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2-12-09卢熠

科技与创新 2022年23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研究

卢熠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大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培育责任,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一定高等教育知识专业技能技术知识的人”为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先天优势。如何适应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现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建库至2021年间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以便更直观全面地了解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为后续全力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CNKI数据库“高级检索”中限定检索条件:主题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时间为建库至今(检索时间为2021-10-01)。为保证文献质量,数据来源类别选择“SCI+EI+北大核心+CSSCI”,共检索到720条结果,剔除非教育类论文、书评、人物传记、院校介绍等无关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553篇。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Citespace5.5R进行相关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从知网中将所选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命名为“download_*”;再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据(包括关键词、作者信息以及机构信息)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知识图谱,探寻研究热点,进而预测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2 结果及分析

2.1 文献的年度分布

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图

从图1看,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①2005—2009年,年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下,表明此阶段学者们对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整体关注度弱。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任运康等[1]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国际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创业能力为载体而整合的一种综合能力,首先提出要以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即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和更迫切的要求[2],由此逐步开展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构建和科学实践。②2010—2015年,有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增多。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纳入高等学校教育总体规划,并要面向全体学生,为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明确了方向。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要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及实践的相关研究进入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③2015年至今,关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总体呈井喷式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方面: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反复强调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特别是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写入,此外,随着《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创新创业”不仅是当下政府的施政纲要,更是国家中长期的战略部署,创新创业教育由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场所,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使创新创业土壤更为丰厚,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因此近几年来研究者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逐渐增强。

2.2 文献作者

结果显示,553篇文献共由840位作者(含非排名第一的作者)完成,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仅有11人,如图2所示。其中发文最多的为仇志海,其次为朱国奉、邹良影、吴加权。这些学者大多是学校开展双创教育的管理者,如仇志海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国奉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邹良影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院长等,夯实的理论基础与其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结合使其理论研究多具实效性、创新性与丰富性。

2.3 发文机构

根据统计结果,522个单位参与了发文,发文6篇以上的院校有13个,如图3所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居榜首。从地域分布看,发文量较多的院校主要位于江浙广等南方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主要有重庆,这些地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本区域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石。

图2 发文作者(发文量大于等于3篇)

图3 发文机构(发文量大于等于6篇)

2.4 关键词分析

文章的关键词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一种高度提炼,通过关键词可推测学者在该领域关注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共有关键词939个,出现10次以上的关键词21个,如表1所示。

表1 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次的关键词

这些高频关键词反映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方向,学者的研究热点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2.4.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从高职院校发展及其教育过程来看,双创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主体。但是近几年高等职业学校不断增加招生人数,学生的培养方案往往以市场为依托,目的性较强,造成许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重心依旧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层面。尽管创新创业如今已经是国家层面的议题,但多数院校仍未将双创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范围之内,未将其当作是人才考核的标准,创新创业内容仅为选修课程或暑期课程[3],学校未安排系统完善的分梯度式的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如何构建健全的创业创新教育活动体系、实践体系、人才考核体系,仍是多数学者、学校创新创业部门关注的问题。

2.4.2 互联网+创新创业融合研究

现如今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使得无数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由此便有了新名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拓展生存空间、深化改革的重要载体与突破口,而“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有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中有大约95%以上的创业最终以失败告终[4]。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实训平台,从而提升学生在社会上创新创业活动的成功率。安光[5]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在实践过程中几种常见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例如“专业+创业”融入式、“分级递进”式、“导师+项目+团队”式等,与当下时代背景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2.4.3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探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积极性。但是经过多年摸索,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双创教育课程零散、指导教师经验匮乏、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多数学校只开设了创新创业通识课,或者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职业生涯规划课,学生在对创新创业概念不明晰的情况下不能很好接受系统的学习。张骞等[6]通过对经管类学生的调研,发现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未来没有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创意、创新、创业”概念不明晰。对于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注重通识课及专业课的系统整合,另一方面需要请资深的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授课。

2.4.4 构建校企合作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活动起步相对较晚,高职院校无论是课程开发、实训条件,还是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文化,都远远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要求[7]。相比这些学校而言,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文化氛围更浓,校企合作可以激活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改善师资队伍和文化氛围,因此校企合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对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认识存在误区,将学术技术能力的培养当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忽略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学校应当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进一步明确校企协同合作培养所需的人才,找准双创教育目标定位。

2.5 关键词突变分析

为更好预测中国未来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潜在热点,本研究对关键词进行突变分析,如图4所示。从关键词突变时间分布看,除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常规关键词,“互联网+”“思政课程”“融合”“新时代”等在近5年内仍是高频关键词,表明这次研究领域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并且有可能延续。未来几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图4 关键词突变

2.5.1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关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在理论基础层面为大学生提供了政治层面的思想意识,规范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旨归、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高度统一、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和外延,但是目前二者在教学内容方面仍然缺少融合性,没有较强的交叉渗透,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具有及时吸取经验教训的能力、正确认识挫折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自我过错的能力。

2.5.2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处不潜伏着商机。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互联网+”双创教育需要将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对于学生、教师、学校都是有益的,结合互联网的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8]。对于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凭借互联网平台及信息通信技术有机会去创业,而在这种情况下,创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因此如何将“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更好融合,将会是高职院校乃至国内所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3 结语

创新是创业的灵魂,而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形式之一。创新创业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穿教育各阶段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本研究结合近些年有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分析了有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定的预测,以期高职院校能够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互联网+”系统,打造完善的双创课程体系,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由此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