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度理论的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分析

2022-12-09张统翔齐泽强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2年6期
关键词:关键因素网络图兵器

张统翔,齐泽强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河南 郑州 450052)

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是防空兵战斗部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的分析是实现科学战斗部署的重要前提。当前,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存在配置兵力不全,配置位置不当,配置效果不佳等问题。究其根本,在于防空兵指挥员对战斗队形配置的关键因素缺少科学认识。因此,加强对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的分析研究是有效解决配置问题,科学进行战斗部署的重要途径。目前,对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相关问题的研究多为基于具体战斗单位的战斗队形配置活动整体论述和基于具体战斗任务的战斗队形配置优化模型构建[1-3],而对配置因素本身鲜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整体论述还是模型构建,都不能脱离战斗队形配置的诸多因素,都不能回避诸因素特别是关键因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们是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活动的现实基础,也是各类模型中获取已知定量和推断未知变量的必备条件。因此,加强对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的理解和把握,也是科学运用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相关研究成果的重要前提。分析研究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应从防空兵战斗的本质出发,把握其特点,梳理其内容,明确其地位,将对其朴素的、经验的认识上升为具有理论性、指导性的认知,从而帮助防空兵指挥员在配置战斗队形时做出科学研判。针对这一目的,本文以系统视角提出了基于核度理论的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对典型结构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的定量分析,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的地位和作用。

1 关键因素的核度分析方法

1.1 核度理论的主体思想

核度理论[4-5]是研究系统科学的一种方法。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均存在关键因素或中心,将其剔除后系统的结构会受到极大破坏,功能会受到极大影响,这些关键因素称为该系统的“核”,衡量核的工具称为“核度”。

设X是一个系统,其组成因素为x1,x2,x3,…,xn,如果在X中,xi与xj互相关联协调,就用xixj表示,由此可构造一个无向网络图G,其顶点集为V(G)={x1,x2,x3,…,xn},边集为E(G)={xixj|其中xi与xj在X中互相关联协调},则称G是系统X的网络图。若G是一个连通图,且其顶点个数|V(G)|4,C(G)表示G的全体割集构成的集合,则称

h(G)=max{ω(G-S)-|S|:S∈C(G)}

(1)

为G的核度。若S*满足

h(G)={ω(G-S*)-|S*|}

(2)

则称S*为图G的核。其中,ω(G)表示图G的连通分支数。将系统X用无向网络图G来表示,则G的核称为系统X的核,G的核度h(G)称为系统X的核度,并记作h(X)。

1.2 运用核度理论的环境条件

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且其诸多因素之间存在信息的交换和能量的互动,因此,完全可以将其看作一个系统[6]。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结构可以用网络图的形式加以表示,对其运用核度理论存在三个现实条件。一是成网络。现代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是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活动背景,而当前战争的基本样式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7],因此,配置因素的表现载体是信息,发生关联的基本形式是依托联合作战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对于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而言,诸因素之间总存在路径使彼此关联,这些路径与因素便共同构成了配置系统的网络图。二是存在核。防空兵战斗的本质决定了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主要矛盾,不同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不同方面使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结构,与此紧密相关的关键因素就是该结构下系统的核。三是可比较。主要矛盾的侧重点不同,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故而,不同的系统核会有不同的核度值,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比较来反映关键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

1.3 核度分析方法的思路及步骤

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往往需要同时发挥三方面功能,即掩护被掩护目标、抗击敌空袭兵器和确保防空兵自身安全。然而,不同的战斗任务和不同的战斗样式往往需要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面对不同的主要矛盾,突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三方面功能无法“绝对平衡”,必须有所侧重。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侧重于主要矛盾的不同方面,则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就会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结构下的关键因素就会在核度值上出现差异。因此,从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不同主要矛盾的不同方面出发,确定关键因素(系统核),并由此入手,构建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结构网络图,计算该结构下关键因素的核度值,通过对比值的大小,描绘关键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由核与核度的定义可知,其评价基准是:核度越大,关键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越高。以上条件的理论依据可参考文献[4]和文献[5]。

