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让江河海可亲可近

2022-12-11董雪郑钧天李荣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苏州河黄浦江河湖

董雪 郑钧天 李荣

上海苏州河与黄浦江

上海临江向海,河湖众多。但上海水网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很多人缺少一个形象的概念。

日前,《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从上海市水务局得到两组数据:

截至2021年底,上海共有河道(湖泊)47086条(个),河湖面积共649.2146平方公里,河湖水面率10.24%。另有不计入河湖面积统计的小微水体4万余个。

也就是说,在上海6340.5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中,水面超过了1/10。除此之外,上海还有比陆域更大的海洋功能区划10754.6平方公里,大小是陆域面积的1.7倍。

以黄浦江和苏州河为纵横主轴,一条条老百姓家门口的小沟小河星罗棋布如同城市毛细血管的水网,最终汇聚流入大海。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岸线也实现基本贯通。“一江一河”贯通,让昔日“工業锈带”变身“生活秀带”“发展绣带”。

“‘一江一河’是上海的名片,但能直接享受到黄浦江和苏州河沿线改造成果的老百姓毕竟有限,家门口水清岸美能让更多老百姓得益于滨水空间。”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说,从黄浦江和苏州河,到众多小沟小河,再到滨海生态修复,上海正努力让更多的“一江一河”可亲可近。

2017年以来,上海累计整治5000余条中小河道和1.8万余个劣五类水体,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北岸是网红地标张江人工智能岛,向东望去是正在建设的上海最高双子塔“科学之门”。近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随上海市浦东新区河道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张江科学城,走访这里的星级河道,首站便是2021年创建为一星级河道的智慧河。

张江科学城承载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的战略任务,自1992年诞生以来不断升级进化,实现了由“园区”向“城区”的转变。

“智慧河虽不比黄浦江的水波荡漾、奔流不息,但河水潺潺,自有一番静谧的氛围。岸边地绿花红,早晨偶尔会遇见一些老人家在锻炼身体。”一名在张江科学城工作的白领总结了一篇《上班路上晨游张江》的攻略。

攻略颇具趣味地说道:“水域和草坪是开放的,水域一旁都是大大小小的螃蟹洞,有不少大人和小孩提着小桶来抓螃蟹,去年我也幸运地抓到过一只。”

据上海市浦东新区河道管理事务中心设施管理科科长褚旭峰介绍,星级河道的创评工作从2011年开始,目的是打造围绕在市民生活环境中的一条条锦带。2018年,浦东新区开始实施“河道设施、水面保洁、河道绿化、河道轮疏”等四位一体综合养护工作,通过星级河道的创建,以点带面推进河道综合养护走向精细化、品质化,改善水环境。

“星级河道的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三星、二星、一星,以智慧河为例,创建一星级要满足规模、水质和管理三个指标。”褚旭峰介绍说,申报创建的河道必须进行综合整治并通过竣工验收,运行两年以上,河道长度大于1公里,河口平均宽度不小于20米;河道水质五项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及以上;必须有专业队伍实行河道综合管理养护,两岸设施安全完善,边坡种植绿化且绿化层次分明、苗木品种搭配合理、造型优美、色彩多样。

距离智慧河不远的小张家浜是二星级河道。褚旭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一星级河道的基础上,小张家浜有两点主要提升:一是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亲水平台,市民可以在河边坐下来赏景;二是岸线没有断点,与道路桥梁贯通方便市民近水亲水。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上海累计整治5000余条中小河道和1.8万余个劣五类水体,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到2018年,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了劣五类水体;2021年,水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镇管以上河湖水质为优三类的占比达70.7%,河湖水面率达10.24%。

“‘十四五’期间,上海水环境治理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水体水质,让江河湖海更美丽,地表水达到或好于三类的水体比例达到60%。”史家明说。

“十四五”期间,上海水环境治理将持续发力。一是持续实施河湖综合治理,突出水系概念。力争打通所有骨干河道断点,目前仍有100余处,实施300公里的骨干河湖综合整治工程,并打造淀山湖、元荡、金汇港等特色水系,完善226条骨干河道为基础框架的河网水系。

在畅通水系主脉络、确保河湖水系连通的同时,上海将进一步贯通河岸开放空间,提高生态护岸比例,打造“一区一廊”的水生态廊道,让每个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就有引以为傲的“一江一河”。

二是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集中连片的亲水环境。建设50个“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和谐”的高品质生态清洁小流域。2022年先完成15个示范点建设,开展约1000公里的中小河道生态修复,重塑健康自然的河岸线,营造自然型河湖水体。

三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和提标增效。到2025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出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0%。

11月2日,市民在上海苏州河虹口段亲水平台滨河步道休憩

如果说治理好小沟小河给两岸老百姓增添获得感,那么黄浦江和苏州河作为上海的城市名片,就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注脚。

站在苏州河口、外白渡桥边的苏河廊道上向西眺望,眼前的苏州河虹口段悄然焕新,原先无法通行的停车场等“化身”为宽阔通达的亲水观景平台,各具特色的主题花园点缀其间,沿线上海大厦、邮政大楼、河滨大楼等历史建筑焕发新光彩……“最美河畔会客厅”已向公众开放。

