.5 绿化环境
村里缺少口袋公园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宅前屋后小地块较为杂乱,景观效果不佳;部分地块没有被利用,处于空置状态。
1.6 基础设施
路灯老化严重,部分路段缺少路灯,无村庄统一标识;垃圾桶布置不足,且形式不统一;健身设施老化严重,缺少儿童活动空间;村文化室建设不足。
表1 现状情况总结
总结现状情况,大布村最突出及最能打造出亮点的资源是历史文化资源,根据其历史特色,将三乡镇大布村总体风貌定位为人文历史风貌,建议结合村居的人文历史,对相应建筑进行保护,防止大拆大建破坏历史文化建筑,根据村居的特点主要打造特色精品小巷,文化特色街道,充分展现人文历史风貌。其次是生态资源,应对农田和水系进行保护,现状不足处通过设计手法进行提升。
2 整体规划及特色路线
按照现状用地情况及景观设计风格,将大布村分为四个区(见图1特色分区图),分别为人文历史区、农田风光区、居民生活区及民营企业区。其中人文历史区及农田风格区为重点打造片区。人文历史区主要以红色文化和岐澳古道为支点,规划和提升有价值景点并延伸出文旅项目,提升村庄知名度,形成村旅产业。农田风格区现状为自然农田,生态环境优良,在保留农田用地的基础上,增加游览路径和休憩点,发展农业观光,提升村民收入。居民生活区和民营企业区主要以村居及工厂商铺为主,设计思路为提高生活生产环境整洁性,完善基础设施及增加休闲区域。
图1 特色分区图
根据串联特色景点,形成四条特色游线(见图2特色游线图),分别是红色传承之路、历史体验线路、滨水休闲线路、田园风光线路。其中,红色传承之路、历史体验线路都位于人文历史区,分别向大众展示大布村不同的历史痕迹。田园风光线路位于农田风光区,沿农田规划慢行道,形成户外农田观光体验项目。滨水休闲线路位于居民生活区,旨在提升生活区现状河涌水环境,打造适宜居民活动休闲的滨水绿带。
图2 特色线路图
3 精品线路打造
红色传承之路主要串联了村内各红色资源。现状历史资源丰富,已设立红色传承之路标识系统,但缺少美丽乡村入口标识,道路整体缺乏红色元素,部分景点尚需要提升打造。坐凳、花基、垃圾桶等设施残旧,需要更换。提升改造的重点主要有三个部分:红色景点改造、红色线路两侧景观营造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
红色景点的改造包括对主入口广场、共和米机展览馆的改造。共和米机展览馆的改造应尊重现有历史建筑,保留主体部分,对立面进行翻修,尽量复原其原貌,打造特色展览馆。将室内布置成不同展厅,以历史照片、实物展示、影片播放等不同形式展示大布村村庄发展史及红色文化史。红色线路两侧景观营造主要是沿线路两侧党校墙体打造浮雕墙;沿线民居可在外墙绘制红色主题墙画,形成画廊风情街;村路街道的整理。在沿线增加路灯、垃圾桶、坐凳和指示牌,完善配套设施,形成体验感较佳的游览路线。
历史体验线路则是属于原岐澳古道的一部分,具有历史体验感。现地面是水泥地,建筑物的立面不统一,既有遗留的岭南传统风格村屋,也有部分新建民房。提升改造的重点包括:岐澳古道石板路的复原、建筑立面整治和公园节点的打造。将现状的水泥路翻新,铺设石板路,并在部分石板上雕刻历史图案,使游人感受到岐澳的文化,现状杂乱电线进行埋地处理,并以岭南传统民宅风格整体统一民宅外墙面。公园节点打造方面,规划在岐澳古道入口,打造一个入口公园,设置岐澳古道标识性小品。沿线设置一个党建公园和多个口袋公园,使游览路线更丰富。对现状废弃卫生间进行改造,保留主体部分,对立面及室内进行翻修,以与周围建筑相协调的色调及形式打造有乡村特色的建筑[2]。
田园风格路线中农田没进行系统规划,居民自由种植,不能很好地形成整体景观。现状田间路为砂石路,不方便游人通行,入口门牌较为残旧,不具备特色。对田园风格路线的提升包括农田整理与改造、道路景观提升及入口牌坊改造。农田整理与改造主要是整理现状农田合理规划种植区、美化灌溉渠、增加田园小品,增加农田整洁度和精致度。道路景观提升主要是田间路提升、环村大街两侧景观提升,依托现有农路硬底化打造田园自行车道,道路两侧2m种植草花植物,与浅沟结合,既生态又保证排水灌溉功能。入口牌坊改造则尊重门牌原有风格,保留其主体部分,将表层进行翻新,门牌上部压顶,并根据其历史资料,刻上相应的字牌,体现岭南乡村特色。