核度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是:1)调查统计,确定关键因素;2)构建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结构网络图;3)核度计算,进行对比分析,并做出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通过调查统计确定关键因素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确定的基础始终没有脱离防空兵战斗的本质,应紧紧抓住防空兵战斗的主要矛盾,对配置活动进行定量分析,使其仍然具有科学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

2 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

不同特点、不同性质的因素会对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关键因素在其中作用更加突出,只有梳理配置因素的构成,把握关键因素的特点,明确关键因素的内容,才能准确地对战斗队形配置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2.1 因素的构成与划分

构成战斗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基本条件要素、基本行动要素和其他相关要素,这是由“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斗本质决定的[8],三者在作战行动中体现为敌情、我情和环境三个方面。防空兵战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战斗,必然围绕“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展开,而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是防空兵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配置因素也必然以“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为依据,从敌情、我情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归纳。这种划分既涵盖了配置因素的所有类型和主要内容,也高度反映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战争指导规律[9]。因此,可以将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因素按照敌情、我情和环境划分为以下三个集合。

1)敌情因素集合(A)。它反映了防空兵指挥员在配置战斗队形时需分析研判的敌方情况,主要包括起降平台位置(A1)、空袭兵器(A2)、空袭手段(A3)、空袭方法(A4)、活动规律(A5)、敌地面力量部署(A6)。即

A={A1,A2,A3,A4,A5,A6}

(3)

2)我情因素集合(B)。它反映了防空兵部(分)队在配置战斗队形时所具有的战斗能力,主要包括武器装备(B1)、兵力规模(B2)、被掩护目标(B3)、控制关系(B4)、综合保障(B5)。即

B={B1,B2,B3,B4,B5}

(4)

3)环境因素集合(C)。它反映了防空兵部(分)队配置战斗队形时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为地形(C1)、电磁(C2)、天候(C3)。即

C={C1,C2,C3}

(5)

故而,对于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X),有

X={A,B,C}

(6)

具体内容如表1所述。

表1 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因素划分表

2.2 关键因素的特点

关键因素之所以能够从系统的众多因素中脱颖而出,因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支撑性。关键因素在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的结构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对于该系统结构而言,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旦将其忽略甚至剔除,那么,系统的结构就会失衡,系统的功能就会失常,从而导致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失效甚至失败。2)组织性。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了配置诸因素之间的联结方式,使其相对于其他配置因素表现出一种牵引作用,相对于整个系统结构体现出一种中心地位。换言之,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结构以何种样式构建。在其组织下,配置诸因素共同对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产生影响。3)稳定性。尽管在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的不同结构中,关键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但对于某一确定的结构状态,关键因素始终与防空兵战斗的主要矛盾紧密相关,其地位作用依然稳定,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波动而产生剧烈变化。

2.3 关键因素的确定

确定关键因素应该从防空兵战斗的主要矛盾入手进行调查总结。无论什么样式、什么类型的防空兵战斗,其主要目的都是掩护被掩护目标和抗击敌空袭兵器两种[10]。针对关键因素的特点,围绕抗击敌空袭兵器与掩护被掩护目标之间、抗击敌空袭兵器与确保防空兵自身安全之间的主要矛盾,针对相关领域专家对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因素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后,得出结论:武器装备、被掩护目标、空袭兵器和地形属于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关键因素。

3 关键因素的核度分析

本文以武器装备、被掩护目标、空袭兵器和地形四个关键因素为核,依据防空兵战斗的主要矛盾和兵力部署的相关要求,构建侧重不同主要功能的两种典型结构的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系统网络图。为便于计算和说明问题,结合图论的有关概念,可以在构图时做以下理想化处理[11]。1)区分。以核为参照,将其他因素区分为直接相关因素和间接相关因素。在对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因素进行分析时,与关键因素紧密相关的因素是直接因素,它们“围绕”在关键因素周围(在网络图中表现为直接因素与关键因素均相邻,故不再考虑直接因素之间的关联),其余需要间接获取情况的因素则为间接因素。2)简化。根据对因素的区分,前者之间的关系可理想化为星图,后者之间的关系可理想化为完全图。3)结合。系统结构的网络图为星图和完全图结合所得的联图,它说明“区分”不等同于“割裂”,表示总能通过联图中的一条“路”使不同因素相互关联,较为客观地反映配置因素共同作用于战斗队形配置活动这一客观事实。对两种典型结构的战斗队形配置系统网络图分别进行核度计算,计算方法可详见参考文献[5],具体过程不做赘述。

