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新阶段 奋进新征程公交为民服务再上新台阶
——访上海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斌峰

2022-12-09吴同起

城市公共交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浦东公交

近年来,上海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公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总体目标,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和交通应急保障任务的前提下,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兼顾好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积极打造高品质公交,争当行业标杆,成为“改善民生最为坚实的保障力量”。近日,本刊(以下记作“城市公共交通”)专访了浦东公交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斌峰。

城市公共交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浦东公交的基本情况。

王斌峰:浦东公交于2008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至2010年底,先后完成了浦东巴士、上南巴士、浦东大众、华夏大众、弘达大众、南汇大众、锦江公交和申浦公交等公司的收购重组,并分别重组更名为杨高公交公司、金高公交公司、上南公交公司和南汇公交公司,形成了浦东公交新的经营管理架构。现浦东公交注册资金32.4545亿元,员工1.1万人,运营车辆3700辆,运营线路334条,日均客运量近70万人次、行驶里程近50万公里、收入近130万元。

浦东公交秉承社会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并重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快捷、舒适、温馨的出行服务,荣获了上海公交行业第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4—2015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称号、2013年至2016年连续四年“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卓越单位”、2017年“浦东新区文明行业”荣誉称号。2018年,多个集体与个人荣获市、区两级“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202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城市公共交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请您谈谈浦东公交是如何做到党建统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王斌峰:在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面,浦东公交坚持以党建“双创双推”活动(即:支部标准化创建、党建品牌化创建;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中心工作)为主要抓手,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围绕五个重点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先后修订、制定了《“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党委议事规则》《党委前置研究讨论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等制度,确保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个环节,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公司党委通过规范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公交车队建制改革,持续推进“支部建在线路上”,确保公交营运一线党组织全覆盖;通过实施“班长工程”,持续建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换届选举、党员发展等工作标准,编印《浦东公交支部工作标准化手册》,不断提升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三是深化品牌创建。公司党委加强顶层设计,开展 “一企一品”“一支部一特色”活动,构建“1+4”(浦东公交+杨高公司、上南公司、金高公司、南汇公司)党建品牌体系架构,目前公司各级党组织共创建党建品牌39个,打造了“公交阳光驿站”“营运一线党建活动之家”“红色阵地”等品牌,开展了“安全行车进校园”“开学日、高考日助学”“党员三亮三比三评”等品牌活动,创建了“畅行先锋”“服务路上”“六个日”等新区国资系统重点培育党建品牌以及浦东新区基层党建示范点。

四是夯实人才基础。公司党委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关系企业未来的高度,坚持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少数关键”,开展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干部挂职交流,提升管理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功底和专业能力;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在内部挖潜的同时,面向社会招聘通用性人才和大学生储备人才,积极开展“管理人员挂职轮岗”“青年骨干培训班”等活动,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五是助力中心工作。公司把打造浦东公交“党建+”项目作为助力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做到“组织牵头发动、党员率先垂范、职工认可参与”,通过打造“党建+业务”“党建+服务”“党建+安全”“党建+防疫”等项目,使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引领区”建设进程中承担“服务者”职能,在提升民生服务保障能力上展现“顶梁柱”力量,在强化公交安全服务质量上扮演“领头人”角色。

城市公共交通: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在这场“大上海保卫战”中,浦东公交发挥了怎样的保障作用?

王斌峰: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浦东公交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面投身疫情防控“大上海保卫战”。自3月底上海实施封控以来,浦东公交线路停运。3月7日起,公司先后承接新区阳性患者、密接隔离人员、网格化大筛医护人员、外借支援120的转运及防疫防控物资应急保运任务。截至6月30日,公司累计出车29773辆次,累计运送803725人次,出色完成了新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应急保障任务。

