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心的交集
2022-12-12刘野
刘野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短信、微信等快节奏的即时联系方式被人们大量的应用,“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仿佛已成过往,书信只存在于历史文化的记忆当中,成为了一种高阁上的文学样式。人们很少再拿出那薄薄的纸张,铺平、展开,用笔尖在上面写下一行行流淌着深情的字迹。而对于现在学生来说,书信更是只作为作文中的一种“创新”,难于写作、浪费时间、不利得分……这样一个个标签甚至让作为教师的我都无力反驳,直到这一届学生开始……
她,姑且称为小旭吧,一个内向、文静的女孩,这是我在高一开学时对她的第一印象。她平时的话很少,总是默默无闻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来没有看到她在课堂上主动发过言,也没有看到课下她跟哪位同学一起聊天、吃饭、回宿舍,每次都是形单影只,独自低头行走在潞园的角落。我曾多次找她谈话聊天,但也只是我问她答,仅此而已。我知道自己的话没有走入她封闭的内心,她也只是碍于我是她的班主任而进行了礼貌性的、不得不说的回答。
国庆假期期间的家访,她成了我名单上的第一位。天很热,但到了她的家中,我却感受不到一丝热气。她家住在通州区马驹桥镇下属的一个农村,几间平房,但并不宽敞,家里也没有什么装修,陈设也有点乱。在她妈妈的哭泣声中,我渐渐了解到她的家庭。父亲早逝,治病时欠了不少债,爷爷瘫痪在床,奶奶年龄也不小了,全家只靠着妈妈在朝阳区的一家小公司打工和国家给的低保维持生计。我一下子明白了这种环境对一个十六岁的女孩意味着什么,明白了她内向、缺乏自信,甚至自我封闭的原因。理解、同情、心疼……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无法说清究竟是什么滋味。
开学后,每次看到小旭,我都有想和她说说话、鼓励鼓励她的想法,但总是感觉无从开口。正好那时我的教学计划安排到《陈情表》《与妻书》,“不如就给她写封信吧”,我心中暗想。
拿出自己久违的信纸,我开始落下了第一笔:
我亲爱的学生女儿:
看到这封信,你没想到我是这么称呼你吧。其实我不知道这样的称呼方式,你愿意不愿意。只是仗着自己年已不惑,冒昧如此。
说实话,老师佩服你!佩服你的坚强和勇敢,你小小的身躯里藏着让人难以置信的力量……
老师心疼你!在本应无忧无虑的年龄背负了太多同龄人所不应有的压力,这些压力抑制了你的快乐与恣意……
老师期待你!期待一个无比坚强、聪慧的少女,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同时,能够找回那份自信,那抹微笑……
望快乐幸福,老师永远在你旁边看着你,等着你,倾听你,帮助你。
老师爸爸
一封不是很长的书信,也并没有什么创新的言语,我只是让自己灌注了一个父亲对女儿、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把这些情感融成一个个的文字,不去说教,不去发微信,一个信封,一张邮票,一页信纸,一腔衷情,仅此而已。
当我看到她的回信的第一行中写着“老师爸爸”这四个字的时候,她的内心给我打开了一丝缝隙……
再叫她小扎吧,一个从遥远的新疆来到北京读书的小女孩,腼腆、害羞是她的标签。离开了她熟悉的家乡,一个人走在求学的路上,让她总是在角落里成为那孤单的一小只。初识她,只觉得她有些内向,不善言辞。但随后的周记中,我逐渐了解到她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对北京生活的不适和回新疆的迫切愿望,甚至在疫情封校前后不断表达对生命消逝的无畏。这让我看到了一丝不好的苗头,于是我当机立断,在班级布置了一篇“写给父母的信”的大作文,要求同学们尽情书写对父母的心声。作文交上来后,我仔细的感受她信中的言语,并在随后的面批面改中问到:
“小扎,如果你父母给你回信了,他们会写到什么呢?”
她沉默的好久,才缓缓抬头道:
“我也不知道,应该不会回信吧!他们不太识字。”
当晚,我又以她父亲的口吻,给她写了一封回信:
亲爱的女儿:
见字如面!
不知道你现在在遥远的北京还适应吗?功课吃力吗?和同学在一起相处得融洽吗?……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想你……
听你的老师说,你现在长大了,很坚强,很刻苦……
爸爸等着关于你学习、生活的好消息,等着你学成归来,为我们祖国的美丽新疆做出自己的贡献……
爱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借着这封信,我模拟了父亲对她生活的关心,对她学业的期待,对她长大成人能够独立自强的欣喜,对她将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的欣慰……
后来的课间,我看到她在楼梯口独自一人默默哭泣,并珍视地拭去了信封上的泪痕,把信纸贴身揣在了怀里。后来的课间,她找到了我,鞠躬,“谢谢”,说自己此刻很开心、幸福,很有动力……
到了这学期的后期,我发现小旭和小扎虽然还比较内向,但已经不再封闭,不再孤单,她们会在座位上微笑着看着同学们开玩笑,她们会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她们会在校园里结伴吃饭、聊天、玩耍……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各种方式说各种话,课堂、课下、手机、微信……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功效,但每一种方式时间长了可能都不容易走进对方的内心,有的时候换个“陈旧过时”的方式,也许反而有更好的效果。
“家书抵万金”,古来如此,现在亦然。因为,心近了,情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