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从不灭 家书永流传
2022-12-10吴佳丽
吴佳丽
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呐喊渐渐淡去,当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归于沉寂,我们是否还能想起一百年前为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奋力拼搏的青年?他们以青春热血谱写使命担当,描绘出一个青春的中国。眨眼间便是匆匆百年,然而我深信,薪火不灭,时光不老,革命先烈的精神将永远被传承。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一封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情书,是在一个如墨的夜里,于一条纯洁的白绢上书写的。那时,林觉民年仅二十余岁,正是风华正茂、学业有成、享受人生的时期,可当他看到遍地腥云、满街狼犬,怎能一人独享安逸?正如艾青所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啊”,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遭受列强蹂躏,处于最危急的时刻。就在这时,一群青年悄然觉醒,点燃了革命的火炬,终成燎原之势。倘若他们生于今朝,也是一群正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生,可在那个时代,他们却挑起了救亡图存的重担,践行革命使命,传递理想信念。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是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小家最真挚的爱恋和不舍;也正是他们作为中国先进青年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对家人,他们说:“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对祖国,他们说:“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虽千万人,吾往矣”。
生于今日之中国,是我们的幸运。英雄先烈们的一封封家书、一颗颗爱国心,感召和激励着吾辈青年当为天下人谋永福。学习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牢記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才有可能心怀骄傲,对他们说声:“这盛世,如你所愿。”
如今,“神舟”飞天,“蛟龙”入海,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绿水青山……中华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崭新图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
回望先烈的家书,我们是否也该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青年的宣言?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心底有火,眼中有光,那么薪火就将永不熄灭!
【浙江台州市路桥中学】
◆点评
本文从所供材料的主旨切入,紧紧围绕“家书流传,薪火不灭”展开议论,标题本身就是本文的主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结合家书内容和革命先烈的言行展开分析,展示他们的人格魅力,然后运用对比论证法,阐明新时代的青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弘扬先烈之精神;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全文整体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证步步深入,较好地阐释了主题,有一定深度。同时,语言典雅而生动,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显示出作者较深厚的文字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