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越“孤岛”

2022-12-10段芳艳

科学24小时 2022年12期
关键词:阿德勒孤岛自卑

文/段芳艳

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我们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她活成了“孤岛”

高二年级的小L沉默地坐在我面前。那是她第一次来做心理咨询,只是用点头或摇头来回应我的一些提问。大多数时候,她都会用一双小鹿般惊惶不安的眼睛看着我,好像有很多话想要说,但又不敢说。经过一段时间,她才建立起对我的信任,向我倾诉了她那段“孤岛”一般的过往。

“我一出生,我爸就抛弃了我和我妈,据说原因是我是女孩。我妈是做保洁工作的,她对我的学习很关注。我要是学习不在状态了,我妈肯定会打我、骂我,甚至会把我关在门外。从小,我很少和小朋友一起玩。初中时,我和同学也没什么共同话题,感觉自己和同学有些格格不入,慢慢地就被孤立了。但我妈说,只要我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刚上高中时我挺开心的,因为我遇到了一个漂亮、阳光、友好的新同桌,她会主动和我聊天,让我有一种‘有朋友’的感觉,但我又有些自惭形秽。于是我拼命用功学习,高一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全年级第八名,这让我产生了一丝优越感。我内心有一个声音:‘不能让同桌超过我,不然一无是处的我更没有资格和她做朋友了。’可能我太在意成绩了,以至于后来一到考试我就开始紧张、发抖,大脑一片空白。结果可想而知,同桌很快就超过了我。之后,我因为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同桌而情绪低落,慢慢地,我连她也不想交流了。我开始不想上学,也不想做任何事情。有同学发朋友圈内涵我,我气不过就和她们在微信上对骂,导致现在微信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把我拉黑了。我生气、难受,可我妈除了逼着我上学和用难听的话来骂我之外,毫不在意我的感受,也从来不关心我到底怎么了。渐渐地,我就像一座‘孤岛’,和身边的人都没有了联系,只能休学在家。”

小L的这段自述,我想可能会让一些同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产生共鸣。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曾说过,当一个人面对无法应对的问题并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我们通常会去同情被孤立的孩子,但同情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还得处于困境的小L们学会超越自卑,用强大的内心带着合作和奉献的想法去与人建立联系,最终飞越“孤岛”,活出自信。

阿德勒也指出,平时常被忽视的人易加重自卑感。从小L的自述来看,从小失去父爱,妈妈对她学习成绩的关注超过了对她内在情感的关注。由于长期被忽视情感的需求,没有被人真正关爱过内心,也就不懂什么是爱与合作,面对困难时会选择退缩、逃避,低估自己正确处理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容易因为过于敏感而有对抗和攻击行为,因而活得孤单、狭隘。

如何飞越“孤岛”?

1.妈妈的托举

处在“孤岛”的人往往内在的力量比较薄弱,家长、老师、同伴等他们身边重要的人若能接纳、包容并给他们提供有效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合作,获得内驱力,那他们就很有可能从中学到宝贵经验,找到与自己、与别人、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小L的妈妈其实很爱女儿,只是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缺少科学的引导方式,甚至会在自己的负面情绪驱使下出现语言暴力,不能尊重、信任女儿,也没能通过和平交流的方式倾听女儿的真实想法,并进行协商。但是小L的妈妈很负责任,在知晓情况后主动要求学习相应的沟通方式,去和女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实践,母女关系缓和了许多,小L也逐渐感受到了妈妈对她的呵护和关爱。怀着重新出发的心情,小L复学了。

2.合作与付出

在给小L做咨询的过程中,我慢慢引导她认识到: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归属感,即他人对自己的接纳与认同。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你比别人优越多少,而在于身为团体中的一员,你愿意付出多少力量,在于是否能融入集体以及能与同伴互助协作。

感受到真正的接纳与呵护的小L内在的动力变强了。一年的时间里,她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生活技能。她开始懂得欣赏自己,用“凡事必有利于我”的积极信念替代“我处处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用“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等奉献精神替代“我要胜过别人”的极端想法。她开始观察身边的同学,他们的情绪状态是怎么样的;开始聆听他们的想法,吸纳自身所缺的,也关心他们所需的。她看到班里有好多同学喜欢阅读,于是想到可以成立一个读书小组。当她鼓足勇气试着组织这些爱好读书的同学每周一次一起阅读时,刚开始无人响应,她有些沮丧。但我和她妈妈不断肯定和鼓励她,希望她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实在没有人,也可以自己读给自己听。后来一个、两个……最终有十多名同学成为读书兴趣小组的组员。我邀请她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了有被孤立经历的、正陷于抑郁状态中的小伙伴,让她鼓励他们积极调整自我信念,学习自爱与关爱、合作与付出……

高三这一年,小L过得很充实。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天,除了让我亲眼看到她的录取通知书外,她还送我一幅按我的照片亲手临摹的画像,我珍藏了。她说,将来,她也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知道,她已经带着爱和勇气,飞越了内心的“孤岛”,超越自卑,拥有了生命成长蜕变后最美好的馈赠。

猜你喜欢

阿德勒孤岛自卑
不再是孤岛
《岛上书店》:与书相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把童年还给童年
把童年还给童年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把书包留在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