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秋收获季,“通安良仓”上新啦

2022-12-09张乐妤

现代苏州 2022年22期
关键词:展示馆农事农耕

记者 张乐妤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10月12日,通安镇万亩良田迎来开镰,随着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丰收的序曲奏响了。

日前,历时一个月的收割季进入了收尾阶段,苏州高新区通安现代农业园水稻几乎收割完毕,进入加工、包装环节。一袋袋包装好的金墅水源米上,赫然印着“通安良仓”的LOGO。很快,苏州市民就能吃上当季新米了。

良田丰“良”仓,守一颗初心不变

由于天气原因,今年水稻产量较往年略有下降,亩产水稻1100斤左右。虽然产量略有下降,但是金墅水源米的质量依旧过硬,饱满的颗粒、醇香的口感,更有生态环保的质量保证。

早在2015年通安现代农业园成立时,当时的水稻核心种植区坐落在太湖边金墅水源地,毗邻苏州市一级水源地——金墅港,因此出产的稻米取名为金墅水源米。金墅港是苏州市民饮用水取水口,通安现代农业园严格控制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以保护太湖水源地。

事实上,除了金墅水源米,“通安良仓”还有“树山三宝”杨梅、翠冠梨、云泉茶和北窑水蜜桃、街西菜籽油等农产品。作为通安现代农业园打造的优质农产品品牌,“通安良仓”于2018年1月注册,在取名时,选择“良仓”而不是“粮仓”,也有其深远意义。

通安现代农业园总经理唐雪峰解释说:“这可不是错别字,是我们特意为之。在这里,‘良’字被赋予了两层意思,一是优良,即通安的农产品均是优良的农产品;二是良心,即生产优良农产品的同时,品牌要成为一个有良心的品牌,要坚持初心,以最实惠的价格来销售优良的农产品。”

作为苏州市首批现代农业园区,通安现代农业园规划总面积2.3万亩,划分为翠冠梨、水蜜桃、茶叶、杨梅、水稻等种植区域,目前通安现代农业园管理的土地有8000亩,其中两个果园共计400亩。

田园市集+抖音直播,线下线上齐发力

每年举办开镰节活动的同时,通安现代农业园还会在田间地头开展田园市集,让更多人了解“通安良仓”的农副产品。在今年的开镰节上,热闹的田园市集拉开序幕,田间道路上,蜂蜜、梨膏、柿子、金墅水源米、街西菜籽油、茶叶、重阳糕、编筐、竹篮等产自当地的货品,琳琅满目摆满了摊位,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通安现代农业园积极开拓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通安本地的几家大型商超均有“通安良仓”农产品在售,学校、医院等也都年年订购。2019年开始,通安现代农业园与食行生鲜保持密切合作,每年金墅水源米线上销售约2万斤。在苏州树山公众号上的“树山风物生活”小程序也可直接订购“通安良仓”农产品。

当然,直播带货这样的形式,通安现代农业园也尝试过。“2020年6月,我们也尝试过抖音直播,可能由于经验不足的原因,直播销售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往后,我们会再接再厉,加强网络销售的力度。”唐雪峰表示。

正如新东方直播卖大米火了一把的董宇辉所说:“我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我没有带你去看过沉甸甸的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去品尝这样的大米。”

“通安良仓农事+”,感受农耕魅力

近年来,通安现代农业园还不遗余力地打造“通安良仓”农事体验品牌,围绕粮食安全、农耕历史文化、现代农业科技等开展各类农事体验和教育活动。

自2018年开始,通安现代农业园固定在农忙期间举办插秧、水稻收割活动,一年两季活动,致力于打造“通安良仓农事+”品牌,助推农文旅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属于“通安良仓”的一份力。

丰富趣味的农事体验之外,通安现代农业园还依托核心区的570亩水稻示范区资源,建成了500平方米农耕实践及粮食安全展示馆。走进展示馆,就能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展示馆建有总长600米观景步道和9处总面积为400平方米开放式观景平台,配备田间气象观测站、太阳能捕虫器、虫情测报灯等智慧农业及粮食生产溯源监管系统,让农事体验和教育活动更加丰富、饱满。目前,农耕实践及粮食安全展示馆已成为苏州市有重要影响的田间粮食生产实践课堂。

在不断的努力与探索下,通安现代农业园收获满满,先后获评江苏省农耕实践基地、江苏省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苏州高新区通安现代农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也被评为苏州市现代农业建设先进集体、2022年度“苏州大米”品牌价值评估“十强企业”。

接下来,由通安现代农业园打造的农事服务中心即将挂牌,正式投入使用后,农事服务中心将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

猜你喜欢

展示馆农事农耕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农耕旧事十二韵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Shake It Up:Brandish the Florid Youth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开启展厅3.0时代——南京河西新城规划展示馆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