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习仲勋在绥德分区的活动及其重要贡献
2022-12-12袁武振
袁武振,范 正
(西安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1943年2月至1945年8月,习仲勋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警备区政委,守卫陕甘宁边区北大门。作为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的主要领导人,习仲勋坚守“为52万群众服务”的庄严承诺,领导绥德分区军民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西北局及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方针政策,坚持抗战,支援前线,巩固后方,拱卫延安,实事求是领导整风运动,创造性地进行政权、经济和文化教育各方面建设,为建设陕甘宁边区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实事求是领导整风运动
中共西北中央局为加强陕甘宁边区北线工作,1943年2月决定调习仲勋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警备司令部政委。不满30岁的习仲勋担负起守卫陕甘宁边区北大门,领导人口占陕甘宁边区三分之一的绥德分区的历史重任。习仲勋后来回忆说:“1943年春,党调我到绥德分区工作。这是边区最大的一个分区,政治情况比较复杂。毛主席找我谈话,鼓励我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没有那么敏感了。到新的地方去也是锻炼嘛!”[1]
习仲勋到绥德时,延安整风运动进入审查干部阶段,一度出现了反特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特别是康生在审干和反特斗争中发动了“抢救失足者”运动,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习仲勋遭遇过陕甘根据地1935年秋的错误肃反,并对绥德分区复杂的政治环境有着清楚的了解,因而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非常慎重地领导绥德分区的审干工作。他按照党中央部署和西北局指示,召开地委机关干部动员会,结合前一段整风学习情况,进一步检查干部的思想作风,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教育干部。对有错误的干部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求他们对党忠诚老实,讲清问题,不隐瞒错误和历史问题,基本上达到了纠正错误、弄清问题、教育同志的目的。
由于康生的推波助澜,“抢救运动”很快波及绥德分区,绥德师范学校、米脂中学等单位的审干很快演变成了一场反特的群众性运动。绥德师范被看成是特务窝点,大多数学生被列为审查对象,不被怀疑者所剩无几,随即就出现了一些十几岁的小学生坦白自己是小特务的荒谬现象。习仲勋感到这样搞有问题,决定派绥德地委宣传部长李华生到绥德师范蹲点,随后又调绥德县委书记宋养初到绥德师范任党总支书记。习仲勋也到绥德师范作报告,一再提醒党员骨干和教师学生“对党要忠实要坦白,要说真话,谁要乱说,就会起到破坏运动的作用”。他还说:“我们常讲党性,我看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2]
部队的审干也发生了严重问题。康生派审干工作组进驻绥德西山寺的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在两个多月时间里把抗大整得一塌糊涂。习仲勋对眼前出现的这种混乱情景感到焦虑不安,对“抢救运动”的做法尽量加以限制以至抵制。他在写给党中央和西北局的报告中,如实汇报了绥德分区发生的情况,建议党中央纠正审查干部中“左”的偏向,及时制止“逼供信”。绥德文协的殷参被作为“抢救”对象隔离审查,习仲勋找他谈话说:“你写的历史经历,我看了。一个人过去的历史事实,总是可以搞清楚的。你有政治问题,一定要老实交代。你没有政治问题,切不可乱说。”在坦白大会上,有人几次点名要殷参老实坦白,主持会议的习仲勋装作没听见,让会议继续进行。后来殷参在威逼下还是写了假坦白材料,习仲勋严肃地对他说:“假坦白不好,你不该假坦白。”[3]后来进行甄别时,在习仲勋关心下,殷参的问题得以澄清。
“抢救运动”中的严重问题,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重视。1943年10月9日,毛泽东在绥德分区反奸大会材料上批示:“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是此次反特务斗争中必须坚持的政策。”[4]至此,历时数月的“抢救运动”开始刹车,边区的审干工作转入正轨。从1943年底开始,习仲勋领导绥德分区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甄别工作的指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搞错了的就果断纠正,为受害者恢复名誉,并主动承担领导责任。12月2日,绥德地委首先在“抢救运动”的重灾区绥德师范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宣布甄别平反工作的决定。学校采取“蛇蜕壳”的办法,对搞出来的230名“特务”逐个进行甄别。对那些纯系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冤假错案,如“三民主义研究会”“太阳社”“月亮社”“乌云社”“十八大弟兄”等立即平反。为了清除“抢救运动”的恶劣影响,习仲勋还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召开有干部群众和学生家长共三千多人参加的大会,深入学习宣传毛泽东关于审干的九条方针和党的“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防奸政策。此后,甄别工作在分区全面展开。
