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突破:民族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路径探析
2022-12-12李志鹏张晖宇
张 文,李志鹏,张晖宇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545006)
我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动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因此,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发展状况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紧密相连,他们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与文化素养,关乎民族的未来,他们能否传承红色基因,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一、红色基因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简称,目前,官方与学界对其概念尚无严格定义或界定。基因最初源于生物学,其基本概念是指能够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自“基因”引入人文社科领域后,其基本内涵具有了鲜明的学科性和时代性。近年来,有关红色基因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红色基因及其传承做出过重要指示,并强调要“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
笔者认为,红色基因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影响下,凝结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是不断与时俱进的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思想遗传因子。它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一脉相承,突显了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内在属性,集中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核,是赓续红色血脉代代传的重要因素。简而言之,红色基因就是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持续传承内化的遗传“密码”。红色基因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时代性与历史性、实践性与革命性、继承性与突破性等重要特征,它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理论来源,对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意义深远。
二、民族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意蕴
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强基固本、利在千秋的重大工程。毛泽东认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3]。邓小平认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历来有这样的优良传统。”[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这些重要论述为民族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指明了方向和根本遵循。
(一)传承红色基因是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
红色基因蕴聚了红色文化先进思想因子,有利于塑造与引导青少年的思想品行,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其一,传承红色基因能够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红色基因蕴含了各时期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坚定“红色信仰”,肩负好“红色使命”,注入强大的“红色魄力”,增强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铸牢红色理想信念根基。其二,传承红色基因有助于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红色基因凝练了各个时期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蕴藏了中华儿女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崇高理想,传承红色基因的重点在于奏响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激发青少年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热爱。其三,传承红色基因有益于锤炼青少年的品格。红色基因蕴含了各时期共产党人顽强斗争、勇于拼搏、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品格,能够充分依托鲜活的红色革命素材和资源,锤炼青少年的品德修为,从而培育符合时代潮流需求、堪当时代发展重任的有为青年。
(二)传承红色基因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
传承红色基因对于民族地区实现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具有推动作用。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是历史的洪流所向,红色孕育了中华各民族共同的鲜亮底色,彰示着丰富的民族团结基因,民族地区所形成的文化基因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血脉,从属于党的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传承红色基因,必须立足党的红色根基,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伟力。其一,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为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昭示了方向。红色基因蕴藏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是各族人民凝神聚力、实现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基石。其二,传承红色基因有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定不移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要教育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6],以此不断汇聚中华民族迈进新征程的精神魄力。红色底蕴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艰苦卓绝的斗争底气,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助推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赓续红色基因与突出鲜亮底色的根本目的在于警醒世人、唤醒民族历史记忆,从而集中华儿女之大智慧,勠力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三、民族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面临“四缺”困境
(一)经济文化发展与总体规划相对滞后,基础缺“稳”
其一,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统筹规划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就是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教育作为人类传承文化与影响思想品德的能动性活动,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使命。教育不仅能够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还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状况的差异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稳中有进,总体向好,但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和区域差距依然明显。“老、少、边、穷”等地区因受历史、地理或人文等多重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发展矛盾仍然凸显。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影响到该区域的教育水平,也影响到对红色基因传承的规模及形式。主要表现为:民族地区现有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水平教育发展需要存在差距和矛盾,现代化教学手段难以实施;现有师资力量难以满足青少年获取优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职业发展空间狭小,人才队伍建设困难较大,保障机制不尽合理等。这些客观问题都制约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影响到红色基因的传承效果。
