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深入基层抓“活”新闻

2022-12-10马莉杨睿邢台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2年9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百姓工作者

马莉 杨睿 邢台广播电视台

当前大环境的形势发展之下,新闻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进行连接和交流的纽带。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在深入基层中不断走进群众生活、倾听民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新闻使命,全身心地为人民群众发声。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够真正地从基层出发,抓取和发现群众身边鲜活的事物,发掘能够深入民心的新闻素材。

一、电视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抓“活”新闻的重要性

目前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视和一些媒体合一作为传播媒介向一些获取新闻有障碍的地方传达国家的正确的方针和政策,这些媒介是联系人民和国家的信息纽带。而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就是通过这些媒介将国家的政策方针播送给人民群众,将人民群众的问题和需求反映给党和人民政府,传达民情。[1]“活”新闻就是反映社会的一种手段,是服务社会和民众的一种存在。电视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份相当神圣的工作,需要新闻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健全的人格和体能,拥有对抓“活”新闻的崇尚和向往,对新闻工作的积极性,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支持和赞同。纵观目前的新闻行业,多数为年轻的高素质人才,确实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还是缺乏对“活”新闻的认识,尚且不能够认识到“活”新闻的关键和重要性。现阶段的新闻传播多数以转载的形式传播,获取“活”新闻数量相当有限。想要抓“活”新闻,急需走进基层、走近百姓生活,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真正懂得最“活”的新闻在脚下,在基层,在人民群众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坚守职业操守,坚定不移跟着党的方针走,正确引导舆论导向。[2]真正走进基层,使国家政策和方针更好的落实,能够刺激群众提供新闻素材,这对新闻行业抓取“活”新闻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电视新闻工作者走进基层抓“活”新闻的意义

(一)丰富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人生阅历

只有与大地贴的足够近了,才会看到更加广阔的天空。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基层就是他们的大地,基层就是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走进事件本身。只有新闻工作者真正走上了基层才能够了解基层,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反映基层问题。只有走进了基层才能够知道天空有多广阔,基层的生活多姿多彩。[3]基层的田间地头、工地和野外,还有街道社区都是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走进的地方,这些农民、工人和社区居民都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对象。这些艰苦的采访环境和现场能够使得新闻工作者切实地感受到生活的百般滋味和人生的起起落落,能够真正地丰富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人生阅历。

(二)加深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越是走进人的生活,越能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距离人民群众越近了,感受就愈加深刻。新闻记者倘若能够真正地走入基层,走进人民群众,更加接地气,就能够获得最好的新闻素材,因为最鲜活的新闻都在寻常百姓家,都在田间地头,在工地,在野外。走入基层才能够拍摄出有烟火气的片段,才能够写出有温度的新闻稿子,还原出生活最原本的样子。在修路现场可以见到挥洒汗水的铁路工人,感受到城建者的艰辛;在蔬果大棚中可以见到辛勤劳动的人民,感受到硕果累累的喜悦;在脱贫进新居的百姓家中可以感受到百姓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基层的每一个镜头都值得回味,每一篇真实报道的电视新闻背后都是基层人民群众最真实的样子,由此看来,走进基层能够真正地加深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生活的热切感受。

(三)使得电视新闻工作者获得群众意识

群众作为新闻的主体,因此群众关心的事件应当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在基层生活和取材能够更加帮助电视新闻工作者获得群众意识。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关心群众和支持群众,关心群众就代表关心新闻事业,而支持群众就是支持新闻事业。做到充分尊重群众的劳动和精神成果,将群众作为鲜活的新闻载体来创新新闻思维,不断刷新自己对新闻逻辑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新闻价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得电视新闻工作者真正的获得和增强群众意识。

(四)升华记者的新闻理念和思想

情系黎民百姓,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的使命和责任。走进基层,深入基层不是去体验生活,而是去获取新闻价值,基层就是帮助电视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价值,挖掘新闻价值,然后对挖掘出的新闻价值进行报道并最终达到弘扬新闻价值的目的。深入基层能够使得新闻工作者更加清醒地看到群众的殷切期望,看到群众的所思所想,能够真正地以百姓的视角来正确地看待新闻本身,看待基层事件,从一线出发,把一线的心声传达、放大出来,摆脱围绕领导转的宣传思维意识,清醒的站在群众一边,真正地了解新闻本身,能够不断升华电视新闻记者对新闻理念和思想的理解。

三、电视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抓“活”新闻路径研究

(一)电视新闻记者应勤于在基层活动

基层作为电视新闻的活水来源,是发掘百姓精彩故事,热点新闻的好地方。不论是农村的田间地头,还是工厂一线生产,还是社区街道,百姓的一日三餐、家长里短都是挖掘基层新闻的好地方。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首当其冲的应当勤于走进基层,将自己的工作融于基层生活,将话筒与镜头作为传播媒介,对准基层百姓生活,用笔杆记录下人民群众百姓最最真实的生活现状。勤于走进基层,能够帮助电视新闻工作者近距离感受百姓生活,能够捕捉生活中的处处细节,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百姓的心声,体会人民群众生活疾苦,增强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创新与理解,使得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职业生涯更加明确,更加鲜活有生机与活力。[4]勤于在基层活动,不单单指次数上的勤,还应指质量上有所保证,这是一种对新闻工作的职业操守和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尊重。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有目的和计划的走进人民生活,走进群众内心,倾听群众声音。电视新闻工作者不应只是浮躁地完成任务进入基层,应当对群众抱有感情,抱着扎根的心态驻足基层,具备服务群众的意识和对工作的敬业心态,只有深入到企业中,走进乡村生活,去往科研一线制作中,坚守自己工作岗位,勤于采访,才能够真正地写出更加真实和高质量的新闻稿。这需要电视新闻记者一直坚守一线、坚持不懈,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够带来的最鲜活的新闻素材。