绥德分区审干整风甄别工作在习仲勋的正确领导下,进行得扎实、果断、有力。经过甄别,“抢救运动”中制造的众多“特务”除1人被暂挂了一段时间,其他人全部恢复了名誉,从而保护了一大批外来知识分子干部。
二、建立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三三制”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组织形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习仲勋认真贯彻党的“三三制”政策,在领导绥德分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进行了模范而有创造性的工作。习仲勋“坚决执行中央指示,保证了中央方针的顺利实现。他以身作则,善于与人团结,推心相与,共同合作,受到民主人士的敬服。他以平等谦虚的态度和民主人士讨论问题,以开诚布公的合作方式和他们交朋友”[5]。
为了使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习仲勋针对绥德分区老百姓文化水平低、居住分散等实际情况,领导分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试行“三三制”选举,对识字者实行票选法,让识字不多者在票上划圈,对不识字者采用投豆、香头点洞等方法,对交通不便的群众采用流动票箱送票上门。这些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选举方法,折射出习仲勋领导绥德分区人民追求民主的精神,也反映了陕甘宁边区民主的普遍性和真实性。“金豆豆,银豆豆,颗颗不能随便丢。选好人,办好事,引咱步步奔富路。”“满洼高粱哪个高,人里头挑人数谁好?思量又思量,比较又比较,把那好人名字上选票。”这几首《选举歌》,生动地反映了广大群众参加选举时的心声。绥德分区选举工作组织扎实细致,群众发动充分,试行“三三制”的工作进行顺利,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经过民主选举,李鼎铭、安文钦、霍子乐等一批开明绅士和社会贤达,当选为绥德分区参议会参议员。随后李鼎铭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安文钦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
习仲勋注意到,实行“三三制”后,有些党员干部一时不大适应,缺乏与党外人士商量办事的民主作风。习仲勋认为,这种状况对巩固和发展“三三制”政权是极为不利的,必须尽快加以改变。他反复提醒党员干部,要发扬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进一步密切与党外人士的关系,提高党外人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他更是率先垂范,关心和了解民主人士的工作生活情况,广泛听取他们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在习仲勋的教育引导和严格要求下,各级干部大都改进了作风,以平等态度对待党外人士,从而改善了共产党与非党人士的关系,双方真诚相见、平等相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
习仲勋要求绥德分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时刻牢记“为52万人民群众服务”,不要忘记屁股坐在哪一边的问题。1944年11月5日,习仲勋在绥德分区司法会议上的讲话中,向司法工作者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要“替老百姓服务”,“一心一意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二是“不当‘官’和‘老爷’”。我们“既是为老百姓服务,就应该站在老百姓中间,万不能站在老百姓头上”。三是“走出‘衙门’,深入乡村”。“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比老百姓高明,其实不然,新的创造要在老百姓中找寻”。四是“进步快慢,有没有出息,不在于做什么工作,而在于自己”。他要求司法干部首先“应该着重于想问题,在业务上多花功夫,刻苦钻研”;其次“在工作中应订出自己经常学习计划,不间断地提高自己”;再次“应加强自己品质上的修养,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处处给他人做表率”[6]。
三、领导绥德分区的经济建设
为战胜陕甘宁边区严重的经济困难,习仲勋领导绥德分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改善生活。
为了迅速发展生产,习仲勋亲自带领调查组到绥德县沙滩坪区郝家桥村进行调查研究。经过长达44天的调查研究,习仲勋发现郝家桥村在共产党员、郝家桥村主任刘玉厚带领下,通过变工互助、精耕细作、改善土地条件、选择优良品种等办法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高于其它地方。调研组在《解放日报》写到:“刘玉厚以身作则,积极奉公,以及‘和大家商量行事’的民主精神,获得了人们的信仰和尊敬。”[7]习仲勋对刘玉厚说:“你是个好同志,群众都很拥护你,现在就需要像你这样的党员带领大家好好干。”