当防空兵部(分)队担负目标掩护任务时,战斗队形配置的主要矛盾是抗击敌空袭兵器与确保目标安全之间的矛盾。此时,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功能向掩护被掩护目标侧重,围绕目标对敌空袭兵器实施抗击。以抗击角度为切入点,从武器装备这一系统核出发,所得联图如图1所示,计算联图G1的核度值为4;以目标安全角度为切入点,从被掩护目标这一系统核出发,所得联图如图2所示,计算联图G2的核度值为-2。

图1 目标掩护任务时抗击角度下配置系统网络图

图2 目标掩护任务时被掩护目标安全角度下配置系统网络图

h(G1)=4>h(G2)=-2,故武器装备(B1)的相对重要程度大于被掩护目标(B3)。

当防空兵部(分)队担负机动作战任务时,战斗队形配置的主要矛盾是抗击敌空袭兵器与确保防空兵自身安全之间的矛盾。此时,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功能向抗击敌空袭兵器侧重,围绕抗击对敌空袭兵器实施打击。以抗击角度为切入点,从空袭兵器这一系统核出发,所得联图如图3所示,计算联图G3的核度值为2;以防空兵自身安全角度为切入点,从地形这一系统核出发,所得联图如图4所示,计算联图G4的核度值为-2。

图3 机动作战任务时抗击角度下配置系统网络图

图4 机动作战任务时防空兵自身安全角度下配置系统网络图

h(G3)=2>h(G4)=-2,故空袭兵器(A2)的相对重要程度大于地形(C1)。

4 关键因素的评价

立足防空兵战斗本质并参考核度计算结果,可以对以上关键因素的优先级和关键因素与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相互关系做出以下总结。

1)武器装备是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物质基础,它决定了防空兵战斗队形的配置样式。“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防空武器装备既是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主体,也是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条件。没有防空武器装备,便没有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同时,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样式、间隔、距离都与防空武器装备紧密相关。只有基于防空武器装备的性能强弱、数量多寡,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才能调整间距和优化样式。因此,防空武器装备是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首要考量因素。

2)空袭兵器是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抗击目标,它影响了防空兵战斗队形的运用方式。“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作为防空兵抗击敌空袭兵器的重要手段,是防空兵战术运用的集中体现。只有充分掌握敌空袭兵器的相关情况,防空兵才能灵活运用战术,采用针对性的配置方法和配置样式对敌进行歼灭或毁伤,最终粉碎敌空袭企图,实现“因敌制胜”。

3)被掩护目标是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作用对象,它规定了防空兵战斗队形的用兵重点。“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被掩护目标是分析研判敌空袭行动以争取战斗主动的重要条件:目标的面积影响着防空兵的兵力规模;目标的形状影响着防空兵的阵地方位;目标的地位影响着敌空袭规模、空袭手段和空袭方法。只有明确被掩护目标的详细情况,防空兵对敌空袭行动才能做到“严阵以待”,战斗队形配置才能做到 “有的放矢”。

4)地形条件是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的客观载体,它关联了防空兵战斗队形的自身安全。“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无法离开地貌,无法忽略地物。合理利用地貌,可以规避盲区,强化通联;合理利用地物,可以便捷隐蔽,灵活机动。因此,只有重视地形条件,并对其加以利用,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才能切合实际,趋利避害,防空兵的生存能力才能得到大幅提高。

5 结束语

本文利用核度理论对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初步提出了针对两种典型结构的防空兵战斗队形配置关键因素分析研判的优先顺序,为防空兵指挥员在配置战斗队形时科学把握关键因素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仿真技术在防空兵指挥决策中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关键因素网络图兵器
网络图计算机算法显示与控制算法理论研究
网络图在汽修业中应用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基于网络图技术的通信工程监理研究
简析建筑工程节能检测的关键因素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
机械式胀形关键因素对桥壳壁厚分布的影响
叙事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