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外卖员助力城市治理
2022-12-11许海燕周丽娜
许海燕 周丽娜
11月16日,江苏扬州,一名外卖配送员在通运社区“暖心驿站”内测量血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为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探索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模式,市场监管部门深入一线调研,各地外卖配送行业党委推出了一系列关爱行动,一批服务外卖配送员的“充电站”纷纷落地。有了党组织,外卖员的干劲更足了,他们正积极成为城市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近日,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党群工作局党支部副书记杲菲实地体验了外卖员的工作。
“正式上岗前,我找到有5年工作经验的曹大哥‘拜师学艺’。他告诉我,用户一下单,就进入倒计时,按时送餐会提高好评率,迟了会影响收入,必须保持奔跑的状态!”杲菲说,“我接到的第一单,限时27分钟内送达。为了能够准时地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中,我全程加速,穿梭在大街小巷,从取件到送件……半天共配送10余单,骑行15公里,步行6000多步,手机电量已几乎耗尽。”
今年5月以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工作人员与外卖员一起跟单、跑单,旨在近距离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
在府前小区站点,宿迁市宿城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与指导科科长白雪,也跟着师父杨浩然体验当了一次外卖员。
穿上外卖员的服装,戴上头盔,白雪没有单独接单,而是跟着师傅一起送餐。从上午10点的送餐高峰期到中午1点,小半天工夫,订单不停飞来,除了喝水,根本顾不上吃午饭。白雪尽力加快骑车速度,聚精会神看清每个红绿灯,才能勉强跟上师父。
用脚底板走出来的体验式调研,令人难忘。
“外卖员真不容易!”白雪说,没想到外卖员进小区这么难,一个客户要求送餐到家,但门卫不放行,反复沟通登记后,外卖员才得以进入小区,差点错过配送时间。事后,白雪在调研报告中写道:“针对无接触配送,建议参照蜂巢等做法安放送餐柜,安全放心,减少配送纠纷”。此外,白雪发现,外卖员对劳动保障的需求非常迫切。
通过这种体验式调查,杲菲也深深感受到外卖员的辛苦。她感慨地说,外卖员不仅饱受风吹日晒,还要面对时间压力,不断优化路线,应对突发状况。“他们用速度和温度、辛苦和汗水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也应该关注、关心他们,走到他们身边倾听心声”。
“一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还要面对停车难、喝水难、手机充电难、进门难……这些小需求对有固定工作场所的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却是外卖员的大问题。”南京江宁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科长王雯说。
“我们一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还要面对停车难、喝水难、手机充电难、进门难……这些小需求對有固定工作场所的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却是外卖员的大问题。”
市场监管部门决定给外卖员建设歇脚处,但如何将歇脚处建在外卖员用得上的地方,颇费思量。
百家湖、砂之船……王雯和同事们跑遍了南京江宁的商圈,最终决定在义乌小商品城先探路。
“义乌小商品城里聚集了近500家餐饮商户,江宁全区摸底约2000名外卖员,商品城周围就超过了500名。”王雯说,义乌小商品城里的宁小蜂·江宁督督“充电站”,离原来的外卖员聚集点只有100米。开张不久的驿站已获得认可,歇息时段这里一座难求,为此,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正在加快布局新的“充电站”。
“‘温馨驿站’是我们骑行路上的加油站。”11月2日中午,在淮安经开区大润发附近的红亲亭驿站,外卖员智小平从驿站微波炉中取出了热乎乎的午餐。他说,外卖员吃不上一顿安稳饭是常有的事,吃饭经常临时接到派单任务,有了驿站配备的微波炉,就可以吃口热饭了。说完,吃完,他收拾一下,匆匆离开驿站,重新投入工作。
据统计,淮安市现有注册外卖员7800多名,一名外卖员年均骑行约3万公里,工作基本在路上。今年来,淮安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型商圈、沿街商铺等地设立温馨驿站,配备饮用水、微波炉、充电宝、口罩、碘伏等常用物品,供外卖员按需取用。
“我们必须从解决问题、优化服务入手,出实招、办实事,实现抓党建与惠民生相融互通,让党建工作化虚为实。”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锐表示,温馨驿站是淮安市聚焦新业态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生活需求,着眼解决外卖员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而打造的基层党建服务阵地。目前,该市已打造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服务阵地705个,并推出了一批“红色1㎡”和“爱心商家”;通过发布线上分布图,营造15分钟服务圈,外卖员一键导航找得到、愿意来。
不论是“温馨驿站”,还是“爱心驿站”“充电站”,各地叫法虽不相同,但本质上都是外卖配送行业党委打造的服务站。放眼江苏,一批批服务站纷纷揭牌。