习仲勋认真总结郝家桥经验,并提议绥德地委研究决定授予刘玉厚模范共产党员和劳动英雄称号,号召全分区“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绥德地委还制作了一块刻有“农村楷模”四个大字,由习仲勋和分区专员袁任远等领导共同署名的木匾奖给郝家桥村。习仲勋对绥德县郝家桥经验的推广,有力地推动了绥德分区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1943年绥德分区的粮食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基本上解决了群众吃饭问题,驻军队的粮食供应达到全部自给,棉布、服装等产品满足了部队需要。
在绥德分区大生产运动中,习仲勋动员地委和行署机关干部厉行节约、参加生产劳动,他也制定并在干部大会上宣布了自己的生产节约计划。在习仲勋的带动下,绥德分区各级干部和机关人员,都积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硕果,干部们生产的毛线都是一等品,收获的粮食堆满仓,洋芋、南瓜堆成山。大生产运动使绥德分区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群众增加了生产,又减轻了负担,生活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真是‘前囤子凸堆,后囤子满’,为巩固边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支援前线,打下了可靠的物质基础”[8]。
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习仲勋领导绥德分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西北中央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指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首先令地主如数退还佃户1939年至1942年多交的租额,再由租佃双方签约实行保佃。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绥德分区规定减租幅度为丰年减租25%、平年减租40%、歉年减租55%。全分区的人民群众被广泛发动起来,农会、租户会、减租保地会等群众组织纷纷成立,减租减息斗争形成群众运动。1943年秋,绥德分区的减租减息斗争进入新阶段,普遍实行清算旧帐、退免陈租,双减政策得到全面贯彻。绥德分区在减租减息中,还注意坚持交租交息的政策,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绥德义合、米脂印斗等区乡政府正确执行交租交息政策,带上佃户驮着租子送到地主家里,照顾了地主的利益,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四、发展绥德分区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日报》1943年《新年献词》中指出,“‘发展生产,加强教育’,将是一九四三年的中心任务”[9]。习仲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领导绥德分区在持续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教育事业,使绥德分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猛发展。
1943年冬天,在陕甘宁边区“文艺下乡”的热潮中,鲁艺文工团带着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和秦腔现代剧《血泪仇》等一批新剧目,顶风冒雪从延安来到绥德巡回演出,引起很大轰动。人民群众对革命文艺的渴望,使习仲勋深受感动。他和地委、专署的领导人商量,决定成立绥德文工团,建立一支绥德人民自己的文艺队伍,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他立即从绥德师范、米脂中学挑选了一批有文艺特长和表演才能的学生,让他们跟着鲁艺文工团学习。习仲勋还亲自找鲁艺文工团的张庚、田方团长,拜托他们培养绥德的这些学生。艺术家们被习仲勋的热诚所感动,悉心培训这些学生,教他们体会角色,塑造人物,学习吹拉弹唱等专业知识。在鲁艺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辅导下,学生们刻苦学习,虚心请教,迅速成长起来。
鲁艺文工团在绥德分区4个多月的演出结束时,在绥德地委礼堂举行汇报演出,演出《周子山》《下南路》《李桂英纺线》《王老汉与八路军》《归队》《双喜临门》等新编剧目。跟随鲁艺老师学习的学生们个个亮相,演出获得圆满成功。习仲勋在接见随鲁艺文工团学习的学生时高兴地说:“你们的学习任务完成得很好,学了政治,学了业务,学会了写剧本、演戏,学会了作曲”,“我们绥德分区要成立一个自己的文工团,你们是骨干就不要回学校去了,留下来做建团筹备工作”[10]。经过一段紧张的筹备,1944年2月,一支60多人的绥德文工团宣告正式成立。文工团分编为两个队,原有的演秦腔的民众剧社为秦腔队,新培训的学生编为新秧歌队。为加强对文工团的领导,习仲勋决定地委宣传部长李华生兼任团长,秦腔专家杨公愚任副团长,调吴堡县委宣传部长黎智任指导员。绥德分区对新成立的文工团给予大力扶持,在分区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挤出一部分钱来,让杨公愚南下关中,买来崭新的古装戏箱和一些道具。为迅速提高文工团员的艺术素养,提高演出水平,习仲勋从延安鲁艺请来了4位专业文艺工作者作老师。
