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创新:“暖心”传达“信心”

2022-12-09本刊评论

人民与权力 2022年4期
关键词:暖心江苏司法

☉本刊评论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分别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纵观“两高”报告,一个个生动案例,一组组翔实数据,汇集了各自领域的工作成绩,记录了一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砥砺前行的足迹。

翻开“两高”报告,字里行间澎湃着创新的力量,彰显着法治文明新进步。面对新现象、新案例,司法“有情”“有为”,让广大群众知道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将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深熔铸于人民群众心中。依法审理诋毁英烈名誉荣誉案、女童热心助人致伤案、小区保安送老人就医被索赔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出家庭教育令,推动“依法带娃”,用法治为下一代健康成长护航;出台网络消费司法解释,对直播带货、外卖餐饮作出规范,完善处理新就业形态纠纷司法政策;审理人脸识别第一案,明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守护公众重要生物识别信息安全……“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报告中强烈的司法为民情怀,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既要落实好法律法规,也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开展司法工作,以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面对疫情干扰,去年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出台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智慧法院、互联网司法模式大显身手。同时,检察院开始全面试点律师互联网阅卷,查阅案件可以一次都不用跑,通过实际行动尊重、支持律师履职,深化了检律良性互动。司法创新,让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更加充实:四级法院在线服务全覆盖,让打官司从费时费力变为全流程“掌上办理”;有法院开设夜间法庭,“不打烊”的诉讼服务让上班族拍手称快;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以人民为中心的互联网司法规则体系正逐步建立,创新的司法实践,回应了群众的关切。

法治创新为人民服务,也是为发展、为大局服务。江苏经济活跃,法治创新也走在前列。“两高”报告频现江苏元素,屡提江苏做法:针对企业在疫情影响下经济纠纷的复杂性,江苏法院出台秉持“审慎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运用“滚动解封”等方式,防止大额资金冻结对中小微企业资金链的冲击,尽最大可能保持企业财产运营活力,增强企业造血功能。无锡法院研发“物联网查封财产监管系统”“物联网电子封条”“物联网称重系统”,利用物品精准识别技术,实现对被查封财产和涉诉企业的“活”查封、“快”处置、“智”监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暖心”的法治创新向全社会传达了干事创业的“信心”。未来,更多司法实践的开拓创新,将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感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

猜你喜欢

暖心江苏司法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下侦羁关系的反思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数读江苏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数独江苏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数读江苏
江苏
箭猪先生的暖心被
奏好人大内务司法监督“三步曲”