(二)做一个接地气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工作者不应当是高高在上且优越感十足的记者,而应当俯身看到夹角和裂缝、谦虚好问,与群众联系密切、接地气。纵观现在的新闻界,电视新闻工作者尚且还不能够做到深入基层,放低自己的姿态,在采访中尚且不能专注于被采访人,走马观花不办实事。新闻稿写出来的往往是些空话、大白话不知道创新,行为上也脱离了群众。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当能够看见底层生活,走近基层群众,放下自己的高身段,将基层群众记在心间,不断到基层中去,从人民群众身上找亮点,好的素材往往在脚下、在基层、在人民群众的身上,要学会从百姓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需要的创新素材点,做一个真正的接地气的新闻工作者。新闻记者之路道阻且长,基层的“活”新闻素材更是取之不尽,需要的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够真正地扎根基层,不断地发现和挖掘这些“活”新闻,能够做到心系百姓、情在基层,应百姓的呼声和需要,撰写最真实的新闻稿,真正为百姓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丰富自身对新闻的思考,才能够充实自己,更加积极的开展新闻舆论工作,让新闻好看,让国家的方针和政策落实基层,让基层百姓声音被党和政府听到,切实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助力。

(三)点滴小事不容忽视

要想新闻报道有温度、有灵气,需要新闻工作者走入基层中去,将镜头和笔杆对准人民群众,这样的新闻报道才最具新闻价值、最具参考性,才能够真正反映民声。但纵观如今的新闻行业,往往是一些大型的事件的报道,反而忽视了一些小的事件、小的故事。这种现象往往就脱离了人民群众、脱离了基层百姓,难以服众,小的事件也是百姓身上的真情实感,是切实发生在百姓身上的,是最真实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常走进基层,扎根百姓,以基层的视角看待问题,用笔杆传达出百姓最心底的声音,将观众视线也适当地往小故事、小事件方向稍作转移,展现出更有灵性更有内涵的新闻素材。基层的小人物往往也能够成大事,小人物也是平凡中不平凡的存在,从小人物身上的小故事反而能够发现和挖掘非同一般的思想。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电视新闻工作者走进基层采访群众本身就是一项大的工程,需要不断地在基层中实践与学习,不断地从经验中总结教训,在下一次的采访中避免前边出现过得错误卷土重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向前辈们学习、请教,虚心求教,方得始终,在基层中处处都应当关心到、注意到,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学习;向有经验的前辈们请教,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做一个真正从基层出发,传递民声的有效新闻媒介;不断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知识,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基层的采访中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知识和新闻采访职业素养,学会吃苦耐劳,不断挑战更新的自己,坚守工作岗位,同时要有不断奉献的精神,真正扎根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工作过程中除了学习补充自身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坚毅,不认输和不放弃的坚定心态,坚守岗位乐于奉献的善行。

(五)从民情出发,反映民生

想要成为一个真正接地气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扎根基层,从民情出发,为人民考虑,反映出民生和民声,在新闻内容和素材的获取上,要能够反映民情和民意、民生和民事。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民情,哪里就有民怨,哪里就需要民众发声,那么这里就是电视新闻记者应当驻足的基层,就是新闻记者应当举起话筒,拿起相机和笔杆进行取材的地方。[5]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获取民情时应当针对群众的差异化进行差异化的采访,根据被采访者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生的差异,学历和经济上的差异做出判断,在采访时采取差异化的采访技巧,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进行对话,拉近同群众的距离,科学性的设计和提问问题。要做到采访中拉近群众距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基层采访的结果,甚至会对整个新闻行业产生影响。想要拉近群众距离,采访者的态度上首先应当接地气,以一种平等、相对温和的态度进行采访,这种常态化的沟通可以缓解被采访群众的心理压力,放低警惕性,更容易袒露真心,拉近距离;其次,语言上可以在基层中向民众学习当地特色方言,语言是一种血脉相承,是最接地气的一种方式,这样能够降低群众的心理防线,敢于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容易促成采访的成功。新闻工作者应当真正地做到从民情出发,反映民生。

(六)多多思考,全方位地考虑问题

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深入基层和群众,需要在基层不断建立社会关系,能够及时和准确地抓住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关注的问题,能够获得读者的喜欢和支持。很多电视新闻工作者虽然于基层能够吃苦耐劳,能够走近群众,但最终写出的稿子和取得的素材尚且不能够反映民生,没有新闻价值。因此,作为一线新闻工作者,在深入人民群众和走进基层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体系,不断积累经验,加强对事件和对人物的思考和判断,多多思考,从全方面考虑问题本身,获得有效的新闻素材,不断改进自身不足,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四、总结

电视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之前,应当懂得基层的真正含义,在工作过程中加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不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变化,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可以转变为对群众产生教育意义,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养,让新闻真正地融入人民的点滴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百姓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百姓看家“风”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