滨水休闲路线现状河涌水质较差,两边为泥地,堆放较多杂物,河边道路破损严重,整体景观需要得到提升。提升方向主要是一河两岸景观工程和口袋公园的设计。整理地面,铺设铺装,结合植物种植,打造趣味活动空间。保留现有大树,并在树下设置石凳石桌,形成阴凉的休息空间。岸边设置栏杆,并沿河边布置坐凳。
4 宜居环境打造
对村环境进行美化,提升村居环境,塑造宜居村庄。
大步村现状存在大部分乡村都有的诟病。村路建设不足及老旧化严重,水泥路面坑坑洼洼,且因为管道铺设不合理,雨天容易积水,极大影响了村民出行。沿街商铺没有规范管理,经常将杂物堆放在路边,部分商铺私自建了铁棚,影响道路整体形象。村屋宅前屋后小地块较为杂乱,堆放了许多杂物,景观效果不佳,部分可利用地块处于空置状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街道缺少垃圾桶、路灯等设施,导致路上垃圾堆放。现有社区活动设施老化残旧,无法吸引居民前往利用。
在构建美丽宜居村的进程中,解决当前乡村脏、乱、差现象,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好是一重要且必须的任务。
针对大步村的现状,对宜居环境的打造主要分四部分进行:街道的提升、房前屋后环境的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及口袋公园建设。
街道的提升措施:改造多条村主要道路,重新铺设路面及雨水管道,并根据周边标高适当抬高部分路面。将路边杂乱的电线整理。村委设立规范,禁止堆放垃圾杂物;沿街店铺门口违建铁棚拆除,两边建筑墙面统一风格翻新;可在墙边设置花池对道路进行美化。房前屋后环境的整治措施:清理屋前、屋后、宅旁空地杂草、杂物、垃圾;种植植物使房前屋后碎片地块形成小景;增加及恢复花基,部分地方可以设置篱笆。基础设施提升上,按照规范,500米设置垃圾桶,增加道路照明,对村里现有残旧老人活动中心、公厕进行改造,增加社区图书馆等公建。见缝插针地将村里闲置可利用空地进行改造,打造成口袋公园,为村庄添绿增美,同时给居民提供更多休闲活动场地。
5 建设时序
在对大步村改造过程中,应遵循科学规划,有序推动,最终达成美丽宜居的目标。
整体改造分时序进行,计划分三年完成整体提升。第一年先将重点精品路线红色传承之路、历史体验线路及村两条主要对面连接道路改造完成。通过特色和便利舒适的交通流线来吸引人流,发展旅游观光,拖动村庄经济发展。第二年改造村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同时可吸引被精品路线带来的游人进一步步入村庄其他地方,体验村庄本地文化和特色。第三年发展村庄现有农业,打造农业观光区,鼓励村民改造农田环境,有目的地种植作物形成景观及活动场地,可扶持家庭农场、农家乐等绿色产业发展。
6 结束语
我国乡村范围仍较广,现状条件也千差万别,规划师在接手到乡村项目的时候,需要多去思考,因地制宜地做好乡村规划,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促进乡村居住环境及产业和谐发展。大步村规划中重于挖掘当地特色,主要以一条红色文化和一条人文历史为主题的休闲旅游观光线路,利用传承红色文化和体验本土文化带来的人气聚集,拉动发展绿色休闲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发展。同时通过改善村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极大提升村居质量,促进和谐文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