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美育的价值及实践
2022-12-09宋晓清王永伟丁莹
宋晓清 王永伟 丁莹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双减”政策。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双减”政策给学校美育带来了可能的“双增”,让美育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让人们回归教育的本质,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与美育的初心不谋而合。本文基于“双减”背景下,分析学生体验美、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价值,从当前美育的现状分析,进一步探索学校美育发展实践创新探索,全面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修养,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
1 研究背景
2021年7月,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双减”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双减”政策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高度重视[1]。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有人称之为情操教育或心灵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
当前,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美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基于此,“双减”背景下,学校进一步培养学生体验美、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修养,不断加强美育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与熏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价值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关于学校美育发展相关政策及文件,学校美育从先前稳中求进的阶段,进一步发展到当前提质增效、攻坚破题的新阶段。由此可知,学校美育实践根本遵循的政策、方向均已明确,而在当前“双减”大背景下,如何把学校美育推向纵深发展,从而取得突破性进展是美育的研究价值所在。美育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方面,具体如下:
2.1 学术价值
(1)美育提供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增添广泛、多元、丰富而又鲜活的元素。美育,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内容涉及广泛,本身具有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属性。而学校美育也涵盖学生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人格教育、道德规范、行为举止、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等。
(2)美育不仅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还充分运用美的规律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感知、体验与创造能力,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学生在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和践行美,从而感受到“美”的真实,进一步实现“以美启德”,最终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最终实现学校美育探索与实践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2.2 应用价值
(1)现实需求层面。面向人人的美育是教育的一种“刚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的“美好生活”,反映出人民大众对“美”的更高追求和向往。而美育同时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美育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实现“情理交融”。
(2)国家战略层面。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面向未来、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时代,国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未来各行各业更需要高素质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而“双减”政策的本质是,要让教育回归本源,使学生享受到真正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美育本身就具备这样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范畴,美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与创造能力。为此,“双减”背景下的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创新探索与实践显得十分重要。
3 学校美育现状分析
从当前各大学校实践情况来看,现存的主要问题有:
3.1 对美育教育认识不足,受重视程度均有待加强
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美育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有待提升,教师自身审美素质与能力不足,以及美育创新实践重点领域、方式方法、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均有待加强。甚至,在持续推进“双减”教育工作过程中,仍有部分学校未有将美育纳入到学校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中或是重要议程上来,美育相关工作仍流于表面形式。
3.2 美育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传统方式依然存在
从全国学校美育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目前国内部分学校依然还在使用传统的美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开展工作,“一刀切灌输”教育还存在,美育实施成效有待考证。少部分学校使用所谓的“高效快捷”方式开展工作,甚至还有学校把美育直接等同于艺术教育,简单粗暴开设美术、音乐、舞蹈若干门课程敷衍了事。
3.3 就现有实践来看,“美育”依然是“五育”当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近年来,尽管国家对美育教育不断大力支持和引导,但“美育”在现实中的实践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美育要么被狭隘“一刀切”等同于艺术教育,一度演变成为工具主义,要么被认为是“无用”的教育,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重要”的状态,而对面临升学压力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
3.4 面向新时代,尚未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与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们日常生活早已离不开网络,“技术赋能”更加显得格外重要。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平台能够为美育提供更加形式多样、高校新颖的呈现方式,让学校美育资源更加立体多元,同时增强课程教学情境感。但从当前各地学校实际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媒体技术与形式单一,内容较缺乏新颖和创意的现象。
4 学校美育的实践探索
基于“双减”背景下,学校美育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4.1 立足地方和校本特色,优化“美育四大载体”
美育特色内容与创新实践是研究的重点探索内容。立足当地特色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并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文化内涵,着重探索“美育四大载体”,即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实现课堂内外可持续联动,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特色探索与创新实践,打造具有辐射效应广、社会好评的美育特色品牌。
4.2 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平台和技术手段多元化
“秒新秒异”时代,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融媒体技术优势和特点,为美育提供“技术赋能”是当前众多学校都在布局的重大战略。美育实践要在融媒体技术多平台重点持续发力,树立“用户思维”“品质思维”,凸显信息技术底色,发挥技术优势和先进性,实现信息技术与审美、科学知识与艺术素养相结合。例如,学校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获取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增强教学情境感,为学生提供智慧课堂,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精准学情分析,及时掌握学生学习需求与特点,分层分类弹性布置课后作业,等等。
4.3 探索美育共同体,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双减”背景下的美育实践,还需要努力探索美育共同体,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从而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此外,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与效果,扩大教育规模,从而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有研究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3]。在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要突出整体思维,实现优势互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为孩子全面成长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家长要和学校密切联系,及时关注孩子成长发展,实现家校共育。此外,学校还要激活资源,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努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激活美育协同育人共同体,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这项事业当中来。
4.4 整合社会美育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学校美育实践要发挥学校美育的价值与功能实现,同时也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整合社会美育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合社会各界美育资源,有效缓解了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实践发展转型过程中的“生长痛”,从而实现社会美育资源与学校美育各类资源有效互补。为此,学校要加大力度与社会有关部门、社会群体沟通交流,尤其要注重引进优秀的社会美育资源,整合社会师资,构建美育资源共享平台,为学校美育发展提供可持续、动态源的发展力量。
4.5 提升教师自身学科素养,树立“美”的形象与风范
教师是有效落实和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力量,而要想实现“减负增质”效果,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提升是关键。学校美育工作,离不开每一位教師的努力,即“人人时时处处”育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甚至是“无意识的”,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一言一行却对学生产生了不可估摸的力量。尤其是,美育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领域,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对教师自身人格塑造、道德情操、心灵境界、审美与人文修养等综合素养要求更好。为此,教师自身要有针对性地持续学习,自觉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搭建协作学习平台,在不断深化学习交流中实现自我提高,树立“美”的形象与典范。
4.6“细雨润无声”,构建“处处皆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很长时间都在学校学习和同伴玩耍。为此,构建一个“处处皆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美”的教育氛围,对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美”的环境里受到熏陶和渲染,对提升学生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而这股“潜移默化”的力量会更加持续有力,引导学生从小开始学会品味生活与人生,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感悟。■
引用
[1] 周洪宇,齐彦磊.“双减”政策落地:焦点、难点与建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1):69-78.
[2] 孙勇,范国睿.我国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8(10):70-75.
[3] 李运林.协同教育研究引领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5-11.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融媒体时代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2021GXSZ188);深圳市教育科学2020年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先行示范区建设背景下高校美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ybzz20012);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乡村美育,振兴铸魂”实践团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宋晓清(1988—),女,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永伟(1986—),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丁莹(1985—),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