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策略分析

2022-12-11颜建强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9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监测

颜建强

(广东省东莞生态环境监测站 广东东莞 523000)

引言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议题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世界各国皆认同并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环境保护将与经济发展和谐共处,环境监测以及保护工作将进入新的篇章。从现实角度来看,环境监测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基础条件,而找准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路径则是提高环保质效的现实要求。

1 低碳环保与环境监测关系分析

现阶段,低碳理念辐射全球,世界各国都对这种兼顾经济发展与生产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极为认可。自2020 年开始,我国加快了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脚步,不仅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发布了大量文件指导实践。在这种情况之下,低碳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而环境保护则是低碳发展的现实目标和要求。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密切,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环节,也是继续发展的关键性工作。低碳背景下,环境监测也应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现实角度来看,低碳环保与环境监测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实践,环境监测为实施低碳环保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低碳环保生活的实现必须以环境监测为基础[1]。同时,无论是环境监测还是低碳环保,其最终目的以及核心目标都是保护生态环境,所以二者都需要开展持续性、常态化发展。此外,从低碳环保生活实现的角度来看,环境监测还发挥着监督作用,它能够对低碳发展现状以及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反之,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也始终需要接受低碳环保生活评价。

2 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要求

2.1 实现节能减排

低碳背景之下,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成为环境监测与保护的现实要求。实际作业环节,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节约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用量,重视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以便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当然,环境监测与保护环节,也必须重视碳利用率监测,持续推进技术优化与方法革新,从而提高碳的有效利用率,避免浪费和失误,真正地实现节能减排。

2.2 重视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与保护需要重点关注环境保护,后者是环境监测的最主要目的,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从现实角度来看,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环境保护导向。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环境监测所面临的任务压力与难度必然会逐步提升,为避免发生错误或失误,环境监测与保护人员需要牢记使命和目标,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从而让环境监测切实服务于环境保护,为满足低碳背景下环保要求提供保障[2]。

2.3 加大执法力度

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实践操作方法,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以及行业规范。在低碳背景之下,加大执法力度是保证环境监测与保护合法性、科学性与高效性的必然选择。从现实角度来看,环境监测管理疏漏十分常见,这不仅难以保证监测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可用性,更会让环境保护失去方向、走入困境;而且,面对现有问题未能有效处理、及时执法,必然会让不法分子侥幸心理大增,久而久之会酿成大祸。为杜绝这种情况,始终保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可靠性,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必须加强执法。

2.4 形成工作常态

生态环境系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任何有关于生态环境的监测信息都具有时效性。在实际作业环节,环境保护需要以充足、连续的环境监测数据信息为基础,所以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环境监测与保护方案的长效化实施至关重要。低碳背景之下,打赢“低碳环保”战役不可一蹴而就,所以形成工作常态是实现有效实践的现实要求[3]。

3 环境监测与保护的现实价值

环境监测与保护是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工作,实现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化发展,将会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根本保障。在实践中,政府、企业与个人都需要正确认识环境监测与保护,高度关注这一工作并且共同为提高工作质效夯实基础。从当前情况来看,有效开展环境监测与保护具有如下价值。

3.1 推动低碳战略实施

作为新时期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低碳战略的有效实施将会直接对全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效开展环境监测与保护,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变化过程监控、经济发展协调性与生态性分析,更可以为环保质效探究提供依据;此时,将高效夯实低碳战略实施基础,能够为这一战略方案的推进保驾护航。在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时,环境监测与保护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提升战略执行力、决策力、实效性的关键。

3.2 达成环保最终目标

保护生态环境是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最终落脚点,也是这一工作的最主要价值。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现了经济腾飞,但代价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方法模式无疑存在大量隐患,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高度重视环保事业,不断推进环保工作法制化、系统化、社会化发展,有效实施环境监测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环境监测与保护,可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区域环境情况、明确区域环境保护重难点、分析区域环境保护需求和方向,从整体角度出发为环境保护提供指引和指导。结合实践不难发现,环境监测与保护是达成环保最终目标的关键性环节。