其二,教学的总体规划关乎整体教学水平与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效性。民族地区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对红色文化的研究难免会存在起步较晚、认识欠缺、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势必会影响到学校对红色基因传承机制的总体规划。现阶段红色基因传承在总体规划方面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学校缺乏明晰的整体思路,多为碎片化、简约化要求。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红色基因传承通常作为思政课或其他课程的拓展补充,缺乏针对性的政策文件指引。因而,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总体规划,对于民族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造成了诸多障碍,最终影响了红色血脉的赓续效果。
(二)多元主体对红色基因认知存在偏差,信念“缺钙”
民族地区青少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上不仅面临实施主体产生的困扰,还会受到青少年自身的受众群体的局限。
其一,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是红色基因的实施主体之一,他们科学认知的状况与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该地区传承红色基因的力度和水准。民族地区相关部门在红色基因传承上或存有认知偏差,或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观念,或囿于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资金投入和资源支持上,难以实现平衡兼顾。学校是红色基因传承的主阵地,在培养青少年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学校有关部门在传承红色基因工作方面认知不清,决策上略显不足,认为红色基因传承等同于思政课教学,混淆了两者的区别,多数还是传统模式理念,教育观念老套,片面强调升学率,忽视了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建设。
其二,民族地区青少年是红色文化教育的受众,是影响红色基因传承效果的重要因素。因国内对红色基因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相关理论的内容构建缺乏系统化与层次化,青少年难以全面了解红色基因的理论知识。多数学生停留在浅层认知,对其内涵和要义把握不牢、理解不清,部分学生产生认知偏差,认为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走过场”,态度随意,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大背景趋势下,各种西方价值观相互交织,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潮传入国内并不断盛行,外部敌对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勾结,刻意制造“西化”“分化”的舆论环境,对青少年的红色信仰产生了较大冲击。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思想价值观念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或侵蚀。
此外,教师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直接实施者,他们自身的政治素养以及对理论的理解程度与教学的实施状况,关乎传承效果。部分民族地区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对于传承红色基因方面认识不足、相关知识储备不够,难以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协同育人机制认知虚化,没有形成良好的畅通机制和共享机制,常常是学校单方“唱独角戏”,从而使得红色基因传承的合力效果不佳。
(三)教育教学模式相对传统,传承形式“缺新”
教育教学体制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民族地区部分学校教育模式相对滞后,传承形式未能与时俱进,缺乏创新意识,势必会影响红色基因的传承效果。
其一,民族地区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固化,红色基因传承效果不佳。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教师运用的教学形式和手段直接影响了传承效果。但部分民族地区学校往往采取单向灌输式教育,教学手法简单,内容空洞抽象,教学案例枯燥,叙事话语不生动,学生参与度不足,师生互动性不高,时代气息不强,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此外,还缺乏独立的红色基因课程体系,或者课时权重偏低,或是直接融入其他课中,混淆了红色基因课程的特殊性、差异性。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诸如讲座、观影、朗诵、歌舞剧等校园活动。但部分民族地区学校,在课外教学上投入有限、保障不足,活动参与受限,导致收效甚微。
其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学考核评估制度不健全,红色基因传承受限。部分学校在教学和管理的机制体制上存在不足,虽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但针对性不强,对于红色基因传承的考核评估设置不全,多以简单方式评价,甚至忽略此类环节,很难达到深层次效果。在多数情况下,检验教师目标的达成度主要是以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估标准,缺乏有关红色基因传承的考核指标,传承效果受限。
其三,民族地区教师红色基因研学机制不完善,传承陷入困境。所谓研学机制是指教师参与有关研究,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学校对红色基因传承机制的研究保障体系不到位,资金投入有限,教师往往研究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从现有的平台看,专业的红色基因传承研究平台缺乏,使得教师参考依据较少,理论研究支撑不足。从而容易造成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脱节,最终影响教学实践的效果。
(四)教育教学资源挖掘浅显,聚合作用“缺力”
传承作为教育的形式和手段,离不开具体内容的支撑,同样,红色基因传承形式须以具体的教学内容、教材资源和相关实践教育资源为依托,且将三者有机整合,才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然而,民族地区面临着课程内容浅显、教材资源贫乏、实践基地较少、融合作用不足等问题,制约了红色基因的传承。
其一,民族地区学校往往存在教学内容偏少、层次性不够、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在红色基因传承上投入有限,没有开设独立的红色基因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多碎片化,重点不突出,文本话语不生动,尤其是各学段内容构成相似,区分度不高,同质化较为明显,容易使学生产生“同一内容小学讲完,中学继续讲,大学仍然讲”的错觉,没有形成各学段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学生容易对内容出现审美疲劳,难以对红色基因产生认同与共鸣。
其二,民族地区学校教材资源缺乏、挖掘不深、地域性不明显。一方面,国家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有关教材和文本的种类上设置不多,各学段的区分度层次化不明显,教材资源开发不足,学校对教材的选择性相对较少,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学校或地方部门没有足够融合民族地区文化和资源特色,地方性红色资源课程挖掘浅显,乡土情怀和民族元素不足,没有形成民族地域教材体系和规模,民族地区红色基因本土化传承面临诸多挑战。
其三,民族地区的实践教育资源开发不足、设施及配套资源相对滞后。红色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校内实践资源和社会实践基地。民族地区部分学校红色实践场馆开发不足,虽有图书馆、活动室等资源,但是多数处于静置状态,学生使用率低,部分配套设施老旧。就校外实践基地而言,民族地区在红色资源上呈现结构性矛盾,多数红色基地处于偏远地方、零散分布,无法常态化融入学校教学,致使学生难以深度体验,红色基因传承与内化效果不佳。再者,民族地区各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多数展览内容以静态方式呈现,无法有效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学生实际体验感不强,难以吸引和感染青少年。
最后,三者的资源融合度不强。教学内容缺乏教材资源的支撑,参考性和权威性就会呈现不足。即使学校给学生传授了完备的理论知识,若没有融合社会各方的力量,也难以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学生实践感知度受限,这势必影响传承效果。
四、民族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突破路径
(一)助推经济发展与完善总体规划,打牢基础之“稳”