封控初期,转运协调及对口衔接尚未理顺,但公司一线员工服从公司安排,义无反顾奔赴“前线”,往往一出车就是十几小时,甚至二十几小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水也不敢喝,饭也顾不上吃,实在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儿。在执行应急保障任务中,有54名员工先后感染阳性,但没有一个人临阵退缩,展现了公交“铁军”形象。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市交通委关于地面公交恢复运营“全系统、中运能、动态调”的总体要求和新区政府复工复产的工作精神,浦东公交线路全网络基本恢复运行,首末班车时间恢复以往平时运行状态。期间,为配合大型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员工出行保障,累计为183家企业开了通勤班车。

城市公共交通:在打造“便捷公交”方面,浦东公交有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王斌峰:浦东公交以市民出行需求为导向,在打造便捷公交方面的主要举措和成效如下。

一是紧紧围绕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不断深化公交与轨交的“两网融合”。近年来,浦东新区范围内先后开通多条轨道交通,针对新建的轨道交通站点,公司确保50米范围内同步配套相应的公交站点,同时在运营时间上确保每个站点至少有1条公交线路衔接其末班车,对其他途经的公交线路,视客流需求也逐步延长运营时间,满足市民晚间出行需求。

二是在客运走廊上打造骨干线路,提升公交吸引力。在市交通委及新区建交委的指导下,浦东公交从2018年起先后在浦东南路、东方路、张江路、上南路、龙东大道等客运通道上打造精品骨干线路。骨干线高峰班次间隔控制在5分钟之内,以减少乘客的候车时间,同时优化支线走向,提高支线输血功能,减少乘客换乘时间,以此提升地面公交的整体吸引力和服务的精准度,持续锚固客流。

三是关注大型居住社区出行需求,不断完善大居公交配套。浦东新区范围内,有周浦、康桥、航头、曹路等多个市级和区级大型居住社区,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公交出行需求也不断上升,为此,浦东公交以街镇座谈会、走访、实地踏勘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大型居住社区的出行需求,积极助推公交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大型居住社区的公交服务供应水平,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和体验感。每年涉及大型居住社区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大约占全年线网优化的25%-30%。

四是大力发展“最后一公里”线路。在市交通委和新区建交委的大力支持下,浦东公交坚持“轨交送到站,公交接回家”的理念,大力发展“最后一公里”线路,解决多年来市民反映强烈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目前,浦东公交“最后一公里”线路总数达到99条,日均运载约9.34人次,占日均总人次的16.7%,有效地解决了居民就医、就学、就业的出行难题。

五是实施线路混合车型配置和多样化调度。2011年,在市交通委和新区建交委的大力支持下,浦东公交打破常规一线一车型的做法,大胆尝试同一线路大小车型“混合行驶”,高峰时间加密班次,大小车型一起跑,低谷时间只跑小车型。确保了早晚高峰时段的供应能力,也拓展了企业成本下降的空间。同时根据客流在时间、断面、方向等方面的不均衡性,通过客流调查,实施区间、大站等多样化调度试点工作,确保高峰多跑车,低谷少跑车,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经济性。另外,积极优化调整车辆夜间停车、充电场站的布局,减少进出场空驶里程,不断减少无效、低效里程的投放。

城市公共交通:请您介绍一下浦东公交在建设“智慧公交”方面的措施。

王斌峰:浦东公交信息化建设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基础建设阶段”(2009年至2018年)。公司以建设智能集群调度为核心,着力打造“智慧公交”。在此期间,实现了智能集群调度信息系统常态化应用全覆盖;配合新区建交委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实现了枢纽站、首末站线路信息发车屏全覆盖;在成山路等停保场完成了公交智能一体化建设。此外,公司还为市交通委“上海交通”手机APP平台,市人民政府“上海发布”微信平台、“随申办”平台等公众类手机服务平台提供浦东区域的公交车实时报站信息。

第二阶段为“深化应用阶段”(2019年至今)。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公司近年来全力打造业财一体化平台、浦东公交运管中心等大型综合类信息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化与管理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企业迈上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新台阶,进一步推进浦东“智慧公交”建设。

城市公共交通:再请您介绍一下浦东公交是如何打造“平安公交”的?