3.3 助力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系统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而增强这一系统功能、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优化,能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现实角度来看,只有让生态环境始终拥有自我修复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可以提升生态环境修复力的重要举措,环境监测与保护当然也具有助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而且,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也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的有效性能保证宏观数据调控质效、微观数据应用质效,可以为探索更具生命力、科学性的环境保护路线提供保障,能为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 环境监测与保护的优化路径

低碳背景下,进一步优化环境监测与保护需要从多角度出发。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必须以后者为导向,实现专业化、合理化、先进化发展;而环境保护也需要以前者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实现方法优选和模式升级。在实际作业环节,环境监测与保护需要严格遵守低碳战略实施要求,将低碳经济下的环保标准设定为基础性工作目标,从而使实践方案更加契合时代要求[4]。

4.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环境监测顺利开展需要机制作保障,只有在完善的工作机制和保障制度支持下这一工作才能真正地发挥价值。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深化节能减排,实现低耗高效生产运营,每一个过程都需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实践中,环境监测结果不再是单纯的数据信息,而是成为企业调整生产方式、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方法的重要依据。此时,必须突出环境监测的预警和保障作用,深化环境监测在发展决策制定辅助价值的发挥。从现实角度来看,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机制完善,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完善预警机制

及时预警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作用,为保证预警实效性必须提高数据信息的反馈速度,着力缩短响应时长。当前,环境监测结果的流转和应用需要经过多道程序,期间会耗费大量时间,难以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时效性。所以,在优化环境监测时,必须高度重视预警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以高效利用监测结果,快速响应与妥善解决为目标开展实践。比如,打造信息化工作模式,强调先进监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构建日常监测机制与灾害预警监测机制,打造实时传输与快速响应机制,为及时传递信息做好准备。实际作业环节,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构建信息检测管理在线平台或计算机系统,以便从根本上为做好快速预警、科学决策和有效实践提供保障。

(2)完善配套制度

为有效实施环境监测与保护,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积极完善配套保障机制,进而让环境监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让环境保护更具可靠性。实践中,环境监测与保护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极容易出现波动,为保持工作水平稳定性,必须建立健全约束管理制度和保障监督制度,基于这些配套制度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基础,从而切实提高工作质效。目前,环境监测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监测范围也提高了监测效率,但由于监管松散所以监测信息可用性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对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阻碍。为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到环境监测与保护的薄弱环节,就要配套制度建设实现针对性保障。比如,建立重点对象监管机制,对区域内的碳排放量高、环境干扰能力强的单位进行重点管理;设置黑名单机制,将不按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纳入黑名单,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责令企业整改,屡教不改则列入永久黑名单;建立定期审查与常态化监督机制,始终关注环境监测点、环境监测单位工作质效,重视绩效监管,保持工作实效性;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回访监管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有效监管,确保环境监测预警信息被及时反馈,环保问题被有效解决。

4.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已经逐步走上智能化、信息化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该项工作可以完全脱离人工。事实上,无论是环境监测还是环境保护,都需要以专业人才为支撑。为此,低碳背景下的实践重点应该放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此时,需要兼顾在校培养和在职培养,为全面提升工作队伍综合作业水平奠定基础。在校培养优化环节,应该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重视定向培养、职业教育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比如,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有关于低碳经济以及低碳环保生活的内容,基于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开展针对性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与就业指导,以便让毕业生能迅速适应工作节奏、明确工作重点,提高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衔接水平;依托于校企合作,实现针对性培养。在职培养环节,必须强调环境监测与保护人员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发展潜力、创新能力培养。比如,定期组织在职培训,根据实际需求帮助在职人员查缺补漏,确保他们的工作理念、方法具有先进性;重视思想引导,着力提升在职人员的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5]。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培养环节,应高度实用技术培养和操作规范监管,以便让专业人才掌握复杂、多样的监测技术,规范灵活地使用各类监测设备,获得准确、真实、完整可用的监测数据。