5月30日,中共扬州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挂牌成立后,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推进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7月1日,扬州首批20家外卖配送行业党委“爱心驿站”揭牌,站点清单及服务清单同步发布。
如今的南京街头,外卖员变身“移动探头”,将看到的餐厅各种真实情况上传举报给相关部门,化身“食安卫士”,第一时间为市民食品安全把关。
在扬州“爱心驿站”内,冰箱、电视、微波炉、应急药品等日常物品一应俱全,还有便捷的休息桌椅、门类齐全的读物。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指导处副处长杨慧介绍,“爱心驿站”统一制定“9+7”服务标准,为外卖员免费提供充电上网、图书阅览、应急药品、食品加热等9项共享生活服务,以及提供食品安全、疫情防控、交通安全等7项宣传共享服务。
7月28日,宿迁市洋河新区“车手微家·暖新驿站”正式揭牌。为了让外卖员有个休憩港湾,宿迁深入调研,按照在城区10分钟内、在乡镇30分钟内能找到休息场所的要求,仅宿迁市洋河新区就打造了18个“车手微家·暖新驿站”。此外,宿迁还帮助解决全市新就业群体工作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以及意外伤害保险1500份。
对于外卖员来说,除了提升收入、白天有地方休息以外,他们最想要改变的,就是社会认同感和同城待遇。就此,江蘇省不少地区通过党建工作,让外卖员参与社会共同治理,成为食品安全吹哨人,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争做服务群众的先锋。
厨房飞舞着苍蝇,厨师一边吃东西一边炒菜,吃完直接用手抓豆芽……这是南京一名外卖员跑单过程中看到的场景,他当即拍下视频上传平台。随后,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对商家进行关停。
“面对量多面广的餐饮单位,监管部门相对人手不足,这种情况下,外卖员人数众多,而且直接接触餐饮单位,是很好的食品安全监管的补充力量。”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易昌军称,这给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城市治理新思路——成立外卖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邀请外卖员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如今的南京街头,外卖员变身“移动探头”,将看到的餐厅各种真实情况上传举报给相关部门,化身“食安卫士”,第一时间为市民食品安全把关。据悉,已有2000多名外卖员被纳入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
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扬州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书记黄俊华认为,加强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行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行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外卖商户诚信规范经营,推动外卖配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后,我们要组织外卖从业人员开展行业规范、疫情防控知识、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培训教育,引导外卖配送人员弘扬新风尚,传递正能量,不断打造外卖配送行业金名片。” 黄俊华说。
在扬州,外卖员不仅是食品安全的吹哨人,也是城市治理的哨兵。
“扬州用积分制鼓励外卖员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网格治理、疫情防控中的千里眼作用,培育打造了一批城市治理前沿的流动哨兵。”扬州广陵区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顾冬称,随手拍随手报、排查城市隐患、协助疫情防控……都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服务和实物。现在,许多外卖员走在路上,都随身携带一本积分护照,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淮安,外卖员正在从城市的旁观者变为主人翁。734名骑手当起社区兼职网格员,456名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更多骑手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作为城市的一员,共同创造并守护美好生活。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指导处四级调研员李金忠表示,外卖员流动性大、群体庞大,自从开展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以来,外卖员已成为城市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参与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外卖配送行业党委组织党员配送员、先锋骑手突击队等志愿组织,为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外卖配送行业的不断壮大,加强这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党组织覆盖显得尤为重要。
“以前都是坐在街边的石墩上休息,喝水也主要靠买,现在可以到专门给我们打造的驿站落脚休息,还能免费打水,给手机充电。”43岁的外卖员范以平说,他5年来一直在南京送外卖, “现在更有盼头、更有干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