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2022-12-10罗芊
罗芊
一
現在,大家经常讨论“母职”这个词,在这一点上,我的妈妈其实是个很特别的人,因为她似乎并没有被“母职”绑架。我从小就能感受到,在她的价值排序里,她可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
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去石家庄做生意了。整个幼儿园阶段,她都不在我身边。那时,我对她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有一天,她突然回来,站在班级门口接我,我有点认不出来。我知道她是我妈,但又觉得很陌生,不太敢喊。而且她穿得很奇怪,穿一条破洞牛仔裤,那时候在小县城,还没人穿这种衣服。我心想,怎么会有人穿成这样,她是被我外婆打了吗?
到现在我都记得她那天的样子,穿着破洞牛仔裤,阳光落在她身上。因为以前都是别的小朋友有爸妈来接,我没有。而那天她突然出现,我虽然不敢认,但还挺开心的。
后来上一年级,我成绩特别差,妈妈觉得需要自己教,才回到我身边。
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很多“别人家的妈妈”,让我知道,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妈妈”是什么样子。比如我同桌,她妈妈每天会给她准备水果便当,她一到学校就打开书包,给大家分享。我从来没有那样的时候。
小学毕业, 爸妈告诉我,他们要去外地开超市,当时我没有特别的感觉,直到他们真的走了。那天早晨起来,我看到我妈给我写了一封信,长长的三页,放在客厅里,看到那些话我就哭了,我第一次感受到他们真的离开了我。
自此, 我开始一个人住,虽然隔壁住着舅舅舅妈、外公外婆,有照应,但晚上就自己一个人睡在家里。灯泡坏了,自己换,有时不小心还会触电,幸好不是很严重。
我每天都会和妈妈打电话,就聊当天做了什么,说个不停。我不会直接问她,为什么把我一个人放家里,只会一直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她经常爽约,说可能下个月,然后下个月到了,又下个月。“下个月”是我听到最多的回答。
二
在长大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我妈好像跟别的妈妈不太一样。那些妈妈会天然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但我妈不是。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她不够爱我。
过年是超市最忙的时候,一周可以赚到一整年的房租,所以爸妈过年不回家。我就去外婆家吃年夜饭,然后回家睡觉,一个人挨过漫漫长夜。那时就会怀疑,他们真的爱我吗?
别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我妈对我从来没有这种要求。高一时,我们年级一共602 人, 我考了597 名,她也没有怪我。但我能感受到她内心是有愧疚的。初中的一个假期,我去合肥找妈妈,躺在床上谈他们不在我身边这件事。我问她一些话,她就嗯一声,我以为她快睡着了,但她默默从背后抱住了我,这让我感到,她是觉得对不起我的。
高三那年,他们回来陪我高考,我挺开心,但也特别不习惯突然有人管我。整个高三,我经常为了很小的事跟妈妈吵架。那时我觉得,跟妈妈有距离的相处,可能对我们这对母女来说,是更好的一种模式。
三
中学时家里条件挺好,我天然地以为爸妈有钱,大学毕业想出国留学,他们也没有反对。到韩国后,每个月向他们要生活费,他们总说下个星期给。那时我才知道,家里的生意出了状况。
留学的最后那个学期,爸妈是真的没钱了,我开始自己赚稿费——小时候我问妈妈为什么不在我身边,她的理由是需要赚钱。当时我不理解,但现在理解了,有时候,赚钱是应该要摆在第一位的。
我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例证是,每年除夕,吃过年夜饭后,她都会去找她的朋友聚会,这一点让我和我爸都很不解,除夕夜,难道不应该和家人聚在一起守岁吗?但那时我妈就是觉得,朋友更重要。
她是一个对朋友很好的人,当然, 她的朋友对她也很好。2021 年,一个朋友准备在北京开一家饭团店,特意让我妈过来帮忙打理。
留学归国后,我选择在北京闯荡。我妈来北京后,我们都住在那个阿姨家。我俩住同一个房间,并排两张床,中间隔一条过道。妈妈六七点起床去饭团店,晚上八点多回来,那时我通常在写稿,但是她十点就睡了,开始打呼。我写不下去,会把她叫醒,说:“打呼了,注意一下。”
后来,我觉得有点对不起她,就提出搬出去一个人住。刚开始,她并不赞成,觉得:我来北京,就是为了跟你互相照应,如果不一起住,就失去这个意义了。我才知道,她来北京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为我。
搬出来后,虽然我们不常见面,但我的确会更安心一些,感觉在这么大的北京城里,会有一条退路。
四
前段时间,妈妈突然跟我说:“感觉你正在越走越远,离我越来越远。”虽然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她突然讲出来,我还是有点触动。
有一次跟她吵架,我把初中时她写给我的那封长信撕了,撕了又后悔,把它们贴回去。之前,妈妈写给我的那些信,我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但现在,小盒子里已经没有她的信了,都是我跟朋友的通信。
人生就是这样,以前你会觉得妈妈是你的全部,但是长大了,你会遇到很多人,他们占据了你的人生,妈妈的位置就被挤走了。
现在,我已经接受我们之间的关系,或许有一种母女的形态,就像我们这样子,彼此一直错过。当然会有遗憾。我妈其实是一个特别受小孩欢迎的人。在北京,她朋友的两个女儿都跟她很亲密,妈妈会跟我分享她们之间的趣事。这时候,我会有点吃醋,我想的是,其实我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但是你错过了。
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越长大越会撒娇,会特别厚着脸皮问妈妈,你是不是真的爱我之类的。可能我需要一个语言上的肯定,就是让她告诉我,她是爱我的。
现在想想,尽管妈妈缺席了我的成长,看上去并没有很好地履行所谓的“母职”,但她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我会笃定地认为一个人想走就走,不会有什么牵绊,无论是当时决定出国读书,还是回国后执意要来北京做喜欢的工作。可能正因为我妈妈是一个独立果断的人。
现在, 我遇到很多事情,都会跟妈妈倾诉,因为她很豁达。她常常对我说,不要纠结,凡事都有利弊,你不会得到所有的好处。尽管家里已经破产,她还是一直鼓励我,告诉我一切都会好的。
到底怎样才算一个好妈妈,好像没有标准答案。我也不知道,一个妈妈应该付出多少才算称职?
但现在,我已经接受妈妈把她的自我价值放在第一位。我觉得每个妈妈都可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她叫李音,她并非因为是我妈妈才叫李音,她先是李音,再是我妈妈。
有人问过我,如果可以选择,还会不会选择她做我的妈妈,我的回答是——会。这个“会”不会答得很快,但我还是选择她,是她让我很早就学会了独立,没有变成一个畏畏缩缩的人。正是她让我明白了,她可以有她的人生,我也可以有我的。
(摘自“人物”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Shand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