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成功研制新型探针 助力实现肿瘤早期诊断
2022-12-11
肿瘤防治研究 2022年7期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应天雷教授、吴艳玲副研究员团队与复旦大学化学系李富友教授团队合作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荧光免疫探针,命名为ICGΜ-n501,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术中导航、疗效评估等提供精准、实时的“可视化”技术手段。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生物材料》(Biomaterials)上。
如何开发出新型荧光免疫探针,使其同时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易体内代谢、低生产成本、高穿透深度等性质,从而为疾病诊疗与手术导航提供更全面精准的信息,一直是荧光成像领域亟须解决的难题。
应天雷教授介绍,新型荧光免疫探针以全人源纳米抗体(即基因完全来自于人类)为靶向载体,荧光成像技术因其检测灵敏度高、分辨率好、无辐射危害等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迄今只有少数几种非靶向荧光染料应用于临床肿瘤切除的手术指导,而基于各类靶向型生物制剂的荧光免疫探针大多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正在开发的荧光免疫探针存在着体积较大,难以接触具有空间位阻的靶点表位,不适宜于“即取即用”的临床适用标准等问题。
应天雷教授表示,在卵巢癌转移瘤模型中,研究人员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到,ICGΜ-n501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可以实现高精准的肿瘤成像,能高效识别其他技术无法找到的微小病灶(仅1.38毫米大小)。
专家们的研究还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探针的使用剂量,提高荧光成像效果,为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