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腹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022-12-11刘亚红
刘亚红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河北承德 068350)
初生羊羔的体质较差,对于各类外界应激反应的适应能力也比较低,很容易出现腹泻。病羊的粪便主要为状且伴有不等量的血液或者脓液,排便困难,排便时异常痛苦。体温初时升高,可达41℃之高,随后体温恢复正常,如未能及时处理,将会导致病羊在1~2d内死亡。病羊经常会出现背部拱起、精神萎靡、呼吸不畅等情况,且会伴随逐渐加重的神经症状,比如磨牙、口吐白沫、运动失调、眼睛模糊等。病羊死亡之前会出现明显腹胀症状,体温无异常,但下痢情况严重,腹痛程度也比较严重,会在1~3d内衰竭而亡。
1 致病原因
2.1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在羊病毒性腹泻中最为常见。其中半月龄左右内羔羊更容易受到轮状病毒的影响。感染后,病羊会出现脱水、呕吐、发热、腹泻,粪便颜色改变,排出水样粪便,若是存在继发感染,症状会非常严重,甚至出现死亡。若病羊症状较轻,不存在继发性感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病死羊身体瘦弱解剖可见小肠中积蓄着灰黑色液体,胃部有黄色的乳凝块状物。借助病毒分离试验,可进一步做好疾病诊断。此外,螺旋体病毒、肠胃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均可导致羊腹泻[1]。
2.2 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中最常见的霉菌感染,多是由于养殖人员未能做好饲料管理,使得饲料、草料存在不同程度的霉变,羊在食用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诱发一系列疾病。羊患病后,食欲严重下降,生长发育速度慢,且皮毛非常粗糙。刚出生的羔羊以及妊娠后期的羊,因自身免疫力较差,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菌而出现腹泻,出现明显的腹泻和发热症状,还可能导致怀孕母羊会出现流产。结合临床症状以及粪便检查,能够初步诊断。解剖病死羊可发现肝脏充血,肿胀异常,第四胃内积凝乳块或灰绿、紫色的液体,黏膜充血、出血。经细菌分离,可确诊此症。
2.3 寄生虫性腹泻
2~4月龄的羊易球虫感染,若圈舍温湿度不合理,卫生状况差,则非常容易造成腹泻疾病高发。各年阶段的羊均易线虫感染,在病羊排出的粪便中,可发现白色结节,进行刮片检查,能够发现大量虫卵。隐孢子虫会威胁羔羊的生长。羊在受到寄生虫的影响后,均会出现食欲下降、生长发育迟缓、腹泻、精神不振等症状,导致羊日渐消瘦,严重制约其生长,威胁养殖业的发展。
2.4 饲养管理
在羊的养殖过程中,科学的饮食安排对羊的肠胃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要注意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合理配比,食用过多的精饲料会导致羊营养过剩,从而引发营养性腹泻,食用过多的青饲料,会导致羊消化不良,消化功能减弱,饲料不能及时分解,在肠胃中发酵,从而引发腹泻。冬季要重视羊的饮水和饲料供应,如果一直给羊喂冷水和冷饲料,会严重影响肠胃功能运转,导致腹泻发生。
2.5 气候因素
夏季草场肥沃,也是寄生虫繁殖的最佳时节。在羊进行户外活动时,食用附着寄生虫卵的青草,或者饮用带寄生虫的河水,就会导致寄生虫在羊体内寄生,引发腹泻。在降雨季节,羊食用含水量较大的青草,加重肠胃负担,使食物在肠胃腐烂发酵,产生气体,也会引发腹泻。此潮湿的环境还可能导致饲料发霉变质,给羊误食会造成羊腹泻。在寒冷的冬季,圈舍保暖设施不完善,会导致羊羔受寒引发腹泻[2]。
3 预防
3.1 确保羊群有适当的户外活动
要想保证羊的健康生长,需要减少羊腹泻情况的发生,这就需要养殖人员探析养殖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养殖人员应当明白阳光对于羊群的重要性。阳光的杀菌功能很强,因此,养殖人员应当多在晴天进行放养作业,提升羊自身免疫能力,保障羊群的健康生长。养殖人员切不可在严寒或者多风的天气进行放养,避免受风导致出现腹泻。同时养殖人员应扩大羊群户外活动区域,避免羊长期被圈养导致丧失运动能力。
3.2 中草药预防羊腹泻
每年的6~7月是羊腹泻发病的主要时期,养殖人员可以通过杨树花或蒲公英等中草药,预防羊腹泻。将中草药清洗干净,捣烂混于饲料中喂养,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能够改善羊只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有效预防腹泻。
3.3 采用科学方式养殖
