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建桥初心 一路攻坚克难
2022-12-12
七十年薪火相传,看今朝砥砺奋进。中铁二院起始于原铁道部西南铁路工程局设计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中国铁路经历了从普速铁路到高速铁路,从跟跑到领跑世界铁路的发展过程,其间凝聚着三代中铁二院人的青春梦想和拼搏奋斗,陈克坚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陈克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詹天佑成就奖获得者,长期从事铁路桥梁设计、科研工作,在铁路大跨度桥梁设计和科研等方面积极创新、积淀深厚,为中国铁路大跨度桥梁技术,特别是铁路大跨度拱桥技术的提升和发展出了突出贡献。
攻坚克难成大器
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的陈克坚,1988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就职于中铁二院。长期以来,陈克坚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在桥梁设计和科研的道路上,他总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并取得累累硕果。
作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陈克坚先后负责了川藏、滇藏、云桂、渝利、成昆、成兰等20余条长大干线铁路及成都、重庆、贵阳等8个枢纽的桥梁技术及管理工作。他主持了世界最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中国首座免涂装耐候钢桥梁——川藏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度铁路拱桥——大瑞铁路怒江大桥,当时世界最大跨度双线铁路斜拉桥——渝利铁路韩家沱长江大桥,世界上首座六线铁路斜拉桥——渝黔铁路新白沙沱长江大桥,世界首座现代铁路专用悬索桥——滇藏铁路虎跳峡金沙江大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世界级桥梁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
匠心独具勇创新
在30余年工作中,陈克坚一直独具匠心、敢于创新,先后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创造了多项“第一”和“首次”,他带领设计研究团队提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方法,研发了万吨级转体钢质球铰,成功建成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首创“斜拉索辅助+劲性骨架法”拱圈外包混凝土新工法,研发混凝土拱桥防裂控制技术,建成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建立了无涂装耐候钢设计、施工标准,建成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首创钢桁拱四桁拱圈结构和拱脚钢混组合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大瑞铁路怒江大桥;提出铁路大跨度悬索桥刚度控制标准及疲劳计算方法,成功运用于丽香铁路金沙江大桥;发展了高烈度地震区桥铁路梁抗震设计技术、铁路A型、人字形及钢横联混合结构高墩设计技术。
针对川藏铁路这一世纪工程,陈克坚先后主持《川藏铁路在勘察、设计、施工阶段围绕提高桥隧灾害能力的战略研究》《拉林铁路重点桥隧工程建造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提出了川藏铁路面临的风险及提高抗灾能力宏观对策;主编《川藏铁路拱桥设计指南》《川藏铁路勘察设计暂行规范(桥梁篇)》《铁路无涂装耐候钢桥设计指南》等技术规范,总结提炼诸多适用于川藏铁路桥梁建设的经验,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其中耐候钢的推广应用大幅减少了涂装污染和养护工作量,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他主持设计的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获得了有着桥梁界奥斯卡奖之称的国际桥梁大会(IBC)西奥多·库珀(铁路桥)大奖,引领了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技术发展。
呕心沥血成果丰
针对中国铁路桥梁,尤其是山区铁路桥梁技术的提升和发展,陈克坚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事桥梁设计和研究工作30余年来,他先后主持设计了10余座代表国际先进水平乃至世界领先水平的铁路桥梁;10余项设计和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陈克坚常说:“对待桥梁,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精心培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设计银奖1项、铜奖1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5项,FIDIC工程项目杰出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国家授权专利1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主编行业规范5部、编著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有力推动了企业和行业的科技进步。
凸显领军善传承
鉴于其精湛的技术、业界的影响力,陈克坚担任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茅以升教育科技基金会桥梁委员会委员,中国铁道学会桥隧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他积极开展“师带徒”活动,乐于培养新人,积极做好“传帮带”。对待新人,他总是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由其领衔的陈克坚桥梁创新工作室围绕世界级铁路混凝土拱桥、钢拱桥和钢管混凝土拱桥等进行了大量创新研究,累计完成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14项、成果转化13项,培育30余人获得职务或职称晋升,多名成员荣获省部级劳模先进荣誉。
他20余次受邀参加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拱桥论坛、世界拱桥技术大会、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等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做大会报告,提升了企业在国内外桥梁界的影响力。
其工作室先后荣获省十佳创新工作室和中国中铁五星级创新工作室命名表彰,现已成为铁路桥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陈克坚理论功底深厚,技术水平精湛,先后荣获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桥梁人物、中国中铁专家等荣誉称号。
不忘建桥初心,一路攻坚克难!作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陳克坚将在交通强国的道路上,踔厉奋发、一往无前,用“独门绝技”匠心筑梦,为建设幸福美丽中国、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贡献智慧力量。
Chen Kejian is a professor-level senior engineer, serves as the Deputy Chief Engineer of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and is a winner of Special Government Allowance from the State Council and Zhan Tianyou Railw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Award. He has been working on the desig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railway bridges, with innovation an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long-span railway bridges. Chen mad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long-span railway bridge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long-span railway arch bridge technology.
As a famous bridge expert in China, Chen took charge of bridg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over 20 long trunk railways, including the Sichuan-Tibet Railway, Yunnan-Tibet Railway, Nanning-Kunming Railway, Chongqing-Lichuan Railway, Chengdu-Kunming Railway, Chengdu-Lanzhou Railway, and eight hubs in Chengdu, Chongqing, and Guiyang. He also chaired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work of an array of world-class bridge projects, represented by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ridge of the Sichuan-Tibet Railway, the world’s longest-span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arch bridge and China’s first coating-free weather-resistant steel bridge, Nujiang River Railway Bridge of the Dali-Ruili Railway, the world’s longest-span railway arch bridge, Hanjiatuo Yangtze River Bridge of the Chongqing-Lichuan Railway, then world’s longest-span double-track stayed-cable railway bridge, New Baishatuo Yangtze River Railway Bridge of the Chongqing-Guiyang Railway, the world’s first stayed-cable railway bridge with six lanes, and Tiger Leaping Gorge Jinsha River Bridge of the Yunnan-Tibet Railway, the world’s first suspension bridge for modern rail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