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不可靠的元件做成可靠的火箭系统

2022-12-10玉然

青年文摘 2022年8期
关键词:发射架碉堡发电站

玉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制造火箭所需的许多精密部件都没有相应的工业制造支持,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也不可能从国外引进,研究人员便到图书馆找资料,跑科研单位请教,下工厂实地考察,到物资部门了解材料品种规格等,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制造。有时甚至“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如“T-7M”火箭采用的爆破薄膜铣削深度公差要控制在0.005毫米以内,当时的机械加工条件无法实现,两位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姑娘便靠手工制作,经过近千次试验后终于达到了设计要求。此外,用小台钟改装成延时装置,控制爆炸螺栓的点火时间;把小灯泡敲碎,取其钨丝裹上硝化棉制成点火装置等,诸如此类“土发明”屡见不鲜。土归土,但科研工作者们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各个环节都通过充分的试验来验证了其可靠性。用钱学森的话说就是“用不十分可靠的元件做出非常可靠的系统”。

场地设置也颇费周折。没有发动机燃料系统实验室,总工程师王希季找遍设计院的每一个角落,最后选中了厕所门前约5平方米的小天井,在那里搭起了液流试验台,测试室则就近由厕所改装而成。火箭发动机试车有高压气、有毒气体、高温火焰,时刻存在爆炸、中毒和起火的危险,副院长杨南生便找到一座当年侵华日军废弃的旧碉堡。寒冬腊月,科技人员搬砖砌墙当“泥瓦匠”,利用碉堡的夹道建成了一个防爆、防毒和防火的发动机试车台。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火箭终于竖立在了上海远郊一个20米高的发射架上。借来一台50千瓦的发电机,四周用芦席一围,顶上再盖一张油布篷,就成了“发电站”。“发电站”离发射架和“指挥所”有100多米,中间横着一条漂着死鱼与枯枝败叶的小河,来不及架设通信线路,没有扩音器,也没有步话机,发射场总指挥下达命令,只能扯着嗓门大喊,或使劲挥动手臂打哑语。给火箭加注推进剂时,没有专用加注设备,只好用自行車的打气筒做压力源;没有自动的监测定向天线,就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去跟踪火箭。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随着一声令下,火箭腾空而起,在8000米的高空留下了中国火箭史上里程碑式的一笔。

1960年5月28日,上海延安西路200号锦江小礼堂,毛泽东在视察了“T-7M”探空火箭实物后称赞说:“8公里,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呀!”“我们要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随后短短几年时间里,从更先进的T-7火箭成功升空,到载有雌雄两只小狗的生物试验火箭完成高空往返,中国的火箭研制自力更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逐渐明朗的道路。

(摘自《文史博览》2021年第4期,知止图)

猜你喜欢

发射架碉堡发电站
快看!“空气发电站”来啦
基于NX NASTRAN的增雨防雹火箭弹发射架本体结构强度仿真分析
图片故事
那些不可移动的碉堡
老碉堡,该如何走进未来?
光伏发电站消防设计研究
发射架下的奋斗青春——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一连连长尹东带兵育人风采录
太原近代碉堡建筑防御性功能探析★
探讨高寒地区独立光伏发电站的设计
发射架电缆铺设与包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