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羊腹泻病危害的重要前提条件。首先,养殖人员要强化饲养管理工作,以提高羊群饲养管理水平为主要目的,增强羊群自身抗病能力。其次,养殖人员要做好圈舍的日常清洁工作,制定科学完善的消毒清洁制度,定时定点打扫圈舍卫生,及时清除粪便、饲草等污染物,严格遵守消毒程序,科学使用各种消毒药物,必要时做好无害化处理,同时确保圈舍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从最大限度上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最后,养殖人员要定期于羊群投放驱虫药物,做好驱虫工作,尽可能避免寄生虫性腹泻的发生。此外,养殖人员要对羊群进行合理分群,尤其是刚出生和还处于吃奶期的羔羊要与成年羊群分群饲养,控制饲养的密度,避免盲目扩张养殖规模,导致饲养条件不能满足羊群需求,增加疫病发生的风险。推广使用高床饲养模式,减低羊群与致病菌的接触概率,减少疫病发生。
3.4 饲料调配
羊体免疫力差,容易被病菌乘虚而入,从而引起腹泻。因此,养殖人员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的抗病能力。在日常饲料中应适量添加各类营养物质,合理搭配,避免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引发腹泻。怀孕母羊应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放牧羊也要注意营养元素摄入,可以每天补充精饲料0.45kg、胡萝卜0.5kg、青饲料1kg、骨粉5g、青干草3kg。圈养母羊接近生产时,可以增加精饲料投放量,一般为平日饲喂量的20%左右,产前40d增加27%~32%,产前1周逐渐减少精饲料投放量。
3.5 疫苗注射
要想有效减少部分病原性腹泻发生率,可以采取相应的免疫接种措施。例如,在魏氏梭菌病高发期,可在母羊分娩前2个月接种相关疫苗,从根本上降低羔羊腹泻发生率。另外,备孕的母羊在产前30d左右要注射四联苗,提高抗病能力[3]。
4 治疗
4.1 治疗原则
羊腹泻始终以保护心脏、预防中毒脱水、止酵防腐、保护黏膜以及肠胃清理作为治疗原则。羔羊体质较弱,发病时间短,腹泻后致死率较高,需尽早治疗。给予大量补液治疗,预防羔羊腹泻。加强对母羊的饲料管理,提供良好的产羔环境,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与此同时,在产羔前的2~3周再对待产母羊接种1次魏氏梭苗联苗,保证维持充足的母源抗体。
4.2 西药治疗
如果病羊的粪便带血并伴有恶臭,需进行补液,并给予0.125~0.25g的土霉素+1ml东方止痢神灌服以解毒消炎,每日2次,同时配合喂服乳菌菌药物,提升病羊的消化吸收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如果病羊的腹泻症状比较轻,可给予50~100ml补液盐进行补液,并根据体重选择合适剂量的复方敌菌净缓解症状。如果病羊存在严重脱水,要给予300ml生理盐水、5ml 5%碳酸氢钠、5%葡萄糖、3ml 10%樟脑磺酸钠进行静脉注射[4]。
4.3 不同类型羊腹泻的对症治疗
(1)营养代谢性腹泻治疗。饲养人员要合理调整饲养方案,采取定时定点饲喂模式,避免羊群因过饱或过饥而引发腹泻。每到冬夏季节,要做好防寒防暑工作,合理通风,优化养殖舍环境卫生条件,消除各种不利因素所致的营养代谢性腹泻疾病。
(2)病原性腹泻治疗。做好病原体检测工作,采取抗病原药物治疗,如病羊感染大肠杆菌,可每日口服0.4g土霉素,连续用药3d即可。如病羊腹泻严重,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和电解质,进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此外,病羊在感染寄生虫腹泻病后,要明确寄生虫类型,再结合显微镜检测,采取针对性疗法,如是球虫病,可采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3)中毒性腹泻。找出中毒原因,对症治疗,强化饲养管理工作,以提高羊群自身免疫力为主要目的。重视补液,避免脱水。对于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羊腹泻,可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配合板蓝根注射液10ml静脉注射,连用3~5d;0.9%生理盐水200ml加入泰乐菌素625万IU静脉注射,并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C。羊肠毒血症诱发的腹泻可使用中药治疗,选黄柏、黄芩各15g,白芍、黄连、当归各10g,川芍2g,混合研末,加温开水冲服,每天1剂,连用3~5d。同时肌肉注射100万IU青霉素,症状严重,可应用安钠咖等药物辅助治疗。
(4)消化不良性腹泻。口服补液盐,将复方维生素预混剂掺入饮水中,并加入适量的益生菌,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同时运用中草药治疗,选择太子参、陈皮、山药、山楂等药物,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