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能源视点
2022-12-12刘光林
■中能传媒记者 刘光林
“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放眼政府工作成绩单,能源向来占有一席之地。
“2021年,我们以5.2%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支撑8.1%的GDP增速。”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指出。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保稳定和谋转型并重,能源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价值更是空前凸显。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创新发展、稳价保供、绿色转型、基础保障等方面呈现出更多的能源看点。
行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开篇概括过去一年成就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鉴于能源行业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其发展活力更足。在创新版图上,必有其一席之地。
去年,整个能源行业以增产保供为己任,扎实提升创新能力,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在各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油气勘探开采领域,2021年,“三桶油”实施增储上产攻坚工程,着力增强油气保供能力,实现多个页岩油储量新发,在渤海新发现两个亿吨级油气田。2021 年6 月,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中海油“深海一号”正式投产,该技术实现3 项世界级创新、13项国内首创。
在核电研发领域,2021 年12 月,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华能石岛湾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第四代核电技术实现“中国引领”。
在水电工程领域,2021 年6 月,拥有7 项世界第一的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并网,斩获6 项世界第一的全球唯一百万千瓦机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并网。
保供稳价取得阶段性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加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着力解决煤炭电力供应紧张问题”。
为响应保供稳价号召,自2021 年10 月以来,煤炭行业采取积极举措稳定价格。晋陕蒙等煤炭主产区全力组织煤炭生产,多处煤矿降低坑口销售价格,最高降价360元/吨。同时,重点煤企组织在秦皇岛港增供增运现货煤炭。
电力行业积极行动,两大电网企业分别召开多轮保供紧急会议,积极实施有序用电政策,坚决守住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煤电企业做好长协煤补签,千方百计提高库存,确保机组应开尽开、应发尽发,全力保障电力和热力供应。核电企业度电必争、多发满发。水电企业保持顶峰发电能力。
到2021年11月初,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价格猛涨势头得到遏制;电力供需总体平稳。
然而,保障能源安全绝非一夕之功。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仍然透露出对过去一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等问题的忧虑,承诺今年全面解决电力燃气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并把确保能源安全作为“今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任务之一。政府工作报告还对今年能源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初级产品供给”。
“保障能源安全是国家能源局的首要责任和使命。”章建华强调,“2022年的工作重点是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弹性。增强煤炭供应能力,强化煤电支撑作用,发挥好煤炭、煤电在能源供应体系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加快储油储气设施建设。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和余缺互济,提升电力系统弹性,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用能。”
清洁转型工作有序推进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 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国在过去一年落实“双碳”工作的主要成绩单。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光伏、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为3.06 亿千瓦、3.28 亿千瓦、3.91 亿千瓦、3798 万千瓦,合计10.63 亿千瓦;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11.2 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2021 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 家,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1.79 亿吨、成交额76.61 亿元,履约完成率为99.5%。
在总结过去一年的问题和挑战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的在政策执行中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做法”。诚然,个别地方政府在推动“双碳”工作中就出现过类似问题。
我国将用世界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对此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因此,对于今年的能源环保工作,工作报告提出如下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双碳”目标是从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就今年的低碳发展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上述理念,要求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基础保障作用凸显
能源,尤其是电力、燃气、供暖等,作为重要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行业,在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服务实体经济、带动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提到“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对于市场主体的信用管理逐年加强。而通过各行业信息共享,电力行业信用记录可以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提供重要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以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在电力行业,众多市场主体捕捉到商机和先机,正积极投身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电动汽车以其灵活的充放电功能,可以调节电网供需平衡,能够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落实“双碳”目标产生积极影响。在这里,多方诉求共同推动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及,建设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并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能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基础保障作用,能源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