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儿子
2022-12-10金性勇
这诚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也洋溢着坚韧不拔的爱,无法被摧毁的爱。只有父爱才能让一个父亲坚信自己的孩子,不放弃自己的孩子。这个承诺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永远。
被誉为“天才译者”的金晓宇身患眼疾和躁郁症,以下是他的父亲金性勇的自述:
完全变了一个人
1984 年,我们带着两个儿子回到杭州。
6 岁那年, 小儿子金晓宇被邻居家孩子的玩具手枪射中眼睛。从此他的一只眼睛瞎了,只能斜眼看东西。但他反过来安慰我们:“没关系,习惯了。”
回杭州后,小宇高一时分在尖子班,老师说考大学完全没问题。但有一天,小宇突然说:“我不上大学,也不要读高中了。”我们以为小孩厌学只是说着玩的,可他真的天天赖在家里。
朋友帮忙介绍小宇去解放路新华书店当售货员。结果,两个月不到, 书店不要他了。起因是有位老顾客在店里看书,小宇说人家是小偷,争执起来。我又把小宇介绍到排气扇厂当工人,没几天他就不肯上班,说工友对他不好。
他不上学后,就成天在家,情绪极不稳定,完全变了一个人。有一天,家里轰隆一声巨响,小宇把厨房的冰箱推倒了。这是他第一次出现暴力行为。而后,电视机、洗衣机、桌子、书架、柜子、门,都被他砸过……
小宇妈妈绝望地问我:“他是疯了吗?”
很长时间,我们不知道他生病了。当他说想考大学,我们喜出望外,让他进了补习班。虽然高中基本没上过,几个月后,他的高考成绩让人吃惊,离一本线只差3 分。二本志愿填了杭大外语系,我们很开心地等学校通知。谁知学校将档案退回,因为里面记录了小宇高中时不守纪律、缺课。
七转八转,小宇进了树人大学,可是只读了一年就犯病了,学校把他送到医院。小宇看到我,很愤怒地说:“你来干什么?把针头拔掉,我要回家!”我把他带回家。我知道他与学校从此无缘了。
有两年,他埋头自学,比上学还用功。两年后,他拿到了浙江大学英语系的自考毕业文凭。但接着发生了可怕的事。他妈发现他吃安眠药想自杀,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洗胃。幸亏药量不足,救了回来。
又过了段时间,我们听到哗啦一聲响,冲进房间看到小宇摔在地上,一圈皮带挂在天花板吊灯和窗户之间。去几家医院看过后,小宇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也叫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会出现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
我买了很多精神疾病的书来看,有两点让我不至于崩溃:一是通常这类病人一两次自杀未遂后,便很少再有这个念头,他们会比之前更珍惜生命;二是这类病人会在精神领域不同凡响,甚至表现出天才般的创造力。贝多芬、凡·高、牛顿、海明威……他们终其一生都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承受了超出常人的痛苦,又都是具有伟大想象力的天才人物。
懂得这些知识后,我最大的宽慰就是小宇可能不会再自杀了。至于“天才”,我没去想,毕竟不是所有精神病人都能成为天才,即使成了天才也需要两点:一是活着,二是机遇。
2010 年,老伴去南京大学参加同学会。也许是一个母亲的精诚所至,这场同学会竟然改变了小宇接下来的命运。
听说小宇因病没有工作,一位留校的同学就问她:“能不能请你儿子在家做翻译?”
时光回到20世纪90年代,那是我们家最困难的时期,到处治病要花钱,孩子出门闯祸要赔钱,但我还是竭尽所能满足小宇的要求。他最大的要求就是买书——英语、日语、古文、围棋、音乐、绘画、地理等,各种书籍买了200多本。1993年,我冒着电脑被砸坏的风险,给小宇买了一台。他高兴地说:“爸爸,谢谢你!”之后,小宇发病时也摔过东西,但从不摔电脑。电脑成了他的另一个世界。
他不玩游戏,主要做两件事:自学外语和看原声电影。他用了6年时间自学了德语、日语,巩固英语。看外语电影,他先看带中文字幕的,看懂后,做一个纸条挡住字幕再看。一部电影反复看,直到完全听懂。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南大出版社很快寄来了美国作家的短篇小说,让小宇翻一篇试试。他以最快速度翻译了其中一篇,交稿时跟出版社说:“如果审核通过,剩下的也请交给我翻译。”我很惊讶地问他:“翻译等于再创作。一篇还不知道行不行,一整本书你能翻译好吗?”
