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诗宇:给历史人物“穿衣服”

2022-12-10黄先懿

青年文摘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成公主穿衣服花树

黄先懿

《国家宝藏》中高度还原历史真实的文成公主形象

《清平乐》中的礼服设计与宋代画作的礼仪场景别无二致

电视剧《清平乐》播出时,曾引发古代服饰文化爱好者的狂欢,综艺《国家宝藏》中的古代人物造型也频频出圈。在高还原度服饰背后,都能看见同一个名字:服饰顾问陈诗宇。

小时候看日本历史剧,陈诗宇注意到字幕里有个“衣裳考证”的角色,没想到20 年后,自己也成了字幕里的这个角色。

不一样的文成公主

陈诗宇第一次与影视项目合作,是2017 年的《国家宝藏》。《国家宝藏》第三季,杨紫的文成公主扮相成为出圈造型之一。这套形象的呈现,其实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提到唐代公主,许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簪花仕女图》:身着长裙、薄纱大袖衫,头上盘高髻,插满金钗和大花,尽显雍容华贵。但陈诗宇并没有采用这一形象,因为根据考证,《簪花仕女图》并非盛唐时代的作品,更有可能是晚唐到五代,甚至南唐时期的作品。

节目中,文成公主的故事发生在唐高宗初年,于是陈诗宇以十几座长安贵族墓葬中的贵妇形象为蓝本,参考了很多同期的壁画,设计出不同于大众印象的文成公主形象:身着锦褾长袖罗衫、圆领短袖衫、腰裙、长帔子;发型也是当时长安贵妇间比较流行的双刀半翻髻。

节目组曾担心观众不一定认可与刻板印象有出入的历史真实。但播出后,许多网友都感叹“被古代服饰美到了”。

其实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古装剧的服装设计中,历史真实就是重要的一环。1987 年电视剧《红楼梦》的服饰考证大多出自红学家之手,甚至还有沈从文先生参与。2000 年前后,古装剧服饰开始更多从表演角度考虑,受到西方工艺和审美的影响,剪裁从平面剪裁向立体剪裁转变,而这与中国古代服饰重工艺、轻剪裁的传统恰恰相反。

“随着文化自信的增强,观众对于中国传统审美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也反过来让影视制作重新重视历史真实。”陈诗宇说。

2018 年,《清平乐》邀请陈诗宇参与剧中礼服的考证与设计。宋朝礼制极繁,细节极多,“我们作为设计师或者从业者,要认识到历史的美感,可以稍作改良,但是要把历史氛围和时代气质传递出来。”在《清平乐》里,陈诗宇将历史真实的“度”又拉高了一点。

以往的古装剧中,服饰常因袖长不够导致“捉襟见肘”:行礼时手往前伸,衣袖往后拉,袖子无法合拢,形成“八”字,非常不端庄。《清平乐》中,陈诗宇在礼服设计上增加了放量,演员行礼时袖子能端庄合拢,才有了剧中与宋代画作几无二致的礼仪场景。

两个好奇心

驱使陈诗宇打开古代服饰世界大门的,是对真实古人形象的好奇。高中时期,陈诗宇学习绘画,常常临摹古人作品,也开始关注画中的古人形象。他渐渐发现,很多古代人物形象,和想象有很大出入。为了解历史真实,他自此踏上“掘地三尺”的找资料之路,曾花了两个多月把大英博物館收藏的2 万余件中国相关文物一件件看了个遍。

2005 年,陈诗宇结识了志趣相投的“燕王”王非、“撷芳主人”董进。三人共同创办“大明衣冠”中国古代服饰史论坛,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这个最早的古代服饰文化爱好者网络聚集地,成为不少专业研究者的交流之所。

随着素材越来越多,陈诗宇开始产生“第二个好奇心”:如果真的做出来是什么样?大一时,他和几个好友成立了一个古代服饰复原小组,“照猫画虎”地开始了古代人物形象复原工作。

毕业后,陈诗宇进入传统美术工艺调查机构“汉声”工作,接触到了印染、刺绣等传统工艺,曾经抽象的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在他的脑海中具象起来。

2019 年,陈诗宇进入北京服装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文物学家孙机。2021 年年初,孙机先生策划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开展,现场15 尊按朝代排列的古代复原人像,就是由陈诗宇复原制作的。

后冠上的谜题

中国自古被称为“衣冠上国”,服饰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载体。然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起步晚,20 世纪60 年代,沈从文先生投身文物研究,直至1981 年出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才有了“中国服饰史的第一部通史”。时至今日,中国古代服饰史也并不是一门非常成熟的学科。从业研究人员少,大众认知度不高,关于古人形象复原,更是存在着一个常见的误解:照着图像文献做就行。

实际上,历史上大多时期的古人形象并没有留下明确的参考信息,空白和难处极多。在陈诗宇看来,古代人物形象复原犹如探案,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搜寻蛛丝马迹,经过反复的推理考证,才能接近真相。

“我们都在不断推翻自己过去的认知,一旦有新佐证资料出现,就会进行复原方案更新。”复原唐代皇后首饰时,陈诗宇梳理资料,记载基本相同:“首饰花十二树,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这被理解为“小花树数目与大花树相同”,即皇后首饰有大小共24 株花树。

2013 年,隋炀帝杨广和萧后墓在扬州被发现,萧后墓中出土了一具初唐制式的冠饰。看到“实物”,陈诗宇才发现此前的释读竟是“误读”。从萧后冠饰看,皇后冠饰实际上共有12 组大花树,每树大花由12 朵小花组成。不过萧后冠饰中发现了13组花树,多了一组,陈诗宇推测,这或许与李世民对前朝皇后特别礼遇拔高一格有关。

“我们做复原并不是说今天要回归历史,而是希望通过整理历史真实人物形象,了解背后的审美规律和思想文化脉络。”陈诗宇说,“时代在变化,但是文明和审美是一脉相承的。”

(摘自《环球人物》2022 年第1 期)

猜你喜欢

文成公主穿衣服花树
沿街桂花
我会穿衣服
小熊当当穿衣服
一只来自春天的鸟
风没有穿衣服
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吗
新时代“文成公主”
——西北民族大学于洪志教授
神秘谷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春捂”就是多穿衣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