绥德文工团成立伊始,绥德地委宣传部召集文工团领导和业务骨干开会,研究文工团的工作任务。习仲勋参加会议,并就文工团的发展方向、服务对象、工作任务发表讲话,提出文工团要为全区6县52万人民服务。他指出,这里文化生活单调,群众有逛庙会的习惯。文工团要利用庙会开展宣传工作,用革命的新文艺占领和改造的庙会,鼓舞人民坚持抗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还能用庙会的香火钱,发展文工团的事业,减轻公家负担[11]。在习仲勋的关怀下, 绥德文工团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足迹踏遍了全分区的沟沟峁峁。他们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创作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如《巧取玉皇顶》《一件皮袄》《顽军吃扁食》《游击小组》《双报仇》等,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群众称赞说:“文工团演出的是鼓舞人的秧歌,是毛主席的戏。”这是对绥德文工团工作最好的评价。
习仲勋认真贯彻陕甘宁边区的教育方针,坚持文化教育为全分区52万人民群众服务的方针,并结合绥德分区实际,提出按照教育与劳动结合、与社会结合、与政府结合、与家庭结合的办学方向进行教育改革。他要求全分区抓住冬季农闲季节大办冬学,以有效解决群众识字、学文化问题。到1943年冬,绥德分区办冬学905所,参加学习的群众有7万多人。1944年3月11日,《解放日报》以《绥德国民教育大革新》为题,全面报道和推广绥德分区教育工作的经验。1944年5月2日,绥德分区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习仲勋在会上强调,要重视群众办学力量,实行民办公助,努力办好民办小学、冬学、业余学校、夜校和短期训练班等,因地制宜地开展为群众所喜爱的、收效好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逐渐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消灭文盲。此后,绥德分区各地掀起扫盲、学文化热潮。
子洲县周家疙崂村,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山村一样,因为贫穷祖祖辈辈绝大多数人不识字,写个信得到处求人,更不用说读书看报。村干部针对具体情况做工作,把生产和识字结合起来:赶牲灵的把字牌挂在马鞍上,一边赶路一边认字,还消除了路途的寂寞;放羊娃带上识字卡,一边在山上放羊一边识字,其乐融融;上田种地带上识字卡,利用劳动休息时间,在地头树下,互教互学,感到心里踏实。除了识字学文化,村里还根据生产、生活需要,让小教员给大家教珠算、生产、卫生知识,开展读报,组织扭秧歌,活跃大家的文化生活,使村民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习仲勋认为周家疙崂村因地制宜办冬学,效果很好,值得推广,给他们派去了教员。他还亲自做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周家疙崂村因地制宜办冬学的经验,在1944年11月23日的《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开展冬学运动应掌握的方针》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习仲勋提出了办冬学要掌握的七项方针。(一)“坚决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必须经过群众,把群众自觉自愿的积极性发动起来,才能把冬学办得好”。(二)“冬学运动首先要和群众的冬季生产相结合”,“发展文化必须和发展生产相辅前进”。(三)“不能抄袭一套旧的教学方法,必须学用一致”。(四)冬学运动“要和冬季训练、闹秧歌、医药、卫生、组织妇纺、植树等,取得有机联系”。(五)“在开展冬学运动中,注意团结农村中参加冬学运动的一部分积极分子是非常重要的”。(六)“对训练冬学教员,应采取开会形式,研究典型,交换经验,不要采取一般灌注式”。(七)“在开展冬学运动中,必须普遍地建立若干个重点,而不是平均地分散力量”。习仲勋在文章最后写道:“周家疙崂一揽子冬学就是我们今年开展冬学运动的正确方向。”[12]习仲勋认真总结和推广子洲县周家疙崂村办冬学经验,提出的开展冬学运动应掌握的七项方针,有力地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开展。
抗日战争时期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的战斗岁月里,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创造性地进行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忠实地捍卫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了“为52万群众服务”的庄严承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戴。1945年6月,习仲勋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两个月后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32岁的习仲勋又于1945年10月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继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