第一,国家应当统筹规划,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经济与教育水平协调发展,保障红色基因传承的长效性与稳定性。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适当倾斜,鼓励民族地区发展红色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大力支持开发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和各类红色资源,做好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对各类资源有效整合与利用,以产业助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稳固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立足国家整体规划和战略部署,因地制宜,推动学校层面制定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施方案。第三,学校应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完善教学总体规划,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学校要建立完善教师队伍保障机制,引进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全方位构建良好的传承氛围。
(二)把稳理想信念之舵,补足信仰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7]因此,对民族地区青少年而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信仰基石,把稳理想信念之舵尤为重要。
第一,增强各主体部门和学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职责意识和使命意识。民族地区相关政府部门需要结合本民族特色,提高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意识,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需,深入挖掘红色基因长效育人功能。就学校而言,应当增强使命意识,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树立红色基因育人新理念。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对红色基因的认知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与教学效能,提高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效性。第二,积极引导青少年提高对红色基因的科学认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强调,“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8]。因此,引导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应有之义。要积极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的合力育人良好氛围,强化联合育人意识,注重净化外部环境,将红色基因的宣传与传承融入日常生活,增强青少年对红色基因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正确的传承理念,厚植红色基因。
(三)破除学校传统教育教学机制障碍,拓展模式之“新”
第一,巩固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渠道,构建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红色基因传承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9]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尤其需要重视红色基因传承方式,把握好话语权方式转化,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将理论话语、政治话语转化为民族话语、日常话语,充分利用语言艺术,浸入心扉,讲好红色故事,讲透红色内涵。例如教师通过情景体验式、小组合作式、研究性学习或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红色基因教学的参与度与体验感,增强传承的实效性。创新课外教学形式,拓宽课外教学内容,落实国家 “双减政策”,科学保障学生活动时间,促进学生有序参与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另外,要善于利用高新技术,将红色教育资源有机融入VR、AR等视听系统,实现青少年对教学内容的沉浸式体验,激发传承兴趣。
第二,建立健全教学考核评估制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要根据红色教育的教学特点、规律、目标,借鉴有关成功经验,建立一套与之匹配的民族地区红色基因传承考核评估方案。同时,做好教学与考核反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全面提高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性。
第三,完善民族地区教师红色基因传承研学机制,积极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各类资源共享,构建民族地区红色基因传承研究平台中心,为相关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提供支撑。此外,应当建立完善有关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鼓励教师结合乡土文化资源,潜心红色基因传承研究,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教学,充分发挥研学机制的作用,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赓续。
(四)加强红色基因教学资源全方位优化,提高聚合之“力”
第一,充分挖掘民族地区资源,构建有民族特色的红色基因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10],民族地区蕴藏着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些比较贴近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容易产生共鸣,是最具真实性和说服力的生动资源素材。对于红色基因传承要立足于本民族特色,突出乡土情怀和民族元素,结合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歌舞、革命文化等资源,将红色故事、英雄事迹等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编排,贴近学生心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人、引导人的德育功能。
第二,挖掘民族地区实践教育资源,推动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红色基因理论必须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运用红色理论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更重要在于改造客观世界。对此,需要利用实践教学活动激发青少年的兴趣与感知,将传承红色基因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推进优化整合学校与地方有关部门的资源,依托丰富的活动形式,提升红色基因传承实效。在校内教学实践上,要针对学生特点,打造主题鲜明的“红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浓厚的红色育人氛围。例如,在校园文化上突出红色内涵和民族符号,在校园景观上体现红色或乡土元素,将红色元素融入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歌舞等。在社会实践层面,学校要积极联合政府与社会组织,争取资金投入,整合民族地区优秀红色资源,建设以“红色”为主题的教育场馆和实践教学基地,探索构建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数字化共建共享机制,增强红色基因的育人效能。
第三,优化整合各类资源,打造民族地区红色基因传承互联网阵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11]为此,必须坚守网络舆情这块主阵地,加强红色基因与互联网的融合力度,利用其功能特性有效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加强互联网舆论环境的建设,从源头上抵制不良文化与思潮对青少年的侵蚀,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要积极推动各区域与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可视化、共享化,依据互联网平台,打造红色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官方网站,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吸引青少年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感受其浓厚的红色气息,使红色基因传承彰显时代价值。
五、结语:
民族地区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面临许多困境,须有久久为功之精神魄力,立足问题根源,直击现实痛点,拓展传承路径,切实提高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效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12]只有构建好民族地区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机制,才能确保红色中国、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从而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好红色传人、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红色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