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2-12-13王艳唯
王艳唯
(山东省荣成市城西畜牧兽医站,山东 荣成 264300)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畜牧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以往有明显增长,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最为基础的消费品,由此畜牧产业在各地呈现井喷式发展,饲料产业也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在饲料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畜牧产品的质量与整体产业链的升级优化,因此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本文研究了畜牧饲料产业发展的意义、现状、对策以及未来展望,供参考。
1 我国畜牧饲料产业发展的意义
1.1 减缓人畜争粮局面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粮食产能一直处于攀升状态,但饲料粮短缺的问题也随之凸显。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粮食安全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国内产量调整和国外价格压制的双重挑战,饲料资源也因此受到波及。以玉米为例,我国玉米进口量逐年攀升,截至2020年已突破1130万t,但其作为生猪产业主要的饲料粮来源,依旧存在较大的缺口。所以,必须解决好饲料粮供需平衡问题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饲料粮的开源节流,提升非常规饲料的使用率和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可以减轻我国粮食短缺的压力。
1.2 解决饲料匮乏问题我国饲料供需间缺口大,尤其是近几年新冠疫情、非洲猪瘟、极端恶劣天气等一系列突发性事件,使畜牧饲料的生产、运输、消费各个环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对此,可通过技术手段或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实现畜牧饲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通过研制生物饲料以缓解传统畜牧饲料生产压力;还可以通过种养结合的形式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1.3 减轻养殖环境污染养殖业发展是自然资源消耗的过程,处理不好也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过程,饲料短缺会制约养殖业的发展,影响消费市场动物性产品的供应。而动物产生的粪污没有及时处理将会污染养殖周边环境,为附近居民带来困扰;饲料中经常添加的各类药物残留对周边水资源造成一定污染;部分畜牧动物因无法很好地吸收饲料中的氮、磷、钾所产生的残留物对环境以及人体构成负面影响。这些可以通过新型饲料的研发和创新,已及时粪污资源利用技术加以解决。
1.4 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畜牧饲料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对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都具有显著效果,其经济效益体现为:(1)提高养殖户的生活质量,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畜牧饲料,进而节省开支,加速养殖产业结构调整;(2)助推饲料企业转型,改变企业原有的产品生产结构,助推本土经济建设,促进养殖户经济利益增长。社会效益体现为:(1)发挥畜牧饲料企业模范带头作用,在遏制牺牲环境谋求利益的不正之风上成效明显,进而带动畜牧饲料行业整体向上向好;(2)担负起社会责任,畜牧饲料企业通过相应国家号召,在畜牧饲料相关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成本,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2 畜牧饲料产业发展现状
2.1 人为因素制约产业发展(1)保存不当饲料从加工生产再到投放喂养需要经历保存运输等过程,中间稍有不慎都会影响畜产品的质量。比如饲料长期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贮存,会发霉变质,被动物采食后会引发各种疾病,进而影响民众健康。(2)化学污染。饲料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大豆、玉米等各类农作物,而农作物的生长同样离不开农药化肥的使用,如果农作物内部残留的农药会随着饲料加工工艺流入其中且难以检测与剔除,被动物食用后会在其体内累积沉淀,一旦过量除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外,还会威胁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3)违纪违规品的添加。有部分养殖户受利益驱使饲料中添加违禁品等,让牲畜快速生长,比如瘦肉精等,长期进食会引发肾衰竭或免疫系统崩溃。(4)转基因饲料。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转基因作物成为农作物非常重要的分支,这些农作物也被用作了饲料,目前很多人对于转基因作物的认知较浅,不知道应用转基因饲料是否会增大养殖风险。
2.2 自然因素制约产业发展自然因素也会阻碍饲料产业发展生态建设脚步,不少畜牧养殖户没能全面科学地认识饲料的安全,缺乏相关的知识教育与专业培训,导致有私自收集草料喂养的情况,但实际上很多草料如皂苷、生物碱等都含有一定的毒性,容易与安全饲料混杂在一起,导致畜牧体内的蛋白质酶抑制,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尽管大部分动物食用后不会出现死亡的后果,但却会抑制其正常的生长,食用过程中还有食欲不振和体形消瘦的表现,在进一步的身体内循环下,人类进食后就会将这些物质吸收,同样产生毒害作用。
2.3 体制因素制约产业发展主要为我国畜牧养殖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制度。要让畜牧养殖企业和行业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就要有科学完善的经营理念指导和经营模式支撑,但就当前我国很多养殖企业的现状来看,对饲料选择与管理工作均存在一些问题,如认为价格低廉的饲料品质质量更好,还能从整体上节约养殖成本等,影响了畜牧饲料产业发展生态建设进程。