王斌峰:浦东公交将安全视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多年来,在创建“平安公交”方面不遗余力。公司制定了“安全倍增”计划,即至2025年事故发生率相较于“十三五”末下降50%。公司一方面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4+1”制度,建立和完善风险辨识、隐患排查体系,提高公司风险管控水平。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多维管控模式,实践安全举措。浦东公交于2019年首创的“右转必停”专项举措,得到了行业、新区乃至上海市的肯定,并在各类大型社会车辆中推广执行。此外,公司同步首创“视线盲区场景化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炼,引领安全驾驶新风潮。在体制机制和各项制度基本完善后,公司在厚植安全意识和不断推陈出新上狠下功夫,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劳动竞赛、组织全员培训、举行应急演练等方式,把安全意识灌输到每个职工心中。公司通过修订左转操作规程并拍摄教学视频,使全体驾驶员的防御驾驶技能得到了普遍提高。在抓好安全行车这一主责主业的基础上,公司还毫不放松对大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引进了第三方专业人员对全生产流程进行全生命周期检查,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加以整改,全力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城市公共交通:浦东公交在建设“绿色公交”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斌峰:从2009年起,公司逐年加大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和应用。分别于2015年建成高科西路停车场、金高路停车场,2018年建成配套度假区充电停车场及上川路等八个停车场,共计848个充电车位,2019年建成东门、曹路四楼、临港大道等3个停车场,至2021年底,浦东公交共有15个充电场站,可满足2000多辆纯电动公交车充电。围绕国家和上海市“十四五”发展“绿色公交”要求,浦东公交积极响应新能源公交车辆覆盖比例不低于96%发展目标,将服务民生与绿色发展相协调,持续推进“绿色公交”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浦东公交经营管理中是如何进行控本增效及打造“和谐公交”的?

王斌峰:在公交亏损逐年增加、客流逐年下滑的背景下,浦东公交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提升运营效益上做文章,以居民出行需求为导向,精准调控,采取差别化服务模式,配套差异化的运营组织模式、服务考核标准和补贴补偿政策,实现公交线网与出行需求的匹配。另一方面,在“控本增收”上做文章,2018年至2020年,三年累计优化公交线路131条、压缩低效里程1310万公里、实现减员2173人、减少亏损6.06亿元,超额完成行动方案原定的各项目标。2021年至今,公司持续开展线网优化、内部挖潜,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预计至2022年底,将累计优化公交线路116条、压缩低效里程490万公里、实现减员496人、减少亏损0.62亿元。

在人员管理方面,浦东公交以企业文化为引领,着力打造“和谐公交”,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根据东西联动的原则,公司连续十二年为员工梯度增长工资,年均增幅10%。一线驾驶员年人均收入已从2009年的4.7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15.8万元,年均增幅10.6%。2012年起,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稳步推进55周岁以上驾驶员有条件提前退休工作,目前,浦东公交已有772位55岁以上符合条件的驾驶员办理了提前退休。二是不断提升职工归属感。十余年来,公司始终坚持“职工为本”理念,做实做细各类关爱职工项目。每年组织开展全员体检,并根据职工年龄增加脑部CT等相对应的体检项目,帮助职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为全体职工投保上海职工互助保障和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组织开展特殊工种疗休养、老龄驾驶员疗休养、在职职工短途疗休养、临退休职工长途疗休养等活动,今年因疫情原因,将职工短途疗休养和临退休职工长途疗休养以市内替代方案进行;2020年起公司通过聘请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开展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做好困难职工以及执行疫情防控等特殊任务职工的关心慰问工作;结合新区“城维项目”,对公司223个站点、19个停车场进行了综合整治,使公交职工的作息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猜你喜欢

浦东公交
“纳凉公交”值得推广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浦东从先行者到引领区
三十年的浦东
侯旭演唱电视剧《大浦东》主题曲《做她的骄傲》
等公交
前有深圳、浦东 今天的雄安新区潜力有多大
浪淘沙·浦东上海自贸区
公交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