曾经,在这短短900米岸线上,停车场、变电站、码头办公用房、水质监测设施等沿河而设,还存在部分违章建筑,整体滨水空间景观性和体验感较差,市民沿河却无法看河。

继2017年底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贯通开放之后,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岸线也实现基本贯通。纵观“一江一河”沿岸,上海各区因地制宜,打造富有特色的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或展现海派博览风情带,或打造水岸阳台、健身步道、历史画廊,或串联公园绿地,实现沿河居民小区与滨水公共空间的融合共生。

伴随岸线贯通,“一江一河”沿岸正在实现三大转变:发展形态上,从航运时期的“城市锈带”,向提升综合活力的“城市客厅”转变;开发模式上,从外延式的“大拆大建”,向注重品质和内涵的“城市更新”转变;战略能级上,从单一的“上海制造”,向能级更高的“滨水创造”转变。

其中,夜景灯光是“一江一河”沿岸的点睛之笔。2021年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歷史时刻,黄浦江畔上演了以“灯光璀璨庆华诞 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光影秀,效果颇为震撼。而苏州河沿线的夜景灯光风格与黄浦江的流光溢彩还有所不同,以黄浦区段为例,其景观照明的设计主题是“以夜为幕,淡彩苏州河畔”,营造静谧、柔美、梦幻的舒适光环境。

把环境“颜值”变成经济“价值”。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之处的上海北外滩,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和流量型经济……一批“超级总部”及头部企业相继入驻。外滩-陆家嘴-北外滩、世博-前滩-徐汇滨江、杨浦滨江、苏河水岸经济发展带作为重点区域,依托“一江一河”,沿岸着力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上海市住建委主任姚凯透露,除环境改善、品质提升外,今年苏州河两岸贯通提升更重要的是实现功能提升。苏州河两岸是亲民、亲水岸线,今年的重要任务是把体育、文化、休闲功能跟苏州河的水上功能结合起来,计划今年底实现苏州河水上游览航线的正式开通。

纵观“一江一河”沿岸,或展现海派博览风情带,或打造水岸阳台、健身步道、历史画廊,或串联公园绿地,实现沿河居民小区与滨水公共空间的融合共生。

航线开通后,沿岸的不少历史建筑就可以串联起来。姚凯表示,届时,市民游客可以选择在岸线漫步,也可以乘坐游艇在水上游览,停靠在M50、梦清园等地标“打卡”,还可以到华东政法大学欣赏仅次于外滩的上海第二大历史建筑群……

苏州河和黄浦江贯通工程将在今明两年继续南拓北延,其中,上海理工大学段是北部延伸的重点。上海市正在研究黄浦江上海理工大学段的贯通方案,把江边步行系统的贯通和校园历史建筑有机结合起来,让市民群众可以再度品味校园生活。上海理工大学滨江段贯通2023年将正式启动,争取在2024年实现贯通开放。

根据《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黄浦江沿岸将被打造成为彰显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黄金水岸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会客厅,苏州河沿岸将被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生活示范水岸,实现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转变。

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是我国最大的沿海城市。

数据显示,上海的海洋功能区划面积10754.6平方公里,约是陆地面积的1.7倍。全市海域共有大小海岛26个,包括居民海岛(崇明、长兴、横沙)3个,无居民海岛23个(基岩岛14个、冲积沙岛9个)。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对保障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洋对上海的发展贡献已经非常大了,将近88%的海岸线都用于各类生产,自然岸线只有12%左右。下一步,要更好地提升涉海产业发展,尽可能保留,甚至是适当增加自然岸线。”史家明表示,虽然与大家熟悉的三亚、青岛有点不一样,上海的海岸线从海洋景观的角度来看有点“先天不足”,因为长江泥沙等自然原因,海洋透明度差了一些,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轻视上海的近海海岸线生态保护。

7月16日,上海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开工了!

该项目不仅属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也是上海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西起芦潮港水闸东导堤、东至南汇东滩整治工程南区南侧堤,涉及岸线总长17.05公里,总投资5.3亿元,预计2023年底完工。

据介绍,项目工程总体按“一带三点”布局,即总长17.05公里生态廊道,以及港湾凹地生境修复段、南汇嘴特色湿地保护修复段、侵蚀海滩保护修复段三个节点。主要包括堤外海滩保护修复、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恢复、海岸带修复生态环境跟踪监测、科普管护设施配套等实施内容。

“水的品质短期内很难改变,但海岸线的修复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将结合对外来物种的清理、本土海洋生物的生境改造等措施,打造一条高品质的亲海岸线。”史家明说,该项目旨在重点解决海岸带区域湿地萎缩、外来物种入侵威胁生态安全等主要生态问题,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临港海岸带生态系统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减灾协同增效、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在临港新片区形成一条高品质亲海岸线,为南汇新城“湖海相融、开放共享”的生活空间增添更多靓丽的海洋特色。

据悉,“十四五”期间,上海海洋管理部门将深入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强化海洋综合管理,继续加强海域使用日常监管和动态监测,落实“双重”规划,推进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服务海洋经济发展,聚焦“两核一廊三带”,持续加快浦东新区、崇明(长兴岛)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建设,积极探索设立海洋产业基金。

同时,加强滩涂资源保护,实施横沙东滩、崇明边滩等区域种青1.25万亩,促进滩涂资源自然修复,维护长江河口健康,努力打造上海海洋工作特色亮点,助力现代化海洋城市建设。

(参与采写:实习生任润蕾)

猜你喜欢

苏州河黄浦江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黄浦江的昨日今生
苏州河,悲莫悲兮奈若何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黄浦江上游防汛墙改建结构型式探讨
苏州河
苏州河的现实与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