4.3 重视环境保护监管

环境监测与保护优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有效性,所以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提出科学的环保措施并对该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以便确保环保工作的实效性。在环境监测方面,需要实现多源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环境以及动植物生长状况的全面监测;还应该重视污染源监测、固废管理以及应急管理。实践中,一旦发生水体污染、高速火灾、辐射事故、油污事件、液体泄漏等问题,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所以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以上问题,强调及时预警、有效保护与监管。

实际作业环节,环境监测与保护人员应该敦促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实现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基于更具科学性、环保性和节能性的工艺生产。比如,敦促监督高污染行业实现绿色化改造,推进工业绿色升级;重视碳排放来源监测和管理,基于碳排放来源构成制定针对性减排方案;深化可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着力推动区域能源利用结构调整。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能源部门、工业部门、交通部门以及建筑部门的碳排放监管,通过降低碳排放量实现节能环保,基于环境保护监管达成低碳环保目标[6]。

以东莞市的工业碳排放监管为例,为降低工业碳排放量,东莞市环保部门大力推进工业锅炉燃料升级工作,通过将燃煤锅炉改为天然气锅炉、推进煤炭燃烧供能向绿色能源供能转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发展绿色建筑交通等方式提高环保效益。根据《东莞市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东府〔2018〕56 号)有关要求,东莞市需要在2018 年底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改造;为达成目标,东莞市环保部门不仅制定了阶段性工作计划,还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问责、明确分解落实任务目标和加强政策宣传实现管理保障。而且,东莞市环保部门还对市内设有大型燃煤锅炉的企业进行了重点监控。东莞市新富发纸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煤改气号召,成为首批全面完成煤改气的企业。启用天然气锅炉后,该企业的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以及颗粒物排放量也大幅降低。

4.4 强调监测技术落实

为达成低碳目标,完善环境保护路径,必须强调环境监测实效性。因此,在实践中监测机构必须积极推动多元化监测技术应用,深化监测技术革新。结合实践不难发现,环境监测阶段最为常用的技术是生物监测技术和3S 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的准确性、便捷性高,作为一种综合技术它能对生态环境的健康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可获得理想化效果;而3S 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监测单位获得准确、具体且全面的数据,更能实现监测信息的精准定位、量化处理以及深度分析,可以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支持。

除了生物监测与3S 技术外,低碳背景下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还包括物理化学技术和大数据信息技术。从现实角度来看,应用物理化学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可对环境要素进行准确检测,从而确认污染情况。比如,基于物理因素强度测定技术可帮助环境监测人员获得准确的污染源、污染程度信息,从而为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提供指导。当然,利用物理化学技术也能实现特定污染成分检测和分析,同样可以为污染治理提供参考。相比之下,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加多地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该技术适应性极强,在恶劣条件下也能有效应用,能实现自然灾害征兆的远程监控,监测信息可快速回传共享,从而为提高抢险救灾、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速率提供保障。

4.5 推动监测标准完善

低碳背景下,环境监测与保护优化必须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因此,应积极推动监测标准完善,让监测结果的实践指导价值进一步提升。从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角度来看,有关于环境监测标准的统一规定首次出现在2004 年,自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定技术导则》成为环境监测工作标准;2020 年,这一技术导则被再次修订,使其内容更具先进性、完善性和时代性。从现实角度来看,仅修订技术导则并不足以满足实践工作需求,环境监测标准严重碎片化、可操作性不强且不完善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所以深化监测标准完善势在必行。这一环节,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从实际出发,通过更新现有标准、补足方法空白、发布统一规范和标准来打造完善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此时,必须结合低碳要求,以实现规范性管理、标准性指导和专业性操作为目标,构建监测标准体系。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监测标准体系完善;响应“十四五”号召,从有效方法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及环境事件的角度出发,研究快速监测方法、应急分析仪器和应急监测标准,为促进环境应急监测的标准化、高效化发展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监测标准完善必须始终以有效开展环境保护为导向,以优化环境管理、助力监测工作模式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着力提升相关标准的可操作性。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背景下环境监测与保护必须受到高度重视,保护环境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选择。基于低碳模式,环境监测与保护需要走上标准化、科学化、完善化道路,各地区都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环境监测与保护优化路径,构建个性化、合理性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监测
环境保护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