小宇说:“行的,爸爸你放心,我翻译得不会比别人差。这些年我出门就是到浙江图书馆,我不是去玩,你到浙图查下借阅登记卡,我借过的每本书,都有金晓宇的名字。”
“那你看过几本小说?”
“我看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外语小说。”
短暂又高产的翻译生涯
此后,小宇接受了出版社的任务,开始他的翻译人生。10年里,小宇以每年两本书的速度,一共翻译了22本书。他短暂又高产的翻译生涯,是我们全家最难得、最幸福的岁月。
翻译日本作家的小说时,为了提升翻译的准确度,小宇天天在网络上查看与小说背景相关的视频。屏幕下方,挡字幕的纸条飞舞;屏幕上,两个大力士在翻滚打斗。我们父子俩看得哈哈大笑。
遇到非常难译的电影书籍时,小宇会专门去看作者导演的所有电影。网络上有电影研究者曾发文写道:“原以为金晓宇译文有错误,特意买了原著对照看,才知道没有错,而且比原文还好,文字更细腻。”
孩子一生没有朋友,我作为父亲,最有幸的是在这10年里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助手。每本书从样稿到出版,我都是第一读者。
编辑部负责人来家里看过小宇,他说金晓宇译的书稿寄到编辑部,大家都抢着做责任编辑,因为全书没有错字、错句、错译,每本书都好卖,读者反响好。南大同学打电话祝贺小宇妈妈:“你们养了一个天才!”
但除了南大,翻译界没人知道金晓宇是谁,没人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更没人知道这些书是一个躁郁症患者翻译的。
从没露出过笑脸的小宇,第一次眉开眼笑地告诉我:“爸爸,浙江图书馆里也有我翻译的书,我还特意去查了借书登记本,有很多读者借过我译的书哦!”新书出版后,小宇会去查看网络评分,“爸爸,都是8分以上,有很多读者评论好看……”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笑着点头说:“好,好。”
老伴这一生过得很辛苦,自孩子童年瞎了一只眼后,她的心就扑在小宇身上。后来小宇的病让我们毫无办法,她的绝望、无奈都埋在心里。小宇在家翻译,让她看到一丝光亮,但她自己这盏灯却要灭了。
2015年,老伴的健康每况愈下,确诊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再后来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妈妈生病,小宇非常难过,他说自己能翻译书是妈妈的功劳。
每次出版社寄10本样书给小宇,他都第一时间冲到床边送到妈妈手里,讲给妈妈听。后来,他妈妈开始不会说话、不认得家人。但小宇从没对妈妈发过脾气,还为妈妈做了很多事。小宇不知砸坏了多少东西,但妈妈的缝纫机他从不砸。
妈妈在床上躺了三年,这三年也是小宇的翻译冲刺时期,除了南大,别的出版社也找他翻译,书一本比一本厚。孩子的病症也奇迹般减少,照顾妈妈、日夜译书,小宇一直很安静很努力,直到2021年11月。
小宇的第22本翻译书是德文书。早在2016年,他就接到出版社约稿,请他翻译德国思想家本雅明的《书信集》,这本书有53万字。拿到德文书稿后,小宇通宵达旦查阅资料,连发病都忘了,只用一年时间就交出译稿,可惜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没能出版。小宇天天在等,新书是他命悬一线时的强心剂。
生活,还在继续
书久等不见,2021年11月前小宇跑到温州去了。问他去温州干什么,他说下车吃了点东西就回来了。看他若无其事,我心里叫苦,这是躁狂症发病的前兆。又过了几天,小宇过马路,迎面走来一个快递员,他一拳打掉了人家的门牙……不久,医院来人,将小宇帶走。
2021 年11 月8 日晚, 在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老伴走了,儿子没有妈妈了。
后来我去医院看小宇,给他送吃的。每次去那里看他,都能听他哭叫:“求求你带我回家,爸爸我们回家吧……”
儿子,《本雅明书信集》终于寄来了。春天会回来。生活,还在继续。
后记:
小宇已出院回家,加入了浙江省翻译协会,正在全力翻译第二本本雅明的著作。
(摘自“杭州日报”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蝌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