3 推进畜牧饲料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在执行上要严格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约束和管控饲料的生产全过程,严禁违规的药物应用在畜牧养殖业的喂养当中。在畜牧养殖饲料的保管方法上,无论是原材料或是成本,都应遵照科学方式进行,做好全面的防护工作,预防原材料和成品饲料因储存环境不佳的因素而发生变质的问题。各畜牧企业也要加强对饲料的添加剂与激素检测技术,除定期筛查饲料中的有害病菌外,还应专注于研发新型无毒无污染饲料,为畜牧养殖业创造良好氛围奠定基础。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工作者将研发的重心放在生物饲料的研发和使用上,也开始注重运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通过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仅畜牧饲料生产企业展现出绿色环保与安全科学,也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3.2 加大科研投入减少自然因素影响在现代社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畜牧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饲料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予以高度重视的研究内容。为使最大程度减少自然因素对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问题的影响,相关部门和人员已在科研方面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在确保饲料安全性的前提下开拓创新,研究饲料生产配方,合理运用添加剂与激素,尽可能降低饲料中部分有害物质的影响。在具体的实施中,相关人员则要考虑到定性分析法在其中的应用,比如探究对某类畜牧生长的营养需求,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进行深入探究,在原有基础上改良饲养搭配方案,从而确保研制出来的畜牧养殖饲养方案更科学化。此外还要注重对畜牧养殖环境的大力改善,鉴于我国畜牧产品养殖技术还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性技术相对欠缺,很多畜牧养殖环境较差,导致畜牧产品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细菌和疾病的侵蚀与危害。所以相关企业和畜牧养殖户要提高对养殖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改善畜牧养殖的生存环境,减少牲畜被细菌疾病侵蚀的发生,从而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
3.3 提高畜牧养殖人员的专业性与素养要尽可能消除畜牧养殖工作中饲料安全的隐患,要从人为管理上进行强化外,还要提高畜牧养殖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素养,提高综合能力。因此,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养殖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养殖群体的诉求制定更为完善的从业人员培训方案,强化卫生知识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可定期组织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强化普及和宣传效果,旨在告知从业人员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或添加剂给畜牧产品和广大民众带来的危害,通过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确保我国畜牧养殖业朝着正确的方向更好更快地发展。
3.4 完善畜牧养殖饲料的制度标准结合当下畜牧饲料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关于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制定仍有待完善,必须结合我国市场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为畜牧饲料产业发展的生态建设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重点关注饲料原料种类、有毒物质检测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基于我国现有的饲料标准体系,还应针对饲料工业的卫生标准和实施条例进行补充与完善,同时尽快修订饲料添加剂的用量和使用范围,不断优化饲料工业化发展的结构,以此形成完善的饲料工业生产体系,真正站在畜牧发展角度避免食品安全问题。但饲料工业化标准的制定是一个漫长的周期性过程,需要不断加大食品安全和饲料质量的监管力度,结合我国市场发展现状颁布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从思想层面上加强企业对饲料生产标准化的重视度。此外在畜牧养殖饲料的安全监管上还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发动广大的从业人员自觉维护饲料安全的监管体系,打击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廉价的三无产品,确保该行业更规范化。要做好不定期的卫生抽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果与水平。
3.5 严格把控饲料生产管理流程饲料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饲料生产企业应该严格把控饲料的生产过程,包括饲料配方的设计、饲料原料的选择、饲料配方的加工处理、饲料的储藏和运输。特别是饲料配方的生产的过程中,饲料生产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保证所用的原料质量符合要求;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应该加强研发,开发出新的加工工艺和控制技术,避免空气中粉尘的污染;在饲料的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温度、湿度等,避免产品发霉,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饲料安全问题。饲料生产企业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企业的管理,确保饲料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